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米勒
在巴比松,春光可以永恒。
谁能劈开生活这截砧木嫁接出艺术?
指缝存有马匹气息,泥土被善待
播种者、把尿者、拾穗者……
上午亲历的事,下午他拿起炭条在画面上
再现一次。
远处教堂钟声,密林后彩虹伸入池水
热夜火把下扑面的飞鸟
流动美好被捕捉、定格。
粗陋外表下,有被柔情化開的心
凌空枝头,挂着几枚凌空浆果
凌空扑闪的羽翅提起自由的
重量。它们不再为果腹担忧
不再为离巢、飞翔边际受限担忧。
最好的状况莫过于此:它们有大量
无用的虚度,与自然平衡,向同类示好。
背景多么单纯,所有自在飞行
轨迹之外全是累赘。
它们没有生在樊笼
在将自己归还山野时,没有仪式。
光落在松林,团团松针承接斑驳
安静只是不开口的行吟
松风不急,正好摇起满树自得
事物在无声中彼此摩挲、相互认可
几枚熟络的共识,被碧水深藏——
那是置身事外的无我
它用涟漪和过松涛,用深邃盛过星星
用清澈洗过一粒鸟屎的过错
满脸沟壑的沉默老者,谷底有潭
远山层层雾蒙蒙。近滩如晕开的水墨
衬托鸟儿自在
群生温润,是可以有两种纯粹的——
飞翔时心无旁骛。不再为繁色和聒噪分心
不再为化不开的梗焦虑,不再
自以为正确对同类心生不满
倦时可以停下。用不容忽视的自身重量
轻按生活之弦,随时拨响
致敬飞翔的那声悠扬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