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民间”内涵的重塑
一、民间文艺的民间立场与人民主体
中国现代民间文艺发端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其时,在国难危急之际,进步知识分子以启蒙救亡为使命,响应“到民间去”的号召,走出书斋、走向民众,力求通过思想改造与解放实现社会改造与民族解放。“五四”学人践行“到民间去”的理念,发起搜集整理歌谣等民间文学的“歌谣学运动”,关注发掘民风民俗而发展民俗学研究,并由收集和展览民间风物而发展民间美术,由现代意义的学术研究和文化建构开启了中国现代民间文学、民俗学等学科建设的先河,其目标更在于重估民间文化价值,从民众、民间的思想文化中发现发掘民族振兴崛起的精神力量,从而实现社会改造。因此,五四新文化运动知识分子重新发现和认识民间文学、民间文化的价值,大多认同并主张向老百姓学习,以期探索社会改革的文化道路,具有发端意义。值得指出的是,由于“五四”先辈抱有启蒙民智、唤醒国人、以新文化改造国民的基本目标,着力批判国民落后性,对民间文学、民间文化的认识存在差异,相关文艺样式的创作传播包含直译西洋化文体的新兴内容和体裁,存在疏离于大众的问题。包括现代民间文学运动在内的五四文学与文化运动主要局限在少数知识分子精英中,没能实现普遍化和大众化,对现实生活中的民众影响有限。由于秉持知识分子的精英立场,相关文学与文化活动未能进一步从行动、思想、情感上深入民间大众从而同情弱小者之不幸、反映被压迫者之遭遇、体察其现实生活之心声,以及自觉自如地取用民间艺术语言和样式以充分发挥文艺接受传播而改造建构社会的作用。二、民间文艺的生活主题与民族气派
古往今来,“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民间文艺在广大民众的生产生活中自然孕育和发展,具有鲜明的生活属性。传统民间文艺基于广大民众生活而富有集体性、经验性和自发性。如,民间文学具有口传性,主要是一种生活文本,不依赖于书面文学的“文艺理论”;民间工艺具有经验性,经由长久的学习模仿获得,是非话语的,存在于人与人以及人与环境的互动之中;民间的音乐、歌舞、曲艺等往往与民俗活动紧密相关,在婚丧嫁娶、节庆祭祀等仪式活动中表达情感、诉说寄托,成为人与人之间不言自明、心领神会的方式。在工业化、现代化之前,广大民众对民间文艺耳濡目染、参与其中,假之以表达思想感情、维系人际的团结、保持社会的规范、实现心理的慰藉,但也主要是从自身生活视域出发,往往“日用而不知”,对民间文艺缺乏自觉、理性的认知。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被动卷入现代化的变革洪流,革命战争、工业化等剧烈变革使传统生活方式以及孕育其中的传统民间文艺受到冲击,民间文艺是自发自然地衍生或漫灭,还是在新的时代生活中建立衔接点和适配性,乃至在民族进步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自觉自信地发挥积极作用,成为一个历史命题。社会发展,生活变迁,工业化、城市化及经济和文化的“全球化”产生持续影响。随着机械流水线大幅度取代日常的手艺劳作,城市中林立的高楼和封闭的单元居室广泛取代聚族而居的聚落和熟人邻里,遍及城镇的购物中心以及网店消费在极大程度上取代了时令民俗中的集市圩场,现代化的公共设施普遍取代了传统的戏台、井台、谷场以及一系列节俗仪式的改变,传统民间文学、民间工艺、民间美术的自然传承和传播缺乏载体备受冲击,依托传统生活的民间文艺因此面临传承发展的危机。21世纪以来政府、专家及公众就此开展了一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意义上的抢救和保护,主要从文化的视野和工作机制加以认识和实践。直到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发表《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进一步从文艺精神及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作出阐释。讲话从民族历史发展阐述文化文艺的作用,提出了关于“自信”“修复”“共同情感和价值”“共同理想和精神”等重要命题,成为此后2016年《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2021年《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等一系列文艺重要讲话的先声,在新的文化发展关口,为包括民间文艺在内的文艺发展明确了发展的脉络、基础和方向。就民间文艺而言,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新现实去观照生活的基础、生活的主题和内在的心灵世界、美学精神,不仅要守其形还要留其魂,不仅要繁荣民间文艺的样态还要固其根本。对变迁发展中的民间文艺而言,对生活主题的把握、生活属性的维系以及特有民族风格和气派的保持凝练等,需要更深层次的自觉和更广泛意义上的实践。因此,与关于文艺的重要讲话相关的社会发展思想和工作部署具有相辅相成的重要作用,文化自信、留住乡愁、乡村振兴等对民间文艺的传承发展具有固本培元的重要意义。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中国民间文艺的生活主题和民族气派的根基和源泉正在于此。在这一方针指引下,《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和《中国民间工艺集成》出版工程全面启动,对千百年来主要通过口头传播和经验传承民间文学、民间工艺进行系统化的辑录和出版,不仅是对“五四”歌谣学运动、延安鲁艺收集整理民间文学、民间音乐和民间美术以及1949年以来三大“集成”普查采集和编纂的继承延续,更是对民间文艺之于民族文化复兴发展价值的全面认识,对民间文学、民间工艺等在更广的时空范围里积淀形成的生活主题、民族精神与风格样式的体系化梳理和传播,为当下以及长远发展提供民间文艺的文脉参照。民间文艺中追求幸福生活的主题、素朴热烈的风格、充满生命力的精神在新时代文艺发展中得到新的认识和发扬,而且它不只具有艺术的、学术的意义,还与乡村发展、乡愁记忆等现实的民生和精神世界相关联,具有综合意义。
三、民间文艺的田野范式与社会视野
中国民间文艺的自觉和学术意义上的建构在中华文明的现代转型过程中开启。“五四”时期,文学、哲学、美学等现代文化发展有强烈的“西化”特点,文学革命与外来思潮作用有直接关系,“以美育代宗教”等一系列现代化危机的解决方案也与欧洲哲学美学的引介密切相关。事实上,西方现代文明的引介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社会面临的问题,尤其因艺术和审美在文化中的特殊性,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不能简单复制欧洲现代化的道路。回归本土,与中国的社会实际结合,与最广大的人民大众结合,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极为必要且迫切。百余年前,“歌谣学运动”发起、《民间文艺》创刊等通过收集采录民歌、民谣、民间故事等民俗文化资料发展学术和文艺,实质在于探寻和创造本民族的文艺文化。1927年创刊的《民间文艺》即提出将民间文艺(民俗)的调查和发表作为“认识民众”的途径。可以说,中国民间文艺的现代学术体系在构建之初即确立了田野调查的基础。与精英立场相关,这一时期的“蒐集歌谣”和调查发掘“几千年来埋没的民众艺术、民众信仰、民众习惯”(《民间文艺》)还具有较强的主体意识,很大程度上是俯视视野中以“我”为中心的田野操作。结语:“民间”传统的意义
百余年来,中华民族经历了现代化的社会转型,走过了救亡图存的危难时刻,经历了一系列革新探索,民间文艺就像一幅民间生活的晴雨表,反映世态人心,也因为生活的转型变迁面临自然而然的问题甚至困境。1942年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和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在民族救亡与复兴发展、社会重构与建设发展的关键节点,从理论和实践上对中国现代文艺的基础和目标、方向和方法作出了明确而深刻的界定和阐释,确立并深化了中国现代文艺的人民立场、人民主体、人民生活主题、民族风格气派和扎根生活、扎根人民的社会民生视野和田野方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对于民间文艺而言,千百年来最广大群体的生活创造如何在社会转型中存续发展并融入历史进程,保持生命力和发挥作用,显然不能停留在自发自然的状态,而是亟需自觉和自信。72年间的两次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进一步从理论和实践的自觉与指导意义上构建和深化了新的历史进程中民间文艺的“民间”传统,指导文艺工作者以及广大民众深刻认识并不断实现民间文艺的基本出发点、鲜明特色和重要价值,发挥了定向纠偏、引导促进的重要作用。特别是现阶段,不同于民族救亡时期的剧烈变革,物质极大丰裕,信息交流互通,孕育依托于民众生活的民间文艺其存续发展经历的是隐性的磨砺、冲击和改写。在这个关键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及一系列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入到最深沉、最基础的“文化自信”层面,关注无形而又充满维系力量的乡愁记忆,重视民间文艺所依存的乡村的振兴,从更深的维度和现实的聚落场域出发指引民间文艺的发展方向和路径,结合新的发展现实构建和深化了民间文艺的“民间”传统,具有深远意义。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