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互联网+有声读物”力助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创新——以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时间:2023/11/9 作者: 图书馆界 热度: 12817


  (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7)

  在“互联网+”时代,“有声读物”产业迅速发展,读者对阅读有了新认识与需求,“听书”越来越受欢迎,也使读者阅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高职院校图书馆作为学校文献信息中心及校园文化传播枢纽,必须顺应时代,促进图书馆文献形式多元化发展,满足师生对图书阅读个性化、多样化需求。因此,高职院校图书馆借助先进信息科技手段,建设及运作“有声读物”平台,不仅符合图书馆数字化发展方向,同时体现图书馆“以人为本”服务理念。

  丰富图书馆有声读物主要有购买和自录两种方式,现阶段有声读物作为商品出售,形式多样,品种繁多,但因学校的特殊性,很多不太适合;而有组织地自录有声读物做法,在高职院校图书馆极少见。本文以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互联网+有声读物”平台建设及运作为例,研究与探讨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创新新思路,提升和丰富服务水平和内涵,丰富素质教育方式和手段。

1 “互联网+有声读物”的前世今生

“有声读物”(Audio Book),是指通过软件工具将传统纸质书籍中的文字转为音频文件,并储存在某种媒介中,比如磁盘、U盘、光盘等,供人们通过随身听设备或智能手机上的播放软件,随时随地收听。

  在美国,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出现了有声书,随着各种形式的音频播放器普及,这种媒体形式到了80年代中期逐渐成为主流。当然,除了有声书,有声杂志、有声报纸也随之而来,更有由名人演讲、广播节目精华内容制作而成的有声书,也深受读者喜爱。当前美国的有声读物市场已较为成熟,听书消费者的平均年龄更年轻。在德国,据慕尼黑音像出版社调研报告得出的结论,25至40岁之间的移动通信设备用户是有声读物的热衷者,约有 9 000 种有声读物供成人阅读,其中文学类作品排名首位。对听书感兴趣的德国人占德国总人口的7%—10%,其中以青少年最为普遍。

  在我国,将“听书”以载体形式保存下来并形成有声读物的产业,要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经历了漫长的“不温不火”之后,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由原来的相对静态封闭变为可实时在线更新,由单向信息传播变为双向信息互动交流“有声读物”原有的弊端逐渐被革除。这种新型的阅读方式适用人群广泛,尤其是老人、盲人、儿童、司机和一些追求时尚的年轻人、有车族、白领、家庭主妇等,“听书”正潜移默化地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并且影响着我们传统的阅读行为,传统阅读与新兴媒介开始相互渗透、融合。

2 “互联网+有声读物”在高职院校推行的意义和必要性

2.1 有助于图书馆资源结构和服务方式多样化,提升服务水平

“有声读物”是建设数字图书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开拓图书馆资源种类,扩充自身馆藏资源,满足师生对资源与服务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有声读物”服务平台的建成,不仅使高校图书馆能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为图书馆带来生机和活力,最重要的是,能为那些由于各种条件限制而不能阅读纸质文献的人群提供服务。

2.2 丰富高校素质教育方式和手段

在提倡“读书有益”方面,有了更为有效的手段和渠道。在信息暴涨的时代里,人们的工作学习节奏越来越快,阅读时间越来越少,但激烈的社会竞争又要求人们通过阅读开阔视野、提升自我综合素养,高校图书馆“有声读物”服务平台的出现将缓解这个矛盾。因为一般情况下,听书速度要比看书速度快,可节省读者时间,且对环境要求不苛刻。大学生对新事物、新方式相对敏感些,更乐于接受有声阅读这种新型的浅阅读方式。高校图书馆人应顺势而为,用当代人喜闻乐见的内容及形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线上听读线下活动,带动更多人喜欢读书,在“开卷有益”活动中推动全民阅读。

3 “互联网+有声读物”在高职院校的推行

3.1 团队的组建

为团队命名并设计徽标,便于今后项目的推广宣传。团队组成多元化。无论是教师还是社会人士,无论是在校生还是毕业多年的校友,只要怀揣共同理想、有着相近的追求和兴趣爱好,并符合一定的准入条件,都可以加入团队,通过组织章程和固定的工作流程聚拢在这个平台上,在人事和组织上保证团队项目运作的生命力和持久力。

  团队分两级搭建,一级团队由教师及社会人士组成,二级团队由在校学生组成。一级团队带领二级团队开展工作。

  一级团队人员要求主要有三:一是具备强烈事业心与责任心,具备较高团队合作精神;二是具备复合型知识结构,目前一级团队人员主要由图书馆工作人员组成,从事图书馆各项具体业务工作,以中青年为主,大部分人员具有图书馆学专业背景,对有声读物有着浓厚的兴趣;三是具备学习和领悟信息技术的能力,通过自学、培训班辅导、交流探讨等途径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二级团队分为8个小组,分别是素材建设组、文稿收集组、文字录入组、朗读录制组、音乐配制组、图文编辑组、作品合成组、作品发布组。每个小组指定一名组长,各组之间协同详见4.3。不同角色有不同要求,比如:主播角色,专业要求比较高,经过审核通过才能加入,要求普通话标准,目前,主要由广播站主播或主持人协会成员组成,少数为兴趣爱好者,上岗前必须经过播音主持训练和录音软件使用训练,这类角色对音频制作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各工作口技术角色,要求热衷从事本项目服务工作,对信息技术(音频编辑合成、图文编辑排版等)上手快;作品发布推广角色,要求具备类似市场营销人员的能力和思维,能组织一些相关读书活动,比如朗读比赛等,了解作品发布渠道和操作流程。

3.2 “有声读物”服务平台建设

3.2.1 平台愿景。包括三方面:一是提高团队整体协同运作,在这个虚拟办公平台里,每位工作人员根据自己的工作学习生活时间表安排本项目的日常工作,定期在线交流讨论专题,保证项目工作开展的协作性不因团队组织多元化、开放化而受到削弱;二是提高团队与读者互动的便利性和时效性,师生可随时随地享受有声阅读的乐趣并在线互动,甚至可体验“有声读物”的制作过程;三是便于管理者实时了解团队运作动态,使作品内容、质量始终得到有效监控。

  3.2.2 技术路线。利用“互联网+”技术搭建“有声读物”服务平台。比如,利用轻量级JavaEE+MySql开发服务端软件,利用jBpm工作流框架实现音频制作审批流程的控制操作,用微信小程开发客户端软件;利用新媒体制作工具(Adobe Audition)制作“有声读物”作品。

  3.2.3 服务端软件。共划分8个级功能模块,分别是:“组织成员”“素材库”“制作登记”“成品库”“新闻公告”“业务交流”“系统管理”,二级模块大致划分如图1所示。核心模块为“制作登记”,应用工作流实现制作流程的监控,详见3.3。

  

  图1 服务端系统模块划分

  3.2.4 客户端软件。设计制作分PC版本和智能手机版本。功能方面:提供“下载收听”“收听记录”“我的收藏”“收听评论”“交流反馈”“作品分享”“显示文本”等操作。性能方面:利用微信小程序,实现操作简单、人性化设计目标;用大数据技术实现智能化推送读者感兴趣的作品。

3.3 有声读物制作与发布

在音频制作过程中,线上线下交互操作,严格按平台制定的流程开展工作,每组负责一个环节的工作,每个环节都有教师指导、监督。在制作内容方面,从严把关,实行多级审核,摒弃低俗作品;在制作质量方面,从朗读、音效、情感等各方面提出制作标准,让有声读物达到“动听悦耳”的效果。各组协同工作流程大致如下:

  (1)素材建设组,负责收集、筛选、加工音乐。在严格遵循《著作权法》和保护知识产权有关法规的前提下,通过各种渠道收集音乐风格不同的作品,经处理分类上传至平台音乐素材库中,在线填写必要的信息,以便日后检索使用。

  (2)文稿收集组,负责选取读物,由教师带领学生到纸质馆藏或者电子资源存放室,根据公众喜好选取读物;或迎合时局选取某个专题的系列读物;或根据主播声线特点选取读物。具体做法:选好文章,在线填写有声读物录制单(以下简称“录制单”),填写内容有:书名、作者、篇名、页码、分类号等,然后打印录制单,并放入书中指定文章首页。

  (3)文字录入组,负责批量扫描文稿收集组提交的资料,录入文字并打印电子文档,将打印稿与书籍、制作单一起放到指定位置,校对无误后,提交录入文稿和电子扫描件到后台服务器,作为指定录制单附件并更改其状态,供主播们在线选择。

  (4)朗读录制组,负责选取文字录入组提供的实物,借助录音软件,在特定的录音室录制音频文件。最后提交文件到后台服务器,作为指定录制单附件并更改其状态。

  (5)音乐配制组,负责朗读音频与背景音乐的合成,在平台下载朗读录制组提供的音频文件和其他附件,根据文稿内容,在平台音乐素材库中下载合适的音乐文件,利用合成工具完成制作,将成品上传后台服务器,作为指定录制单附件并更改其状态。

  (6)图文编辑组,负责图文编辑和排版,在平台下载指定录制单的附件文稿,根据文章内容,在平台图片素材库中下载适合的图片文件,借助秀米平台完成制作,将成品上传后台服务器,作为指定录制单附件并更改其状态。

  (7)作品合成组,负责各个环节成果集成。主要由教师审核音频与图文编辑是否相符,检查是否存在错漏。审稿者主要从四个方面审查:一是选材内容是否健康;二是人声审核,普通话是否标准;三是音频制作质量是否达标;四是表达是否有感染力。审查不通过的作品,审稿者及时把整改意见在线反馈给相关的小组。审查通过的作品,通过平台编排到指定档期,等待发布。

  总之,依靠教师成员做好规划及明确制作要求,观摩、分析酷听网、豆瓣播客、喜马拉雅、懒人读书等各个平台的优劣长短,做好素材收集与选定工作,再由主播们选稿件录制,在录制之前必须组织主播们进行软件使用培训。

  (8)作品发布组,负责有声读物发布工作,每月末整理、归档已发布作品。利用“互联网+”技术,将制作好的音频作品通过微信、网站、广播站等渠道发布出去。在网页上配上文字和生动形象的图片及背景音乐,来烘托营造听读氛围,使读者感受仿佛身临其境,在接受知识的同时,也享受阅读的乐趣。

4 结 语

推行“互联网+有声读物”,促进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创新,带来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数字化制作技术让有声读物成为一种实实在在的绿色读物,它无需任何纸张、油墨,也无需经过传统的印刷、流通环节,节源环保,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二是制作“有声读物”作品,利用自身优势,二次挖掘馆藏价值,通过多种渠道发布, 彰显读书有声德育无痕作用;三是凸显高校图书馆在教育领域的“存在感”,可作为素质教育第二课堂,为学生提供实践所需的各种资源和才能展示平台,有利于拓展学生知识面,树立正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此外,如何保证“互联网+有声读物”在高职院校图书馆持久运作,还要认真考虑和谨慎处理好版权、效益等问题,平衡好各方利益。

  [1]史秋雨.中国有声读物研究综述[J].图书馆论坛,2012,32(4):32—35,20.

  [2]桑宇芳,何 强.高校有声图书馆建设途径及实现策略[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6(3):90—95.

  [3]张贤冲.浅阅读时代有声读物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

  [4]江莹莹.听书互联网时代阅读新方式[J].新闻前哨,2016(11):44—46.

  [5]微信小程序设计指南[EB/OL].[2017-11-13].https:∥mp.weixin.qq.com/debug/wxadoc/design/index.html.

  [6]孟小峰,杜治娟.大数据融合研究:问题与挑战[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6,53(2):231—246.

  [7]王德银,李 明.图书馆有声读物资源建设及其推广[J].晋图学刊,2016(5):7—10,24.

  [8]国内有声读物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EB/OL].[2017-11-13].http:∥www.kting.cn/.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