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广大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几乎与之同时复苏、同时勃兴、同时发展、同时繁荣的中华传统诗词也走出了自己的新天地,这种历史的机缘巧合、同步共振和呼应前行,无疑为新时代条件下的田园诗风注入了新的活力。显然,在新的时代背景条件下,以田园生活为题材、以田园景观为对象、以田园人物为主角的新田园诗,必然会展示出与古代田园诗的不同之处。这种不同,一以言之,应当体现在懂得新农业、知晓新农村、热爱新农民的基础之上,谓之“新农业、新农村、新农民”所催生的新田园诗。
第一,新田园诗之新,在于题材上突破了旧田园诗之“村居”“农事”等狭窄的视野,以及弃官厌官、尚慕隐居的避世性情,更多地着眼于围绕国家农业政策,在不同的阶段,鼓呼政策之源起,直陈政策之落实,参与政策之实施,宣传政策之成就,当然也会反映政策之不足,成为新田园诗在新农业领域咨政参政议政的重要体现。这和我们国家的国体、政体一脉相承,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使命在田园诗领域的印记。
农业是立国之本,21世纪以来,党中央共发布了19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相继提出了取消农业税、扶贫脱困、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振兴等一系列重要举措,可见农业在当代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举足轻重,这是中国几千年来历代王朝所不曾有的。这种情况下,新田园诗将更多的笔触投向了与国家农业发展同呼吸共命运的诗性空间。比如2006 年1 月1 日起,我国实行了2600 多年的农业税被正式彻底取消,激起的农民兴奋之情难以言表,遂嗟叹为诗。“种田今日不交粮,解困扶贫政府帮。桔绿橙黄生态美,农村处处换新妆。”(衢州盛忠英《赞“三农”政策》,2006)再比如从1986 年到2020 年,35 年的扶贫脱困各个阶段,广大党员干部身先士卒,奔波在扶贫脱困第一线。“一间寒舍灶连床,守道安家布隔墙。尤信春风能化雪,肩挑泥土护花香。”(丽水叶志深《访下岗职工困难户》,2000)体现的是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坚决响应中央号召,团结带领人民攻坚克难、开拓前进的初心使命。经过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2020 年我国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诗人们的笔触也充满了喜悦、豪迈和再奋进之情。“自古辛酸地,如今已脱贫。三农追绮梦,四海接新春。共富尤其幸,小康弥足珍。东风无界限,遍野好铺银。”(丽水叶志深《赞乡村振兴战略》,2022)
第二,新田园诗之新,在于意象、景观突破了旧田园诗之“茅店”“蓬门”“板桥”等农耕时代的景象,代之以“新楼”“靓村”“轿车”“电脑”这样的新农村中的新鲜事,显然,这是时代赋予新田园诗的鲜活生命力。写好、用好这些富有时代特色的新意象,既是现实客观之于主观的诗词创作内在规律要求,也是诗人主观之于客观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国家民族社会认同的必由之路。“楠溪深处觅源头,学会同仁探胜游。古宅林坑风景丽,山村水郭酒旗悠。廊桥木座迎儒雅,篁竹松杉隐客幽。拍相写生随意动,诗词韵句手机留。”(温州徐建植《诗意林坑》,2018)用手机拍照,该是千古未有的新生事物吧?“村外春山胜画图,门前流水绕平湖。云开百嶂如青染,雨过千花似锦铺。松竹扶疏生态好,楼亭靓丽景观殊。轿车彩电寻常事,争创文明五美区。”(宁波傅中兴《咏新农村之湖头下畈》,2018)将“轿车”“彩电”这些“寻常事”,和“争创文明五美区”这一政府倡导联系在一起,正是从一个小小的切入视角,证明了我国的政治体制与满足人民生活需要关系的螺旋上升,在新田园诗中的客观反映,是马克思主义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重要呈现。再如:“横飞铁坝截江流,百里河山景色幽。沟壑成湖湖似海,峰峦化岛岛如舟。机声震谷明灯照,宾客临滩仙境游。虾壮鱼肥民变富,功归当代利千秋。”(丽水祝春芳《仙宫湖赞》,2020)仙宫湖是丽水瓯江流域紧水滩水电站截流水库形成的,自1988 年全部并网投产以后,紧水滩水电站不仅以发电兼带防洪、灌溉、航运及淡水渔业等综合发展,而且着力开发旅游景观产业,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贯彻落实的道路上走出了自己的新天地。这种改天换地、造福人类而又可持续使用的绿色生态理念,无疑是新田园诗的又一个重要生命力象征。
第三,新田园诗之新,还在于以富裕起来的、且又掌握了现代文化知识的新农民为创作群体,创作反映了一批展示当代新农民生活、学习、工作新风貌的新田园新诗作。进入21 世纪以来,随着国家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之比由21 世纪初的80%左右,逐渐降低到目前的40%左右,仍有近6 亿人口,受教育程度在90%左右,其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新农民占比却只有6%左右。这就产生一个显著的特征。一方面,这样一批具有哪怕是小学文化程度的新农民,对于身边发生的新气象、新变化,也会不由自主地“我手写我心”,造成了诗作数量和诗人队伍的庞大。比如:“石路纵横楼跨街,清渠入户涤胸怀。九堂联额传消息,暖日春风不湿鞋。”(温州刘周晰《芝堰孝廉古村》,2017)描述的是浙江兰溪芝堰村全域旅游经济开发之后,引来游客的惊喜感受。但另一方面,初中、小学文化这样的教育水平,也严重制约了他们观察事物、体察精微、联想宏富的能力,使得诗作少有精品力作。古今教育制度的巨大差异和传播手段的不同,导致旧田园诗在与当时社会的匹配度、情感度和艺术感染力方面远高于当今一些新田园诗,在现代传播工具极大便利的条件下,新田园诗的传播鱼龙混杂,“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没高峰”,是当代新田园诗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比如:“兜兜转转临海行,观公园球场盎然。幢幢洋房显幸福,年味年韵令回忆。蓝天白云无尘染,江南典范数向阳!”(学员习作《临海向阳村》,2022)作品显然有生动的现场感受,但是诗作既无韵脚,更无平仄之分,这样的新田园诗,是和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背道而驰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到,“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新农民以新田园诗写新农民,既是一场新时代条件下的诗词复兴运动,也是一场新农民实现自身进一步解放的思想运动。比如:“风有甜香水碧蓝,溪山妩媚雁途耽。果农粗布短衣衫。 园圃红提真紫玉,晒场新谷仿金帘。天真岁月笑仍酣。”(丽水董影娥《浣溪沙·红提采摘观光园》,2018)新农民的天真淳朴跃然纸上,对新田园的热爱也跃然纸上,只有正确认识、紧密团结和科学引导这一支新时代诗词的“同盟军”,才能将新田园诗引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综上所述,新农业、新农村、新农民催生着新田园诗的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同时,新田园诗也为新时代乡村振兴的“三农”事业发展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毛泽东年轻时就说过:“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祖国发展成就带来的乡村田园沧桑巨变如斯,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诗人不写,又有谁能来写?!所以,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进入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三农”工作重心已历史性地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田园诗理应发挥“鼓与呼”的文艺轻骑兵角色的作用。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广大农民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离不开新田园诗的“殷勤吆喝”与“网红打卡”。新田园诗应当以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为契机,在促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等方面发挥自己的独特作用,弘扬红色文化,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田园诗应当以丰富农民文化生活为己任,在提倡孝老爱亲、勤俭节约、诚实守信,促进男女平等,创建文明村镇、文明家庭,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建设文明乡村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通过新田园诗的创作、交流与传播,逐步提高中华传统文化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比重,衷心祝愿新田园诗在服务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正确处理好诗与新农业、新农村,特别是与新农民的辩证关系,凯歌高奏,意气奋发,为中华诗词传承弘扬的千秋伟业作出新的贡献。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