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师范大学图文信息中心,浙江 金华 321004)
1 引 言
2005年9月,在东莞图书馆出现了我国第一家无人值守的24小时场馆形态的自助图书馆。2007年12月,东莞图书馆又推出全国第一家图书自助服务站,即图书ATM机。到目前为止,这两种形态的自助图书馆服务模式在公共图书馆界均得到了一定的普及,辐射范围、人群越来越广,发展势头很好,成为阅读推广的有力助推器。然而,笔者通过查阅文献和媒体报导发现,在我国公共图书馆界出现的自助图书馆服务模式在高校图书馆界鲜少看到。2015年4月,河北经贸大学24小时自助图书馆试运行,这是ATM机形式的自助图书馆在高校的试水。时至今日,大部分高校也少有场馆型自助图书馆的出现。高校图书馆界同仁在这方面给予的关注也微乎其微,只有孙小平的《民办自助图书馆的建设》、贾茜的《建设高校“城市书房”的意义与可行性》两篇文章提出了在高校图书馆建设自助图书馆的构想。自助图书馆这种服务模式适合在高校图书馆中推广吗?如何将自助图书馆这种服务模式在高校图书馆中进行推广?笔者在查阅大量文献后发现场馆型和图书ATM机这两种自助图书馆形式各有其利弊。结合高校的发展现状,笔者认为场馆型自助图书馆不仅可以实现自助借还,还可以提供24小时自修和阅览,且成本低于图书ATM机,故笔者将场馆型的自助图书馆作为本文研究对象。
笔者在高校图书馆阅览室做了问卷调查,共发放2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92份,以下是结合问卷调查内容做的分析。
2 高校图书馆构建自助图书馆服务模式必要性分析
2.1 实现泛在化服务需要
泛在服务是图书馆服务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公共图书馆开创的自助图书馆服务模式强调以用户需求为中心,打破了传统图书馆服务的时间和空间限制,为用户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是图书馆界在实现泛在化服务上进行的大胆创新。现代很多大学校园占地面积很大,导致读者去图书馆借还书不是很便利,再加上高校读者群体思维活跃,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强,传统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已不能满足他们的个性化需求。关于问卷中“你认为图书馆服务还需要在哪些地方提高”的问题,有58人(约30%)希望图书馆开放时间能按照他们的学习需求开放。浙江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了满足考研、考公务员等读者的需求专门设立了一个自修室,每天开放到晚上11点,但还是供不应求。暑假期间图书馆虽然部分时间段开放,但留校学习的读者意见还是很大,希望图书馆能延长开放时间。由于高校图书馆馆舍面积大,暑假开放空调费用很高,再加上工作人员的工资,从办馆效益上看是不理想的方式,因而图书馆无法满足读者的需求。
现在很多高校都出现集中化发展趋势,形成了大学城,而且一般都位于城市偏远地方。大学城周边居民的文化设施相对匮乏,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单调。高校图书馆对周围居民开放程度很低,不利于书香社会的形成。另外,高校一般只有一个中心图书馆,规模大些有分馆,这不足以满足师生和周边居民的阅读需求。
高校图书馆如能以读者的需求为中心,引进自助图书馆服务模式,将图书馆的服务延伸到他们的日常学习活动中,从而实现从基于物理图书馆的传统服务向基于用户的泛在服务转变。因此,基于读者需求的自助图书馆服务模式是今后高校图书馆人应该努力的方向。
2.2 提高服务效益需要
为了实现服务均等化、人性化的目标,很多公共图书馆坚持“365天全免费开放”,自助图书馆模式更是实现了“7×24”小时服务时间延长和空间的延伸,满足了读者个性化的阅读需求,提高了服务效益。温州市图书馆馆长胡海荣说:“截至2016年底,已建成的25家城市书房总面积达 5 820 平方米,外借图书72万册,办理借书证3.69万张,图书借阅率达230%,共接待读者161万人次。其产生的服务效益相当于一座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的中型图书馆”。在张家港市,24小时图书馆驿站有32家,其中对外开放的27家驿站在2016年共接待读者92万人次,借还图书42.8万册次,占全市各级各类公共图书馆借还册次的13%,而驿站的藏书量仅为全市的7.9%。从以上自助图书馆取得的效果来看,其服务效益的提高是显著的。如今,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在不断缩减。以浙江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近五年馆员退休后学校人事处不给进人指标,而图书馆服务学生数并没有减少,因此服务压力越来越大。为了解决读者希望延长图书馆服务时间和延伸服务空间的愿望而给图书馆带来的人力资源困境问题,自助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应用和推广就有了发展空间和必要性。自助图书馆是一种节约和高效的服务模式,既可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又可以降低人力成本和管理成本,提高了图书馆的服务效益,值得高校图书馆人大胆尝试。
2.3 创建新型服务空间需要
传统图书馆环境下,图书馆空间主要是用于不断增长的纸质文献存储而存在的。在泛在信息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读者学习行为发生了变化,导致图书馆作为物理馆藏的角色重要性大大下降。为了充分发挥图书馆空间的作用,越来越多的图书馆对现有图书馆馆舍进行调整,甚至新建图书馆,逐渐减少和压缩书库与书架所占空间,创建更多的合作型学习区、多媒体学习区、研究学习小区、演示房间、社会交往型的会议室、休闲咖啡间等新型服务空间。今后,随着读者对空间使用需求的不断变化,图书馆在空间发展上会呈现出动态的发展趋势。关于问卷中“图书馆现有空间布局能满足你的学习需求吗?你希望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学习?”的问题,有102人(约53%)认为不能满足自身学习需求,希望图书馆在空间布局上能更人性化、自由和温馨。为了给读者提供更加多元化和人性化的服务,高校图书馆创建新型服务空间的任务就显得尤为迫切。公共图书馆建立的自助图书馆服务模式在空间发展上给高校图书馆带来了示范作用。自助图书馆可以发挥馆藏文献分流、读者分流的作用,从而为高校图书馆实现空间重构带来了可能。
2.4 促进校园文化服务体系形成需要
高校图书馆作为大学校园文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书香校园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仅靠图书馆自身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高校各个院系的资料室如果能和图书馆一起共同发挥作用,书香校园建设才会取得更大的效果。然而,我国高校各院系资料室发展的现状还是不容乐观的。以四川大学为例,有的院系资料室已经消失,有的近乎荒废,有的已成为杂物存放室,浙江大学也有类似情况存在。连这些国家重点高校资料室的现状都这样,可想而知,大部分高校各院系资料室的现状还是很令人担忧的。要么取缔、废弃,要么即使存在也被弱化,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形同虚设。《普通高校图书馆规程》(以下简称《规程》)第二章第七条“高等学校可根据学校校区分布或学科分布设立相应的总图书馆、校区分馆、学科分馆和院(系、所)分馆(资料室),分馆(资料室)受总图书馆领导或业务指导,面向全校开放”中明确规定了资料室是应该存在的。但资料室以何种形式存在、如何发挥其应有作用的问题一直是图书馆界同仁关心和热议的话题。由高校图书馆来统一布置和协调将其改造成自助图书馆的形式是当前可以考虑的一个发展方向,使其以新的服务形式来发挥其功能和作用。大多数教师没有学习、搞科研和与学生交流的场所,如果不借还书他们并不愿意到图书馆来。如果在院系教学楼里建自助图书馆,他们上课之余去借书、看书、搞科研十分便捷,给师生课外学习、交流、探讨问题提供极大的便利。关于问卷中“你平时在什么地方看书?”的问题,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最常利用阅读的地方依次是宿舍(79人,41%)、图书馆(63人,33%)、教室(29人,15%),其他地方(21人,11%)。一些新建高校十分注重培养大学生读书习惯,在宿舍建设上还单独设立了自习室、报刊阅览室、学习交流室等公共文化活动空间,积极营造书香校园氛围。浙江师范大学在学生宿舍区也建立了自习室,但空间狭小、设施落后,开设后并不受学生喜欢。如果高校图书馆将自助图书馆建在宿舍区里,将服务融入到读者的日常生活中,可以为读者提供随时随地的泛在化服务。同时,还可以将自助图书馆建在食堂、大学生活动中心、商业区等处,将阅读的方便与快捷送至教职工与学生的所到之处,积极打造一个以总馆为核心,自助图书馆服务模式为辅的真正智能化、现代化的校园阅读生态圈,形成校园文化服务体系。
3 高校图书馆构建自助图书馆服务模式可行性分析
3.1 高校图书馆较公共图书馆更适合建自助图书馆
3.1.1 场地有保障。有的公共图书馆在建场馆型自助图书馆时是另外选择场地的。选址时需要考虑人流量、租金等方面因素。而对高校图书馆来说,这方面要考虑的因素相对简单。高校院系教学楼内的教室、活动室、废弃或者名存实亡的资料室、学生宿舍楼等地方都可以辟出空间加以改造,用来作为自助图书馆的场地。3.1.2 管理有保障。公共图书馆在城市的某个地方建立自助图书馆后,后期的管理工作相对麻烦。因为总馆要定期派人来更换图书,维护设备,还有安全等问题要考虑。一些地方建的自助图书馆和总馆之间距离远,后期管理工作是很费力气的。而高校图书馆在管理上有距离近的优势,基本在一个校区方便管理。管理人员有资料室工作人员、自愿者、后勤保安人员,人力资源是充足的。
3.1.3 资金有保障。《规程》第四章第十七条:“高等学校要把图书馆的经费列入学校预算,并根据发展需要逐年增加”。此项规定明确了高校对于图书馆的资金投入是不断加大的,而且建设自助图书馆的资金高校图书馆可以采取与院系和职能部门共同协商的办法来解决,还可以采取与公共图书馆或者社会团体共建的方式。
3.1.4 技术有保障。国内首家应用RFID系统的图书馆是厦门集美大学诚毅学院图书馆。到目前为止,国内高校图书馆从东到西、从南到北、从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到中西部经济落后的地区都有RFID的身影出现,这项技术为高校图书馆实现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人性化的管理带来新的发展前景。
随着自助借还设备、自助复印等自助设备在高校图书馆的普及应用,高校图书馆的自助服务工作逐步形成了体系,在自助服务中积攒了一定的经验,有专业技术人才,其对设备投入使用后的日常维护工作应该是得心应手的。而且由于自助图书馆和总馆距离不远,若设备出现故障,技术人可以及时赶到。由此可见,高校图书馆构建自助图书馆服务模式的技术基础和实践经验是具备的。
3.1.5 读者有保障。公共图书馆白天读者不多,晚上和节假日相对多些。而高校图书馆除了平时开学时间段的白天、晚上,即使是节假日也都会有留校读者,就连春节还有很多留学生在校。因此,作为学习休闲的好去处,自助图书馆的利用率将得到保障。
目前,浙江师范大学图书馆年接待读者150万人次,除去寒暑假3个月,每天接待读者约 6 000 人次。浙江师范大学在校生约 25 000 人,近4/5读者选择在宿舍、教室、其他地方学习。如果在各个学院、宿舍区、活动中心等地方设立自助图书馆,按照每个地方100人左右的规模,将可以满足近 2 000 人的学习需求。当回答问卷中“你期待自助图书馆在高校出现吗?”的问题时,有182人(约95%)表示很期待。可见,高校图书馆如果建立自助图书馆还是很受学生欢迎的。
3.2 有可借鉴的经验
3.2.1 公共图书馆在建设自助图书馆过程中积攒的经验可以借鉴。自助图书馆在国内发展已经13年了,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可为高校建设自助图书馆提供有益的参考。高校图书馆可以实地参观考察一些地方设立的自助图书馆,通过调研和与公共图书馆同行交流获得经验后再实施会减少很多困难,少走弯路。3.2.2 高校图书馆有建设自助阅览室的案例可以借鉴。张志武、阚德涛的论文《图书馆自助阅览室建设研究》介绍了南京邮电大学图书馆引入RFID图书馆管理系统,将一些自助服务项目融合到一起,构建了自助阅览室,实现了阅览、借书、还书、复印、存包等操作的自助服务,为全校读者提供全方位的自助服务的经验。从实践层面研究图书馆建立自助阅览室的实现方法和注意事项。这就是在高校建立自助图书馆的雏形,与公共图书馆建设的自助图书馆性质和功能是一样的。因而高校图书馆在建设自助图书馆时可以其为范本进行自我创新和发展。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高校图书馆建立自助图书馆服务模式是可行的。
4 高校图书馆构建自助图书馆服务模式的策略
4.1 更新服务理念
1992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图书馆情报学院教授伯克兰德在《图书馆服务的再设计:宣言》一书中提出了“未来一百年将是图书馆员必须重新构筑图书馆服务架构的时代”这一宏大宣言。他认为,图书馆服务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服务的便利、自助与馆外利用等。公共图书馆推出的自助图书馆服务以高科技为支撑,同时又极具人本思想,体现了“自助的,才是人文”这一全新的服务理念,实现了科技与人文的完美融合。在这种先进理念的支撑下,公共图书馆同仁创造了这种方便、富有人文精神的自助图书馆服务模式,引领了图书馆界未来改革创新的方向。反观高校图书馆界,虽然我们在技术上是领先公共图书馆的,但是先进的技术手段如果没有先进的理念支撑是没有发展前途的。尽管高校图书馆馆内自助服务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服务模式,但这种服务模式是否满足了读者需求?是否忽略了技术背后的人文关怀?图书馆是否需要依据读者的需求及时地调整服务策略?“温州城市书房”“张家港图书馆驿站”等自助图书馆的案例值得高校图书馆人思考。读者的需求决定着图书馆服务发展方向,而读者的需求又总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这就需要不断地制定和调整服务策略。图书馆服务不仅需要变革和创新方式方法,更需要先进的理念支撑。高校图书馆人首先要改变自己的观念,树立以读者为中心、主动为读者提供服务、让读者快捷便利地获取资源的服务理念,促进自助图书馆在高校图书馆推广和建设。
4.2 发挥高校图书馆工作委员会的作用
即使在高校图书馆建设自助图书馆有很多优势,但要在高校图书馆推广将面临一系列问题。如学校、院系、职能部门领导能否积极支持高校图书馆的创新行为,将是决定自助图书馆能否在高校推广至关重要的因素。尤其一些院系领导对资料室根本不重视,甚至视为包袱;有的领导虽然重视,但没有好办法将其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如何让自助图书馆在高校顺利推广,笔者认为由高校图书馆工作委员会来牵头是最适合的。作为全校图书馆工作的咨询和协调机构,由它来协调图书馆与院系各职能部门的关系,统筹安排,制定规划、实施细则,分清各自的权利和义务,使各方各负其责,合作共建,高效地推进自助图书馆的建设和运作。
4.3 采取因地制宜的管理方式
在高校建设自助图书馆应该按照总分馆模式去管理,既可以体现高校图书馆在高校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也可以避免今后各自为政的局面发生。资源配置和设备维护由图书馆统一来实施,平时的管理则可以采取因地制宜的原则来实现。如设在院系教学楼内资料室、教室等地方的自助图书馆可以由原来的资料室工作人员来协助管理;设在宿舍区、商业区或者大学生活动中心的可以由学生志愿者来负责平时的管理,图书馆定期派人去检查和指导工作。晚上和节假日统一由志愿者来管理,并由学校保安来负责各地方自助图书馆的秩序和安全的管理。自助图书馆在公共图书馆取得成功的一个很好的经验就是采用志愿者服务机制来管理。高校图书馆的志愿者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还可以发挥退休教师的余热和积极性,让他们参与到管理中去,赋予读者更大的信任和自由权利。大家共同来爱护和使用好这个自由而温馨的文化阵地,既节约了人力,又达到了读者自治的效果。4.4 遵循差异化建馆原则
首先,从规模与文献资源上来看,自助图书馆应走“小而精”路线,有别于规模宏大、藏书丰富的总馆。例如,在文献资源配备上自助图书馆应该体现出与总馆的差异性。总馆是全校的文献中心,馆藏资源多而全,而自助图书馆的文献资源配备宜采取按需配书与主动配书相结合的方式,并且通过文献资源的及时更新,使其成为总馆新书展柜、动态书库,满足读者个性化阅读需求。其次,各个自助图书馆之间也应根据地点、读者群体的不同来建馆,体现各自特色。如在资料室建馆,必须考虑各个学科特点,无论是文献资源,空间营造上都应该彰显学科特色;如在宿舍区、商业区建馆则应突出其休闲功能,为读者学习之余放松心情提供一个好的文化活动空间。
5 结 语
就目前而言,自助图书馆的发展应用为图书馆领域指引了新的发展方向。公共图书馆界同仁在自助图书馆建设上积极探索,勇于实践,为高校图书馆界构建自助图书馆服务模式提供了很好的经验。由于场馆型自助图书馆在高校图书馆未有出现,笔者也仅是从理论层面提出自己的设想,希望能引起大家的关注并积极主动的根据当下的新技术、新观念发展适合高校图书馆的自助图书馆服务模式,为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承担起应有的责任。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