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新常态下城区图书馆的发展定位及发展方向——以南宁市城区图书馆2016—2018年度发展为例

时间:2023/11/9 作者: 图书馆界 热度: 15828
贾 莹,钟 晖,潘思妮2,韦绍芬,廖鑫欣

  (1.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广西 南宁 530022;2.广西图书馆学会,广西 南宁 530022)

1 引 言

南宁,是我国华南、西南和中国—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是多个区域合作的交汇点。近年来,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南宁市的经济运行呈现出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的特点。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政府对图书馆事业的扶持力度加大,财政投入稳中有增。而南宁作为首府城市也在不断加大对各城区图书馆的投入,城区图书馆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目前,南宁市行政区划为7个城区,分别是青秀区、兴宁区、西乡塘区、江南区、武鸣区、良庆区、邕宁区。城区图书馆作为面向城区大众的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对满足群众基本文化需求、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有着重要意义。但是,由于国内对城区图书馆的研究关注程度不高,导致文化主管部门对城区图书馆总体发展状况了解不足,从而缺少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和指导措施。城区图书馆面临的问题仍主要集中在经费短缺、馆舍开放面积不足、人才缺乏等基础条件上;服务模式僵化、群众认知度不高、社会影响力较低等软条件的不足,也制约了城区图书馆的发展。

  为减少这些现实问题带来的阻力,城区图书馆应采用与实际需求相适应的发展模式,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和最大化利用,推动基层图书馆的发展。本文结合南宁市7家城区图书馆的现状,就新常态下城区图书馆的定位及发展趋势展开探索。“新常态”中,“新”是“有异于旧质”,“常态”就是固有的状态,新常态就是不同以往的、相对稳定的状态,是一种趋势性、不可逆的发展状态。新常态下的城区图书馆发展即城市经济、科技、人口素质得到高质量发展的前提下,城区图书馆在服务效能上获得的提升。

2 南宁市城区图书馆运行基本情况

2017年,南宁市7家城区图书馆全部参加了第六次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的评估定级工作。根据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评估定级结果显示,南宁市7家城区图书馆中有2家被评为二级图书馆,上等级率28.6%。表1列出了2016—2018年7家城区图书馆的运行数据,从中可以看出近年来的发展情况。

  

  表1 2016—2018年南宁市城区图书馆发展情况

2.1 服务效能

文献外借量是衡量图书馆服务效能的重要指标。2018年,南宁市城区图书馆文献外借量共计35.94万册次,比2016年的23.28万册次增长54.38%。在服务读者方面,由于兴宁区图书馆馆舍迁移,江南区图书馆在2016年重新规划馆舍,所以读者服务受到影响,与2017年第六次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标准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此外,在信息时代,读者使用网络终端、移动终端搜寻信息、获取服务成为习惯,希望使用更便捷的方式来阅读丰富的电子资源。

  随着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内容、服务方式不断拓展,南宁市城区图书馆通过举办各类讲座、展览、培训等活动,充分发挥社会教育职能。2018年参加活动的读者数量共计 126 676 人次,比2016年的 123 198 人次增长0.27%。

2.2 保障条件

服务保障主要从馆舍条件、经费投入和年新增文献藏量体现。从表1可以看出,政府保障缺位的现象普遍存在。2016年,南宁市城区图书馆馆舍建筑面积共计1.01万平方米,2018年为1.7万平方米,比2016年增长68%。在此期间,兴宁区图书馆新馆启用,武鸣区图书馆和良庆区图书馆开始建设新馆,但是由于第六次评估定级大幅提高了馆舍面积标准(西部县一级图书馆标准为 3 500 平方米),这7家图书馆只有2家达标,另有3家图书馆仅达到西部县二级图书馆标准(3 000 平方米)的一半,情况不容乐观。

  2016年,南宁市城区图书馆获得财政拨款总额为706.02万元,2017年为828.33万元,2018年为717.38万元。2018年比2016年增长0.16%,比2017年下降13%。主要原因是2017年为评估年,政府部门为推动公共图书馆上等级,加大了财政拨款。

  3年来,各馆年新增文献藏量变化差异较大,反映出各城区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不均衡。其中,青秀区图书馆2018年比2017年增长1.5万册/件,增长率高达300%;江南区图书馆2018年新增文献藏量较2017年下降2.47万册/件,降幅达96%,而良庆区图书馆在2017、2018年连续两年没有新增文献藏量。

2.3 业务建设方面

南宁市各城区图书馆都加入了以南宁市图书馆为龙头馆和中心馆的南宁市城乡一体化联合图书馆,开展联合图书馆建设和村级服务网点的建设,严格执行南宁市图书馆制订的一整套规范、标准、操作程序、管理制度,实现了业务集群管理、读者证一卡通用和文献通借通还。

  各馆现有的数字资源多为采购的数据库,只有青秀区图书馆将原有的馆藏特色资源和网络免费数字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成为该馆的自建数字资源。其他图书馆未有自建数字资源库。

  总分馆建设成效初显。2018年2月,良庆区政府把良庆区图书馆分馆建设列入当年“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原计划的7个分馆建设任务现已全部完成,读者可以在良庆区任何一个流通服务点办理借阅手续。青秀区建立了以城区图书馆为中心馆,以10个文化站点和凤岭北分馆、邕州书院分馆为区域分中心、以乡镇、村级流通站及社区、图书室为网点的三级联动流通体系,推进学校、企事业单位图书馆加盟为成员馆,从而实现通借通还、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同服务,逐步形成覆盖青秀区服务辖区居民的科学合理、富有特色的图书馆服务网络体系。

3 发展不足之处

3.1 馆舍开放情况不理想

3.1.1 馆舍陈旧,使用面积不足。南宁市城区图书馆硬件基本情况见表2。其中,西乡塘区图书馆、武鸣区图书馆、邕宁区图书馆馆舍建筑陈旧,内部布局不合理、管道及水电设施老旧等问题非常突出,实际可使用的馆舍面积远无法满足现代图书馆发展和服务读者的需要。此外,随着馆藏资源的不断增加,书库空间、阅览环境越来越拥挤。由于大多数城区图书馆没有独立的馆舍建筑,一般都与其他政务部门共用场地,图书馆实际使用空间被挤压或占用的情况并不少见。

  

  表2 南宁市城区图书馆硬件基本情况一览表

  

  续表2

  3.1.2 地理位置上的限制。从表2可以看出,7家城区图书馆中,良庆区图书馆、武鸣区图书馆和邕宁区图书馆是独立建筑,人流量大,但是缺乏停车场等配套设施。青秀区图书馆、兴宁区图书馆、江南区图书馆和西乡塘区图书馆都位于政府机构内,挂牌指示不明显,需按政府部门的工作制度进行管理,给读者造成图书馆“门难找”“不好进”的印象,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读者到馆的热情。

  3.1.3 开放时间的限制。各城区图书馆的普遍开放时间为“行政班”,主要是因为与行政部门共用建筑,需要遵守行政部门的工作时间,这必定会影响读者的阅读体验,制约了读者活动的开展。

3.2 硬件配套设施及数字资源建设面临的困难

3.2.1 硬件配套设施建设不足。城区图书馆硬件配套设施建设方面的不足主要表现在:1)硬件基础设施不完善。馆舍配套设施陈旧,新建馆舍的要求得不到及时回应和满足,西乡塘区图书馆、良庆区图书馆、武鸣区图书馆。还有馆舍格局的不合理导致阅览环境舒适性不足,如西乡塘区图书馆。2)电子设备及网络维护方面捉襟见肘。城区图书馆虽然配备了相应的电脑终端设备,达到了数量上的要求,但是因为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的维护,电子设备得不到有效使用;有些城区图书馆的电子设备甚至因为场地被压缩,只能被收进储藏室。

  3.2.2 数字资源建设是不可回避的短板。城区图书馆受限于自身硬件设备和网络维护方面的不足,数字资源建设成为不可忽视和回避的短板。城区图书馆的电子设备非常陈旧,连正常运行都难以保障,独立进行数字资源建设更无从谈起。有些条件较好的城区图书馆配置了相应的电子阅览设备,并与南宁市图书馆建立了数字资源共享渠道,但因为共享资源有限,服务读者的效果甚微。城区图书馆对于数字资源建设可以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3.3 经费紧缺的新困局

近几年,得益于国家和各级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新政策和导向,公共图书馆的经费保障机制得到逐步建立和完善。尽管如此,在对7家城区图书馆的经费使用情况做深入了解后发现,城区图书馆的经费长期处于较为紧缺的状态。除了各城区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财政拨款出现差异化的原因,城区图书馆经费紧缺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3.1 经费使用结构不合理。目前,城区图书馆的经费除了当地政府的财政拨款,还有来自国家每年20万元的免费开放专项经费以及其他方面的专项经费。财政拨款承担了图书馆日常的人员、运营、设备等开支。其中,人员和运营开支依然占了大部分比例,这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在设备采购和业务开展等方面的使用比例,以至于影响了城区图书馆的流动服务、咨询服务、网络信息服务,也对改善馆舍条件、建设基础设施等产生消极影响。

  3.3.2 免费开放经费使用规定不明确。自2015年7月财政部、原文化部下发《中央补助地方美术馆 公共图书馆 文化馆(站)免费开放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以后,各城区图书馆每年的20万元免费开放经费均能到位。但由于《暂行办法》的行文规定较为简单和笼统,财政部和原文化部也没有给出统一的解读细则,故实施过程中,遇到如举办读者活动能否发放纪念品、活动经费能否报销、非工作时间举办读者活动时工作人员的补贴能否从中开支等具体情况时,根据各城区财政局对《暂行办法》解读的不同,解决方案也各不相同。如果没有统一的经费使用指导,势必会影响图书馆免费开放的效果和社会影响力。

  3.3.3 经费使用受到行政限制。各城区图书馆虽然都有独立银行账户,但实际开展业务时,一般都要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请经费。以江南区图书馆为例,实际的经费使用流程是财政拨款至城区文体局,图书馆开展活动时,要先写报告将活动方案、预算送呈城区政府,由城区政府审批后下拨经费;图书馆员参加一些业内活动或业务培训,也需要写报告向城区政府申请。各城区的行政审批流程或简单或复杂,有时城区图书馆的报告未能及时获得批复,只能由相关人员垫资,而事后报销的烦琐过程也会影响图书馆员的积极性,限制图书馆拓展业务和提升服务能力。

3.4 人事任用及人才培养不足

3.4.1 没有独立人事任用权。由表3可知,各馆目前的人事编制在4—9人,加上聘用人员,工作人员数量为5—11人;工作人员由上级主管单位负责人事招聘或调动,图书馆没有独立的人事任用权,给图书馆工作带来不便。

  

  表3 南宁市城区图书馆人员管理情况一览表

  

  续表3

  (1)岗位要求与人员安排不适配。城区图书馆作为城区文体局的下属单位,领导层由本级政府任命(也有些是组织部、宣传部任命),其他编制内工作人员一般需要经过事业单位招聘考试选拔人员后,由城区政府统一分配。因此,各城区政府在拟定招聘人员时是否与城区图书馆进行沟通成为最直接的问题。例如:1)设置招聘岗位之前是否了解图书馆的人才需求?2)目前城区图书馆专业人员结构不合理问题较为突出,尤其是专业技术类人才稀缺,招聘考试的岗位要求是否符合图书馆的实际需要?3)通过考试最终安排到图书馆工作的人员是否可用?

  (2)用人机制存在缺陷。一方面是有人无编。人员满编、超编的现象直接导致一些图书馆已连续多年没有新进人员,员工整体年龄偏大,队伍缺乏活力与创新力。另一方面是有编无人。图书馆工作人员在负责本职工作的同时,还要兼顾上级主管单位派发的其他行政任务,甚至有些员工被其他行政单位或部门抽调、借调,图书馆内只有聘用人员负责维持正常开放。

  3.4.2 城区图书馆人员队伍素质有待提高。城区图书馆在人员配置方面普遍缺乏科学性和前瞻性。由于城区图书馆没有独立的人事招聘权,在录用人员时因各方面原因,导致图书馆成为“安置机构”,无法为图书馆事业发展储备人才。此外,职称结构严重失调,城区图书馆编制内人员的职称多为初级,个别为中级,副高、正高等高级职称的人员极少。

  3.4.3 人才培养及绩效考核机制存在缺陷。1)城区图书馆对人才培养缺乏积极性。目前,7家城区图书馆均没有制订自己的人才培养方案,普遍以“老带新”的方式带领新进人员,几乎没有进行有组织、有规模或有计划的自主培训。人才培训基本依赖上级图书馆举办的业务培训班,但能保证参加的只有免费的业务培训。2)绩效考核机制实际实施的可能性和积极性不高。城区图书馆均有相关的绩效考核文件或机制,但各馆实施方式不同,实际执行情况也并不理想。如西乡塘区图书馆、江南区图书馆、良庆区图书馆,在考核评判时要与城区政府的实际情况挂钩,即城区政府的行政任务量也需要图书馆共同承担,政府根据自身的任务完成度来评定图书馆的工作完成度。图书馆的绩效考评与政府行政任务挂钩,无形中增加了图书馆的压力,同时也造成事业单位与行政单位相互僭越的不良影响。

4 城区图书馆定位及发展对策

城区图书馆要调整战略重点与发展方向,才能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而准确的定位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避免千馆一面,实现差异化发展。

4.1 根据区域功能定位城区图书馆服务

2017年2月,国务院批复了《北部湾城市群发展规划》,在城市群框架中,南宁市被定位为北部湾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承担着东盟国际门户的使命。2019年6月,广西出台《广西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实施方案(2019—2021年)》,提出大力实施强首府战略,加快打造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区域性国际城市。可以说,南宁市的城市定位由“北部湾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和面向东盟的“区域性国际城市”两个关键词构成。

  南宁市城区图书馆的发展需要根据自身特点找准发展定位,突出为城区发展服务的功能。南宁市7家城区图书馆在立足自身区位谋求发展的同时,还应形成互为补充的关系,建立起完整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为城市的发展定位服务。

  根据《南宁市主体功能区规划》,各城区图书馆的服务定位设想如下:

  青秀区的区位规划是推进泛东盟国际商务与总部经济核心区。同时,该区域作为自治区级行政部门聚集地,也服务于与东盟国家的开放合作。提供决策咨询、服务政商部门是该城区图书馆应该突出的定位。

  兴宁区是传统的商业中心,在城区功能规划中,将保留并依托朝阳商圈,规划建成大朝阳商贸区。由此形成的商业氛围和巨大人流量决定了该城区图书馆应以服务商业中心为特色。

  西乡塘区因高校和科研院所密集,规划建设南宁的“中关村”、广西的“硅谷”,重点打造“南宁·中关村双创示范基地”。坐拥优质的资源,西乡塘区图书馆可以通过与城区内高校合作的方式,整合资源,将优质资源推介给社区居民。

  江南区的发展方向则以商贸、物流、会展等产业为主。邕宁区的功能建设为物流配送基地、东部工业新城。城区图书馆可定位为服务第二产业。

  良庆区作为未来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的重要总部基地,形成南宁乃至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重要的产业集聚区和改革示范区。城区图书馆可充实相关资源,提供文献支撑。

  武鸣区的定位是为城市提供农产品。该城区图书馆可将服务特色定位在服务“三农”上,将农业技术、农村扶贫方面的资源建设作为重点。

  各城区的功能定位各有特点,涵盖了城市的行政、消费、生活、产业等方面,并且集合了服务东盟、北部湾发展的区域。

4.2 城区图书馆服务内容的定位

4.2.1 关注城市文明,注重社区文化建设。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职能决定了图书馆为市民提供文化产品,肩负起城市文明建设的责任,城区图书馆更应关注到社区的文化建设,以文化产品滋养市民的德行。根据各城区功能规划定位,城区图书馆有针对性地进行资源建设,对应不同城市群体进行文明教育,有助于提升文化服务成效。

  与高校图书馆相比,城区图书馆采购经费较少,其信息资源的更新速度和扩充能力相对较低,因而西乡塘区图书馆可以与高校图书馆协商建立资源共享机制,推动高校信息资源对外开放,让社区居民可获取专业、先进的文化资源。城区图书馆在其中不应只起到中介作用,还应扮演资源整合者的角色,剔除重复资源,主动推介适合向社区居民普及的资源,激发居民的阅读兴趣。

  江南区和邕宁区的图书馆可以构建工业文化服务平台,提升现代工人素质为服务特色。具体以向工业部门提供调研资料、决策参考信息、技术跟踪、技能提升等服务内容为主,提供沟通交流、心理健康方面的服务内容为辅。武鸣区图书馆可加强农业资源建设,将服务的关注点放在构建农业技能教育培训服务体系上。

  4.2.2 开发文化资源,注重文旅融合。随着文旅融合时代的到来,在基层图书馆推进这项工作需要立足本地实际,发挥资源优势,结合不同的文化特点、地域特色等,找准图书馆特色化发展的突破口和切入点,有条件的图书馆还可以拓展图书馆的观赏功能。

  在南宁市各城区中,兴宁区商圈引来的人流量以休闲消费为主,因而城区图书馆服务应以构建阅读休闲中心为主,提供阅读难度不大的休闲类、资讯类信息。作为传统的城市核心城区,兴宁区图书馆还可以搜集能够突出本市人文特色的信息资源,如该城区“三街两巷”的骑楼文化、商埠文化等,强化居民对城市文化的认同感。

  而青秀区图书馆,一方面可以将精力聚集在为本区域组织提供信息决策上;另一方面可以走入社区或者商务区,拓展创客空间,提供东盟文化融合的空间。良庆区图书馆可利用“南宁乃至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重要的产业集聚区和改革示范区”优势,与在该城区新开馆的南宁市图书馆联动,开发示范区的产业旅游资源,构建北部湾信息资源集成平台和交流平台。

4.3 城区图书馆服务方式的改进

城区图书馆的服务方式应由浅入深,逐步提升服务的深度,其顺序可从提供文献服务拓展到提供信息分析服务,再到主动创造机遇供读者开展文化交流与合作。

  (1)资源整合,实现资源共建共享。新形势下,保障城区居民信息获取的权利仍是城区图书馆的主要任务。同城的各城区图书馆要摒弃传统的各自为政的运行模式,整合目前拥有的资源,在资源建设上联合起来,根据各自定位分别制定资源建设规划,避免资源的重复购买,降低信息资源建设的成本,实现城区馆之间信息资源的互通有无,开展文献传递、联合咨询服务,更精准地满足用户的阅读意愿和信息需求,使城区图书馆服务效能得到整体提升。

  (2)以个性化服务突出城区图书馆特色。在实现普惠性的信息服务基础上,拓展个性化服务能够使图书馆更深入地落实文化服务职能。这需要图书馆主动去挖掘信息,形成知识分析报告,为需求者提供决策参考信息。在人才资源短缺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通过购买服务来满足城区发展需求。

  (3)通过文化活动促进信息与人才交流。城区图书馆要走进社区、园区或企事业单位举办文化活动,搭建文化桥梁,重点推动不同组织间结对共建、培训交流、科研合作等工作,服务城区信息与人才的交流。

4.4 城区图书馆的发展方向

4.4.1 实现图书馆智慧化。面临“万物皆媒,人机共生”的智媒时代的到来,智能化、场景化、共享化成为内容传播的三大趋势,图书馆与用户、内容的关系也将重新链接、深度交互。关注用户体验,挖掘用户价值,提供智能化、泛在化、人性化服务,才能实现从“书的图书馆”到“人的图书馆”的终极跨越。

  传统的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由馆员主导,当意识到要以读者为中心进行资源建设时,资源采集工作仍以人工方式向读者征集。如今,智慧化的资源建设支持以大数据和云计算为技术支撑,通过抓取各城区图书馆的资源利用数据、解析各城区图书馆的读者需求特点、分析读者的潜在需求,作为设计文献资源购买方案的依据,实现资源的高效整合。

  图书馆的智慧管理主要通过设施、设备的智能化使用来实现。通过智慧化设施扩大读者自助服务的范围,城区图书馆对管理流程进行智慧化设计,重构人力资源结构,提升工作效率。同时城区图书馆也要倾听读者的声音,接受提升读者服务体验的建议,实现人工智慧化管理。

  4.4.2 实现空间与资源的融合。在“三网融合”的环境下,各图书馆必须转变独立、封闭的办馆模式,向馆际合作、网络一体化方向转变,树立竞争与协作的意识,走“内部合作、外部联盟”的共同发展之路。根据不同城区的区域定位,将图书馆的触角伸向社区、企业、商业中心等区域,以信息资源融入城区内团体组织的地理空间。专业馆员定期对其进行指导,以共建合作点、服务点的方式丰富服务手段,有助于促进主题图书馆、特色图书馆的运行。这种方式可以缓解城区图书馆地理位置偏僻、使用面积不足的尴尬处境,还能缩短服务读者的空间距离。在许多欧美城市,公共图书馆已经成为街头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因子。

  与社区文化中心共建服务空间,为老年读者送去文化乐趣,为少儿读者打开探索世界的大门。如北京西城区的“甲骨文·悦读”空间由广安门内街道图书馆改造而来。在不改变公共图书馆社会性、公益性的基础上,该空间改造成拥有约3万册图书、占地200平方米的书吧,空间内动静分离,互不影响。目前,已形成了以社区为核心的读书会、诵读会、故事会、观影会、读者交流沟通会五项读者文化活动品牌,每年举办活动300余场次,实现了图书馆服务的提升。

  4.4.3 馆员转变角色。1)馆员要由文献资源传递者的角色转变为信息资源的管理者。信息资源的管理主要以信息整合、挖掘、开发的初级加工为主。馆员转变角色后,不再只是文献的搬运工,而是将所拥有的文献利用起来,进行文献信息的初级开发,为读者提供特色化的服务。角色的转变对馆员提出了跨学科、跨专业的要求,同时具备智慧化服务思维,需要馆员突破专业限制,实现学科融合。目前,南宁市城区图书馆的人才队伍亟须注入新的活力,承担起提高城区阅读服务质量的重任。2)引入志愿管理者,弥补人力不足问题。社会力量参与图书馆事业,能够为图书馆注入新的活力,尤其是图书馆实行免费开放后,社会力量更应该成为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城区图书馆人力不足的问题可以通过吸引城区居民利用业余时间参与图书馆工作来寻求解决途径。如南宁市图书馆社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志愿馆长项目,通过选拔自助图书馆的志愿馆长,有效缓解了自助图书馆管理人员短缺的情况,丰富了文化志愿服务工作内容,同时提高了图书馆服务的精准度。

  4.4.4 以品牌活动强化城市人文特色。明确各城区图书馆的发展定位后,还需要品牌化的活动将图书馆的定位传达给市民读者,提升读者满意度。各城区的品牌化活动共同为提升城市文明助力,彰显城市的人文特色。

  以发展工业为主的城区,其图书馆可与高校、社会保障机构、工商税务等部门联合,重点开展技能提升、职业礼仪、理财技巧、就业保障活动,将活动做精、做成常态化,培育工业园区的文化氛围,为区域经济平稳增长做出贡献。

  常态化的品牌活动有助于图书馆密切与读者的关系,获得读者信任。美国的许多社区图书馆都会利用暑假有针对性地开展阅读活动,时长横跨整个暑假,为孩子培养阅读习惯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在阅读动员会当天,馆员会在活动中设计一些孩子喜欢的游艺元素,营造快乐的学习体验,将阅读活动打造成了孩子们的节日。作为最贴近普通市民的图书馆,城区图书馆应在营造“城市温度”方面下功夫,关注弱势群体,让更多的社会边缘群体进入图书馆,扩大读者受益面,共同分享城市公共资源,这才是推广图书馆最好的方式。

5 结 语

城区图书馆在新常态下应不断提高自身建设,顺应文旅融合的新形势,突出各馆优势,补足短板,找准定位和发展方向,使其突出“社区”属性,凸显各区域的战略特点,在打造第三代智慧型图书馆浪潮中,勇于打破固有局限和和僵化的思维,使各城区图书馆少一些被边缘化、多一些存在感。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