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申晓旭的书画世界

时间:2023/11/9 作者: 读者欣赏 热度: 10569
文/申晓旭

  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申晓旭的书画世界

  文/申晓旭

  用书入画,书写性强,豪放本质,简约随意,笔墨内涵丰富,隽永而拓,更能体悟文人、骚客评章之境。

  挺挺花卉中,竹有节而啬花,梅有花而啬叶,松有叶而啬香,唯兰独并有之。兰,君子也。餐霞饮露,孤竹之清标;劲柯端茎,汾阳之清节;清香淑质,灵均之节操。韵而幽,妍而淡,曾不与西施、何郎等伍,以天地和气委之也。余性喜兰竹,每见古人所作,辄欲效之,然不能得其仿佛。暇日偶想象写此数幅,米老所谓若见真迹,惭惶杀人者也。

  

  墨兰 136×34cm

  予尝古人笔迹墨趣历数十几春秋,略有感悟,心数几何,不能充当行家之列。学书、教书已有数载,但期间承蒙恩师、先师、教授教诲,顿首顿悟,今述以至,告诫自己以勉求进,并为之书艺之境而进取是也。

  曾记先师所云:“书之章法有大小,小如一字至数字,大如一行至数行,一幅至数幅,皆须相避相形,相互呼应之妙。凡书笔画要坚而浑,体势要奇而险,章法要变而贯。”谓之吾所求之境。每作一篇,力求尽善尽美。又曾想:“大美则无言”矣。所谓书法,讲其品格,为人真诚则书法纯正;性情淳朴则书法朴茂;悟性甚高则书法琳琅满目。

  习字中体验到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今繁纷盛事,经济、社会、人文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所追求的艺术价值观也随之改变。受传统笔墨与结字格法的限制,推陈出新,但未能抓紧命脉延承其意,结果可想而知。自己只好努力求上,追溯先辈之经验、学识、技法而补己之短,可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凌云 68×68cm

  

  倚石图 137×68cm

  奇石苍苔点墨浓,毫端湿翠洒秋空。

  长竿细辨玲珑影,半在灵邱烟雾中。

  学书、学画,秉承古训,继笔力,拓新境,畅怀襟,呈心意,是谓书画情化之感也。阅古论,查师迹,摹其形,临其意,拓其神,博其采。

  “情动形言取会骚之意,阳舒阴修本乎天地之心”,此乃书法艺术之质也。先人云:“胸有成竹”,是意向,是基础,是经验,是技巧。可谓书体真、草、隶、篆、行诸体,异彩纷呈,写出其格、品、意、神难矣。今人作书,选其一,表现其格调者,比古人先师者甚少,何况其品、意、神之风采也。即所提出先摹,后意,再所创是必经之道,从书之境,言其里、出其外,是感欣然。今各种书体之作,是信然之后之作,颇有勉强之过,劝君多教正,是为明之求也。书之畅,挥之信然也,其表陈述今之怀。其文、其貌

  

  早春争香 137×68cm

  得水能仙天与奇,寒香寂寞动冰肌。

  仙风道骨今谁有,淡扫蛾眉璨一枝。

  

  竹径 136×68cm

  无尘从不扫,有鸟莫令弹。

  若要添风月,应除数百竿。尽现时代之气,是谓“笔墨当随时代也”。叹今学识浅薄,只表其象、表其形,难表其韵、神。

  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每日临池,孜孜以求,求得书之神、气、骨、血、肉,方为书法。借古论今,鉴古识今,今之获得,心扉打开,畅挥之举,独一“好”字。

  

  篆书 136×68cm

  菩萨蛮·黄鹤楼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行书 136×68cm

  宿江店 张籍

  野店临江浦,门前有橘花。停灯待贾客,卖酒与船家。夜静江水白,路回山月斜。闲寻泊舟处,潮落见平沙。

  轻松、疏朗、平和、清纯、格调高雅、清赏、浑厚,是谓之书之境也,其必曰:“万物负阴抱阳,冲气以为和。”冲和之美向来是中国传统艺术审美的最高境界也。

  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每日临池,孜孜以求,求得书之神、气、骨、血、肉,方为书法。借古论今,鉴古识今,今之获得,心扉打开,畅挥之举,独一“好”字。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但知与明、清全凭实践。每一滴墨水,每一笔笔画,皆出其然,谓之先行也。结字如万物,万物皆有其宗、其根、其本也。欲踏前人之路,拓进今之书程,还需努力提高技艺,做到心、身安逸也。

  中国书法与绘画一脉相承,同工、同源、同具。自古以来,文人画以书入画,一枝一叶总关情。丰神劲健,浑厚苍茫。今呈现出的写意花鸟画,是中国绘画界之一小科。写意花鸟,向来须以精湛笔墨状物,写物皆抒情。吾自幼好梅、兰、竹、菊四君,其神形兼备,逸物状怀,是唯一感悟也。

  学书、学画,秉承古训,继笔力,拓新境,畅怀襟,呈心意,是谓书画情化之感也。阅古论,查师迹,摹其形,临其意,拓其神,博其采。

  前述是个人之见,望前辈、仁人志士提携、指正,不胜感激。

  2012年5月6日于黄河画院

  

  小品

  芳树层层缀嫩芽,碧丛翠朵尽丹砂;

  驱驰驿路难消夏,试荐雕盘艳落霞。

  

  小品

  千年桃实大于斗,仙人摘之以酿酒。

  一食可得千万寿,朱颜常如十八九。

  

  大利图 140×70cm

  琼浆原道出仙家,点点枝头映日斜。

  降雪一斟无六月,安期漫说枣如瓜。

  轻松、疏朗、平和、清纯、格调高雅、清赏、浑厚,是谓之书之境也,其必曰:“万物负阴抱阳,冲气以为和。”冲和之美向来是中国传统艺术审美的最高境界也。

  

  戏题牡丹 136×68cm

  幸自同开俱隐约,何须相倚斗轻盈。

  一枝凌晨新妆面,对客偏含不语情。

  双燕无机还拂掠,游蜂多思正经营。

  长年是事皆抛尽,今日栏边暂眼明。

  先摹,后意,再所创是必经之道,从书之境,言其里、出其外,是感欣然。

  秋妆艳味之长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