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北工业大学图书馆,天津 300401;2.天津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天津 300230)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全球数字化进程的跃进式发展,图书馆事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核心竞争力薄弱和自身定位滞后所带来的弊端日益凸显。当今,获取信息的渠道多样,图书馆的传统职能正在逐渐失去吸引力,而图书馆又或多或少存在人浮于事、功能单一、馆藏陈旧、效率低下等问题,转型和变革势在必行。新时代对图书馆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通过转型变革才能进一步凸显图书馆人类文明信息资源宝库的历史地位。所谓图书馆转型,是指随着图书馆信息基础设施的完善及数字化信息系统的形成,将图书馆从里到外,从硬件到软件,彻底转移到信息轨道上来。第三空间理论的引入,能够帮助图书馆更加科学、有效地完成服务职能转型。
本文就第三空间理论进行梳理,归纳总结第三空间与图书馆的关系,重点筛选出第三空间与高校图书馆的研究现状进行单独分析,对今后高校图书馆创新服务转型研究发展方向提出建议和合理的预测。
1 理论背景
1.1 第三空间理论的学术史梳理
学界对“空间”的研究由来已久,空间先后被国内外多位学者从地理学、哲学、历史学和社会学等诸多角度进行研究解读。“第三空间”这一概念也有着很多学科方向的解读,被先后运用于地理学、后殖民文化、文学批评、翻译以及图书馆学研究等多个领域。1974年,亨利·列斐伏尔将空间概念拓展到社会学研究,在《空间的形成》提出“第一空间”是实际存在的物理空间,如家庭、建筑、邻里、村落、城市、地区、民族、国家;“第二空间”是内省的、哲学的、个性化的活动空间,最具代表性的形式是艺术;“第三空间”是将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功能有机融合的,可以说是一种文化的空间。爱德华·索杰指出“第一空间”是作为经验和感知的空间;“第二空间”是表征的意识形态或乌托邦空间;“第三空间”既是生活空间又是想象空间,可视为政治斗争你来我往川流不息的战场,人们就在此地做出决断和选择,或者它是这样一个空间,那里种族、阶级和性别问题能够讨论而不扬此抑彼;那里的人可以是马克思主义者又是后马克思主义者,是唯物主义者又是唯心主义者,是结构主义者又是人文主义者,受科学约束同时又跨越学科。图书馆学界普遍认同的理论是雷·奥登伯格在《绝好的地方》中提出的“第三空间”。雷·奥登伯格认为“第一空间”是指人们居住的家庭空间;“第二空间”是工作环境,也是人们待的最多的地方;“第三空间”是能给人以安全的环境,更富于创造性,其具备如下特点:免费或不昂贵;食物和饮料虽然不是必需的,但很重要;步行距离短,且为众人所备;拥有常客;温馨舒适;既会老友,又交新朋。作为第三空间的场所需要具备以下条件:中性立场;平均;谈话是主要活动;可接触性和可容纳性;常客;低姿态;气氛愉快;像家一样。
自雷·奥登伯格的“第三空间”理论提出后,就有学者对第三空间场所类型进行研究。如消费场所:以星巴克为代表探索重构消费空间的内在机制;对某地消费场所内人群的研究分析人群的居民属性和居住地的相关性。又如,城市建设与城市文化:以城市为研究对象进行城市建设的第三空间改造;对异质文化之间存在着一种关于“第三空间”的研究,以期促进文化之间的平等对话与交流。再如,公共图书馆:对公共图书馆第三空间建设现状的分析。
1.2 第三空间与图书馆的理论联系
1.2.1 国际上各类型图书馆掀起向第三空间转型热潮。2009年,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简称“国际图联”)举办议题为“作为第三空间的图书馆”“图书馆作为场所与空间的更新”的卫星会议。伴随这两个主题的提出,国际图书馆界刮起“第三空间”旋风。2011年,在世界图书馆与信息大会(WLIC)暨国际图联第77届年会上,芬兰代表指出作为第三空间的图书馆应该是“亲爱的图书馆”,战略是“你的生活,你的梦想,你的图书馆”。图书馆是非营利性的社会机构,拥有第三空间所要求的一切属性特质,其自由性、平等性、开放性的特色与第三空间的特征十分吻合。在这里,人们不被工作压力约束,也远离家庭的困扰,是人们自由释放自己的理想场所。无论是哪种类型的图书馆,很早都被读者看作是除居住、工作之外的典型第三空间。在国际社会上,图书馆以第三空间为理论指导的转型已成为图书馆的新趋势、新热点。在国外,图书馆亦是被如此认定为典型的校园第三空间,用第三空间转型来解决其发展瓶颈问题,成为更加适应现代高等教育的新型图书馆。
1.2.2 我国图书馆界开始探索第三空间转型之路。在我国,有越来越多研究者提出图书馆作为非营利性的社会机构,具有自由、平等的特点和积聚资源、提供服务的功能,是“第三空间”的重要载体。图书馆从业者开始就图书馆作为第三空间的存在价值进行思考,包含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空间、公共学习空间、公共交流空间、公共休闲空间的社会价值。
在公共图书馆方面,杭州图书馆始终秉承“平等、免费、无障碍”的服务原则。江阴图书馆切实从读者心理角度出发,以读者心理机制为切入点研究读者的在馆体验,进一步指导阅读推广工作。
在高校图书馆方面,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校图书馆规程》充分反映了目前社会对高校图书馆的新要求,其中,很多规章制度理念与第三空间理论不谋而合。为此,我国各大高校图书馆也纷纷采取相应措施,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图书馆24小时对学生开放,学生可在馆内睡觉休息;中国农业大学图书馆设置餐饮屋;清华大学建立图书馆书友会微信公众平台等。这都充分反映了高校图书馆向第三空间转型乃是新时代需求的大势所趋。
2 第三空间公共图书馆研究现状
本综述的研究对象是高校图书馆,但对高校图书馆建设的研究离不开公共图书馆的先行实践。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公共图书馆在前期向第三空间转型的探索无论是研究数量上还是实践成果上都远超高校图书馆,其所积累的创新理论和应用实践经验,都可以成为今后高校图书馆创新转型的理论基础和有效参考。因此,本文且就公共图书馆的研究现状作归纳整理和分析。2.1 国外研究现状
Lawson发现随着数字化进程的深入,图书馆不仅保有传统意义上的第三空间含义,同时扩展出虚拟第三空间的功能。Fisher等人调查了美国西雅图中央图书馆的读者对图书馆作为实体空间、社交空间、信息空间三个范畴的感受,认为图书馆实现了第三空间的定位。Houghton Kirralie等认为图书馆应该从物理和数字两个方面支持社区网络的发展。图书馆在空间上充当连接人与人的第三空间,并且通过在线媒体建立联系来创建更广泛的社区网络,以支持超出现有用户和图书馆以外的地方社区。Lin Hui等指出对新加坡的年轻人来说,图书馆也是一个社交场所、学习场所以及信息获取和娱乐场所。图书馆充满了集体知识,也是年轻人满足信息获取和娱乐需求的地方。Leckie与Hopkins调查了加拿大两个中心图书馆,证明了图书馆是用户心中重要的公共空间。2.2 国内研究现状
2.2.1 从空间再造角度开展的研究。段小虎等认为构建图书馆空间需要首先建立全新的认知体系并以此界定图书馆空间的逻辑边界。杨雄标提出图书馆空间再造应成为本土文化传承与交流中心和社会学习的平台并加强资源的整合。陈幼华等结合共享空间理念与第三空间理论,提出图书馆空间发展的主流趋势是将科技与人文有机结合的空间设计理念。刘志国等认为图书馆可通过对知识情景理论的打造满足用户需求的第三空间,图书馆空间建设核心和实质是知识情景建设。郭欣萍提出由于现今社会大众对图书馆需求已不同于往日,因此,将公共图书馆打造为第三空间是必要的,并且应该针对公众需求的特点对其物理空间与数字虚拟空间进行针对性设计,有效实现其新的功能定位。2.2.2 从服务创新角度开展的研究。刘兰从第三空间的环境设计、布局划分、读者活动、休闲服务等途径入手,将先进的服务理念作为指向标,从而对图书馆在人员、管理、制度保障等方面进行改造。龚娅君以杭州图书馆为例提出从环境、资源与服务三个方面构建公共图书馆第三文化空间。苏超提出利用必要的营销手段和声浪传播,实现公共图书馆推广效果的最大化,让公共图书馆成为公众的第三空间。挪威德拉门图书馆将本馆定义为除工作或学习场所之外的“第三空间”,还设立了可以进行三维设计的工作坊。
谢群在第三空间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文化第三空间,并以此概念为导向构建文化第三空间图书馆的服务创新策略。吴琼等认为图书馆可以通过转型为第三空间获得更多服务创新的可能性。方家忠论证图书馆作为社会“第三空间”的功能定位是公共交流平台,并基于商业模式理论构建了图书馆的公共服务模式。
李浩提出在当前社会新形势下,公共图书馆通过打造第三空间为读者服务,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从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健康的发展。刘莉认为传统公共图书馆服务理念存在不足,应该基于第三空间视角下对目前的公共图书馆实现服务理念再塑。杨坤提出图书馆应创新服务理念,将自身定义为第三空间,设立以城市第三空间为价值取向的服务理念、体系建设与技术创新。史艳芬认为图书馆空间建设已成为国内高校图书馆转型面临的首要问题,高校图书馆应借鉴国外高校图书馆第三空间建设的实践经验。
2.2.3 从职能定位转型角度开展的研究。鲍甬婵认为图书馆应适应时代发展潮流,积极发掘自身的文化资源优势,发挥图书馆城市第三空间的功能。许桂菊认为图书馆正在经历空间资源转型的时期,数字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颠覆了以往图书馆空间所具备职能的价值和意义。李素美等提出作为社会机构的公共图书馆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职能,第三空间理论的出现可以有效地解决当前公共图书馆面临的问题。宫倩认为图书馆作为第三空间的实现对全社会的贡献和图书馆自身的发展都是十分必要且重要的,并探索和提出了打造“第三空间”的途径。
高小军认为随着社会形式的发展,人们对图书馆作为第三空间及其配套服务与设施产生了巨大需求,图书馆应革新发展理念不断拓展其作为第三空间的功能,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金胜勇提出图书馆应该根据社会大众对图书馆需求的变化丰富其作为公共文化空间的社会核心价值,使图书馆成为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师丽梅等提出图书馆向第三空间转变,应回归社会与社区,这已成为国内外城市公共图书馆发展的共识。周芸熠提出社会大众对第三空间的需求日益强烈,图书馆需要通过从“以书为中心”的图书馆转换为“以人为中心”的第三空间图书馆来实现在新时代的立足和革新。
3 第三空间高校图书馆研究现状
3.1 国外研究现状
Montgomery等人发现在财政紧缩时代,虽然面临到馆用户减少与图书馆被关停的危险,但高校图书馆通过将材料与资源迁移到数字环境中,仍产生了类似于第三空间的效果,能够帮助学生营造合作式学习空间与社群空间。Bruxvoort Diane认为高校图书馆作为校园的第三空间,需要承担为学生以及学校教学与研究提供更加便捷的电子资源获取支持方面的作用和责任。Gray Martin认为图书馆作为社会交往、规划和休闲的第三场所是具有很大的重要性的,学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的图书馆员应该给读者提供学习和玩棋盘游戏等一类社交活动的社会服务。3.2 国内研究现状
郭育凯通过星巴克的案例提出高校图书馆应该从多方面积极营造高校读者的第三空间。吴惠茹提出高校图书馆应作为大学校园第三空间,通过理念、人员和制度保障实现其文化空间价值、社交空间价值与休闲空间价值。有学者以中国知网(CNKI)为数据源进行检索研究后得出高校图书馆转型的具体策略:第一,主体形态在快速走向数字化、网络化、泛在化,功能定位面向学科化、知识化和智能化;第二,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应该变内向为开放,变被动为主动,服务突破空间限制,实现从“以书为本”变成“以人为本”,从“以藏书为中心”变成“以服务为中心”。杨淑敏提出基于“第三空间”理论的高校图书馆空间再造不仅是传统的物理实体空间的改变,更是深层次的服务理念、服务内容和服务水平的转型创新。张平通过系统分析同济大学图书馆构建“第三空间”的实践案例,提出高校图书馆“第三空间”应创新服务模式,通过构建文化服务品牌,以用户需求为核心,探索自主导航服务模式,配合人性化的管理制度,构建开放性服务体系。4 文献述评
4.1 以观点叙述为主,缺少实证研究
通过对第三空间相关理论与图书馆第三空间建设相关研究发现,相较于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第三空间建设的研究比较缺乏,且多采用定性研究方法,几乎没有作者开展在第三空间理论指导下的高校图书馆创新转型的定量研究。这些研究大多不够深入,只是强调人的精神需要满足的方面,缺少实质性的理论和数据研究。综合国内外研究成果与研究动态可以发现,该领域目前尚鲜见科学、可信、有效的定量研究数据支持,导致现有的多数成果仅被证实在有限空间内的有效性,缺乏可推广性。4.2 缺少学科之间的交叉互补研究
高校图书馆作为校园第三空间的构建存在四个误区:第三空间是图书馆的改造升级、第三空间建设是图书馆内部工作、第三空间是图书馆的地域扩张和第三空间是学生的休闲场所。大部分研究虽然选取第三空间的研究角度,并且表达出在建设第三空间图书馆时需要从心理体验和读者品位等心理层面打造一个具有缓解压力、修身养性的第三空间图书馆,但仅点到为止,并没有继续利用其他相关学科理论作补充支撑来开展更加深入的交叉学科研究。4.3 研究结果标准化参考价值有待提高
作为第三空间的高校图书馆转型绝对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零星分散式、形式化的改造工作,也不是一味资金投入的物质水平改造。高校图书馆向第三空间属性的创新职能转型,重点应是高校图书馆第三空间属性的服务职能体系的建立,难点是如何避免低质量、低效能的形式化改造。理想状态是通过高校图书馆向第三空间创新转型,建立起系统化、体系化、路径化和实时优化的创新职能服务平台。对第三空间高校图书馆的研究应以数据为依托,构建高校图书馆创新转型的模型,以更客观、科学的方式为高校图书馆转型提供可操作性的建议,这也应该是图书馆界未来研究的主要方向。5 第三空间高校图书馆转型今后研究的趋势
第三空间高校图书馆转型研究今后的发展趋势应该结合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的实际情况,构建出符合第三空间理论模式的高校图书馆创新服务体系,力求让高校图书馆不仅能更好地履行教学辅助职能,还能在高校改革的大趋势下实现自身的职能转型,找到更精准的时代定位,成为适应现代化的新型高校图书馆。5.1 通过实证研究法提高研究成果的外部效度
虽然,图书馆界早已引入第三空间理论,但多数研究仍停留在理论介绍、感悟式建议,缺乏对第三空间理论及其模型结构的提炼,更没有可直接作为理论框架的参考应用。采用实证研究法得出高效度的数据模型,特别是高外部效度的、具有参考价值的、可推广的建设模型。以实证研究数据为依托,构建图书馆向第三空间创新转型的模型,以更客观、科学的方式为图书馆转型提供可操作性的建议。研究获得的研究模型、量表及研究结果可为第三空间图书馆的建设提供参考,为图书馆更好地成为“第三空间”提供有效的策略模式参考。研究结果可以在结合具体馆情调整后,都可以用于该馆第三空间改造的流程,帮助图书馆科学、有效地完成本馆的第三空间改造。
例如,本课题就是首先通过内容分析法对高校图书馆服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的描述研究。对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内容进行调整和完善,并进一步对这些服务内容进行操作性定义。通过当面访谈、问卷调查和电话访谈等方法,根据上述内容和维度建立的第三空间模式下高校图书馆服务内容框架,调查服务现状,并对结果进行描述统计分析,最终通用数据建立起创新服务体系模型。
本课题研究思路如图1所示。在第三空间理论指导下,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四个维度逐步建立第三空间模式下高校图书馆服务体系模型。基于第三空间理论,针对高校图书馆重新定位其职能,确立服务内容并进行现状调查,建立第三空间模式下高校图书馆创新服务体系模型。
图1 研究思路图
5.2 跨学科交叉研究,实现理论互补
跨学科领域的研究是对单一学科研究的挑战与革命,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实质性突破。这是科学发展与技术进步的必然趋势,必将对未来科学与技术产生深远的影响。图书馆学的研究也应该进行跨学科交叉研究。第三空间图书馆建设可以与心理学、建筑学和计算机科学等交叉学科进行研究,从建筑角度加大馆舍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将智慧建设体系融入第三空间建设中来,切实从读者心理体验出发,更多地纳入读者的意见,让图书馆更贴近读者需求,实现跨学科的理论互相补充与支持。5.3 精确匹配交叉学科理论切入点
基于有总有分的研究目标,精准匹配相应的交差学科理论知识点,实现研究精准切入,既可以服务于阶段性的研究分目标,又能完备地实现总目标。在子目标实现上,同样采用研究切入点精确匹配。例如,高校图书馆职能创新可以采取内部角度和外部角度相结合的方式,既从认知心理学角度切入馆员职业心理认知,保证转型策略的平稳顺利,又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切入读者在馆社会知觉,实现贴合实际的高效能转型。6 结 语
2015年8月,国际图联(IFLA)在南非开普敦举行会议时对图书馆发展提出的四个建议之一就是图书馆必须寻求变革,满足公众的新需求,构建清晰的发展蓝图,促进图书馆事业发展。无论贴上什么样的标签,图书馆的新空间必然是以服务站方式存在着,让图书馆成为知识中心、学习中心、交流中心。高校图书馆是大学校园第三空间构建的最佳载体,每所高校都应该拥有一所集文化、教育、休闲娱乐等职能为一体的第三空间高校图书馆,它也应是依靠人性化服务和智慧系统平台运作的信息资源中心。高校图书馆是学校文献资料的贮藏中心、信息交流中心、数字化信息汇集中心、文化交流中心、学生课外学习与研究中心。在美国,高校图书馆被视作高等教育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而英国大学管理机构认为,“图书馆应当是大学名副其实的核心”,作为最典型的校园第三空间,“以人为本”是第三空间图书馆的灵魂所在,即作为第三空间的高校图书馆要本着“以用户为中心”的原则,满足用户全面发展的需求,实现资源的开放共享,提供多元化的服务,更好地满足空间环境的生态性和人文性。
以“第三空间”理念为指导,实现高校图书馆创新服务转型,是摆脱现有危机、重塑高校图书馆形象、吸引广大师生读者的必由之路。本研究将在后续研究中偏向采取定性与定量研究结合的研究方法,在第三空间理论的指导下,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及具体案例分析,力求在各个维度之间构建一种优化配置、整合衔接的关系,并最终形成一个高质量、具有应用参考价值的模式体系,协助高校图书馆在改革的趋势下顺利实现自身的职能创新转型。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