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面向创新创业的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模式研究

时间:2023/11/9 作者: 图书馆界 热度: 17533
杨晓东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河南 漯河 462000)

1 引 言

随着创新驱动战略的推进和深入,培养高质量创新创业人才和促进高等教育改革已成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2015年,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高校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出了指导要求。《意见》指出,高校要以健全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为目标,以“标准、机制、教法、实践、指导、保障”等建设内容为抓手,加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深化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在此背景下,高校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主战场,应该积极适应发展趋势和响应国家需要,充分发挥校内各部门作用,号召全员协同参与,共同为实现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深化贡献力量。《意见》同时指出,高校应该自建校级信息服务平台,为师生提供政策、前沿动态等信息,开展持续化信息服务,改进学生创新创业服务模式,打造高效、优质的创新创业信息服务模式。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内汇聚资源、知识,为校内师生提供教学科研服务的机构,有着为创新创业服务的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应该在高校实现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的过程中主动作为,为师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提供服务,贯彻国家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部署。因此,本研究立足高校图书馆服务于创新创业的目标,围绕服务模式的优化改进,探讨面向创新创业的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模式,旨在帮助高校图书馆发挥专业服务优势和能力,积极参与创新创业教育。

2 高校图书馆创新创业服务存在的问题

2.1 创新创业服务资源不完善

师生在进行创新创业项目活动时会需要大量的、多样化的资源,既包括传统的专业书籍、期刊等文献资源,还包括创新创业培训课程、专利信息资源、知识产权资源、科技情报资源等新型资源以及丰富的互联网信息资源。但目前众多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建设主要集中在中外文文献数据库,很少有高校图书馆建设面向创新创业的数据库,仅有南京大学、四川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校的图书馆购买了创新创业数据库,如南京大学图书馆的“创业学苑数据库”、哈尔滨工业大学图书馆的创新知识服务平台。同时,一些高校图书馆关于专利资源、知识产权资源的建设不足,创新创业培训课程较少。总体上看,我国高校图书馆亟须建设配套的、适应创新创业需求的资源体系。

2.2 空间服务设施建设不健全

“创客空间”的概念被提出以后,各高校图书馆纷纷开设创客空间,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空间设施作用并未取得理想的效果。目前,高校图书馆创客空间多是由过去的信息共享空间、就业指导中心、创业孵化中心等空间转化而来,其空间内部设施大多数为常规配置,如计算机、投影仪、多媒体电视、3D打印机等设备,缺少更为智能和面向具体情境下的设施设备,如虚拟仿真设备、可穿戴式智能设备、机器人等。现有设备虽能为师生创新创业项目和活动的开展提供帮助和便利,但对前沿创新创业项目的研究和顺利实施存在服务能力不足的问题,难以实现智能化、深度化的服务,导致创客空间及其服务利用率不高,沦为仅能提供学习功能的场所。

2.3 创新创业专业服务人员和机制缺位

目前,高校图书馆虽然设立了查新站、知识产权服务中心,为用户提供科技查新、知识产权咨询,但未设置专业服务机制和人员。图书馆进行创新创业服务时,多由传统馆员进行兼职服务,没有设立专门运行机制并配备专职服务人员,在服务过程中虽能提供一定的创新创业服务,但在深层次服务上缺乏足够的能力,高素质专业服务人员紧缺已成为阻碍创新创业服务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缺乏有效的服务机制导致创新创业服务难以维持高效的运作模式并获得稳定的保障,当出现问题时无法进行优化,使创新创业服务难以得到改进和提升。

2.4 服务模式智慧性不足,未形成体系

现有图书馆创新创业服务模式依然为用户主动寻求服务、图书馆被动提供服务的模式,缺少主动性、个性化,智慧服务能力不足,服务内容多为参考咨询、查新查引、资源提供、数据库使用、信息素养讲座等方面,缺少高质量、智慧化、精准化的知识服务以及如空间服务、虚拟服务、交互式服务等多元化服务方式。同时,目前高校图书馆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化程度较低,尚未形成高效的服务体系,这表明高校图书馆创新创业服务的发展仍在起步阶段,有待进一步探索研究。

3 智慧创新创业服务模式的构建原则

3.1 知识服务精准化

大数据环境下,用户对创新创业服务的需求从普适性的资源服务转变为个性化的知识服务,更加强调“集成”“精准”的特征,这也是用户在创新创业过程中关键的保障。在以用户为本的服务理念指导下,高校图书馆创新创业服务必须坚持以用户的需求为驱动力,以精准满足用户的需求为目标,变传统的“以图书馆为核心”为“用户为核心”,为用户提供点对点、个性化的精准知识服务。高校图书馆必须精准对接用户的需求,通过对用户的个人数据和群体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精准把握开展服务的关键点,有针对性地为用户提供指导和帮助,促进创新创业服务向智慧化发展。

3.2 服务理念主动化

高校图书馆和馆员自身的服务理念是优化创新创业服务的关键因素,是图书馆提高优质服务的前提。目前,虽然有众多高校图书馆开展了创新创业服务,但多数馆员仍没有形成主动提供创新创业服务的观念,认为创新创业服务是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创业孵化基地等部门的职责,同时,对其服务还停留在资源服务层面的观念上,很少具备知识服务、产品服务的意识。这就需要高校图书馆馆员积极转变服务理念,不再局限于单一的资源服务,而应该将创新创业服务纳入图书馆发展规划中去,以更加主动的姿态为用户开展创新创业项目营造良好的服务氛围和环境,紧跟用户需求,调整服务策略,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提高用户到图书馆寻求创新创业服务的积极性。

3.3 服务手段智慧化

智能时代用户对服务手段的需求不再是面对面的交互,而是虚拟交互、即时交互、泛在化交互、沉浸式交互,需要图书馆在技术的支撑下提供多种服务方式、增强服务交互能力,探索平台化服务功能,打造智能、便捷、高效的服务工具,扩宽创新创业服务的渠道,增加创新创业服务的手段,如提供虚拟仿真实验室、虚拟交互空间、智能应答机器人、案例自助导航等。同时,高校图书馆需要采集和挖掘大量的用户信息数据,在大数据技术、智能信息处理技术、知识组织技术等多种技术的帮助下,更细粒度地发现隐藏在用户信息中的高价值数据,以技术来增强服务的精准程度,并在实际应用中根据用户需求进行及时优化,提高创新创业服务模式的调整能力和服务能力。

3.4 服务内容多样化

高校图书馆为师生创新创业提供的服务内容多为参考咨询、查新查引、资源提供、数据库使用、信息素养讲座等,难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尤其是深层次需求。师生的创新创业项目往往是重要领域、具有重大创新价值的课题,代表了当前高校和学科的发展水平和创新能力,其项目所需服务是综合性的、多样化的,单一的服务内容和功能不足以支撑项目各阶段的顺利进行,需要高校图书馆为此开设多样化的服务内容,如配置各类型的大型中外文数据库,提供专利情报分析、专利检索、项目查新查引、项目申报指导、知识产权保护、创新创业成果转化支持、产学研融合、高端智库服务、案例支撑等多元服务。

4 面向创新创业的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模式构建

根据前文对高校图书馆创新创业服务存在问题的分析和智慧服务模式构建原则的总结,笔者认为,面向创新创业的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模式应该以满足创新创业服务对象的多元需求为目标,以丰富资源为基础,以大数据挖掘技术、智能信息处理技术、可视化技术、知识组织技术为支撑,通过对用户的数据进行采集、需求分析、用户画像,最终实现智慧服务。因此,笔者构建了面向创新创业的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模式(见图1)。

  

  图1 面向创新创业的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模式

  面向创新创业的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模式包含数据采集、需求分析、用户画像、智慧服务4个核心内容以及支撑部分。服务模式面向校内广泛的创新创业服务对象开展服务,既包括各学科专业的教师群体,也包括各年级、各层次的学生群体,满足多种用户的需求,如科研项目、成果转化项目、专利项目、创新训练项目、创业竞赛项目。首先,是数据采集部分开始运行,数据采集部分会深入创新创业服务对象具体生活和工作环境中,对用户学科专业、项目基本信息、项目进度、文献借阅历史、信息检索记录、网络使用日志等信息和数据进行采集,并由需求分析部分进行下一步的处理。需求分析部分将搜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筛选,保留有意义的数据,运用大数据挖掘技术、智能信息处理技术等对数据进行分析,以发现用户的显性需求和隐性需求。根据用户的需求特征,用户画像部分会将需求划分为具有明显需求特征的类别,即个性需求和群体需求,进而描绘个体用户的行为特征和群体用户共有的特征,并根据需求特征和用户特征提供服务内容,在案例资源库、馆藏资源库、网络资源库、数据库、服务平台的支持下,为用户提供精准知识服务、交互式研讨服务、创客空间服务、平台化服务、案例服务、转化支持等不同类型和不同阶段的服务,保障用户创新创业项目的顺利展开、实施、结项和转化。

5 面向创新创业的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保障策略

5.1 建立技术资源保障

在服务用户创新创业时,高校图书馆需要为用户提供更精准、更智能的服务,通过引进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技术、物联网技术、虚拟仿真实验室等,打造便捷、智能的服务系统,运用知识组织技术和智能信息处理技术对资源进行细粒度的揭示和组织,开发服务导航、服务索引,建立自己的数据库。同时,高校图书馆需要整合自身资源和网络资源,面向创新创业建立专题资源,为用户提供清晰的资源库,如案例库、项目库、专利数据库、前沿数据库等,为用户提供动态的、完善的、丰富的创新创业资源,做好技术和资源保障,使用户在使用图书馆服务时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增加和提高创新创业成果的数量和质量。

5.2 强化用户数据驱动

目前,高校图书馆创新创业服务未取得理想效果的重要原因是对服务对象的需求分析不足,无法根据用户的行为和活动进行深度分析。高校图书馆迫切需要强化需求分析作用,实现精准的创新创业服务。因此,高校图书馆需要重视用户数据在需求分析中的价值,通过设备或馆员将用户学科专业、用户学历程度、用户知识结构、用户项目经验、项目基本信息、项目进度、文献借阅历史、信息检索记录、网络使用日志、合作情况等数据采集后进行深度的挖掘和分析,以把握用户的需求。经过数据驱动下的需求分析后,图书馆才能将用户、创新创业项目进行科学分类,从而提供精准的服务内容,满足用户需求。

5.3 加强馆员队伍建设

在服务过程中,创客空间的管理、设备的维护、用户的交互、服务的设计等多方面都需要专业人员的参与,馆员队伍的能力对创新创业服务的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高校图书馆可以积极整合校内师资力量,组织一批创新创业服务专家组成专业服务队伍,同时,引进经济管理专业、图书情报专业等具有专业知识背景的人才,优化馆员队伍结构。此外,还可以聘请企业创新创业导师共同组建服务队伍,通过各类型专家的互补加强内部交流和学习,形成一支专业强、业务精、素质高、眼界阔的馆员服务队伍,为用户提供专业的创新创业指导,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供专业的建议和措施,解决用户在创新创业过程中遇到的专业、技术、资源等方面的问题。

5.4 建立机构合作关系

创新创业需要高校多个部门的共同支持。首先,高校图书馆需要联合校内学生工作处、教务处、科技处、就业指导中心、创业孵化中心等部门,聚集各部门优势,做好创新创业服务;其次,应与校外创客空间、科技创新企业、创新创业基地、政府创新创业服务部门等机构建立合作关系,邀请专家为图书馆创新创业服务提供指导和培训,通过资源共享和相互交流,提高图书馆服务水平;再次,可以与校外机构建立创新创业孵化关系,将师生的项目在校外机构进行孵化和培育,推动项目成熟和落地,促进创新创业机构之间建立友好关系,帮助用户实现高校、科研机构、政府、企业之间的对接,实现服务的全程化。

6 总 结

高校图书馆作为师生创新创业的信息服务机构,在社会创新和经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更需要不断进行服务改革和优化。本研究提出的创新创业服务模式可以为高校图书馆提升创新创业服务能力提供一定借鉴。高校图书馆也应积极探索服务模式的实际应用能力,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身服务水平,主动参与师生创新创业活动。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