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晚清民国时期海外文献中的广西老照片收集和利用

时间:2023/11/9 作者: 图书馆界 热度: 17469
甘 新

  (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广西 南宁 530022)

  地方文献是指图书馆收藏的有关描述某一特定地区及其居民等相关情况的图书,以及图书外的其他印刷品、地图、图画、照片和其他资料等。可用于该地区的历史研究和其他相关研究。地方文献是图书馆的重要馆藏资源,也最能体现本馆文献资源特色,而照片则因其客观性、直观性等原因,具有真实记录历史的史料价值,成为地方文献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许多图书馆收集地方文献多以本国文献为主,从海外文献中收集本地地方文献的较少,关注度不高,而从海外文献中研究有关本地的老照片更少。老照片通常指很长时间以前的照片。摄影术于1839年由法国人发明,1844年传入中国,在此期间,许多外国人来到广西拍摄了许多珍贵照片,真实记录了百年前的风雨广西。本文旨在研究晚清民国时期(1860—1949年)海外文献中的广西老照片基本情况,从外国人的视角感受百年前的广西,探析海外文献中的广西老照片收集、整理、利用新路径。

1 海外文献中广西老照片收集整理的重要性和必然性

中国国家图书馆“十四五”发展规划指出,要继续深入实施“中华古籍保护计划”“革命文献与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全面掌握海内外古籍及革命文献、民国时期文献的存藏情况,促进海外藏中华典籍的数字化回归及异质备份。近年来,我国已先后出版《大英图书馆藏〈永乐大典〉》和《英国阿伯丁大学图书馆藏〈永乐大典〉》等重要文献,并使法国国家图书馆藏全部敦煌写本实现数字化回归。留存在海外的中华典籍回归固然重要,但我们也不应该忽视那个年代海外文献中有关我国的记录。

  晚清民国时期,中国政治动荡,广西处于边疆危机空前严重时期,成为西方殖民者争夺、分割的角逐之地,许多外国传教士、旅行家、学者、记者、外交官、商人、军人等纷纷进入广西。他们留下许多日记、传记、书信等,这些文献资料中还印制有大量照片,拍摄的照片包括广西的社会政治经济、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战争场景、百姓生活、自然风光、民族民俗等,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当时风云变幻、苦难动荡的广西给予了深层次的关注,真实记录和再现了100多年前晚清民国时期广西无数个宝贵的历史影像和瞬间,通过外国人的视角反映广西百年社会的发展历程,使尘封多年的老照片“活起来”,为人们研究广西历史提供珍贵的史料佐证。这些年代久远的海外文献对研究广西极具史料价值,有待进一步挖掘与利用。

2 海外文献中广西老照片的基本概况

2.1 国人已开始逐渐关注外国人视角下的中国

目前,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照片的文献价值,一些百年前西方人拍摄中国照片的书籍也因此得以出版。例如,阿尔伯特·肯恩博物馆编著出版的《中国1909—1934》收录了法国肯恩基金会“地球档案”于1909年和1912年两次派出来华的摄影师拍摄的上千张中国照片,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物建筑、生产生活等多个方面;法国外交部资助出版的《永恒的瞬间1912—1913》收录了阿尔伯特·肯恩摄影师斯提芬·帕瑟于1912—1913年在中国旅行时拍摄的照片;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的《1900,美国摄影师的中国照片日记》收录了美国摄影师、教师、旅行家、发明家詹姆斯·利卡尔顿于1900年在中国拍摄的100多张照片;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与中国人影像:约翰·汤姆逊记录的晚清帝国》收录了纪实摄影先驱约翰·汤姆逊在中国拍摄的多张照片;外文出版社出版的《外国人镜头中的八国联军》收录了一位亲身参与联军侵华的英国军人拍摄的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照片;中国摄影出版社出版的《外国人拍摄的中国影像(1844—1949)》收录了大量来华摄影师拍摄的中国照片。以上照片涉及广西的很少。

2.2 关于晚清民国时期广西照片的收集研究现状

国内文献研究民国时期广西照片的相对多一些,如吕广生的《试论〈广西一览〉老照片的文献价值》主要论述《广西一览》这本书中老照片的文献价值;廖晓云的《广西民国照片数据库建设与思考》主要探讨的是如何建设老照片数据库并加以利用,其相关的民国广西照片主要从国内出版的《广西一览》一书中选取。国外文献研究民国时期广西照片的很少,仅有如蓝磊斌的《广西早期摄影史初探》涉及少量百年前外国人拍摄的广西照片;杨苑的《美国玛利诺外方传教会在梧州传教所拍摄照片及其开发利用》论述晚清时期外国人在梧州拍摄的一些照片,并探索如何开发利用老照片。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黑镜头(昆明晚清绝照1896—1904)》收录有部分照片是法国驻龙州领事方苏雅于1895—1898年间拍摄的《柳州府上人家》《广西大户人家的女佣》《广西提督苏元春》《行进在左江上的船员》《行到水穷处》《龙州乡村》《渡船》《龙州鸦片馆》《在中国龙州边境上的兵营》《在边境稻田上耕作的农民》《边境上的营房》《龙州儿童》等上百张广西照片。这也说明有部分学者开始注意到海外文献中广西老照片的重要性。

2.3 晚清民国时期海外文献中广西老照片的现状

晚清民国时期外国人拍摄了大量广西照片,这些也大多存于晚清民国时期外国出版的相关著作资料中,主要如下。

  《穿越华南边疆:从广州到曼德勒的旅行记事》:英国新闻记者、工程师柯乐洪著作,于1883年在英国出版。其中记录了其1881年到中国西南边疆的经历,是少见的介绍西江到贵州、广西等西南地区的书籍。书中详细描写了广东、广西和云南三省的经济、贸易、社会、民族、文化、自然环境状况,并拍摄了大量广西照片,如《南宁码头》《西江河道》《峡谷》《神庙图》等。

  《中国十八省府》:美国著名旅行家、英国皇家地理学会会员威廉·埃德加·盖洛著作,于1912年在美国出版。盖洛曾4次到中国长途旅行,对中国的长江、长城、十八省府和五岳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考察。书中收录《广西土著妇女》《阳朔下游》《广西梧州到桂林途经阳朔桂江(漓江)》《广西桂江边上的平乐古镇》《桂林的现代监狱学校》《桂林新省政府》《广西第一次省议会遗址》等多幅照片。

  《璧丽珍:广西传教烈女》:美国传教士璧丽珍丈夫花友兰著作,于1912年在美国出版。主要由璧丽珍在广西桂林、梧州、柳州、平乐多地传教时的书信和日记结集成书,书中还收录了《法默个人肖像》《梧州风景》《法默夫妇穿着中国服饰合影》以及广西教众合影、民居、渡船、墓地、桂林山水等56幅照片。

  《中国建筑与景观》:德国建筑师恩斯特·柏石曼著作,于1923年在美国出版。恩斯特·柏石曼于1906—1909年穿越了中国12个省,全面考察中国古建筑,其拍摄的照片是广西晚清建筑的缩影。书中收录了《广西路旁祭坛》《广西路旁墓地》《沿途风光》《桂林古塔》《桂林锥形群山》《桂林东部风光》《桂林西北部风光》《七星洞桥》《桂林府福州会馆入口》《桂林岸边渔船》《平乐府广东会馆》《梧州牌坊》等照片。

  《玛利诺外方传教会中国书信集》:玛利诺外方传教会所著,分两卷,分别于1923年、1927年在美国出版,书中主要讲述玛利诺外方传教会派出的神父在广东、广西两地的活动以及当地的风土人情等。书中收录了《神父梅尔和他的信徒》《圣诞节的人们》《小约翰向神父展示他捕捉到的东西》《美国炮艇水兵、当地信众和神父们在旧的法国天主教堂前合影》《比利时人和他的中国籍太太》《梧州教区教会宿舍里的神父书房》《骑着毛驴进行福传工作的传教士》《神父在田边交谈》《神父和当地民众收拾稻谷》等60多幅广西照片。

  《开拓广西:基督教在广西》:作者为华南使团主席和基督教与传教士联盟使团成员,于1936年在美国出版。这本书是研究20世纪30年代广西生活方式的重要资料,收录了《带着十字架的教友》《教友涉水而过》《传教人员在边境的合影》《瑶族妇女》《渡船》《黑衣壮妇女》《瑶山》《东村罗亭》《汤圆》《瓦楞平罗》《儿童招待所》《荒野》等多幅照片。

  《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是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的官方杂志,于1888年在美国创办发行,杂志的内容主要是关于社会、世界各地风土人情等方面,其印刷和图片之质量标准也为人们所称道。该杂志于1937年12月设广西专题,收录了《赤脚的妇女》《刺绣工匠》《扛枪的猎人》《洪水期,梧州成为东方威尼斯》等33幅广西照片。

  《支那事变画报》:1937年8月3日在日本创刊,由日本大阪每日新闻社和东京日日新闻社共同出刊,在1937年8月至1941年12月期间共计发行101辑。1939年第72期和第73期刊有《钦州入城》《钦州攻略战》《南宁大爆炸》《日军在广西高等法院门前欢呼》《日军在南宁举行入城仪式》《日军从邕江登陆》等几十张照片。

3 海外文献中广西老照片的收集途径

3.1 结合馆藏资源建设实际,通过采购、征集等方式收集

因各自实际情况不同,各图书馆的馆藏发展政策也会有所不同,除了要考虑纸质文献和数字文献的比重,还要考虑购买的中外文图书、报刊、成人和少儿图书、非书资料等比重,其中还会更细分到自科类、社科类、文学类等多个方面。这就要求采选人员在采购时要有全局性、计划性、系统性。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为例,近年来地方文献工作开展成效较好,收到了广西八大出版社呈缴的大量地方图书,并向社会广泛征集,极大充实了本馆的地方文献资源,但照片收集特别是海外文献中广西老照片收集几乎没有,这种存量较少的特种文献收藏应值得注意。可给予一定的专项经费支持,或是在原有有限的外文采购资金的基础上,结合广西地方文献实际采购一些有关广西的图书,充分发挥这些文献的使用价值。对于晚清民国时期有关广西照片的海外文献,除了通过供应商采购,也可通过孔夫子旧书网等多渠道或是想其他办法购买。此外,还可加大征集力度,通过网上征集、现场活动等方式,鼓励广大群众捐赠有关文献资料。

3.2 关注国外图书馆、博物馆等重要文化机构,通过数据信息搜索、现场查阅等方式收集

国内外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等是文献资源的主要来源,随着时代的发展,他们对文献的整理加工技术越来越先进,极大推进了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我们可以在这些场馆的网站上收集到许多外文资料。例如,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有两三百个外文期刊网;英国国家档案馆网(UK Government WebArchive)有几千万份数字档案可供公众访问和下载。还可通过检索Ebsco、Proqst、Springer、Doaj、HighWire Press、Oaister等数据库和国外网站对外文文献进行全文免费访问。如有经费支持,也可到国外图书馆等开展广西海外有关地方文献收集专项工作。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查看相关国家制作的影视作品寻找有关的影像资料,如BBC记录片《遥远的东方:帝国远征 阿尔伯特·肯恩的“地球档案”》等。

4 海外文献中广西老照片的开发利用

4.1 加快数字化建设,建立专题数据库

当前,以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进一步深入发展,数字技术更加全面地融入社会交往和日常生活中。智慧图书馆已成为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应对收集到的海外文献中广西老照片相关资源进行数字化建设开发,对象数据应符合统一标准规范要求,实现目次级内容标识,开展OCR全文加工,包括建立书目、题录、索引、全文数据库,甚至可建设一个基于动态网站、移动阅读和资源共享的晚清民国时期海外视域下的广西影像资料数据库。充分利用语义网、知识图谱、大数据、智能计算等技术,开展细颗粒度内容标识、关键知识点的标签和标引建设,对这些照片资源内容进行精细化揭示,真正实现资源的知识化、专题化服务。

4.2 深层次开发,开展专题服务

一是可以编制海外文献中广西老照片的相关文献检索目录。编制检索目录有利于对文献进行压缩和整序,缩短读者查找文献的时间,提高一次文献的传递速度和利用效率,使读者高效快捷找到自己所需的文献资料。例如,辽宁省图书馆为支持当地经济建设对外文地方文献利用的需要,编撰《辽宁省图书馆馆藏外文期刊目录》《辽宁地区外文期刊联合目录》等。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也曾就不同主题编制一些索引目录,如《申报·广西资料索引》《清实录·广西资料辑录》《桂系军阀资料索引》《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古籍普查登记目录》《广西文献目录》等。二是对海外文献中广西老照片进行不同专题的深层次开发。通过全面、系统、分类地厘清晚清民国时期外国人视角下的广西照片和录像资料,分别从政治经济、风土人情、古建文物、生产生活、民族民俗等多方面分析这些资料的特点和价值,将广西深层次、全方位地展现在人们面前。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对部分文献资料进行深层次加工并出版《陆荣廷年谱》《八桂旧事》《八桂记忆:1949—1957年的广西》《民国童谣》《广西民国人物》等图书。

4.3 举办专题展览、讲座等,积极开展学术研究

一是举办相关照片展览或专题讲座等,让更多的人了解百年前的广西历史。照片展览更直观生动,给人们视觉上的震撼,更有利于广西历史文化的传播。例如,《影像回眸》昆明怀旧影像公展展出的是曾任法国驻龙州领事、驻云南总督方苏雅百年前拍摄的云南,这是亚洲最早、最完整地记录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社会概貌的纪实性图片,使人们对昆明当地的历史文化有更深的认识,这也是地方文献开发利用的初衷。二是为积极为历史学家、民族学家、古建文物工作者、老照片爱好者等提供珍贵史料,推进广西地方文献研究。开展海外文献中广西老照片的收集和开发利用建设,能够丰富人们对广西老照片的研究,使其成为广西历史资料及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向世人展示晚清民国时期的广西影像,也为广大学者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

5 结 语

地方文献保存、收集和整理最能体现图书馆馆藏的特色化、品牌化。作为地方文献重要组成部分的老照片,它不仅是一项具有艺术价值的视觉艺术,更是具有真实记录历史、反映当时社会面貌等历史价值的文献史料。研究晚清民国时期海外文献中的广西老照片,不仅是对百年前有关广西地方文献资料的抢救性挖掘和保护利用,更是对当前从国内收集研究广西地方文献的重要补充。这些以外国人视角下拍摄的老照片,需要我们辩证、客观地研究当时的时代背景、政治文化发展情况等,才能分析透彻、精准、全面,更好地向人们展现广西百年历史。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