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浅谈海上丝绸之路多媒体数据库的建设——以江门海上丝绸之路多媒体数据库为例

时间:2023/11/9 作者: 图书馆界 热度: 16219
骆红琴

  (广东省江门市图书馆,广东 江门 529000)

  2013年10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东盟成员国发表演讲时提出了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赋予了古老的海上丝绸之路以新的时代使命[1]。“海上丝绸之路”作为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其丰富的文化内涵等待着被挖掘、被传播。近年来,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海丝”)保护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为一项重大的文化举措。2016年4月,国家文物局正式确定由广州、江门、泉州、宁波、南京等9个城市31个海丝遗产点联合申遗。2018年4月,海丝保护和联合申遗城市联盟在广州成立,由广州牵头的24个城市联合推进海丝申遗;至2019年5月,我国共26个城市联合申遗。全面加强海丝遗产的保护和展示工作,逐步发掘海丝文化遗产的特有魅力,是海丝城市需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柴晓明认为,加强对海丝遗产的研究,把它的价值和内涵进一步搞清楚,对下一步申遗更有帮助;加强对海丝文化内涵的宣传力度,这不仅可以获得民众对申遗工作的更多支持,还有利于推动海丝保护工作的国际化,吸引其他国家参与进来[2]。基于此,对海丝遗产全面系统地记录、整理、保存,成为一项必要且艰巨的工程。

1 国内海丝数据库建设现状及建设海丝多媒体数据库的意义

1.1 国内海丝数据库建设现状

广州、泉州、宁波是我国古代海丝之路的三个主港,福建、广东、浙江率先成立海丝研究院,随后上海等城市也相继成立海丝研究中心或研究院。这些海丝研究机构侧重于21世纪海丝建设的政策研究,成为服务地方“一带一路”建设的高端智库。但以上机构及其官网所构建的数据库内容均为以21世纪海丝建设以及该机构的业务活动为主的各种媒体信息的汇集。例如,宁波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院官网虽然开辟了“丝路数据库平台”,并按照数据库资源类型分为丝路图书资料库、丝路视频库、丝路图片库、学术理论库、海丝统计数据库、浙江丝路信息库、宁波丝路信息库等,但其内容皆以宁波21世纪海丝建设以及该机构业务活动为主,并非关于海丝遗产的保护、研究和展示。福建泉州为了海丝申遗,建设了“海上丝绸之路”官网,图文并茂地展示海丝要闻、海丝史迹、海丝文化、海丝规划、海丝商贸、海丝沿线等信息,是目前为止关于海丝遗产最早且内容最为丰富的海丝数据库,但其资源类型主要是文字和图片,而非多媒体数据。与此同时,广东江门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台山方济各·沙勿略墓园——大洲湾遗址曾入选我国2018年世界文化遗产申报推荐项目“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史迹”首批申遗遗产点名单[3]。江门市图书馆则紧紧围绕海丝申遗,建设了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为一体的江门海丝多媒体数据库,这是目前为止国内唯一的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为一体的海丝数据库。

1.2 建设海丝多媒体数据库的意义

海丝多媒体数据库是按照数据结构来组织、存储和管理的,以海丝文化遗产、海丝申遗以及21世纪海丝建设等具有地域特色的专题资源为主,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为一体的大量数据的集合。海丝多媒体数据库以多媒体形式对历史文献进行数字化保存,对历史古迹加以影像化记录,对海丝学术研究和讲座等予以音视频数字化保存,对网络资源进行有序化存储,有利于海丝历史文化全方位的记录、整理、保存与传播。海丝多媒体数据库主要以门户网站形式为主,利用流媒体平台集成这些多媒体内容,通过网络媒介进行传播和共享,让用户能够方便快捷、全面详细地了解海丝的历史和现实意义。从环球视角来看,海丝多媒体数据库客观准确地揭示海丝的内涵、特点和价值,厘清各海丝节点在海丝历史上所处的位置和作用,揭示其对古代海丝所做的贡献,奠定海丝国际认同的基础,为21世纪海丝建设提供文化支撑。

2 海丝多媒体数据库的内容框架及其导航索引

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萌芽于商周,发展于春秋战国,形成于秦汉,兴于唐宋,转变于明清,是已知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4]。海丝文化遗产包括丝路港口与航线、商业贸易与国际交往、宗教与文化交流、海防等方面内容[5]。因此,海丝多媒体数据库的数据资源要完备,框架要合理,功能上要具有可延展性,检索要具有系统性、高效性、全方位性,才能更好地展示与传播海丝文化。

2.1 海丝多媒体数据库的内容

以江门海丝多媒体数据库为例,江门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早在16世纪,江门台山川岛地区便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是葡萄牙人的“贸易之岛”,法国人的“希望之地”[6]。葡萄牙人把上川岛作为初期的远东商业基地,在此停泊船只,并上岸陈列货物,与当地人交易。上川岛大洲湾遗址是明代陶瓷外销东南亚及欧洲国家的贸易点和中转站,是中葡贸易史以及中、西海上“陶瓷之路”的见证。除了航海必经以及商贸往来,早期广东的华侨移民到东南亚大多也都是沿着这条海上丝绸之路过去的,江门也是如此,所以说这也是一条移民之路。同时,这条航路也是文化交流之路,中西文化因此得以不断交流和融合。例如,西班牙传教士方济各·沙勿略(耶稣会创始人之一)于1552年到上川岛建立天主教堂,后来不幸感染疟疾在岛上去逝。之后的几百年,上川岛的天主教堂和方济各·沙勿略墓园成为西方传教士的重要朝圣地,上川岛成为多元文化交汇之地;同时,沿着这条海路,汉文化也被输送到了东南亚等地,如越南现存的四位女性海神之一,人物原型就是在南宋崖山海战后蹈海的杨太后[7]。因此,江门海丝多媒体数据库的内容框架采用关联型设计,以航海之路、贸易之路、移民之路、文化交流之路、江门节点、重要人物、媒体报道为内容设置栏目框架(见表1)。

  

  表1 江门海丝多媒体数据库内容

  

  续表1

2.2 海丝多媒体数据库的框架结构

数据库按内容加以分类,采用层次式框架组织(见图1)。

  

  图1 江门海丝多媒体数据库框架结构图

  各板块主页内容根据主题进行资源整合,并根据资源构成要素和资源类型进行分门别类,有利于浏览和检索,以江门海丝多媒体数据库的“航海之路”板块为例,从海丝概况、江门地位和江门海防三个方面表达,其内容以文字、图片、音频为主。该板块内容框架图如图2所示。

  

  图2 江门海丝多媒体数据库“航海之路”板块内容框架图

  由于江门海丝多媒体数据库以海丝遗产保护和海丝申遗为主要目的,因此,对于“一带一路”建设和海丝申遗项目进展以及相关活动,通过“媒体报道”板块来实现(见图3)。

  

  图3 江门海丝多媒体数据库“媒体报道”板块内容框架图

2.3 海丝多媒体数据库的导航及索引条目库

海丝多媒体数据库是多媒体数据之间的交叉调用和融合。在多媒体数据库中,导航和索引的功能让数据库程序不必扫描整个数据库而迅速地找到相关的数据,故海丝多媒体数据库的建设中不可缺少导航和索引条目库。江门海丝多媒体数据库在首页的栏目和导航区设置了导航功能,方便用户按导航的内容浏览。由于江门海丝多媒体数据库的构成要素包括图书文献、历史图片、考古发现、相关报道、人物访谈、学术报告、讲座音视频、专题纪录片等,因此,数据库涵盖了元数据、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资源类型。按文献资源类型(新闻、图片、音频、视频、文献)等进行分组索引,形成索引条目库,是比较常见可行的方法。江门海丝多媒体数据库在每个板块页面都设置有条目索引(见图4)。

  

  图4 索引条目库

3 海丝多媒体数据库建设的发展策略

海丝多媒体数据库的建设是个复杂的过程,在搭建好合理内容框架的基础上,要实现海丝多媒体数据库的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笔者认为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3.1 彰显特色,突出重点,利于传播与推广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推进,海丝主题的热度不断提高,海丝文化遗产与21世纪海丝建设的相关信息丰富庞杂,从考古勘察、古籍和文献的整理,到文化遗产和环境保护,甚至海上贸易、国际投资、人口迁移、产业分工、交通规划、港口和城市发展等,信息量巨大,因此,必须选择与建库目标相关的文献资源和多媒体数据,形成特色化的信息展示。例如,宁波海丝研究院的海丝数据库平台,其建库目标是为21世纪海丝建设的政策研究服务,因此,其数据库的相关信息都是围绕“一带一路”经济建设。而江门海丝多媒体数据库则紧紧围绕江门海丝历史、海丝遗产保护和海丝申遗,立足于地方特色资源,传播海丝历史文化,助力江门文化和经济建设。

3.2 重视建库标准与规范,利于共建共享

多媒体数据是不规则的,它包括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数据类型之间差异较大,其属性集和取值范围是不同的,这使得数据在库中的组织方法和存储方法比较复杂。那么,怎样做到有效地组织和存储数据?首先,必须选择符合标准和规范的数据,尤其在数据量级巨大的音视频数据的采集与制作中,一定要使用兼容性强、符合标准和规范的格式;其次,开发平台要选择兼容性强、标准化程度高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平台,能够有效地存储和操纵文字、图像、音视频,这样才利于共建共享。

3.3 重视文献资源的版权,确保数据库可持续发展

建设数据库的最终目的是向公众提供免费、便捷、多样化、个性化资源,推动资源的广泛传播,提高公众获取信息的效率。进行资源搜集与整合之前,首先要面对的就是版权问题。要积极做好版权的授权确认,提前化解版权危机,凡是未经版权人或版权机构签字授权的数据,一概慎重使用。例如,江门海丝数据库的图书文献和图片的数字化,除了约占三分之一数量的公有领域作品以外,其余都经过版权人或版权机构单独授权或集体签约。但是,仍有部分具有较高参考价值的非正式出版物或待出版的文献,因版权原因而未能收录。对于网络信息资源的获取也获得了相关版权机构的授权和许可,但仍有1 785条有关江门海丝的相关网络信息由于版权来源复杂等原因,未能收录。音频、视频资源由于自建拍摄,具有自有版权。总之,江门海丝多媒体数据库对版权问题始终秉持非常慎重的态度。

3.4 制作与共享的图片、音视频资源,要合理的设计,凸显主题

对自有版权的图片、音视频的制作,既能充分按照构建多媒体资源库的目的实现建设目标,也能较好地解决数字资源的版权问题并向公众开放共享。自有版权的图片、音视频的制作,要立足政治环境,凸显主题,提升文化内涵。江门海丝多媒体资源库自主制作有关江门海丝遗迹、景点、文物、学术研究等音视频资源,成为具有自有版权的原创数字资源,有利于形象立体地呈现江门海丝历史文化,提高公众认知度。同时,由于媒体有许多可共享的关于21世纪海丝建设的多媒体音、视频,其内容丰富、主题宽泛,对海丝多媒体数据库可共享的音视频资源的分享,也要注重挑选主题明确、与地方海丝文化和海丝建设相关的内容,不能为了数据的数量而杂乱汇集。

3.5 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资源和人才优势,由公共图书馆牵头,加强馆际合作与资源整合

首先,公共图书馆能够充分利用丰富的地方文献资源和公共文献资源共建共享体系,发挥资源优势,方便大众利用。其次,公共图书馆具备人才优势,让专业的图书资料管理人员参与文献搜集整理工作,依托资源优势,对海丝文化、海丝学术研究与申遗最新动态等资源形成高度职业敏感性与熟识度,能够及时做好数据库数据的更新与维护,还可以对资源进行二次开发,深度挖掘文献资源价值,有利于资源有效地开发利用。第三,由公共图书馆牵头,加强馆际合作与资源整合。由于海丝资源文献来源广泛,涉及地方文献、考古勘察、史迹、历史建筑、民风民俗、地方建设等多个方面,而这些资源往往分散在图书馆、档案馆、文物管理部门、政府机关、学术研究机构等多个部门。因此,仅凭公共图书馆一己之力是不够的,必须联合与资源相关的各级各类机构,进行资源整合与深度开发。公共图书馆可以借助当地海丝申遗牵头机构,在该地区设置海丝资源共建共享专门工作小组,用以协调海丝数据库资源建设,定期开展各类交流活动,组织各级各类相关机构共同参与,互通有无,这样才能确保数据库资源内容完备,数据来源不断更新。例如,江门海丝多媒体数据库的建设就是充分利用江门市图书馆丰富的地方文献资源和人才优势,以江门市图书馆为主,联合博物馆及各友好单位和个人作为外协人员的方式开展建设,馆长任组长,组成数据库项目组,共同努力,协作完成。

4 结 语

海丝多媒体数据库以具有地域特色的海丝文化为切入点,收录、整理和开发有关海丝的地方文献、遗迹、考古研究以及21世纪海丝建设等资料,采用多媒体资源方式呈现与传播,用以深入挖掘“海上丝绸之路”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展示其在促进地方与世界的经济文化交流与发展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海丝多媒体数据库的建设要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的资源和人才优势,重视建设标准与规范,合理组织内容框架,处理好资源的版权问题,凸显地方特色,使其更好地发挥海丝文化遗产的保存与传播的作用。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