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张明超国画作品选登

时间:2023/11/9 作者: 艺苑 热度: 23382


  《京剧四大名旦》189cm×167cm 2004年

  

  《严复》238cm×360cm 2012年

  

  张明超 1954年生于福州。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福建省美术家协会中国人物画艺委会副主任。作品多次入选全国美展,十余幅作品参加全国性重要展览并获大奖,中国画《隆庆开海》入选“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中国文联、财政部、文化部主办),并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

  

  《拓荒人》230cm×124cm 2003年

  

  《一九二三年 冬 长沙 小吴门》185cm×124cm 1998年

  张明超的创作以主题性历史人物题材为主。福州在近代史上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篇章,“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觉民、虎门销烟的林则徐、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晚清政治家沈葆桢等,这些人为开创新的历史增添了辉煌的篇章,明超先生怀着对家乡的深厚情谊,将这些民族英雄诉诸笔端。在明超先生历史人物作品中,首先呈现出的是现代感与历史感的高度融合,他巧妙地把中国水墨情结与内心的情感结合一起,运用写实手法,将思考与激情,浓缩在对历史本身的冷峻描绘中,使笔下的人物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性。

  明超先生另一类画作多为道释人物画小品,笔下的人物多为读书、品茶、拜师、饮酒,或超旷空灵、或文思如泉、或激昂铿锵,大多造型奇特,形象表现为硕大的头颅、小小的眼睛、长长的耳朵、宽厚的嘴巴,身形为宽大的衣服所缠裹,显示出他作品中独特的文化内涵和文人意味。

  著名评论家郑工认为,张明超的画面很平静也很平面,但绝不平庸,这得益于他画面构成的“形式”以及染墨染色的铺叙。认真考究,可以发现其“形式”的独特美感。他一向以写意见长,在经年的历练中,形成不经意的笔墨与下意识的画面控制能力,其“生辣的笔,恣意运行,机锋四出,有一种苦涩的味”。而细细游移于画面的线,虽不守形规,却合韵味。笔墨的意趣超乎形神之上,线、形、墨、色、团块与形体在画面上的构合配置可谓匠心独运。

  能于时尚中立定精神,深入传统,博采众长,遗貌取神,不求变而变,不求新而新,张明超可谓当代画坛之佼佼者。

  

  《为了忘却的纪念》166cm×187cm 1996年

  

  《呼唤》98cm×226cm 1999年

  

  《学界泰斗 人世楷模》204cm×95cm 2002年

  

  《隆庆开海》271cm×503cm 2016年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