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赤子之心民族精神——20世纪中国建筑奠基人

时间:2023/11/9 作者: 传记文学 热度: 15360
⊙ 本刊编辑部赤子之心民族精神
——20世纪中国建筑奠基人

  ⊙ 本刊编辑部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文物保护工作的指示,是这个四月天里“点亮四面风”的寄语。作为人类历史文化的有形载体,建筑是重要的文物,建筑以其结构、形式、外观承载着历史的点点滴滴,蕴含着文化的众多符号,一幢幢或古香古色或绚丽夺目、或庄严肃穆或气势恢宏的建筑,即是一段段历史时间、一个个历史事件的凝固和沉淀。

  

  朱启钤视建筑为社会历史发展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载体,高瞻远瞩地组织研究中国建筑的中国营造学社,制定学术研究策略、路线与目标,运用传统文献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积极开展田野调查与学术研究,开创了中国建筑研究、保护和弘扬的先河,为中国建筑保护与研究奠定了最初的学术基础。

  刘敦桢富有深厚的国学功底,将东洋学识融合到本土的国学之中,致力于中国古代建筑研究,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学和建筑考证的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历史与理论,撰写《中国古代建筑史》《苏州古典园林》《中国住宅概论》等论著,铸就了中国古代建筑园林史里程碑式的成就。

  杨廷宝是中国现代建筑学家和教育家、中国现代建筑设计开拓者,创导建筑设计需要吸取古今中外优秀建筑文化的理念,结合实际、结合国情,为中国特色建筑设计事业奠定了基础。

  梁思成是中国著名建筑史学家、建筑师、城市规划师和教育家,一生致力于中国古代建筑、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他系统地调查、整理、研究中国古代建筑遗迹、历史与理论,在建筑营造法式、营造则例、中国建筑历史发展等方面取得非凡成就,为中国建筑史学体系、建筑历史与理论、城市建设与规划等研究奠定了学科基础。

  

  他们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革新精神、对西方现代学术思想与文化兼收并蓄的进取精神、关心民族文化历史命运的爱国主义精神,共创中国建筑历史的新篇章,使中国这个东方古国的建筑文化重新绽放熠熠光辉。如同他们毕生保护和发展的中华建筑文物,他们的赤子之心、民族精神,亦是我们今天需要保护更是需要发展的,文在,物在,文物才有价值,更有生命力。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