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肇庆学院图书馆,广东 肇庆 526061;2.肇庆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广东 肇庆 526061)
推进“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图书馆的改革与发展
王
静,程从华(1.肇庆学院图书馆,广东 肇庆 526061;2.肇庆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广东 肇庆 526061)
“双一流”建设的提出为地方高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同时也对地方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在对“地方高校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及“图书馆建设和学校发展的关系”进行阐述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图书馆改革与发展的方向。针对地方高校图书馆在办馆理念、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学科服务三个方面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初步设想。
“双一流”建设;地方高校;图书馆的改革与发展
1 引 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尤其是1995年以来,国家先后实施了“211工程”“985工程”等建设项目,一批高水平大学的整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然而项目的建设也出现了高校身份固化、竞争缺失、重复交叉建设、高校资源不均等问题,使得高校已不能满足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迫切需要加强资源整合,创新实施方式。正是在这样时代背景下,“双一流”建设从呼之欲出到尘埃落定。2015年10月24日,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下文简称“双一流”)。“双一流”建设方案是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迈向高水平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党中央、国务院为提升我国高等教育水平,提高国际竞争力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双一流”建设的提出为地方高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同时也对地方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2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记者会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就“双一流”建设问题提出:“‘双一流’的标准是中国特色和世界一流的有机融合”“部属高校和地方高校同等对待”“建不了一流大学,可以建一流学科”。这对全国高校,尤其是众多非“985”“211”的地方高校而言,既是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是严峻的挑战。虽然地方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主力军,为高校所在的区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地方高校的整体实力和学科水平离世界一流还有很大差距。在资金来源,教学水平和科研实力等方面,地方高校也无法和重点高校相提并论。地方高校要在“双一流”建设中有所作为,应充分利用与地方紧密联系的特色和优势来确定发展方向和建设目标;打造与地方经济社会和历史文化资源紧密结合的特色学科;围绕地方行业、企业等领域需求,培养应用型人才;通过突出应用研究、拓宽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方式等措施来实现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服务地方需求,从而实现地方与高校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此,国内地方高校所在区域的政府部门积极响应,加大对“双一流”建设的经费投资力度,根据各地方高校的办学实际,力求打造“世界高水平大学”“世界一流学科”“国内高水平特色大学”“国内一流优势学科”或“特色学科”。以笔者所在的广东省为例,早在2015年4月,广东省就启动了“双高建设”项目,被视作率先启动的“双一流”。明确制定出了“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单位”及相关量化指标。据南方日报的报道,在本轮的“双一流”建设中,广东省省市各级财政三年计划投入超百亿元,强有力支持大学建设。
3 充分认识图书馆建设和学校发展的关系
高校图书馆作为现代大学的三大支柱之一,其文献数量的多寡、技术设备的好坏、服务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所大学教学、科研水平的重要标志。图书馆建设和学校发展是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一方面,学校塑造了图书馆的独特品格和特殊气质。美国斯坦福大学第一任校长戴维·乔丹曾说:“一个伟大的图书馆是建立一所伟大学府的必然要素。”综观国内外知名学府不难发现总有一座历史悠久,别具特色的图书馆与之相匹配,如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英国剑桥大学图书馆,我国的北京大学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这些高校图书馆已不仅仅是一栋栋装满数据的建筑物,更是一座座智慧碰撞、深刻研讨的知识殿堂,已成为一种历史积累和文化沉淀的象征。
另一方面,图书馆又使学校有了稳健的发展根基。第一,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资源中心。除拥有丰富的纸质藏书、报纸、期刊等印刷型文献信息资源外,还有大量的光盘文献和多媒体文献,可以为“双一流”建设提供一流的、多元载体的文献信息资源。第二,高校图书馆是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高校图书馆针对重点学科,组建学科服务团队,利用丰富的馆藏文献信息资源为为学校师生提供按需定制的、多元化的特色服务,助力学科发展。第三,高校图书馆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图书馆作为大学生的第二课堂,通过嵌入式服务等现代学科服务方式为学生提供高层次的知识需求,信息咨询服务和信息素养教育。第四,高校图书馆是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高校图书馆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组织开展阅读推广等主题活动,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有力支持学校的文化建设和学术建设。
4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图书馆改革与发展的方向
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是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相适应的,其水平是学校总体水平的重要标志。图书馆在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地方高校图书馆如何才能履行职责,助力地方高校的“双一流”建设,同时抓住机遇加快自身发展,积极向一流图书馆的目标进发,笔者认为仍然要对图书馆自身建设的关键要素进行探讨。
4.1 办馆理念
4.1.1 办馆理念需要与地方高校的发展定位和建设目标相一致。众所周知,非“985”“211”的地方高校的整体实力和学科水平离世界一流还有很大差距,短时间内无法进入世界一流高校行列。但某些学科可以形成优势和特色,使该学科进入世界一流的行列。学科建设是龙头,通过实现点的突破,促进学校整体办出特色。
地方高校图书馆应将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与学校学科发展目标紧密结合,以学科建设为中心,协同各职能部门,统筹各项工作,在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学科服务团队建设、信息素养教育和知识服务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通过借助Incites、ESI、CSSCI、CNKI等评价平台,对学科的国际竞争力和发展动态等方面进行定期分析和评价,为学校提供决策依据和数据支持。地方高校图书馆在服务学校“双一流”建设的过程中,会得到学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解决长期以来面临的地位不高、经费不充裕等困扰。
4.1.2 改革教授兼任馆长制度,提高职业化和专业化水平。高校图书馆的办馆理念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图书馆馆长作为图书馆的核心人物,无疑是最关键的影响因素之一。图书馆学是研究图书馆的发生发展、组织管理,以及图书馆工作规律的科学,对图书馆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然而目前许多高校图书馆馆长尚不具备图书馆管理经验,非图书情报专业背景的教授兼任图书馆馆长的现象在地方高校图书馆仍很普遍,直接影响到图书馆的办馆理念和发展前景。
(1)实行职业准入制度。在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图书馆,图书馆馆长进入图书馆工作的前提是必须具备图书情报专业硕士或以上学历,并且具有多年的图书馆管理经验和科研能力。而长期以来,我国地方高校图书馆馆长的任命一直得不到学校领导的重视,而是把对政治因素的考量放到了首位。我国图书馆界由于没有实行职业准入制度,造成了图书馆入职门槛过低,用人较为随意,导致从业人员素质整体不高。职业准入制度有利于我国图书馆专业队伍的建设,也有利于改善和提升我国图书馆馆长队伍的专业素质。
(2)建立开放的图书馆馆长选任制度。选拔制度方面,应逐步改变单一的内部选拔制,面向国内外广纳贤才,给有志于图书馆事业的人才提供公平竞争的机会。在图书馆馆长的选拔中,需要对人格因素、管理能力、工作经验、学科背景等做全面的考量。同时,还必须明确任期内的义务、职责,以及具体的任期目标,通过制订翔实的评价指标对图书馆馆长的工作进行科学的评价。
(3)完善图书馆馆员的晋升制度。一方面可以调动馆员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馆员的工作热情,打通职业上升通道,提升自身的职业成就感,吸引更多高层次的人才到图书馆施展才华;另一方面,长期在图书馆一线工作的馆员,具有学科专业背景,熟悉业务,善于根据图书馆实际情况和图书馆工作的客观规律准确定位,做出正确的决策,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4)多渠道提高图书馆馆长的综合素质。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如张军营研究的通过“卓越绩效模式”来提高图书馆馆长的领导力;注重交流,通过组织地方高校图书馆馆长到重点高校进行访问或考察,开阔视野,汲取先进的办馆理念;加强培训,地方高校图书馆馆长通过参加高校图书馆工作委员会组织的馆长培训班和专题研讨班,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管理能力。
当然,地方高校图书馆建设不是单靠图书馆馆长一人就能做好的,还需要全体图书馆工作人员通力配合,把思想统一到为学校教学科研服务,为学科建设服务这一中心工作上来。
4.2 文献信息资源建设
图书馆学科文献资源的馆藏数量、质量、多元载体服务体系的建立,直接关系到教学、科研的成效,是学科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地方高校图书馆普遍存在着观念落后,资金短缺的问题,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得不到充分重视。甚至有些地方高校为通过教育部教学评估,一次性购置大量图书来填充数量,虽然藏书量在短时间内达到了师生人均图书量的评估指标,但却导致了馆藏图书质量整体偏低,馆藏图书体系性不强等问题。地方高校图书馆应将有限的财力集中投入到学科建设中最需要的地方,优化馆藏文献信息资源配置。笔者认为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建设特色馆藏不仅有利于提高馆藏文献质量,缓解经费紧张的矛盾,还可以促进特色学科建设和学校整体发展,是地方高校图书馆馆藏建设的必由之路。
4.2.1 以特色学科为依托建设特色馆藏。加强特色优势学科建设是地方高校增强核心竞争力,提高软实力,在“双一流”建设大潮中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性工作。
支持学校重点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在把握馆藏全局的前提下,必须整合现有的相关特色资源,以精品战略为指导,逐步形成具有本校鲜明专业特色的高质量的文献信息资源体系。以建设特色馆藏为着力点来提高对特色重点学科的教学、科研的服务水平。
在文献采访工作和电子资源建设方面,地方高校图书馆要根据学校的精品学科、重点专业对文献的需求来确定其馆藏。“对列入国家、省、校等不同等级重点学科的重点专业,其相关文献资料的收集可按不同的进度进行,以保证对这些学科支持资源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馆藏”,通过多年甚至数十年的积累,逐步形成具有馆藏书体系特色的核心。
4.2.2 挖掘地方文献资源建设地方特色馆藏。地方高校和所在区域的经济、文化发展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地方高校的专业设置直接或间接地受到地域经济、文化、历史、自然资源的影响。地方高校要想办出特色就必须挖掘具有地域特色的地方文献资源,建设地方特色馆藏。
地方特色馆藏是指有关一个地域的历史、地理、自然资源、社会发展、科教文卫等多方面的,具有一定地域特色的馆藏。作为地区的文献信息中心,地方高校图书馆应根据学校的优势学科和当地的经济文化特点,广开渠道,大力开发利用特色文化信息资源,为地方文化发展提供特色化服务,以促进当地经济文化建设的繁荣和发展。同时,地方特色馆藏的建设可以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强化学校的办学特色,形成办学优势,更好地为学科建设服务。
另外,地方高校图书馆应加强与其他类型图书馆的合作,积极加入区域乃至全国的图书馆联盟,通过馆际互借、文献传递、联机参考咨询等方式,实现特色资源的共建共享。
4.3 学科服务
地方高校的学科发展虽然推行“分层递进,重点突破”的学科发展战略,这几年在重点学科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但是要获得更大的发展还面临着许多瓶颈问题。主要有:1)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型学科、交叉学科发展速度慢,还没有形成较大跨度的学科交叉与融合,学科群的优势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某些学科方向缺乏新意和前瞻性;有些学科研究方向不够稳定,难以形成优势。2)共同承接大项目的能力较弱。高水平科研项目,特别是国家级科研项目较少。3)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学术专著数量少,发明专利和授权数偏少,技术成果转移较少,学术交流的频度和广度不够等。
为适应地方高校学科建设发展的需要,改变学科发展现状,作为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提供服务保障的图书馆,应充分挖掘和整合学科资源,探索多元化学科服务的途径和方法。
4.3.1 学科服务现状。学科服务的创新和推广是适应现代高等教育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正在成为高校图书馆在新信息环境下创新发展的重要出路和主流业务模式,成为高校图书馆在服务创新方面的一大亮点。
自清华大学图书馆于1998年设立学科馆员制度以来,重点高校图书馆尤其是“985”“211”高校图书馆纷纷效仿,在学科服务战略目标的设定、学科服务团队的组建、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在服务方式和开展模式上也开始形成自身特色。然而地方高校图书馆的学科服务现状却不容乐观,相当一部分地方高校图书馆由于受到传统的服务理念、馆员知识结构、资源设备等方面的限制,尚未推行学科服务;已经开展学科服务的地方高校图书馆还存在着顶层设计不够开阔、学科馆员制度存在缺失、学科馆员知识结构不够合理、学科馆员服务模式僵化等问题,无法充分履行学科馆员的职责,未能对学校学科发展提供深层次的学科服务,服务满意度低,难以得到学校师生的认可。
4.3.2 学科服务探索。
(1)建立适合馆情的学科馆员服务模式。学科馆员制度是高校图书馆以学科为对象而建立的为读者提供全方位专业化服务的创新服务模式,反映了高校图书馆服务学科化、精细化、专业化特征,体现了图书馆“泛在化”和“嵌入式”的服务理念。
地方高校图书馆由于受到馆员学科结构和资源设备等条件的限制,不能照搬重点高校图书馆的学科服务模式,应在综合考虑自身条件和读者需求的基础上建立适合馆情的学科馆员服务模式。学科服务短时间内虽然无法涵盖学校所有学科,但可以选择学校的重点优势学科、特色学科或具有硕士点或博士点的二级学院作为开展学科服务的突破口,为保证学科服务质量,以点带面的方式开展学科服务,首先在试点学科建立学科服务团队,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再逐渐向其他学科和学院推广。
(2)加强学科服务团队建设。在地方高校图书馆馆员队伍中,拥有学科背景和专业素养的馆员所占比例偏低。在学科服务工作初期,服务面小,业务量少,可以通过从馆内其他部门筛选抽调的方式组建学科服务团队,兼职学科服务工作。但随着地方高校“双一流”建设的推进,学科服务的需求必然增多,仅仅依靠图书馆兼职人员很难完成学科服务的业务量。可以尝试从二级学院抽调一些专业对口的教师集中培训并兼任学科联系人,同时发展协助咨询馆员和学生辅助人员,来辅助学科馆员完成一些任务,更好地为高校科研服务。
(3)创新学科服务思路。传统学科服务模式或第一代学科馆员制度往往是被动地提供一些用户所需要的原始资料、用户教育培训、数据库使用方法的咨询等服务,这类似于参考咨询服务。但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服务方式已经无法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嵌入式服务将成为学科服务发展的新方向。近年来,以嵌入式服务为研究主题的论文大量涌现,表明嵌入式服务已经引起图书馆界的普遍关注。地方高校图书馆可以借鉴重点高校图书馆在嵌入课堂、嵌入科研等服务领域已经取得的成功经验,对科技查新、文献检索、课题跟踪、查收查引、二次信息开发、检索培训等现代学科服务内容进行进一步的实践与探索。
5 结 语
办馆理念、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和服务是决定图书馆发展成败的三大关键要素,涵盖了庞大的知识体系和业务范畴。由于篇幅所限,仅简要提出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图书馆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尚未对其进行深入探讨。笔者满怀着对地方高校发展前景的期待,对图书馆事业的热爱,完成此文。如有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1]国务院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EB/OL].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11/05/content_10269.htm.
[2]林水灿.我国图书馆馆长职业化问题探讨[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5(3):18—20.
[3]蒋 弘.我国图书馆馆长的职业资格认证问题[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7(3):29—34.
[4]景 晶.“985工程”高校图书馆馆长的教育背景与职业背景调查[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4(6):35—39.
[5]张军营.卓越绩效模式下的图书馆馆长领导力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1(2):79—83.
[6]李凌杰.从学科建设角度优化馆藏文献信息资源配置研究——以天津科技大学为例[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9(6):50—53.
[7]邵 平.高校图书馆开发特色馆藏建设的必要性和方法初探[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0(172):64—65.
[8]胡可东.构建地方特色馆藏 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建设——以玉林师范学院为例[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3(4):91—94.
[9]冯 蕾.应用型地方高校图书馆学科信息服务平台[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0(8):87—90.
[10]林香妮.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工作的实践和探索——以广东工业大学图书馆为例[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5(5):48—50.
[11]张 蒂.嵌入式学科馆员的实践探索及其启示[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2,(12):125—128.
[12]邬卫华.参考咨询与学科服务比较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06(1):75—78.
G258.6
B
1005-6041(2017)05-0005-05
2017-05-09
王 静(1984—),女,硕士,助理馆员,肇庆学院图书馆;程丛华(1981—),男,博士,副教授,肇庆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说
明]本文得到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基金编号:2016A030307019)、广东省高等教育高校创新强校工程“特色创新项目”(项目编号:2016KTSCX153)、广东省图书文化信息协会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图书馆的改革和发展研究——以肇庆地区高校图书馆为例”(项目编号:GDTWKT2017-29)资助。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