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万园之园,何止四十景

时间:2023/11/9 作者: 读者欣赏 热度: 10580
万园之园,何止四十景

  号称“万园之园”的圆明园,是一座几乎平地而起的庞大皇家园林。它历经康熙、雍正、乾隆、嘉庆诸朝,在逾一个世纪的建造中,最终被建成占地超过5200亩,建筑面积超过16万平方米,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三园相互统一又各自独立,居“三山五园”之首的大型皇家园林。

  在这个皇家御园里,有着数不清的亭台楼阁,看不遍的奇花异卉,览不尽的湖光山色。乾隆三年(1738年),宫廷画家沈源和唐岱奉皇帝之命为圆明园画像。沈源绘房舍,唐岱画树木山石。两位顶尖的画师历时7年,通力合作,最终绘制成圆明园景观图40张。

  《圆明园四十景图咏》,代表着圆明园中的40组宫殿群、40处景观。每一幅图都有一个精美的题名,对应着一处曾经实实在在的景观。这些命名充满了诗情画意,来自乾隆皇帝和他最宠爱的文人。

  在《圆明园后记》中乾隆得意地写道:“规模之宏敞,丘壑之幽深,风土草木之清佳,高楼邃室之具备,亦可称观止。实天宝地灵之区,帝王豫游之地无以逾此。”

  这40幅作品仅仅描绘了乾隆九年(1744年)左右的景色,其后长达100多年的状况却无从知晓。而圆明园从一园发展为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三园,共百余处景区,远非四十景所能代表。

前朝区

前朝区是清帝“以恒莅位”的前朝所在,为帝王将相专属活动区。主要包括大宫门内外朝房、正大光明景群、勤政亲贤景群三部分。大宫门内外分布着政府各部门的衙署,正大光明殿相当于紫禁城太和殿,是举行朝会和重大典礼的场所,勤政亲贤殿是皇帝的日常办公地方,相当于紫禁城养心殿。

九州区

九州区位于前朝区正北,是前朝区中轴线的延续,也是圆明园景色最为优美、功能最为齐备的核心景区,具有“内寝”和“御花园”的双重功能。在园林布局上模仿国家疆域,西北高、东南低,按“禹贡九州”的立意围绕后湖设计九个功用和情趣各不相同的小岛,象征着江山一统。各岛独自成景,又相映成趣。为借西山之景,引景入园,西岸不堆高山,不建高楼,视野开阔。而后湖东西、南北200米左右的宽度,恰好取得最佳的观赏效果。此区包括九州清晏、镂月开云、天然图画、碧桐书院、慈云普护、上下天光、杏花春馆、坦坦荡荡、茹古涵今。

  

  坦坦荡荡‖ 位于后湖西岸南部,俗称“金鱼池”。四面环水,四周建置馆舍,中间开凿鱼池,西、北外侧复围土阜。鱼池内外叠石颇多,是皇帝饲喂与观赏金鱼之处。此景仿杭州栖霞、灵隐两山之间清涟寺里的“玉泉观鱼”而建。

  

  九州清晏‖ 位于正大光明正北之前后湖间大岛上,为帝后寝宫区,四周环水,用桥梁与游船以通往来。本景是后湖四周九座岛屿中面积最大的主岛,因系御园内围禁地,除近侍太监宫女外,其他人员均不得擅自进入。

  

  碧桐书院‖ 该景是一处山阜旋绕的园中园,四边围以两条土山,与外隔绝,形成静室读书之意境。园林建筑由错落有致、形态各异的数处庭院组成。植物以梧桐著称,庭院中挺立着如盖的梧桐,环境清静幽雅,确是读书的好地方。

  

  天然图画‖ 位于后湖东岸,俗称“竹子院”。天然图画以突出的楼台面向后湖,登楼纵目,既可远眺连绵不断的西山群峰,也可中观玉泉、万寿塔影,近赏后湖风光。远、中、近景尽收眼底,景色万千,宛如天然图画一般。

福海区

福海位于圆明三园中心,是园内最大的水域景观。福海水面开阔,风光秀丽,环列周围的十个小岛,将岸分为大小不等的十个段落,临近水面的开阔地带布列不同的风景,充分发挥其“点景”与“观景”的作用。如方壶胜境、别有洞天等,与福海隔而不断、若即若离、相得益彰,形成开朗与幽深的对比。众多的园林佳境,以其不同的园林风格和诗画意趣组成以福海为中心的庞大风景群。

  福海是圆明园的水上游乐中心,为泛舟游湖、观龙舟、观烟火的绝佳场所。每遇端午前后,皇帝和后妃们在此观赏龙舟竞渡;七月十五日中元节,清帝在此观赏河灯;冬日结冰后,皇帝喜欢乘坐冰床及冰船在福海游赏。

  

  别有洞天‖位于福海东南隅山水间,是一处崖清溪秀、亭台错落、环境优雅的景观,为雍正在园内炼丹的处所之一。别有洞天选址于偏僻的角落,旨在创造脱离尘寰的意境,四周青山围拢,几席明净,林木清淑,别有一番天地。

  

  平湖秋月‖位于福海北岸,仿杭州西湖同名景,为秋夜赏月佳处,主要由一组散布的临水建筑组成。每逢清风徐徐的秋夜,此处湖平如镜、月光如昼,空透、轻盈、典雅的建筑与湖面、花木、皓月、倒影融洽地组成一幅娴静优美的图画。

  

  曲院风荷‖位于后湖与福海之间,仿自杭州西湖同名景观。西湖的曲院四周有池,荷花随风摇荡其中,故名。乾隆非常喜欢这个景致,于是仿制于此。此处水域广阔,碧波如镜,夏日风吹荷叶之时,可静坐于曲院廊中,赏万杆摇碧之水景。

  

  方壶胜境‖取材于道家的仙山琼阁意境。建筑采用严格的对称布局,由一条明显的中轴线串联着南北两个群组。亭台楼阁,高低错落,三面环水,碧海澄波。每当云雾缭绕,便时隐时现,好似瀛洲仙境。

  

  蓬岛瑶台‖ 建于雍正初年,时称“蓬莱洲”。它是在福海中央用嶙峋巨石堆砌成的大小三岛,意追传说中的东海三仙山。蓬岛瑶台是福海的视觉中心,其设计考虑的是从福海四岸观看的视觉效果,照顾了各个方向的观众。

  

  濂溪乐处‖ 位于圆明园北面,汇芳书院东南。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是圆明园较大的园中之园。本园中心是一个被湖面和小溪所围绕的大岛,岛略偏西北,东南水面较广,湖四周被山环绕,山水连成一片。

西北区

西北区是指九州区以西以北、福海区以西以北的区域。该区有寓意昆仑山的圆明三园制高点紫碧山房、皇家祖祠安佑宫、皇家藏书楼文源阁、皇家大戏楼同乐园、皇家宫市买卖街等多处别具特色的景点。多组功能不同、风格迥异的景观作集锦式布局,串联成一个有机整体。青山逶迤,河湖交织,形成开合变化、层层叠叠的园林空间。加上平展开阔的水田和茂盛的林木花卉,使整个景区呈现出一派花团锦簇、气象万千的动人画面。沿北墙的一系列园林小景,分布于溪河两岸,错落有致,极大地丰富了风景层次,小中见大,顾盼自如,成功地模拟了江南风光和自然田园景色。

  

  汇芳书院‖ 位于紫碧山房之南,安佑宫之东。其西、南、东三面都有水池。这里环境优美,景色宜人,是一组书院型园林。建成于乾隆七年(1742年),宫门外檐悬挂乾隆御笔“汇芳书院”,院内建有抒藻轩、涵远斋、翠照轩等建筑。抒藻轩东面为月牙形平台殿,一层殿外檐挂有乾隆御书“眉月轩”匾,二层为一平台,站在平台上可远观圆明园西北景区。

  

  武陵春色‖ 位于万方安和之北,俗称“桃花坞”。苏州有桃花坞,相传是唐伯虎的旧居,以桃花茂盛著称。这里借用桃花坞之名及其历史内涵,用以表现御园中的桃花胜景,意在营造幽僻、深邃的山林隐逸境界。

  

  日天琳宇‖ 位于武陵春色西北部,雍正年间就已建成,最初叫佛楼。乾隆九年(1744年)改称日天琳宇。它是一处大型皇家寺院,分西、中、东三部分。西边为并排两组佛楼,两座佛楼后部各建有后罩楼。偏西的佛楼楼下殿内悬挂有乾隆御书“日天琳宇”,楼上供奉玉皇大帝。在楼的西南边为一处转角楼,是座太岁坛。偏东的佛楼外檐悬雍正御书“极乐世界”匾,楼上供奉关帝。两座佛楼都供有众多佛像及大量手抄经文等。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