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宝马”落户我们家

时间:2023/11/9 作者: 金沙江文艺 热度: 17542
◎钱海

  一遍遍回放家庭变奏中的画面,内心浪涛滚滚,奶奶外婆们的生活苦水似夺命的敌敌畏搅动着我的五脏六腑。多年来,我总在想方设法弥补,但愿她们前世看不到的,在天国能够统统享受。

  姑妈远嫁昆明,奶奶到死也没能到姑妈家一趟。没办法,家里实在太穷,一来二去20多元的车旅费,家中实在无力承受,更别说跑一趟昆明,虽说不到500公里,可拐来绕去的公路再快也要三天时间,奶奶的老骨架是绝对受不住颠簸,再说奶奶还有晕车的毛病,自然也就不愿去讨那苦头吃了。弥留之际,父亲到镇子上发了电报,希望姑妈能见奶奶最后一眼,可奶奶都上了山,姑妈才赶回老家。怪谁呢?村里上上下下谁不知道姑妈是个孝女?自然这也成了姑妈一生的遗憾。

  农村,农村人的地盘;县城,城里人的乐土;大城市,有钱人的天堂。外婆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对别人嘴巴上夸夸其谈的大城市,在外婆的人生中不过是海市蜃楼般的梦,她主动放弃了与那个梦的邂逅,至于县城,离自己顶多20公里,外婆是十分熟悉的。从姑娘时代到走不动之前,虽说没有骡马可骑,可外婆一年至少也会跑一趟县城。路途遥远,外婆得认真准备,备一备去来的干粮,备一双随时可替换的布鞋,备一壶水,要备的东西太多,耗费的时间自然会长一点。正因为如此,在当地,在外婆辈们的生活中,才有了“半夜起来上姚州(今姚安县城),天亮还在门里头”的真实生活场景。县城就是外婆心中的大城市。县城里有外婆要买的嫁妆,有外婆一家生活所需的东西,逛县城,对外婆而言是迫不得已。早出晚归,自然成了县城之行外婆的生活片段。

  奶奶外婆生于清末,长于民国,经历共和国最困难的时期。相对于她们,我的父亲是幸福的,也是幸运的。县城是当生产队长的父亲每周都得跑几趟的地方。生产队的粮种都从县城买,生产队所用的拖拉机、割麦机、扬场机、电动打谷机等机器设备出了毛病,零配件得从县城买,父亲编的筲箕竹篮筛子等篾具得拿到县城卖,村里大姑大姐的花头巾花围腰得到县城买……要稳妥地办好这些事,靠“11号车(双脚)”慢条斯理地去来不行。那个时候,父亲用三年积攒换来的“老永久”成了全村上下最大的功臣,成了我们家的功臣。

  我们家是村史上第一家拥有自行车的家庭,父亲是村史上第一个骑自行车的人,村中上上下下公认的能人。这样的人自然成了生产队长的不二人选。我是村中第一个享受车来车往的孩子。那些年,坐在自行车后架上的我,内心总是阳光明媚,鲜花灿烂,为我的家庭、我伟大的父亲自豪。要是外婆在世,就不用走路到县城,可以坐自行车了。多年后,父亲仍爱这样叨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天安门城楼上那一声声高亢浑厚的宣告不但震惊了世界,也振奋了国人的心。改革开放的战鼓激荡着中国巨轮高速航行,中国的发展,惊天地,鬼神赞。两个轮子的摩托、自行车风起云涌的大潮渐渐退去,四个轮子的小轿车沿袭着摩托自行车曾经的辉煌之路,正一步步走进寻常百姓家。城里人有了私家车,一家一辆,一人一辆,农村人的私家小轿车梦也在一个个家庭豆苗破土般一一完成。富起来、强起来、站起来。习总书记的发展目标为祖国和人民的未来铺垫了“金光大道”,激荡着13亿中国人撸起袖子加油干的万丈豪情。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是全天下最伟大的党。改革开放的成就可以证明这一切,共产党成立至今的所作所为可以证明这一切,建国70周年中华大地翻天覆地的变化能证明这一切,我们家一点一滴的变化更能证明这一切。

  五子登科不叫梦。身边的人谁没五子登科?更高品质生活才是我的追求。拿的虽说只是“胀不死饿不死”的死工资,可细细反思,这死工资照样能让我活出精彩,让我的家庭富足。相比工作之初几百元的工资,如今已孙猴子翻筋斗般滚了几十倍。工作时上下班的“白鸽”(自行车)已被打入了“冷宫”,进了车库,成了私家小豪车的贴身侍卫。力帆,现代,宝马,从力帆到宝马,车儿在我家家庭生活的T台上完成了一次走秀。

  宁在宝马车上哭,也不在自行车上笑。建国70周年的伟大成就枪杀了如此不够理智的胡话。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有建国70周年的成功经验,有改革开放政策加油,什么样的梦都会成真,宝马一类的豪车定会走进千家万户,要哭要笑随女人的便,女人可以到宝马车里哭,更能到宝马车里笑。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