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愚公移山国画143.5×424cm1940年徐悲鸿北京徐悲鸿纪念馆藏

男人体素描50×32.4cm1924年徐悲鸿北京徐悲鸿纪念馆藏

人体布面油画81×65cm1876年帕斯卡·达仰·布弗莱巴黎高等美术学院藏
近日,由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与法国八家博物馆共同主办的“大师与大师—徐悲鸿与法国学院大家作品联展”在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开幕。展览以对比的形式,让中国观众清晰地看到导师对徐悲鸿所产生的影响,并以中法“对话”的方式将参观者带回20世纪早期的中法艺术交流史中。徐悲鸿的代表作《田横五百士》等名作,首次与来自法国奥赛博物馆、巴黎小皇宫博物馆、巴黎高等美术学院博物馆的法国大师的作品进行“对话”。
将一种传统引向另一种传统
展览内容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徐悲鸿选择绘画参照范本时所处的特殊艺术环境,第二部分则将他的代表作与法国导师们的作品进行对照。展览同时说明了这些法国影响的局限性,而这正归因于徐悲鸿自身的才华禀赋。20世纪初,以徐悲鸿为代表的一批中国有识之士远渡赴法,他们将一种传统引向另一种传统,并使之从法国传到中国。而这批留法艺术家在法国探索艺术之路的经历,也正是中国美术走向现代这一探索过程的真实写照。巴黎高等美术学院是镇守传统的“堡垒”。19世纪以来,大卫和安格尔订立了法国学院绘画的规则:素描重于色彩,历史题材绘画凌驾于一切其他类别之上。徐悲鸿通过了极为严格的入学考试,成为美院精英中的一员。他能够驾驭从素描到油画的所有技法。
在担任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导师期间,徐悲鸿发表了《中国画改良论》,提出近代国画洗旧革新的观点,又以数年之勤功精研西方美术的传统与现状。他的作品显示出极高的艺术技巧和广博的艺术修养,成为古为今用、西为中用的典范,其所建立的教育体系更是对中国美术教育发展影响深远,堪称“中国近现代美术之父”。徐悲鸿的创作为中国美术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建立了新中国自己的美术发展体系,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传统美术的落后状况,使中国的美术教育和美术事业走上一条全新的发展道路。本展览如实地反映了徐悲鸿早年对于中西绘画的专注研究与创新思考,是中法文化交流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亮点。它不仅促进了中法艺术界的交流,也将成为中法两国人民友谊的见证,对新时期中法关系的良好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忧伤布面油画 66.5×50cm1843年 保罗·阿尔伯特·贝努维尔巴黎高等美术学院藏

注意力 布面油画 55×46cm 1886年 拉瓦莱 巴黎高等美术学院藏
“要是我父亲能亲眼看到自己的作品与法国求学期间的老师的作品在一起展出,会很高兴的。”徐悲鸿的儿子、徐悲鸿纪念馆馆长徐庆平介绍,此展是首度将中国绘画大师徐悲鸿的作品与他所热爱的法国艺术家的作品并置展出。“1914年,一战爆发。19岁的徐悲鸿已经怀抱去法国追梦的念想,直到欧陆战事结束以后,他才来到巴黎。他在法国寻找发展自身绘画艺术的方法,也探索如何使中国美术走向现代,进而使整个中国社会走向现代。”

负伤之狮
徐悲鸿四位法国老师作品首次来中国
展览共呈现了徐悲鸿和法国大师的123件作品,包括徐悲鸿的四位法国老师:弗朗索瓦·弗拉孟、帕斯卡·达仰·布弗莱、费尔南德·柯罗蒙、保罗·阿尔伯特·贝努维尔的重要代表作品,展示了这四位法国导师对徐悲鸿的成长所产生的非凡影响。作为学院派的重要代表,法国新古典主义大师安格尔亦有作品展出。展厅左边以徐悲鸿的作品为主,从他留学法国时的课堂作业,到回国后融入西方技法的创作,素描、国画、油画甚至铅笔画均有呈现;右边则以法国画家的作品和老照片等“留法印迹”为主。“无论是法方作品还是中方作品,选择的标准都是双方能否产生‘对话’效果。”展览的中方策展人、徐悲鸿之子徐庆平说,希望通过这个展览让大家看到法国对中国艺术的影响,看到中西方艺术的异同。

田园音乐会布面油画 146.5×115.5cm1928年 昂太斯太勒巴黎高等美术学院藏

天神报喜布面油画 145×113cm 1875年高梅尔 巴黎高等美术学院藏
“对话”没有局限在他和法国老师之间,就连巴黎公园里的雕塑也与徐悲鸿的作品遥相呼应。展厅中,徐悲鸿创作于1938年的国画《负伤之狮》与一张巴黎杜勒里公园里狮子雕塑的老照片摆在一起,两只狮子相似的立体感让不少参观者连连称奇。中华世纪坛策展部艺术总监顾训铭介绍说:“中国传统绘画强调写意,但从这幅画中可以看到狮子身上若隐若现的骨骼和肌肉,这样的画风与狮子雕塑之间肯定存在一些互动。”
徐悲鸿青年时期曾在法国学艺。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徐悲鸿纪念馆、巴黎高等美术学院、法国奥赛美术馆等借中法建交50周年的契机,联合举办了此次中法大师的“会面”。这让观众既能看到西方绘画技巧对徐悲鸿的启发,也能看到其在中国传统下的新发展。

女人体油画 57.5×101cm 20世纪30年代徐悲鸿 北京徐悲鸿纪念馆藏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参展的法方作品均是首次来到中国展出。作为法国新古典主义画派的领军人物,安格尔的一幅《罗马法尔内西纳别墅的墨丘利》也在展览中出现。“安格尔可以说是徐悲鸿‘老师的老师’,此前他的作品从未在中国展出过。”中华世纪坛策展部艺术总监顾训铭表示,此次展览以对比的形式展出,让观众能够清晰地感受到西方油画对徐悲鸿的影响。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