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图书馆,江苏 南京 211156)
智慧图书馆就是在传统图书馆的基础上,结合智能技术的应用和智能设备的引入而建立的图书馆运营新模式。智慧图书馆强调以人为本、知识服务,让用户加入到图书馆的管理中,并提供智慧服务。而阅读推广作为高校图书馆的一项核心工作,如何高效开展阅读推广活动,培养读者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读者自身信息素养一直都是高校图书馆的重要工作之一。在智慧图书馆运营模式下,如何做好阅读推广更是馆员需要考虑的问题。
针对在智慧图书馆环境下开展阅读推广服务的问题,笔者以篇名=“智慧图书馆”OR“智能图书馆”并且题名=“阅读推广”OR“阅读活动”在CNKI中进行检索,检索得到0篇文献。勾丹在其《智慧图书馆的智慧服务模式及其实现》中谈到:目前国内智慧图书馆的研究对智慧图书馆的基本问题(如概念、定义、内涵等)和智慧图书馆的构建(如构成要素、应用技术等)研究较多,而对智慧服务(“全媒体”服务、“阅读推广”服务、“第三空间”服务、“创客空间”等)和智慧人群(智慧馆员、智慧用户)的研究寥寥无几。以上说明在智慧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活动的研究目前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在不断实践和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总结,探索适应环境的阅读推广策略,以全新的面貌服务读者。
1 智慧图书馆的特征
图书馆的馆舍、馆员、读者、资源及提供的各种服务是图书馆的主要组成因素,从这四个方面分析图书馆的现状与智慧图书馆的特点如表1所示。表1 智慧图书馆与图书馆现状的比较
续表1
2 智慧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实现路径
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服务,始终包括阅读推广的主体、阅读的对象、用户以及具体推广的活动。而智慧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模式的特性主要体现在推广活动的智能化,包括先进的推广技术、顺应时代发展的推广媒介和智能的推广设施,所有这些因素的互动形成了完整的智慧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流程(见图1)。图1 智慧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流程图
智慧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的流程即阅读推广主体将阅读对象以各种智能化的推广活动发送给读者用户,用户阅读获取的资源,并将利用情况反馈给推广主体,供推广主体总结或改进等。而整个推广活动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互动智能的推广媒介和智能自动化的推广设施来完成。
3 智慧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开展策略
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活动可以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增加阅读推广的影响力。智慧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要结合图书馆的时态变化而调整策略,从而适应环境的变化和读者的需求,保证阅读活动的开展起到很好的成效。张延贤、王梅认为:图书馆的智慧服务是基于馆员和用户间的共同合作,是一种全新的服务方式。近年来,较多的图书馆阅读活动借助“读书节”“世界读书日”“读书月”及“图书馆宣传月”等契机,开展名人讲座、征文、各种与读书相关的比赛等活动,为图书馆的资源推广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然而,随着先进技术在图书馆的引进,图书馆的管理日渐自动化、智能化,读者对阅读活动的需求也会顺势改变,图书馆的阅读推广也要做相应的调整,基于智慧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方案应该有多样的阅读服务和推广途径。
3.1 智慧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实现因素
基于智慧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活动要求智慧图书馆应该有多样的阅读服务,形成设备智能化、服务个性化、馆员智慧化的多样融合的智慧图书馆服务模式。3.1.1 服务设备的智能化。智慧图书馆最直观的特征就是服务设备的智能化,智慧图书馆可以全面感知读者的位置、读者的行为或心理状态,通过准确的判断读者需求,提供智能化的服务。现阶段智慧图书馆可以通过Wi-Fi校园覆盖、GPS定位和RFID智能感知技术实现信息咨询智能化,图书借还、盘点、查找等基础工作的智能化。例如南京大学杜厦图书馆融合超高频RFID、物联网、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对整个图书馆藏书的自动化盘点,检查是否存在图书错架、丢失等现象,实时更新图书位置信息,让读者很便捷地找到图书所在楼层和架位,极大地减少了读者查找书籍的时间。例如图书馆机器人通过将长期积累的信息咨询问题输入记忆库和机器人后期学习记忆两种方式填充数据库信息,实现在图书馆的基础咨询服务。
随着移动智能设备的普及、大数据和云计算的飞速发展,在图书馆实现信息的传递不再局限于纯文本形式,而是更多地实现了以图片、视频、3D模型及虚拟空间等视觉对象作为信息载体,将智慧图书馆打造成大数据资源的视觉盛宴。在图书馆实现AR虚拟现实的阅览室,将空洞的知识点用直观的图书设备智能化,让读者实实在在感受和“触摸”到实体。医学院的学生可以在图书馆的阅览室看到手术刀下每一个器官和组织,机械专业的学生也可以在阅览室看到发动机工作的每一个细节,所有的这些满足了现代读者的阅读偏好,提高了服务效率,实现了读者与图书馆的双赢。
3.1.2 服务个性化。智慧图书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提供真正的、全方位的个性化服务。目前,很多图书馆开展了“讲座信息通”服务,读者预约图书馆的讲座,通过提供手机号码进入网上排队系统,图书馆以短信的方式及时告知读者预约是否成功,并且在讲座开场前发短信提醒读者。还有图书馆的微博分享、你问我答、网上知识竞赛、电话预约、网上联合知识导航站、参考外借远地预约就近取书等都体现了个性互动的服务,这种个性互动的服务都是借助于日益发展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技术进行的。
3.1.3 馆员智慧化。智慧图书馆不仅要强调技术的应用、服务的个性,更要注重“人”的因素。智慧图书馆需要充分发挥馆员的智慧,践行图书馆的智慧服务。英国图书馆与信息学专家约翰逊认为:任何智慧图书馆都需要智慧的图书馆员。智慧图书馆环境下,智慧馆员必须是一个综合型人才,他不仅要有较强的信息分析能力、预测能力、数据挖掘能力、网络安全维护能力、新知识快速吸收能力,还应具备图书情报、信息技术、心理学、传播学、营销学、策划、编辑等多方面的知识;只有真正符合时代要求的智慧馆员,才能真正实现智慧图书馆环境下的智慧服务,切实推动整个图书馆事业在充满机遇与挑战的网络信息时代的大环境下持续稳定地向前发展。
3.2 通过新的媒体途径开展阅读推广宣传
当智能手机、Pad等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工具,基于互联网和智能终端的移动智能阅读掀起新的浪潮,以一种无可阻挡之势走进读者与图书馆界,如何借助移动工具,开展高效的阅读推广工作也就成了高校图书馆界亟须解决的事情。3.2.1 通过微博、博客、QQ、微信等公共途径宣传。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以QQ群、微信群、微博客为代表的新的传播方式对图书馆阅读推广带来了新的挑战,以一个知识点或者兴趣点为前提建立的QQ群、微信群成了成员之间信息传播的纽带。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图书馆建立的南航图书馆讲座交流群为例,其建群的宗旨是传递图书馆讲座信息,解答图书馆资源利用过程中的疑问,至今已有3个群,共 1 337 人加入日常的群讨论。当讲座开始前,群管理员会公布该讲座简要介绍、开始的时间和新的QQ群,成员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安排选择性地加入新建的QQ群进行在线学习和交流。
3.2.2 通过APP途径宣传。近年来国内部分大型图书馆陆续通过APP应用向用户提供移动服务,至2013年,以“图书馆”为名的移动APP已达百余个,多数集中于Android或苹果iOS系统中。图书馆APP资源库所处的角色,是收集已有各类型APP,并通过标引组织形成资源库对外提供集中服务,将种类繁多的APP资源有序化,为其宣传、推广与利用提供平台。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移动图书馆为例,该馆将新生入馆教育和考试集成到移动图书馆的APP平台,在新生正式入馆前要求新生在移动端安装移动图书馆APP,绑定学生信息,参加入馆考试,从而大力推广移动图书馆资源,新生通过移动图书馆APP使用图书馆资源的人数占新生人数的98%以上,图书馆通过新生入馆的第一道入口,将资源主动推送到用户的移动端,大大提高了图书馆电子资源的使用率。
3.2.3 通过校园内的各种信息化平台宣传。随着校园信息化的发展,“智慧校园”逐渐取代了“数字校园”,以服务为核心,管理为支撑的智慧管理理念逐渐渗透到校园的各个管理环节,而智慧校园包括了智慧图书馆的建设,将图书馆的核心业务集成到智慧校园信息化平台,从而做到高效推广图书馆资源的利用。例如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的信息门户,此平台实现了图书馆信息资源的组织、信息交换、业务的办理等,通过这个平台就能了解到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个人使用图书馆的信息、图书馆资源动态信息、用户借阅资源、注册或办理离校等,这些业务都能在一个平台上实现。
4 结 语
“智慧地球”“智慧城市”的提出,促进了各种技术的快速发展,同时带动了各行各业的发展。图书馆作为知识的聚集地,必须着眼考虑如何在网络化、信息化、智慧化的社会中站稳脚跟,图书馆必须加强其知识服务建设,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同时,如何推广知识服务并吸引用户来体验是图书馆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本文分析了智慧图书馆相较于当今图书馆的特点,智慧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开展策略和实现的路径。此外,我国智慧图书馆的发展还可以借鉴国外相关的研究成果,更新图书馆服务形象,吸引更多的用户参与,高效发挥图书馆文献收集和传播的功效,使得图书馆成为知识服务领域的领跑者。[1]勾 丹,崔淑贞.智慧图书馆的智慧服务模式及其实现[J].情报探索,2016(3):112—115,121.
[2]张延贤,王 梅.图书馆智慧服务的概念、内涵与分析[J].现代情报.2013(4):34—38.
[3]王世伟.论智慧图书馆的三大特点[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2,38(6):22—28.
[4]伊安·约翰逊,陈旭炎.智慧城市、智慧图书馆与智慧图书馆员[J].图书馆杂志,2013(1):4—7.
[5]邱圣晖,谭伟贞,曾智华.智慧图书馆环境下智慧馆员的培养[J].兰台世界,2016(12):77—79.
[6]iOS居第二 Android市场份额将独占鳌头[EB/OL].[2017-07-15].http:∥www.cnmo.com/news/206171.html.
[7]梁益铭,李久艳.高校图书馆APP资源库建设研究——以中山大学图书馆为例[J].新世纪图书馆,2017(3):46—48.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