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公共图书馆利用社会力量提升供给的实践探索与思考

时间:2023/11/9 作者: 图书馆界 热度: 11937


  (重庆图书馆,重庆 400037)

  公共图书馆利用社会力量提升供给的实践探索与思考

  罗

  洁

  (重庆图书馆,重庆 400037)

  近年来,社会力量对公共图书馆的促进作用逐步加强,公共图书馆利用社会力量来提升自己的供给能力,在多个方面得到了体现。为了更好地利用社会力量,提升图书馆的供给能力,本文从公共图书馆自身入手,分析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

  公共图书馆;社会力量;实践探索

  我国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经历了传统图书馆、复合图书馆、数字图书馆三个阶段的变化,公共图书馆作为文献保存、公共文化服务、社会教育的中心,只有把握时代的脉搏,与时俱进,努力提升供给能力,才能满足读者日益发展的需求。而社会力量作为公共图书馆发展的促进者,它的作用在国外图书馆界已经得到了突出的体现,在国内图书馆界中也在逐步发展。2015年1月14日,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中再次强调了公共文化建设需要引入各类社会主体的参与,从而提供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增强文化活力。公共图书馆是公共文化服务主体之一,在利用社会力量上,要充分体现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多角度、深层次地利用社会力量来提升自己的供给能力。

1 利用社会力量提升供给的主要体现

社会力量,包括公民个人、社会组织、党政机关事业单位、非政府组织、党群社团、非营利机构、企业等。公共图书馆利用社会力量的参与,获取更多的社会资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资金、设备、文献的增加

  捐赠,是社会上的非盈利性组织、个人、团体等参与公共图书馆发展的主要形式之一,大体分为资金资助、设备资助、图书捐赠三种途径。公共图书馆利用这些捐赠,提升了购买力及馆舍实力,丰富了馆藏。而在所有的捐赠中,图书馆基金会和赠书阅览室较为突出。

  1.1.1 图书馆基金会。图书馆基金会是推动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非盈利性公募组织,在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的图书馆事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纽约卡内基基金会、美国图书馆资源委员会、英国图书信托基金会等。图书馆基金会的设立不仅有助于拓展经费来源,实现图书馆经费来源的多元化,更重要的是通过设立图书馆基金会可以规范图书馆的捐赠活动,从而有助于对社会捐赠的宏观管理,有助于社会资金的募集,有助于合理、有效地管理和使用社会捐赠,有助于基金会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为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提供稳定而又长久的支持。而中国的图书馆基金会较为被人熟知的是2003年成立的杭州市图书馆事业基金会。中国图书馆基金会亟须发展,但因文化传统、经济基础等的限制,中国图书馆基金会一直处于起步阶段,近年来也未有明显的进步,图书馆界需加大推动力度,联合政府及社会各界加大对图书馆基金会的支持和参与力度,进一步发展图书馆事业。

  1.1.2 赠书阅览室。赠书阅览室是社会个人或团体赠送给图书馆的文献资料达到一定的规模、拥有某种特质从而专门设立的阅览室。重庆图书馆的“杨武能著译文献馆”和“史迪威阅览室”就是典型的两个代表。赠书阅览室的设立,充分体现了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深度与广度,有利于特色文献的集中管理,方便读者的使用,同时对社会力量的参与进行了传播和推广,形成了社会力量同公共图书馆之间相互促进、友好合作的良性循环。

  1.2 人力资源的优化

  公共图书馆借助社会力量可以优化配置其人力资源,从而为读者提供更高效、更专业、更快捷的服务。

  1.2.1 公共图书馆业务外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中的基本原则指出:“从各地实际出发,准确把握社会公共服务需求,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有序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服务供给,形成改善公共服务的合力。”公共图书馆根据自身需求,实施部分业务外包,可缩减事业单位人力配置,降低人力成本。主要业务外包形式有:公共图书馆物业管理服务外包,将公关服务、保洁服务、安保服务等专业化;公共图书馆编目业务外包,加速完成图书的前期加工,提高书目数据编辑效率,缩短图书从采访到流通的时间;公共图书馆流通业务外包,将流通业务规整化,提高文献流通效率,降低图书乱架率,节约读者的借阅时间;公共图书馆技术需求外包,如硬件维护、软件开发、系统开发、专业数据库开发等,这种技术外包打破了公共图书馆原有的技术人才壁垒,在信息时代引领公共图书馆发展。

  1.2.2 志愿者。我国将“志愿者”定义为“在自身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在不谋求任何物质、金钱及相关利益回报的前提下,合理运用社会现有资源,志愿奉献个人的时间和行动,自愿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人。”对于图书馆志愿服务的起始时间,业界众说不一,总体来说,从20世纪90年代起,图书馆志愿服务就已经在个别图书馆出现,到现在已经成为公共图书馆界的普遍现象。公共图书馆不管是自己招募志愿者、组建自己的志愿者团队,还是和社会志愿者团体协作,都可从多方面弥补自身人力的不足,建立公共图书馆馆员和社会人士之间相互学习、共同促进的关系,从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例如,2005年成立的上海图书馆志愿者服务队提供了参观(展览)讲解、大型活动和会议的会务、读者咨询、图书整理、为残障读者服务等多项志愿服务;重庆图书馆联合幼儿师范专业的大学生志愿者开展的“毛毛虫欢乐沙龙”绘本阅读活动;国家图书馆少年儿童馆定期招募10~15岁的小志愿者,方便自身的同时也给小志愿者们一个体验工作和承担责任的机会。

  1.3 采访模式的多样化

  公共图书馆传统采访模式是单一的采访人员自行采访,缺点是:各公共图书馆的采访标准不同,难以满足所有读者的阅读需求;采访量过大,导致图书上架时间滞后;热门图书呈现“一书难求”现象。而社会力量即读者在文献采访这一环节的参与,改变了传统的单一采访,形成了“传统采访+读者荐购”的混合模式,从很大程度上填补了以往的采访缺陷。现行的读者荐购模式主要有:手工荐购,读者将荐购信息进行手工登记;网络荐购,这是目前最常见的荐购方式,各公共图书馆提供相应的网络荐购系统或平台,让读者在平台上进行网络荐购;读者决策采购(PDA),这种方式实质是图书馆划出一部分文献资源采购经费,并将其使用的决定权交给读者,也就是从以往的馆员选书转变为读者选书,即“需求驱动采购”,我国部分公共图书馆已采用了这种荐购模式。

  1.4 多主体合作的双赢模式

  公共图书馆与社会团体或机构合作,可优化文献资源建设,加强阅读促进的力度,扩大全民阅读广度,提升全民文化素养,同社会团体或机构实现双赢。

  1.4.1 公共图书馆、馆配商、出版社的三方合作。主要包括:公共图书馆与馆配商合作、公共图书馆与出版社合作、公共图书馆与馆配商及出版社的三方合作。三方在图书馆配、阅读推广、数据质量、图书推荐等多个方面开展合作,一方面增强馆配商和出版社的竞争意识,使其为公共图书馆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另一方面,图书馆在馆配商和出版社的协作下,可以优化馆藏配置,开展更多形式的阅读活动,控制书目数据质量。

  1.4.2 公共图书馆、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合作建立“社区阅览室”“单位阅览室”。由公共图书馆参考其需求,提供图书并进行加工,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提供场地和人员进行管理,从而共同组建阅览室。这是一种较好的阅读推广方式,增加了公共图书室的密集度,满足更多人群的阅读需求,创造社会价值。

  1.4.3 公共图书馆与社会机构共同开展阅读活动。阅读推广是公共图书馆永恒的使命,随着社会的发展,活动开展的主体也不再只是公共图书馆自身,为了使阅读活动内容更丰富多样,公共图书馆常会联合其他社会机构一起共同开展。如东莞图书馆和北京新四军研究会联合举办的“《铁军魂·中华情》图片摄影展”,重庆市文化委员会、重庆图书馆、重庆新华书城共同开展的“‘书香重庆’4·23阅读推广活动”,南京图书馆和台湾汉学研究中心(现台湾地区的“国家图书馆”)共同发起主办的“玄览论坛”。

2 公共图书馆在利用社会力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社会影响的不断扩大,公共图书馆利用社会力量的途径也在不断增加,力度也在加强。然而由于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发展的时间尚短,还未形成一个有序的体系,公共图书馆在利用社会力量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

  2.1 重视不够,主观能动性不强

  很多公共图书馆在社会力量参与图书馆发展上持消极态度,缺少重视。社会力量参与图书馆发展现在仍处于不断摸索的阶段,公共图书馆如果不主动给予指引和宣传,会造成这方面的助力丢失。如:有的公共图书馆在开展活动时,完全忽视了志愿者的作用,仅依靠自身的人力和物力,往往导致增加开销的同时又未获得相应的效果;在做大型阅读推广活动时,有的公共图书馆从不主动寻找社会团体合作参与,重形式而轻效果,降低了阅读推广的力度,受益群众也相应减少。

  2.2 相关规章不明确,落实不到位

  在利用社会力量上,很多公共图书馆未出台相应的规章制度,做事无规可循、无章可依,为工作造成诸多麻烦。如:有的公共图书馆有图书荐购平台或系统,但却没有设立相应的读者荐购规章制度,从而导致文献的重复荐购、荐购图书利用率过低等问题;图书赠送是公共图书馆文献获取的一个重要途径,有的图书馆对赠送图书质量、数量、入藏等实施的经验操作也没有明确规定,容易影响赠送者同公共图书馆之间的交流,降低他们参与图书馆建设的积极性。

  2.3 放手太快,质量把控不严

  公共图书馆在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图书馆活动时,没有对社会力量进行长期引导,忽略了自己的主人翁角色,完全放手。在图书馆业务外包方面,有的公共图书馆在业务外包后,对于物业、编目、流通等业务过少关注或不再加以关注,致使服务水平下降、数据质量参差不齐、流通混乱无序,违背了公共图书馆业务外包“更好服务社会群众”的初衷;在志愿者方面,有的公共图书馆并未对志愿者进行统一培训,也没有图书馆工作人员进行规范带领,志愿者们做事完全依靠自主完成,导致志愿者资源浪费,做事事倍功半。

  2.4 创新不够

  公共图书馆的发展,重在创新,利用社会力量同样如此。众多公共图书馆在利用社会力量上大都惯于墨守成规,喜欢搬用其他图书馆已经实施开展的活动,全国公共图书馆举办的讲座不胜枚举,但大多内容雷同,偶尔某公共图书馆推出了一个颇具影响力的活动,其他地区的公共图书馆就争先效仿。我们不能说这种效仿不好,但有的图书馆不动脑筋,甚至完全照搬,长此以往,造成自身思维僵化,发展就举步不前。

3 建议

针对现状,公共图书馆要更有效地利用社会力量,必须从多方面做出改变,规范自身,才能使社会力量成为图书馆的有力支撑,从而加速公共图书馆的发展。

  3.1 扩大宣传,多途径吸引社会力量的参与

  公共图书馆要对自身正在利用的社会力量和有可能利用的潜在社会力量主体进行详细分析,明确社会力量的重要性,针对不同的社会力量主体,多角度、多途径、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力求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进来。

  3.1.1 个人。针对社会力量中的个人,首先确定其在参与图书馆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包括服务图书馆型、供给图书馆型、需求型。服务图书馆型个人,是为公共图书馆提供各种服务的人群,公共图书馆可根据自身的服务需要,有针对地在各领域开展宣传,如想要举办一个有关大学生就业的讲座,可以在高校相关人群中做推广,讲师与学生都是图书馆的重点关注对象;供给图书馆型个人,是对公共图书馆给予一定的投入的人群,针对此类人群,公共图书馆最重要的是提升自身的影响力,在此基础上,再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需求型图书馆个人,是对公共图书馆有服务需求的人群,这类人群往往已经对图书馆有一定的了解,参与到图书馆服务的意愿相对较高,所以公共图书馆在做好自身服务工作的基础上,应为需求型个人提供参与图书馆活动及建设的有效窗口,双方互相促进,互相影响。

  3.1.2 机构团体。社会力量中,机构团体所占比例较重,对公共图书馆的促进作用也较为明显。对于类似图书馆基金会这样的非盈利性组织,图书馆应联合政府、个人、机构团体等促使其成立并促进其发展,对有意愿成立该类非盈利性组织的个人和团体给予最大的支持和帮助,对已成立的该类组织可进行相互监督,相互协作,不能一味地索取;对于机关事业单位及社会企业,图书馆要抱着“广传播,深发展”的准则,扩大公共图书馆服务覆盖面,打破图书馆场馆地理位置桎梏,务必使阅读深入人心,多形式开展与机关事业单位及社会企业的合作,合理利用社会力量,发展公共文化事业。

  3.2 规范制度,严格管理

  公共图书馆在利用社会力量的过程中应当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使社会力量在参与公共图书馆建设时有规可依,使图书馆人员办事时有章可循。在制定诸如《志愿者管理办法》《读者荐购相关规定》《捐赠管理办法》《图书馆招投标实施细则》等规章制度时,公共图书馆要根据自身情况,因地制宜地确定相关条款,严格实施,根据实施效果和反馈情况可合理地修改条款,从而使公共图书馆的管理更为规范,使社会力量对公共图书馆的参与更为积极。

  3.3 做到有准备地放手,做好质量监控

  任何社会力量的参与都离不开公共图书馆本身,公共图书馆有必要对各种形式的社会参与进行把控。个人、机构团体对图书馆的捐赠,图书馆应把控质量,并严格监督捐赠对象的使用和去处;对于业务外包,公共图书馆要对外包主体进行考核,对外包成果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验,对不合格的情况进行修正,对优秀的地方要给予鼓励并借鉴学习;对于志愿者服务,公共图书馆要给予引导和培训,一方面要加强与社会志愿者团体的沟通和交流,另一方面培养图书馆自己的志愿者团队,更有效地开展各项活动;与其他单位企业的合作共建,公共图书馆要加强主人翁意识,在合作的前期、中期和末期都要参与其中,积极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学会总结和反思。

  3.4 在吸收优秀案例的同时,学会创新

  公共图书馆为了吸引读者的眼球,在利用社会力量开展各项工作时要有新意。美国新泽西州立图书馆网站发表过一篇“你的公共图书馆十大活动创意”的文章,介绍了10项美国公共图书馆已经开展的创意活动,包括办一个动漫展、策划一个TED活动、开展烹饪活动等等,这些活动吸引了更多的人走进图书馆。作为图书馆已发展较好的美国尚且注重创新,我国公共图书馆界也不能落后。针对大型公共图书馆,在人、物、财都充足的情况下,应做好标榜作用,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公共图书馆利用社会力量的优秀案例,定期开展头脑风暴,学会创新,以创新促发展,带领一个市、一个省甚至一个国家的公共图书馆事业前进;对于受资金、人力、规模大小影响的中小型公共图书馆而言,应多同业界其他图书馆交流,向有特色的公共图书馆学习,注重人才培养,不好高骛远。创新不分大小,只要是对图书馆有利的改变,对读者有益的活动,都是一种创新。

  [1]张树华.图书馆服务发展的三个阶段[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6(4):1—4.

  [2]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EB/OL].[2016-10-16].http:∥www.fdi.gov.cn/1800000121_23_72063_0_7.html.

  [3]杨岭雪.关于建立图书馆发展基金会的思考[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4(5):47—50,76.

  [4]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EB/OL].[2013-09-26].http:∥www.gov.cn/xxgk/pub/govpublic/mrlm/201309/t20130930_66438.html.

  [5]王利敏.高校图书馆读者荐购模式探析[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5(3):82—85.

  [6]老槐.美国公共图书馆十大创意活动[EB/OL].[2014-05-31].http:∥www.mhlib.sh.cn/blog/xiangxi.asp?fid=24605.[说

  明]本文系重庆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公共图书馆利用社会力量提升供给能力的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15NQCB18)的研究成果之一。G258.2

  B

  1005-6041(2017)04-0028-04

  2017-03-16

  罗洁(1986—),女,本科,助理馆员,重庆图书馆。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