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大数据思维对高校图书馆化解阅读危机的启示

时间:2023/11/9 作者: 图书馆界 热度: 12766


  (江苏科技大学图书馆,江苏 镇江 212028)

  2017年4月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2016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图书阅读量为7.86本,其中纸质图书阅读量仅为4.65本,远低于德国、日本等国人均40—60本的阅读量。与此同时,国民人均手机接触时长显著增长,“趴屏一族”的阅读危机不断凸显。大数据技术及其带来的思维变革,为高校图书馆引领在校大学生进行有效阅读、化解阅读危机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启示。

1 大数据与大数据思维

关于大数据,全球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最早这样定义的:大数据是指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无法用传统的数据处理方法对其进行采集、存储、管理和分析的数据集合。大数据不仅是指庞大数据本身,而是要通过对海量数据的分析和挖掘,得出利于组织决策的真实而有效的结论。大数据的特点一般归结为4V,即数量大(Volume)、类型多(Variety)、流动快(Velocity)、价值高(Value)。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带动了思维方式的四种转变,一是人们处理的数据从样本数据变成全部数据,即由传统的“以小见大”变为“以大见小”;二是通过计算机技术对全样本数据的系统分析,可以预测出传统思维所不能预见的结论,即便海量的数据中存在着不精准乃至错误的数据,大数据思维却可以容忍错误的存在,放弃对精确性的追求;三是打破了传统的因果思维,通过对看似不相关的海量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以揭示出其关联性的相关思维;四是从自然思维转向智能思维,使得大数据像具有生命力一般,表现出类似于“人脑”的智能,甚至智慧。

2 阅读危机的现状和成因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但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国民的人均阅读量一直在低位徘徊。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近年来我国成年国民人均传统纸质图书年阅读量均低于5本,远远不及以色列、德国、日本等国,成为世界上国民读书最少的国家之一。

2.1 阅读动机功利化

目前,人们对于书籍的需求日趋功利化,各大图书门店以及数字阅读网站的销售榜单显示,教辅参考、考研考级、致富经、成功学等总是位列前茅。这些图书一是人们为了应付应试教育,不得已而阅读的考试辅导书,内容单调,一旦考试通过便会被束之高阁,没有可回味的内容;二是人们为了升职、加薪,希望能立刻从图书中找到捷径,获取利益的书,因为阅读的目的性明确,读者很难感受到阅读本身所带来的乐趣。功利化会让阅读走进死胡同,为目的而读书,无目的不读书,浮躁的心理因素使人们丧失了阅读的自觉性,从根本上导致了阅读危机的产生。

2.2 阅读内容碎片化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们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取大量数字信息,这些杂乱、无序的数字信息通过手机、平板电脑、计算机等多媒体终端渗入国民生活,大量挤占人们的休闲时间。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显示,成年人中,年龄越小的群体,手机阅读接触率越高,其中18—29岁群体的手机阅读接触率最高,为92.8%。这样的网络环境破坏了读书心态,使得国民难以静下心来完成长时间系统化的深层次阅读,取而代之的是零碎、浅层次的碎片化阅读。泛读取代精读也是阅读危机的一种形式,其最大后果,是源于阅读的思考少了,微信、微博里谣言四起,动辄转发过万正说明了这个问题。

2.3 图书馆利用率低

对于高校图书馆而言,最直接的阅读危机就体现在图书馆利用率低。如今大多数高校图书馆都面临着读者到馆率低、馆藏资源利用率不高等问题,自习室虽然人满为患,但大学生往往是冲着良好的阅读环境来进行自习,专业书刊却少人问津。究其外部原因,归根到底是信息获取渠道多元化,随着各种智能终端的普及,人们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取海量信息资源,相较于传统的纸质文献资源,电视、电影、游戏能给人以强烈的感官冲击,使得很多人无暇阅读名著和经典,转而通过影视作品来寻求感性认识;探究图书馆自身原因,也存在着馆藏资源不合理、服务意识落后、宣传力度不够等问题,图书馆无法与时俱进,难以维持对读者的黏性。

3 高校图书馆运用大数据思维应对阅读危机的启示

大数据思维的相关性、可预测性、容错性、智能性等特征,为高校图书馆优化馆藏资源、开展信息服务、阅读推广等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高校图书馆可以依托大数据技术,从以下几个角度思考化解阅读危机的策略。

3.1 实现资源共享,使馆藏资源合理化

为化解阅读危机,提高读者对图书馆的依赖度,根本在于构建符合读者需求的合理的馆藏资源体系,大数据思维就为此提供了解决方案。即通过收集足够大的数据样本,来用大数据预测思维方式来解决馆藏资源不合理的问题。高校图书馆拥有丰富的数据资源,如馆藏图书借还数据、预约数据、用户搜索频次、浏览历史等,除此以外,还应扩展数据平台,利用其他高校图书馆数据、数字资源供应商的数据等,通过大数据技术加以分析,由此判断出受读者欢迎的学科、热点、作者、出版社等,并根据用户偏好进行预测,从而提供契合用户需求的纸质和数字化馆藏资源。

  高校图书馆还应加强特色数据库的建设,以满足高校师生的科研要求,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学科建设。高校图书馆要结合自身馆藏特色,发挥内在学科优势,建设具有学科特色的自建数据库。特色数据库的内容不能局限于文献资源,还应收纳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的多媒体资源,以提高数据库利用率。对于自建特色数据库而言,其地方信息资源越突出,就越符合用户的需求,实用价值也就越大。此外,高校图书馆还应降低高校的信息门槛,通过向社会开放馆藏资源和特色数据库,实现馆际之间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同时努力消除与社会读者之间的信息鸿沟,满足他们的阅读和学习需求。

3.2 加强阅读引导,使阅读推广常态化

在大数据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要依靠大数据技术对读者偏好的分析和预测,有针对性地推荐热点书目,将馆藏资源快速、精准地呈现给读者,以多元化的形式来引导阅读,做好阅读推广工作,以应对校园阅读危机。高校图书馆要发挥好学科馆员的作用,把握文化发展方向,线下定期开展读书沙龙、专家讲座、课程培训等阅读推广活动,线上实时更新图书馆导读书目、微书评等,增强与读者之间的互动。比如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媒介,发布图书、视频、阅读感悟等,与读者畅聊各自的收获,互相学习,互相促进。通常情况下,书目信息带给读者的是理性认识,而书评、心得、感悟等其他读者的感性认知往往更能吸引潜在读者,做出阅读决策。

  高校图书馆还应根据大数据思维的相关性思维,以相互联系的思维方式来做好阅读推广工作。阅读推广服务要适应数字阅读的需求,以更多网络化、数字化的技术手段,开展多种互动,与读者交流思想,以对学科知识的深度了解引导读者参与阅读,提升满意度。与此同时,高校图书馆还应担负起阅读课程教育的职责,通过将阅读与相关课程的有机结合,引导大学生积极开展传统阅读,告别功利阅读,并鼓励他们分享阅读感悟。通过优化大学生的阅读习惯,来带动社会阅读,从而化解国民阅读危机,推动构建学习型社会的进程。

3.3 分析读者偏好,使信息服务个性化

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发展,实现了从“人找信息”到“信息找人”的转变。高校图书馆就是要利用大数据思维,以实现数字图书馆和移动图书馆从搜索引擎向推荐引擎的转变,即通过大数据技术分析读者阅读偏好,对读者进行个性化、差异化的信息服务,以减少读者的搜索频率和时长,为用户推荐他所需要的信息,来提高阅读服务内容的准确度和服务体验的亲和度。在大数据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要用“信息找人”的思维方式来思考和解决问题,可通过对采集到的用户数据进行筛选、过滤、分析和处理,对读者的阅读行为、阅读习惯、阅读需求等特征进行标识,为读者提供个性化的数字阅读推送服务。正如乔布斯所说,让人感受不到技术的技术才是最好的技术。

  大数据时代,要发展好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关键是数字图书馆和移动图书馆的建设与维护。高校图书馆对读者进行统一身份认证,以方便采集读者个性化的阅读行为数据、阅读需求数据、满意度评估数据和图书馆服务可用数据,并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为用户制定个性化的阅读及学术资源推送服务。图书馆可利用多种信息推送渠道,如电子邮箱、微信、微博、论坛等,为读者提供“一站式”信息服务,以保证个性化推送服务的即时性和移动性。通过移动终端来宣传和推送图书馆服务,可以消除图书馆和读者的空间障碍,让读者随时随地都能体验图书馆服务,甚至使用馆藏资源,从而增强图书馆与用户之间的联系,提高图书馆利用率。

3.4 加强人员培训,使馆员素质现代化

图书馆中有很大一部分非专业的工作人员,他们无论从硬件设备维护还是信息服务提供等方面都无法适应新形势下现代图书馆的发展需求。而大数据技术作为一项技术含量高、专业性强的工作,无论是数据存储、数据挖掘、数据加工和分析等方面,还是配套软硬件的管理和维护,都需要大批既掌握图书情报知识,又精通网络计算机技术的专业人才,这就需要高校图书馆转变过去的人才使用理念。一方面,要加强对馆员的培训,强化以数据应用为核心的工作方式,注重培养精通外语、图书情报知识和计算机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建立一支创新能力强、业务素质过硬的高素质信息服务队伍,树立图书馆员专业可靠的职业形象。另一方面,要积极引进专业人才,促进校内相关技术人才之间的协同合作,以达到优势互补,只有建立合理的人才共享机制,才能发挥好大数据时代的信息服务功能,为读者提供实时、准确、高效的信息资源。高校图书馆还应根据学科发展需要,培养一批专业能力较强的学科馆员,以承担起专门为某学科用户提供深层次信息服务的工作,把学科服务推广到社会群体中,以专业的角度来指导阅读,推介好书,引导国民阅读的健康发展。

4 结 语

综上所述,大数据时代下,高校图书馆应承担起引导全民阅读的责任,努力培养具备专业素质的人才队伍,通过灵活运用大数据思维和大数据技术,建立优质合理的馆藏资源,加强阅读推广工作,以实时、高校、个性化的信息资源服务于读者,进而消解阅读危机,促进学习型社会的构建。

  [1]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EB/OL].[2017-06-30].https:∥baike.baidu.com/item/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20624684?fr=aladdin.

  [2]黄义文.大数据环境下图书馆学术资源个性化推荐服务研究[J].图书馆学刊,2016(7):78—80.

  [3]丁学淑,洪 跃.高校图书馆对阅读危机的消解与引领[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5(2)228:91-94.

  [4]中国成年人手机阅读接触率达60%日均时长首超1小时[EB/OL].[2017-06-30].http:∥cnews.chinadaily.com.cn/2016-04/18/content_24637732.htm.

  [5]任金红.我国国民阅读特点与图书馆应对策略分析[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6):103—105.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