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斯塔夫·库尔贝是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绘画的代表人物。1839年,库尔贝前往巴黎学习绘画,结识了诗人波德莱尔、评论家商弗勒里以及思想家蒲鲁东等先锋人士。后来,库尔贝又到荷兰旅行,受到了荷兰绘画的影响。此外,他还崇拜委拉斯凯兹、夏尔丹等人。库尔贝彻底摒弃了传统的古典题材,他甚至说:“让我见到天使,我才会画天使。”奥尔南的葬礼 画布油彩 1849-1850年 古斯塔夫·库尔贝 巴黎奥塞美术馆藏
您好,库尔贝先生 画布油彩 1854年 古斯塔夫·库尔贝 蒙彼利埃法布尔博物馆藏
打石工 画布油彩 1849年 古斯塔夫·库尔贝
1849年,库尔贝听从商弗勒里的建议回到家乡奥南,在家中的阁楼里绘制了《奥尔南的葬礼》。虽然葬礼题材在西方艺术史中并不罕见,但画家描绘的内容都与宗教有关,如16世纪西班牙画家埃尔·格列柯的《奥尔加斯伯爵的葬礼》。相比之下,《奥尔南的葬礼》可谓“惊世骇俗”,这幅画高3 .13米,长逾6米,这种大尺寸画幅多见于历史画题材,但库尔贝却用写实的手法表现了奥尔南的一位普通居民的葬礼。库尔贝画奥尔南当地居民,丝毫没有掩饰他们真实的样貌与穿着:参加葬礼的居民衣着朴素、相貌平凡,有的长着酒糟鼻,有的顶着一头乱蓬蓬的头发,有的饱经沧桑的脸上爬满皱纹,就连透着阴冷感的风景也是出自他在奥尔南墓地的写生。
在表现群体肖像时,库尔贝没有像17世纪的荷兰画家那样钟情于情节设定,而是采用了大胆、简单的构图,就像事件真实发生时的样子。库尔贝彻底摒弃了古典绘画的理想美的典范,他只画他眼中真实的世界,画他看见的世界。库尔贝也拒绝在绘画中讲述故事,观众甚至不知晓葬礼的主人公是谁。这幅画就像是一份精确的社会记录档案,画家用历史画的表现方法记录现实生活,将风俗画提高到了历史画的地位。
库尔贝的表现方式遭到了巴黎人的排斥,1855年在巴黎国际博览会上,评审专家拒绝了库尔贝送展的《奥尔南的葬礼》和《打石工》,这彻底激怒了库尔贝。于是,库尔贝搭建了临时木棚,挂上“现实主义者库尔贝的个人作品展览会”的牌子,并且宣布:“我要根据自己的判断,如实地表现我所生活的时代的风俗和思想面貌。”《打石工》和《奥尔南的葬礼》一样,库尔贝用写实的手法向观众展现了法国社会最底层民众的生活。画中场景来自库尔贝亲眼所见,为此他还特意邀请了两个工人到他的画室做模特。库尔贝一丝不苟地刻画了工人们衣服上的破洞与补丁,而两个工人的姿态也有些僵硬,这都是长期从事机械、单调的工作造成的。库尔贝压缩了画面的空间,以特写的方式刻画工人,却回避表现他们的相貌— 他们不是某个人,而是法国底层劳动者的缩影。《打石工》也是新艺术表现方式的宣言—学院派绘画以表现理想美为最高准则,安格尔为了表现完美的女性曲线,甚至让女模特“弯曲的背部至少多了三节脊椎骨”。库尔贝画笔下的工人虽然不美,却是真实的,他们有着雕塑般的立体感和厚重感。
《画室》是库尔贝艺术创作原则的集中体现,这幅画的副标题是“我七年艺术生涯的真实寓言”。《画室》的中心是库尔贝本人的自画像,他一只手拿笔,另外一只手拿调色板,正在创作一幅大尺寸的风景画。西方传统绘画往往以题材论高下,17世纪的法国巴黎皇家绘画与雕塑学院明确了历史画的至高地位,风景画被认为地位低于历史画和肖像画,但库尔贝却在《画室》中明确表示自己对风景画的偏爱。《画室》描绘了形形色色的访客,库尔贝用三分画面的构图方式将访客们集中在同一个空间内。画面中间是库尔贝本人、一位模特和一个看着画家创作的孩子,裸体的女性既是库尔贝的模特,也是灵感女神缪斯的象征,孩子代表了天真无邪的眼睛;画面左边有附庸风雅的富人,也有穷人和流浪汉;右边是库尔贝本人所属圈子中的人,他们对艺术深有见地,其中包括对画家颇有影响的商弗勒里、蒲鲁东以及波德莱尔。虽然这幅画遭到了沙龙展的拒绝,但浪漫主义画家德拉克洛瓦敏锐地觉察到它的艺术价值,他写道:“他们拒绝了这个时代最伟大的作品之一。”
19世纪的官方沙龙本来是为作品出售或订购提供可能性的中介机构,但由少数人把持的沙龙选择作品的标准日趋僵化,此时的商业画廊和艺术出版社成为画家与公众交流的新媒介。艺术家的身份也发生了改变,他们在咖啡馆里高谈阔论,不再畏惧赞助人的指指点点,大胆展现奇思妙想。《您好,库尔贝先生》表现的就是全新的艺术家形象。画面中,库尔贝背着画具走在乡间小路上,他的朋友兼赞助人谦卑地向画家打招呼,画家本人骄傲地昂着头。这幅画是对新古典主义学院派绘画的反抗—画面没有优美的造型、和谐的色調,甚至画家本人都像流浪汉一样没穿外套。画室 画布油彩 1855年 古斯塔夫·库尔贝 巴黎奥塞美术馆藏
筛麦妇 画布油彩 1854年 古斯塔夫·库尔贝 南特美术馆藏
以库尔贝为代表的现实主义绘画扩大了绘画表现题材的范畴。学院派画家追求理性美和理想美,而现实主义画家确立了描绘真实生活的最高艺术创作原则。库尔贝写道:“一个时代只能由艺术家来再现,我指的是身处其中的艺术家。我坚持认为,一个时代的艺术家根本不能表现过去和未来的事情。”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