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大学图书馆,山东 青岛 266003)
2015年10月,国务院发布《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启动实施“统筹推进两个一流”战略,鼓励和支持不同类型的高水平大学和学科差别化发展,提出了“三步走”路线图。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ACRL)在《未来的蓝图:ACRL2020年战略计划》中强调,作为大学组织体系的一部分,大学图书馆的核心价值不仅具有图书馆共有的属性,还应与大学的使命与目标相一致。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目标、科研水平将代表高校的整体实力,专家学者进行科学研究需要获取更高时效性、专业性和立体性的信息,需要图书馆提供更加专业、准确及系统性的知识服务。这促使高校图书馆转向内涵式发展。内涵式发展就是以提升服务质量、服务能力为核心,丰富馆藏文献,提升图书馆馆员的综合业务素质,拓展服务内容,发掘服务手段,推动图书馆的特色发展、协调发展、智能发展。内涵式发展契合了“双一流”建设的要求,伴随“双一流”建设目标,图书馆内涵式服务具有战略规划意识、顺应业界发展趋势、精准的自我发展目标,以提升服务质量、服务能力为核心,注意发挥高校一流学科资源优势的特点。
1 “双一流”背景下图书馆内涵式服务特点
图书馆“双一流”内涵式服务的深化、创新与高校深化综合改革和一流学科建设方案相呼应,共同推进高校“双一流”建设的实施。1.1 图书馆战略规划意识
“双一流”明确了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近、中、远3个重要时间节点和建设的目标。伴随“双一流”高校清晰的建设目标,图书馆内涵式服务同样具有战略规划意识。图书馆战略规划是指从高校整体利益和需求出发,为保障高校图书馆长期、稳定的生存与发展,提供可持续的服务,进行战略目标、愿景、使命的规划,进而指导、实施、评价和有效控制图书馆中长期发展的动态过程。为适应“双一流”分阶段发展特点,图书馆内涵式服务战略规划分为长远规划和短期规划:长远规划与高校的愿景相一致,是长远目标;短期规划是为实现长远目标而做出的阶段性努力。两者共同构成完整的图书馆服务规划体系,让高校图书馆的发展目的清楚、目标清晰。1.2 学科服务成为内涵式服务主导概念
知识服务是图书馆发挥知识组织功能,以学科为基础,以文献、信息、数据等各类资源为目标,收集、提炼、整理、组织、保存和传播知识,在用户需求目标驱动下,为教学科研提供专业化和个性化支撑服务。知识服务不同于原有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简单借还的关系,而是以主动的知识产品引导用户享受更加合理的知识服务。“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知识服务为核心的学科服务是图书馆内涵式服务的重要方式,图书馆从信息服务的提供者转化为嵌入教学科研的参与者。1.3 发挥隶属高校的一流学科资源优势
ACRL将特色馆藏定义为在历史、文化、政治、科学等领域具有独特性或者是代表重要人物、重要机构的资源,其形态包括手稿、档案、非文字资料和数字化资料。2017年9月,国家公布了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高校名单,入围的高校一流学科教学与科研实力雄厚,汇集了知名学者、学术大家,且学者的学术成果与教研资料具有校本特色。高校的特藏文献能够支持教学与科研,传承学校发展文化,促进学科建设与发展。因此,图书馆充分利用好隶属高校的一流学科优势,扫描宏观环境、行业形势后对所处的微观环境进行分析,运用馆藏特色学科资源开展服务,实现助推学科群整体水平提升的目标。2 中国海洋大学图书馆内涵式发展举措
2.1 图书馆发展战略
中国海洋大学图书馆(以下简称“我馆”)随着学校不同时期的发展历程,分别提出过数字化发展战略、自动化发展战略、学科深化服务、馆藏规划等规划目标,这些目标指导了图书馆的发展,为图书馆服务提升奠定了基础。2018年7月,中国海洋大学制定“双一流”发展目标:到2020年,基本建成国际知名、特色显著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到2030年,建成世界一流的综合性海洋大学;到21世纪中叶,成为世界主要的海洋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中心,建成特色显著的世界一流大学。我馆依据学校发展目标,确定了与学校“双一流”规划相适应的图书馆发展战略,即发挥我馆全校文献信息资源中心的作用,以及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中的教育职能和信息服务职能,助力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落实“一个中心”“两个职能”“四个助力”,从智慧图书馆服务、搭建服务平台、学科服务、特藏文献服务、大数据助力阅读推广入手,全面提升图书馆支撑教学、科研、管理、文化与社会发展的能力,增强我馆的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质量。2.2 智慧图书馆服务
2.2.1 提高体验性的渐进智能服务。借鉴国内知名高校的成功案例,将新媒体触控和大数据可视化技术引入我馆馆舍信息化升级中,搭建图书馆可视化数字服务平台,将图书馆发展历程、校史资料融入我馆运行数据墙、时间轴。依托该平台,规划建设我馆自助式大厅,设置全自助式服务区,配备自助借还机、自助打印扫描复印一体机、自助朗读机、虚拟翻书机、电子图书下载机等设备,为广大师生提供优质新颖、操作简便的信息化服务,增加了读者与图书馆的良好互动。2.2.2 PDA与“互联网+”融合资源采访模式。需求驱动采购(PDA)是图书馆根据读者对文献资源的实际需求和使用情况设置一定的标准或参数采购文献资源。它是基于读者需求的文献资源建设模式,使读者从文献资源的接受者转变为发起者和决策者。为适应新技术环境,促进PDA服务创新发展以及PDA模式与“互联网+”的融合,2018年,我馆推出“书易得”读者直购平台,实现读者在实体或者网上书店购买图书,图书馆支付书款的操作模式。“书易得”服务不仅是增加了一种推荐图书渠道,还是对我馆原有的“专家圈选、读者推荐、馆员构建”三位一体资源建设机制的创新发展。PDA“互联网+”模式实现由读者的阅读行为驱动购买决策,提高了馆藏质量和资源利用率,将有限的经费精准地花在读者真正需要的资源上,节约了馆藏经费。为避免由于读者个人喜好造成馆藏资源选购的局限性,我馆对读者参与的数量和满意度进行调研,了解模式实施过程中的用户体验,根据用户反馈继续完善优化资源采访模式。
2.3 搭建服务平台
2.3.1 机构知识库平台建设。在支持“双一流”学术研究方面,知识的组织已逐渐从以期刊文献、会议论文等出版学术成果为中心延伸到以学者为中心的机构资料库。换言之,学者是科学及学术研究的主体,全面准确追踪学者的学术轨迹对促进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等方面具有重大的意义。基于数年的中国海洋大学文库基础数据积累、平台调研和技术论证,我馆于2017年正式启动中国海洋大学机构知识库平台的建设工作(见图1)。机构知识库对学校师生的学术科研成果数据进行全面、客观、系统地收集和整理,形成独有的科研成果典藏特别是涉海方面的专家学者的学术论著、科研资料的梳理、建档,扩大学校科研成果的传播范围,提高被引率和影响力,为提升中国海洋大学学者的科技竞争力提供有力支撑。图1 中国海洋大学机构知识库平台
2.3.2 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双一流”建设的任务有五项,其中两项是“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和“着力推进成果转化”。对于成果而言,专利是关键,而专利转化的数量和质量是成果转化最显著的指标。2017年12月,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教育部制定并颁布了《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建设实施办法》。我馆组织业务骨干对“办法”内容进行深入的学习、调研、探讨,与校科技处沟通,确定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的建设思路,正式成立中国海洋大学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2018年11月,我馆加入“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联盟”;2019年1月,我馆通过教育部审核成为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为开展以ESI和专利为基础的学科知识服务搭建了平台。
2.4 一流学科知识服务
依据“一流学科建设是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重中之重”的指导,学校制定学科发展思路“强化发展特色、协调发展综合,以特色带动综合、以综合强化特色”,具体学科发展布局如表1所示。表1 中国海洋大学学科发展布局一览表
针对中国海洋大学一流学科建设规划,我馆确定建立一流学科文献资源保障制度,开展前沿文献资料先行建设。开展多维度的一流学科文献需求调研,通过问卷调查、对标图书馆文献调研、学科专家访谈、各种文献分析管理工具查询,对重点学科科研用户普遍需求较多的期刊文献进行深度分析,确定一流学科文献资源采选的范围,夯实图书馆作为学校文献信息资源中心的作用。
2012年,我馆在借鉴国内外知名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基础上,开始试行学科馆员制度,学科馆员采取专职兼职相结合,以专职馆员为主。“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学科馆员服务成为图书馆内涵式服务的重要方式,设立一流学科建设专职学科馆员,具体规范学科馆员职责、工作目标和工作内容。加大情报分析,通过收集相关数据与中国海洋大学进行比较,完成了《中国海洋大学科技论文统计分析报告》《中国海洋大学整体与学科发展分析报告》《2014—2017年海洋领域文献分析》《透过专利文献分析中国海洋大学的科研创新能力》等系列计量研究报告,强化战略情报服务机制。
2.5 特藏资源信息服务
中国海洋大学前身为私立青岛大学,成立于1924年,1960年被确定为全国13所重点综合性大学之一,2017年9月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是一所海洋和水产学科特色显著、学科门类齐全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本文所指的特藏是学校拥有的学科特色资源,如特色学科的精品课程、名师的课堂实录、专家的专题讲演、教师在科研过程中积累的特色文献资源、教师个人捐赠及学者专业研究的手稿资料等。针对学校成立海洋发展研究院,并打造成国家海洋实验室的智库、青岛海上丝路研究院智库的发展规划,我馆借鉴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的经验,将涉海特藏资源国际、国内、东部区域及学校特藏资源以专家为索引,将领域、时间、空间进行横向联合,开展涉海文献信息服务,将数据转化为信息,将信息加工成知识,满足海洋发展研究院智库文献信息保障的需求,为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2.6 大数据分析助力阅读推广
“双一流”建设的核心任务和重要基础是建设一流本科教育培养一流的科技人才,这是“双一流”建设的过程,也是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的过程。指导本科生阅读成为图书馆服务的重要工作之一。基于读者的借阅行为,图书馆开展大数据收集与分析,通过对师生阅读行为的分析,形成读者阅读需求最为直观的判断,有针对性地制定阅读推广方案。从不同学院的阅读关键词可知,本科生专业阅读倾向贯穿于平日的借阅中。因此,阅读推广馆员与院系教师在进行经典阅读推广的同时,要针对关键词分析出领域信息,对接运用我馆馆藏资源开展精准的专业阅读推广服务。3 中国海洋大学图书馆内涵式服务思考
随着各项工作的不断深入与拓展,出现了“双一流”图书馆服务的转型与提升新问题,如掌握新观念、新技术、联盟发展、馆员业务能力提升等,成为图书馆内涵式服务的支撑平台与后续动力。3.1 图书馆管理者具有新素养
图书馆所有的服务都离不开管理者高屋建瓴的规划与组织,新形势下管理者需要提升各项能力,洞悉图书馆业界发展态势,关注新观念、新技术、新设备。3.1.1 关注新技术及未来图书馆服务创新发展趋势。《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明确国际化是中国高校提升国际竞争能力、加快迈向世界一流水平的必经之路。同样,图书馆“双一流”内涵式服务需要了解图书馆界国际前沿理论动态,加强图书馆的情报分析和科学研究能力,以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需要。关注国际理论前沿出版资讯,如2002年成立的新媒体联盟(NMC)是由欧美国家知名高校、专业图书馆、教育基金会等教育机构组成的非营利机构,其每年发布的《地平线报告》关注和探索全球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和应用。2017年的《地平线报告》预测了人工智能、大数据、数字学术技术、图书馆服务平台、在线身份、物联网6个方面将成为大学图书馆未来5年重要的技术发展。掌握新技术带动图书馆发展与创新的方向,有利于高校图书馆结合自身情况把握发展方向制定发展目标与愿景稳步前进。
3.1.2 跟进教学改革。高校图书馆发挥文献信息保障和服务支撑作用的同时,需要密切关注高等教育改革趋向,动态调整图书馆服务,开展适应教学新模式的转型服务跟进高校改革发展的步伐。例如,高校教学范式正在向包含更多的在线学习、混合式学习、协作学习的方向转移,在线学习、混合式学习、协作学习与面授教学的结合,影响了课程组织的方式,群体学习与社群活动成为趋势。教学与学习方式的改变,图书馆需要提供新的服务支援学生学习历程。图书馆重新定义空间的属性,进行空间功能重构,在压缩传统服务空间的同时,开辟如信息共享空间、学习空间。
3.1.3 培养具备数字媒介素养的馆员。美国图书馆协会(ALA)的数字媒介素养工作组将数字媒介素养定义为“使用信息和通信技术去发现、评估、创造和交流信息的能力”。数字媒介素养馆员的重要性已经形成广泛共识,ALA报告指出,大学图书馆需要聘用具有21世纪技能(如数据挖掘、网络开发)的专业人员,最有竞争力的是具有较强数字或者技术背景的专家。例如,美国弗雷斯诺州立大学的亨利·马登图书馆,图书馆员协助教师重新设计课程大纲,进行数字媒介素养的辅导,并创建数字化的学习对象、课程模块、学习视频;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学科服务提供信息素养教育,针对本科生、研究生以及院系教师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信息素养培训服务,形式包括阶段性的如新生培训,以及常规性的《信息素养修炼》公共选修课等。这些深层次服务的开展需要馆员具备丰富的数字媒介素养以及实践检索技能,图书馆必须持续开展图书馆员的能力建设,通过培训、引进、激励等举措,提升馆员数字媒介素养适应新形势下图书馆发展的需要。
3.2 图书馆联盟服务创新
《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指导意见》强调将“双一流”建设纳入区域重大战略,形成“双一流”建设更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2017年10月,驻青岛高校、科研、党校、专业馆、公共馆等30家图书馆共同发起成立青岛图书馆联盟,秉承“合作发展,资源共享,联合服务,互惠互利”的宗旨,联手打造青岛市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服务青岛地区经济发展。我馆发挥龙头作用,在图书馆联盟树立绩效思维、互联网思维,以求在数字资源共建共享和服务社会方面获取最大的利益共享。针对青岛市信息需求用户开展调研,面向社会用户开办使用证件,联盟举办阅读推广、名家讲坛系列举措,针对青岛市海洋经济发展与学校经济学院合作馆际跨界融合转变,开展青岛地区经济项目联合研究。新形势下,双一流高校图书馆与地方图书馆发展需要冲破体制局限,不囿于简单的为读者提供图书借阅、信息咨询、文献传递、科技查新等服务,开拓新的服务模式,运用自身平台与资源优势,融合思维,盘活社会资源,深化与其他各级各类图书馆联盟的合作,带动地方图书馆联合发展助力地方经济文化发展。3.3 图书馆创新服务的宣传
我馆由技术部负责图书馆各种宣传推广的设计,制定海洋特色理念,宣传渠道从讲座、海报、培训手册、展板宣传到图书馆空间文化设计,实体宣传、传统网络渠道(主页、校园BBS等)、新媒体(微信、微博)和多媒体(宣传片拍摄)线上线下相结合,即实体图书馆内的宣传和网络媒体的宣传同步进行。随着新技术的应用,图书馆宣传推广需要探索借助移动终端等设备推进对图书馆服务深化与创新的宣传,将创新的服务及时的告诉用户,探索采取传统宣传推广和新媒体营销相结合的模式,多举措完善宣传推广工作,助力实现《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指导意见》加强大学文化建设,传播科学理性与人文情怀,促进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使命的职能。4 结 语
大学图书馆必须紧跟高等教育发展的步伐,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敏锐地把握行业发展动态,及时通过国内外相关行业调查报告、预测报告获取重要议题与实践案例,牢牢把握和推广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新技术,结合我国“双一流”建设的目标和宗旨,为教学与科研提供有力的支持。我馆配合学校“双一流”发展目标与规划,结合学校教师科研、教改需求开展的各项服务创新和服务深化举措,可以为“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内涵式发展提供参考与启示。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