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广西 南宁 530022)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下简称“文化共享工程”)是2002年4月由文化部和财政部共同组织实施的一项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创新工程。它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中华优秀文化进行数字化加工整合,通过互联网、卫星、电视、手机等新型传播载体,依托各级图书馆和文化站等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实现先进数字文化在全国范围内共建共享。十多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支持下,在各级文化主管部门的大力推动下,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在推动构建覆盖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改善城乡基层文化服务,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基本掌握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和研究文献在期刊发文状况,对在国内期刊上发表的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和研究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以揭示文化共享工程建设与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为了解和把握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和研究提供依据和支撑。
1 样本选择
文化共享工程建设与研究文献数据获取自CNKI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时间为2003年至2013年6月间。以“文化共享工程”为检索词进行篇名检索,检索方式为“模糊”,以避免文献中出现“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共享工程”等词句造成漏检,基本保证所检文献的查全率,并剔除期刊中的有关新闻报道,检索到相关文献414篇。2 文献时间分布
2003—2013年6月已发表的文化共享工程建设与研究文献的时间分布如表1所示。
表1 文化共享工程建设与研究文献发表时间分布表(2003—2013.06)
最早发表的有关文化共享工程建设与研究的文献是由宁波市图书馆庄立臻所著《同心协力,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共荣:宁波市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建设与思考》一文。表1数据显示,文化共享工程建设与研究随文化共享工程在全国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受到图书馆界的关注,相关文献不断涌现。2007年4月后,文化部、财政部下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实施意见》,提出在“十一五”期间,为充分发挥文化共享工程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重要作用,确定了要大力发展以农村基层服务点为重点的基层服务网络,实现县县建有支中心,乡乡建有基层服务点,努力实现“村村通”的建设目标。文化共享工程建设随之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提高县级公共图书馆和乡镇文化站的服务功能,推进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文化共享工程建设与研究文献数量大量增加,并呈稳定的发展态势。
3 文献的期刊分布

表2 文化共享工程建设与研究文献发表期刊分布表
从表2可以看到文化共享工程建设与研究文献在《图书馆建设》发表得最多,有42篇,占文献总量的10.1%。发文10篇以上的占整个文献资料量的41.8%,其余58.2%的文献主要分散在其他图书馆学刊物上。这与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依托各级公共图书馆进行,该领域与公共图书馆建设有着紧密的联系。
4 文献作者与机构分布
文献作者与机构是文化共享工程建设与研究的主体,他们的研究成果对推动文化共享工程建设与研究产生积极的影响。表3和表4为文化共享工程建设与研究发文的作者与机构分布的情况。
表3 文化共享工程文献作者分布

表4 文化共享工程文献机构分布
从表3可以看到发表3篇文献以上的有11人,个人作者发文最多的是河南省图书馆的杨向明(5篇),主要内容是河南省文化共享工程的建设情况;从表4可以看到发表文献最多的机构是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共发表文献26篇,远远高出其他单位机构,这说明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作为文化共享工程全国的组织和实施机构,在推动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和研究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5 文献引用和下载分布
引文是作者撰写论文而借鉴前人研究成果所引用的有关期刊论文和图书资料等的一种表达方法,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研究问题的继承性和发展性,在帮助研究人员了解科研进展有关情况方面发挥独特作用。对文献引用和下载情况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文献重要程度和被利用情况。文献的响应度可以作为衡量该论文学术价值和影响的一种测度,也从文献被利用的角度反映了作者在文化共享工程建设与研究的影响。从表5和表6可以看到文化共享工程建设与研究文献引用和文献下载的分布情况。
表5 文化共享工程建设与研究文献引用情况

表6 文化共享工程建设与研究文献下载情况
在表5和表6中可以看到引用文献和下载文献前10位的都是在文化共享工程建设与研究中比较有影响的文献。引用和下载最多的是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刘兹恒和张丽合著的《试析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特点》。该文论述了作为一项国家级的文化建设工程,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具有十分鲜明的特点:信息资源丰富多彩、传递手段多种多样、反馈机制灵活便捷、信息服务公平及时。为了保证共享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文献就共享信息的来源、信息资源的版权、基层服务站点的建设、资源建设的标准和对共享工程的宣传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值得注意的是,发文多的作者和被引用、下载次数多的文献基本无联系,这表明该领域研究文献较离散,还没有形成核心的研究团队。
6 文献内容的分布
对文献内容进行分析有助于了解文化共享工程领域的基本特点和重点内容,掌握研究发展的整体趋势,认清优势和不足,为今后的建设和研究提供参考。表7显示文献文化共享工程建设与研究内容的分布情况。
表7 文化共享工程建设与研究内容分布情况
从表7可以看到,研究“实施进展与建设实例”的文献最多,占文献总量的37.2%;研究“人员培训”的文献最少,只占1.4%。文化共享工程建设与研究的内容上,“实施进展与建设实例”主要内容涉及全国各地文化共享工程实施进展,包括总结实施成果,存在的问题和提出解决的办法和对策;“理论研究”主要涉及文化共享工程发展建设理念、意义和作用、文化共享工程与和谐社会建设、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图书馆建设、与基层文化建设等问题;“服务社会”主要涉及利用文化共享工程资源为图书馆读者服务、为基层群众服务和为弱势群体服务等问题;“技术应用”主要涉及文化共享工程建设中的云计算、数字图书馆技术、计算机网络平台搭建、VPN技术、数据存储、有线电视技术等方面;“资源建设”主要涉及资源制作技术标准、版权解决与保护、少数民族资源建设和地方特色资源建设等方面;“人员培训”主要涉及文化共享工程人力资源管理和培训模式等方面的内容。从文献涉及的内容看,“人员培训”最为薄弱,但人力资源配置和人员素质的高低对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如何建立一支服务意识强、技术良好、善于管理的专业队伍,是确保文化共享工程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7 结语
通过对文献发表的时间分布、期刊分布、作者与机构分布、文献引用和下载分布和文献内容的分布进行统计分析,希望能够较好地展现文化共享工程的建设与研究现状,并为文化共享工程建设事业提供一定的参考。[1]周和平.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建设、问题及措施[J].数码世界,2007(5):3.
[2]韩 洁.财政部有关负责人就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答问[EB/OL].[2013-08-01].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7 -06/19/content_6264166.htm.
[3]刘兹恒,张 丽.试析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特点[J].图书馆建设,2008(2):1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