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针对古今中外著名学者对休闲价值及内涵的理解进行分析,阐述建设图书馆独特核心价值体系的休闲空间的理念,及对读者的意义和相关举措。
[关键词]图书馆;休闲空间;精神文化
[中图分类号]G258.91[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5-6041(2016)05-0083-03
1引言
如今当我们谈论图书馆时,我们在谈论什么?首先,图书馆毋庸置疑是一个图书收藏机构,是书的海洋;其次是心灵休憩的地方,在这里我们能够更好地思考;再次,就是打发时间的好场所,打发时间不是低俗的生活需求,而是人类的正当需要,图书馆以其独有的氛围为读者提供了彻底撩动全身细胞的文字和其他设施,这也是打发时间的高级方式[1]。随着社会意识形态的发展,图书馆休闲空间也日渐成为图书馆服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有责任利用自身丰富的资源为读者提供愉悦身心、激发才智等环境,满足读者对休闲的需求。追溯图书馆休闲文化的渊源,早在1986年图书馆学家谢拉(J.H.Shera)就说过:“图书馆在其技术和服务方面日益向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靠得更近了,但我们要提醒自己记住,图书馆学始于人文主义。”[2—3]学者黄宗忠在1988年出版的《图书馆学导论》中就提出,图书馆除了具有普遍认可的四项社会职能外,还有文化娱乐的职能,即图书馆“还要满足社会对文化娱乐的需要,丰富和活跃群众的文化生活”[4],学者宓浩等也在《图书馆学原理》一书中将文化娱乐职能视为图书馆的又一个不可忽视的基本职能,他们认为图书馆“具有丰富人民精神生活,提供文化娱乐的社会作用”[5]。
2休闲价值的渊源及内涵
中国著名学者楼嘉军曾定义休闲文化是“指在工作、睡眠和其他必要的社会活动时间之外,将休闲时间用于自我享受、调整和发展的观念、态度、方法和手段的总和”。休闲是一种人类文化,即包括积极、主动地发挥人的本质力量的高级活动,也包括消极、被动的一些消遣活动,但休闲的价值主要体现在第一种活动中。
对于休闲价值的理解,在中国,受庄子哲学和禅宗思维方式的影响,中国人的休闲价值观很推崇“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人在休闲中,心地明澈,感知事物的能力特别的细腻,是自我心境与天地自然的交流和融合,体现了精神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和谐统一。在西方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柏拉图,他认为“诸神怜悯生来就劳累的人们,因而赐予他们一系列的节日,并由酒神、诗神、太阳神相伴,由此人的身心获得滋养,他们变得高大、正直”。此外,著名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也是对休闲给予最多赞美的人,把休闲誉为“科学和哲学诞生的基本条件之一”,“休闲是一切事物环绕的中心”,在他看来,空闲时间不等于休闲,主张把学问与休闲联系在一起,知识总是与自由相关,自由又同休闲相关,休闲与美德、愉快、幸福密不可分,并把休闲看成是哲学、艺术和科学诞生的基本条件之一。
近现代,马克思是现代休闲研究的开拓者,在马克思看来,人类的存在方式包括劳动、休息和休闲三种形式的。劳动是人类的对象化活动,但却是为了生存和生活而不得不为之的活动;休息是人类为了再生产劳动力而进行的必要的“不”活动;休闲则是“不”闲着的活动,它既不是劳动也不是休息,而是介于劳动和休息之间的状态。并认为休闲是人的生命活动的组成部分,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是人类全面发展自我的必要条件,是现代人走向自由之境界的“物质”保障,是人类生存状态的追求目标,自由时间是人发展自我的必要条件[5]。人们有了充裕的休闲时间,就等于享有了充分发挥自己一切爱好、兴趣、才能、力量的广阔空间,有了为“思想”提供自由驰骋的天地[6]287。
纵观古今哲学家对休闲的理解和定义,可以认同为,休闲的境界寄托了精神的理念,是生命的一种自在的状态,不是以他者为中心,而是以自我、自觉为中心,休闲能让人的德性、智性、知性得到提升,进而更好地进行科学、艺术、哲学等各方面创造。因此正视休闲,寻找其价值,通过某种形式丰富其内涵。
3图书馆休闲空间设计理念
图书馆作为知识和文化的重要载体,是读者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因此图书馆休闲空间区别于其他休闲空间,在细节上具有特殊性,它需要充分体现在了人文关怀,具有公益性、人文性、知识性和服务型相结合的特点,能展现具有的图书馆特色的休闲文化。
图书馆充分利用自身丰富资源的优势,提供人性化、符合读者多种需求的空间格局,书香与空间、艺术与空间的相互交融,可以让读者可以在休闲阅读中受到教育,借助于轻松愉悦的环境,寓教于乐的举措和服务方向,与上文中提到的休闲价值相辅相成。
4图书馆发展休闲文化空间的意义及举措
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说过:通过任何一项事业的表象,可以在其背后发现一种无形的、支撑这一事业的时代精神文化气质,在一定条件下这种精神力量决定着这项事业的发展[6—7],图书馆文化就是决定图书馆发展的重要标志,营造具有人文关怀的图书馆特色休闲空间,也决定了图书馆对读者的吸引能力及服务能辐射的范围。为读者创建良好的休闲服务,可以让读者在“自由时间”内释放疲劳、恢复精力、舒缓情绪、减轻思想压力的同时,增长见识,开阔思想境界,对提升读者学习质量,提升读者德性、智性、知性、通达性具有重要作用。
4.1 提升学习质量
图书馆的环境对读者的学习有着很大的影响,良好的环境,会给阅览者带来较多积极的影响,苏霍姆林斯基曾把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的教育功能形象地称为“使学校的每一块墙壁都会说话”,图书馆也不例外,良好的图书馆环境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阅览者的心理状态,图书馆应该以人为本,创造一种自由、宽松的氛围,使得读者的学习阅读活动进入到积极的状态。在此方面,目前国内外图书馆已开展很多举措[8—9]:
(1)尊重读者阅读习惯,优化空间布局,创建自由、文明、休闲的阅读环境。将藏书区和阅览区分离;通过大数据分析,将翻阅程度比较高的工具书或者休闲书单独放置;设立地方文献室或特色馆藏室、休闲阅读区、图书报刊推荐推荐区等,有针对性地为读者推荐学习热点,加强休闲阅读的导读工作,提升阅读率,并在此区域营造休闲阅读的氛围,让其置身其中,即享受了图书馆人性化的休闲服务,又能领略浓厚的文化氛围;设立电子阅览室区、夜间自习室、讨论区、电话区等满足读者在图书馆对各种空间的需求。此外,合理布局绿色植物,开辟露天空间,营造园林式的图书馆环境,使整个图书馆充满了生机,不仅净化空气,美化环境,而且缓解读者的视觉疲劳,提高思维效率。
(2)提供灵动的硬件设施。采用不同形状的桌位,如提供隔板隔开的桌位,不受别人干扰并保护读者隐私;提供半包围式的沙发与多人围坐式沙发,两者既可以在视觉上相应成趣,又可以供读者提供相对独立的四人阅读空间,或者小范围开放的阅读区域;提供色彩鲜艳,造型别致,又可以自由移动的多功能沙发,为读者营造开放活泼的阅读区域。
(3)尊重读者获取知识途径多样性,为不同读者提供多种快速的知识获取平台。为读者提供电子书借阅机;提供知识点覆盖全面,视角清晰独特的在线“视频图书馆”,可以集视、听、教、学为一体;为部分专业提供专业软件,如为设计学院提供专业的非编图形工作站,为计算机系学生提供Ubuntu系统及相关软件。
4.2 陶冶读者情操
一种生机勃勃、稳定和谐、健康的环境氛围,本身就具有广泛的教育功能,倘若将图书馆的灵魂在环境中具象化,将每一个区域的特点反映在空间中,那么读者就能通过空间中一些细小的设计与知识产生互动,使读者不仅仅获得知识,获得灵感,同时图书馆会变得更加有活力,像是知识在各个角落跳动着。图书馆通过围绕的图书馆精神文化为读者提供恰当的休闲服务,对于激发学生求知欲、塑造良好的价值取向,提升艺术文化品位,增强审美鉴赏能力,激发读者对美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具有重要意义。
(1)在图书馆墙壁上悬挂有底蕴的书画作品,名言警句。在图书馆空间中,通过这些国画、艺术设计、自然景观的邮寄结合,营造出一种清雅而高尚的文化氛围,是读者身临其境,唤起艺术的灵性与感受,从而体味阅读之美好、文化之渊博。
(2)设置展览空间和创意空间。展区是最佳的文件交流空间载体,是图书馆传播文化的有力平台,是图书馆职能的延伸[10],通过举办形式生动、内容丰富的展览,可以让读者增长知识,拓展视野,加深对某一领域的了解,提高鉴赏能力。如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近几年来在不同时期推出不同主题的展览,如“物华天宝——中国传统服饰图片及实物展”“上海粉画展照片”“让经典走进生活——法兰西传世名画特展”等,同时邀请相关专家做讲座,并将讲座内容发布至网上,每次展览都吸引大批读者观展学习。
此外,图书馆可以举办系列活动,并在展区展览活动后学生作品,吸纳学生的构思,鼓励学生参与到文化建设之中,促进其潜能和创造性的开掘。如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每年通过举办拓片制作讲座及现场体验,春联大赛等活动。
(3)提供优秀的视听资源和环境。通过影视的欣赏,增强读者对影视文化的了解,提高读者对经典影视的鉴赏能力和兴趣,实现影视与文学的良好互动,启发读者比较文学与影视不同艺术形式的内在特质,并感受它们不同的魅力所在。如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除设立了专门的影视欣赏室,每周为学生提供经典电影欣赏,并定期请相关专家进行影视鉴赏讨论,还在休闲阅读区安放库客数字留声机,其内容有电影音乐、神州民乐、经典殿堂、音乐剧场、英文读物、怀旧金曲等,读者可以随时戴上耳机走进缤纷的视听世界和音乐殿堂。
5结语
建设休闲空间是社会发展对图书馆的要求,也为图书馆的自我宣传提供广阔的平台。图书馆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发挥休闲的价值,拓展休闲的潜在文化含量和教育含量,构建具有图书馆特色的休闲空间,以满足读者精神与文化需求。图书馆通过塑造自身特有的精神文化,并在此基础上拓展休闲空间,会对读者产生悄无声息的影响,使他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受到教育和改进。
[参考文献]
[1]彭勃.当我们谈论图书馆时,我们在谈论什么[N].新华书目报,2016-6-10(10).
[2][美]J.H.谢拉.图书馆学引论[M].张丽莎,译.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86.
[3]张锦.谢拉的思想体系及其价值[J].中国图书馆学报,1994(3):12—17.
[4]黄宗忠.图书馆学导论[M].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1988.
[5]宓浩,刘迅,黄纯元.图书馆学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6]中央编译局马恩列斯著作编译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287,926.
[7]刘少杰.国外社会学理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8]蒲姗姗.高校图书馆休闲文化建设[J].科技广场,2013(12):87—90.
[9]陈丽恋.创建高校图书馆休闲文化服务的探讨[J].情报探索.2016(4):111—113.
[10]谈鹤玲.高校图书馆展览服务与校园文化建设[J].高校图书馆,2008(4):87—88.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