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当代诗词的国际视野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时间:2023/11/9 作者: 心潮诗词评论 热度: 14743
陈友康

  (作者系云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民进云南省委会副主任)

  19世纪后期,清政府向外国派驻中国现代最早的外交官,他们把诗写到传统东亚中华文化圈之外,即黄遵宪所谓“吟到中华以外天”(《奉命为美国三富兰西士果总领事,留别日本诸君子》),“驰域外之观,写心上之语”,诗开始具备国际视野。20世纪以来,全球化程度加深,开放战略使国门敞开,中外交流更加频繁和便捷,国人的世界观念大为进步,中国成了最大旅游客源国,诗人出国机会增加,足迹遍布世界每个角落,于是,诗的国际视野空前拓展,当代诗的国际性随之增强,“新世瑰奇异境生,更搜欧亚造新声”(康有为《与菽园论诗兼寄任公孺博曼宣》)的局面进一步延展。

  本文所说的国际视野是指诗人超越本国范围,将目光投向全世界,写作国际题材、体现全球意识的作品。现代人被划分为民族国家,民族国家有自己的立场和利益,这是人们思考问题的基本出发点。同时,人性又有相通的成分,“东海西海,心理攸同”,有对幸福生活和美好世界的共同追求。另外,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有共同的家园,也是唯一的家园,要维护人类命运的可持续发展,人们必须共同承担责任。超越民族国家界限,以地球村视角、从全人类高度观察世界问题,体现人类共同价值追求、促进美好世界构建的思想,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这些是新材料新理念,诗人加以表现,于是有新诗歌、大格局。

一、描写外国风光,展现异域自然之美

中国传统诗词与自然有天然的亲近关系,得“山水之助”,山水诗因此成为古典诗歌一大宗。自然景观的书写对象往往随诗人涉足之地域空间的延伸而拓展、丰富,使山水诗呈现新的面貌,提供新的审美对象和审美体验。魏晋汉唐时期的山水诗,书写对象主要是黄河、长江流域和岭南、西域的山水,元明清时期则拓展到滇黔、东北等更广大的边远地区,这是山水诗发展史上的第一次重大突破。当代诗人的足迹遍布世界每一个角落,诗歌书写对象也覆盖到七大洲四大洋,“采诗天下,剪影洲洋”,大大开拓了山水诗的表现空间,丰富了山水诗的内容,拓展了诗歌境界。差不多每个到过外国的诗家,都有山水诗,使山水诗在当代国外题材的诗中,数量极多,外国山水诗可以成为当代诗歌的一个独立类型。这是山水诗发展史上的第二次大规模拓展。

  当代诗词中,那些闻名世界的自然景观,或闻所未闻的奇特景观都呈现在诗人笔下。七大洲四大洋的天空、高山、大海、河瀑、田野、草原、沙漠、雪原等类型的自然景观都有描写。如北美尼亚加拉大瀑布,南美瓜依树瀑布、加勒比海风光,非洲好望角、马赛马拉草原、维多利亚瀑布,欧陆风光,地中海风情,以色列死海,南太平洋风光,南北极风光等。对传统诗词而言,这是全新的题材。

  写山的如刘征2004年3月游新西兰所作《奥克兰杂感·火山口》:

  晨登伊甸山,车穿绿阴走。山巅有深坑,闻是火山口。火山爆发时,十万雷霆吼。地火喷上天,大地为发抖。村舍化飞灰,草木尽焦朽。俨然遭天谴,残民如屠狗。肆虐曾几时,霸气化乌有。岩浆尽凝冻,僵硬而怪丑。时时好雨来,习习熏风逗。劫灰化肥料,生机勃发骤。百草如鲜花,铺地烂如绣。佳气满山坡,醉人不待酒。乃知生命力,柔弱而神秀。

  太平洋中岛屿多是火山喷发形成,岛屿上火山就很多。此诗以奥克兰伊甸山火山口为书写对象。伊甸山是一座死火山,形成于二至三万年前,海拔196米,是奥克兰陆地火山带中最高的火山,也是奥克兰的象征之一。诗先通过想象描绘了火山爆发时的壮观景象及其巨大破坏力,然后写实景,抒感慨。说火山停止喷发后,岩浆冷却,凝结为僵硬丑怪的岩石,火山灰变成肥沃的土壤,雨水滋润,熏风吹拂,植物蓬勃生长,开出满山满坡灿烂鲜花,佳气葱郁,让人陶醉。景为新景,揭示事物转化之理,颂美顽强的生命力,也别有韵致。

  刘征新西兰之行还有一首《蝶恋花·蓝色的花》:

  不著猩红不著素,独处幽篁,翠袖当风舞。海上繁星飘坠处,繁星缀作枝头玉。 搜遍群芳无此谱。别样风情,似听蓝花曲。应是儿家在中土,信天游罢兰乡驻。

  词有自注:“到处是花,多是红黄白粉,独邻家门前有一棵树,缀满繁茂的蓝色花朵,宝蓝色略带深紫。那树高十米左右,枝杈四覆,那花密密层层,有花无叶。落花满地,像铺蓝色地毯,而树上的花不见减少,大约是随落随开,故无凋谢之象。曾听《信天游·兰花花》,凄婉动人,以蓝色形容美人,传统诗词中罕见。见此树乃知此曲之妙。万树猩红一点蓝,令人陶醉。”解释了作词缘起和词作内容。此树此景既奇,以词咏之,自开生面。

  美国纽约州和加拿大安大略省交界处的尼亚加拉瀑布,是世界上水量、落差、宽度、流速最大的瀑布之一,被称为世界上最狂野的瀑布。文伯伦有五古《尼亚加拉观瀑》,华裔学者、美国耶鲁大学教师苏炜有七律《尼亚加拉大瀑布》。苏炜诗系2004年6月游瀑布所作,诗云:

  大地倾怀吐巨波,垂天白练崛嵯峨。

  三千奔马坠陵壑,十万惊雷罢槊戈。

  造物自凭磅礴气,山川竞写浩然歌。

  飞丝湿我襟前草,涓滴原来造此河。

  采用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写出大瀑布的巨大体量、洁白颜色和磅礴气势。大地敞开胸怀,吐出巨量水流,滔滔滚滚,劈空而下,雷霆万钧。尾联从风吹过来的细细雨丝联想到再大的瀑布都是由涓滴细流汇聚而成,符合事物实际,也蕴含哲理,耐人寻味。

  写海景的如黄坤尧《雅灵顿礁(Arlington Reef)》、张岳琦《新西兰海岸风雨即景》。澳大利亚大堡礁绵延2011公里,最宽处161公里,有2900个大小珊瑚礁岛,是世界上最大、最美的珊瑚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雅灵顿礁(又译阿灵顿礁、爱灵礁)是其中一部分,黄坤尧《雅灵顿礁(Arlington Reef)》咏之:

  万里晴开大堡礁,浮台四望海天遥。

  珊瑚丛绕花千树,潮汐音和尺八箫。

  潜艇载浮鱼浪涌,龙宫乍现藻频招。

  澄蓝黛绿迷云影,闪烁珠光蚌蛤娇。

  描写大堡礁在浩瀚无边的大海之中,万里晴天,海水或深绿或浅蓝,云影荡漾;水中珊瑚丛丛,五彩缤纷,仿佛千万树花盛开;鱼群阵阵,如波浪翻滚;蚌蛤娇美,珠光闪耀;潮起潮落,声音悦耳;海藻飘动,召唤游人。各种景观构成壮美意境,充分展现了大堡礁之美和游大堡礁之爽快,令人神往。题材新,境界壮。

  袁行霈《美国新罕布什道上》写美国新罕布什州南部平原秋天原野风光:

  两厢红叶涌如潮,让我通衢入碧霄。

  采得秋光添逸兴,高歌一曲伴清飚。

  说公路两边全部是红叶,在车上观看,如一波波潮水涌到眼前,写景真切,富于动感。“让我通衢入碧霄”最佳,因为公路笔直、宽广,路的末端好像伸入蓝天。如此秋光,如此美景,让诗人逸兴遄飞,忍不住在清爽的秋风中开怀高歌。

  郑欣淼2011 年10 月作《马赛马拉歌》,有序说:“肯尼亚马赛马拉动物保护区始建于1961 年,面积1672 平方公里,系世界最佳野生动物禁猎区之一,亦系世界最大野生哺乳动物园,拥有95 种哺乳动物与450种鸟类。”诗曰:

  仿佛鸿蒙初开时,皆随狉獉返太古。

  低丘平野无边阔,拉马河映夕阳暮。

  游目雨霁连天草,疏疏兀立平顶树。

  世间犹留处女地,生类陶陶诚乐土。

  文质彬彬长颈鹿,野牛徘徊象回顾。

  角马此时静如许,当日汹汹同抢渡。

  草丛忽窜豺狗辈,树下更听狮子怒。

  苍昊秃鹫展劲翮,鸟名秘书自媚妩。

  行行难觅金钱豹,款款惯见蛱蝶舞。

  风吹云散牛羊闲,天高地迥不相忤。

  尤看雄悍马赛人,红衣荷戈何威武!

  天生万物非刍狗,万物熙和应共处。

  攘攘休言竞自由,冥冥之中有定数。

  日落月出知何年,岚气榛烟凝紫雾。

  夜阑众籁俱未寂,天人之道今更悟。

  诗描写非洲稀树草原的特征和众多动物相存相争的情景。此类景象为国内所无,在山水诗中特著雄奇。

  地理空间不同,观察世界的角度不同,会带来新的认知和审美体验。萧宜美《北极极点体验》:

  已到地球冰尽头,游轮恰似北极楼。

  十分清醒失方位,四面是南一望收。

  在北极极点,所有方向都是南方,不亲临其地,难有如此真切的体验。而亲临其地,便有顾盼自雄英姿。

  王玉明《南极礼赞》八首,说“2011年12月25日圣诞之晨于船上”,其中《惊艳》云:

  且由缘分任晴阴,久立船头盼女神。

  不负相思天作美,奇峰露处火烧云。

  南极给人的印象是冰天雪地,寒风凛冽,景物单调,而诗人清晨在船上看到日出时,阳光照射南极冰峰,红霞灿烂,冰原上也有了热烈的感觉。这是宇宙之大美,不亲临其地,亦不知天地间还有如此景观。

  自然美是造化给人类的恩赐,景观越多样,给人的美感就越丰富。自然美是超越国家、民族、文化的共同美,通过诗词书写,跨越时空为其他地方的人们共享。同时,自然美需要诗歌的发现、强化、彰显,“美不自美,因人而彰”(柳宗元《邕州马退山茅草亭记》)。域外山水诗,让山水之美进一步开显,为世人提供了多姿多彩的审美对象,使自然美的价值得到充分实现,很有意义。

二、书写外国人文景观,颂美异域美文化,批判丑文化

人文景观是在特定的地域、历史中形成的,是历史文化的载体,凝聚了各地的文化精华,也定格了历史上的野蛮和丑陋。世界广大,各国的人文景观层出不穷,各具特点和魅力。世界各地著名的名胜古迹、名人遗迹、城镇、文物与艺术、民间习俗等屡屡见诸诗章。那些人文底蕴深厚、与中国关系密切的人文景观更受诗家青睐。

  中国现代文化是在西方影响下展开的,一些著名文学艺术家的作品被译介到中国,沾溉了中国诗人的精神世界。那些光辉灿烂的文化巨星如但丁、莎士比亚、歌德、托尔斯泰、安徒生、贝多芬、莫扎特等尤为人们仰慕。诗人到了他们的祖国,瞻拜名人故居、遗物、塑像,往往作诗表达崇敬之情。

  托尔斯泰是俄罗斯文豪和世界文学伟人,深受中国人敬仰。蔡厚示2004年7月游俄,作《西游漫吟》七绝组诗,其中一首是《托尔斯泰旧居在莫斯科南图拉省》,说:“沃原碧野近俄都,庐舍田畴入画图。遥仰托翁耕作处,今谁继写伟人书?”描写了托翁故乡及其故居的田园美景,凸显其躬耕风范,表达仰慕之情。王充闾2006年作《拜谒列夫·托尔斯泰墓园》:

  漫道萧萧墓垅寒,丰碑高矗地天间。

  百年风暴安然过,万仞门墙讵可攀。

  名重方知千纪短,才雄不觉五洲宽。

  尔来冷对邻家事,独拜文宗兴未阑。

  赞美托尔斯泰是天地间巍峨的丰碑,才华雄压世界,成就难以超越,千秋不朽,疾风暴雨不能损伤他的英名。尾联说苏联解体,天地翻覆,作者冷眼旁观,而托尔斯泰的价值和地位不受政局变化影响,作者拜谒的兴致、对他的崇仰丝毫不减。

  歌德在德语文学中占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他对中国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其《浮士德》有多种汉译本,《少年维特之烦恼》在青年中曾风靡一时。网络诗人向闲(卢象贤)2016年10月游德国,作《歌德像前》:

  校园犹记旧时光,买尔诗书费我粮。

  维特从来烦恼甚,仆人岂信菜根香。

  启蒙思想凭悲剧,照熟葡萄是太阳。

  小坐君前心不静,萋萋芳草令神伤。

  结合自己读书时代节衣缩食购买《少年维特之烦恼》、青年时代也像维特那样烦恼的亲切往事,表明自己对歌德的共鸣和痴迷。“仆人”句出自歌德小说《亲和力》中人物奥蒂莉说的一句话:“无人在自己的贴身仆人面前是一个英雄。”此处用来代指《亲和力》,也有平庸的人理解不了歌德的伟大之意。说歌德凭他的《浮士德》参与启蒙运动,引领人类走向光明。“照熟葡萄是太阳”出自梅林《歌德和现代》:“在德国文化领域中,没有比歌德更真实、更伟大、更不朽的人了。别的民族和时代可能有过或将有更伟大的诗人,但歌德对于德国文化,好比太阳对于大地,尽管天狼星具有比太阳更多的光和热,然而照熟大地上葡萄的是太阳,而不是天狼星。”这里指歌德的文学和思想照亮人类,让他们成熟。

  向闲还有《艾菲尔铁塔》:

  战神广场塔摩天,革命当时一百年。

  博览会中人已去,巴黎市上铁难迁。

  登临更觉城池秀,啜饮倍添滋味鲜。

  写遍和平谁手笔,文明新路正无边。

  巴黎艾菲尔铁塔是现代工业革命的象征。此诗写铁塔建造的背景和历史,“铁难迁”表明其恒久。登塔俯瞰巴黎,城市更美;在塔上喝咖啡,别有滋味,这种滋味就是对“和平”“文明”的爱慕。结句揭示铁塔的历史意义:它照亮了人类的文明征程,而追求文明才是人类不断进步的新路、正道。

  维也纳是闻名世界的音乐之都,每年的新年音乐会为中国人熟知和喜爱音乐的人向往。向闲有《维也纳》:

  音乐之都信不讹,满城剧院满城歌。

  森林滴翠铺长卷,河水流蓝送短波。

  嗟我头皤诗意倦,羡他国小大师多。

  今宵过客原无事,华尔兹中听协和。

  写出维也纳的城市特点、自然环境。“羡他国小大师多”是精警之句。

  张桂兴也有《维也纳金色大厅》:

  管弦齐奏响雷霆,名曲华章天籁声。

  大海浪涛人动魄,田园雨润草含情。

  才闻溪水欢歌去,又入丛林翠鸟鸣。

  音乐相通无国界,音符跳跃唤和平。

  首联写金色大厅演奏的音乐水平之高,中间二联描写音乐表现的意境之美,尾联揭示音乐的世界意义。他和向闲一样,认为音乐能沟通人的心灵,促进和谐。

  胡迎建2012 年12 月访问莫扎特故乡,有长篇五古《萨尔次堡市访莫札特广场、故居,遂登山上古堡》,写萨尔次堡自然景观、人文遗迹,向历史伟人致敬,说“此城气清美,曾诞莫札特。一一证天才,遗物珍手迹”;“想见拿破仑,征此激战役。斯人早已逝,天地存英魄。”

  乡村是自然与人文交融的景观。外国乡村与中国的有很大不同。北欧乡村风光更是举世闻名,张家安《途憩瑞士小村》写得很美:

  扁舟横野水,花气没村家。

  草色三分露,云痕一抹霞。

  熏风衔鸟语,薄雾幻晨纱。

  骋目溪桥上,烟甍对日斜。

  小桥、流水、扁舟、人家、鲜花、草地、云霞、薄雾、小鸟、熏风、炊烟、斜阳,各种美好景象纷呈,又以生动的语言连缀,构成优美意境,是难得的外国田园诗。

  历史文化有美好的,也有丑陋的,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欧洲的一些历史遗迹记载了其历史上曾有的野蛮,古罗马斗兽场就属于此类。赵仁珪《题罗马竞技场》:

  错落高台拱似城,当年万众醉腥风。

  冤魂不肯随风散,残草犹闻带血生。

  意大利古罗马竞技场(斗兽场)是古罗马帝国专供奴隶主、贵族和自由民观看斗兽或奴隶角斗的地方。有些人说罗马竞技场“是古罗马文明的象征”,未免讽刺。此诗批判罗马统治阶级的残忍,成千上万人在剧场中看人兽血腥搏斗,如痴如醉,丧失起码的人性。惨死的冤魂千年不散,斗兽场的野草至今吸吮人血而生长,既写出斗兽场罪孽之深重,也暗示某些欧洲人的嗜血品性至今不改,动辄在世界上挑起战争。

  刘征《题斗兽场铺路石》亦然:

  得自克洛赛,一块铺路石。其色黑如漆,其质坚如铁。风雨两千年,廉隅尚无缺。终古默无言,心事千百结。曾拖无数尸,肢折头颅裂,奴尸叠畜尸,人血混兽血。曾响步履声,威武杂轻捷。锦衣饰百宝,剑佩相摩戛。大笑眼出泪,狂吻忘形迹,都说真过瘾,今日乐无极。古事虽成尘,古魂未澌灭。嗜杀不解爱,异相实同质。夜深鬼嘘唏,众神醉如泥,天上无星月,地上无犬鸡。我起叩石问,潸然泪双垂。石唇忽颤抖,石心忽大悲,痛苦如狼嚎,欲语声已嘶。断续闻数字,惊心如震雷:“人啊别这样,这样何人为?”

  原注:“克洛赛(Colossco),古罗马竞技场,或称角斗场、斗牛场,建于2000 年前,约相当于中国的东汉。”诗对奴隶之惨死描写更具体,触目惊心。谴责罗马人嗜血成癖:“都说真过瘾,今日乐无极”,拿人不当人就不配为人。指出欧洲以杀人为乐的阴魂至今不散:“古魂未澌灭”。写得极其沉痛,警醒世人。从斗兽场铺路石的角度写,把它拟人化,构思巧妙。对丑陋、野蛮的批判和否定,就是对美好、文明的肯定与追求。

  文化有分享增值的特点。物质产品会因消费而耗减,一人占有多,另一人必然减少。文化则不同,文化观念、文化价值、美感体验等精神层面的东西,具有无限性,分享的人越多,发挥的作用越大,不但不会耗减,反而会不断增值。域外人文景观是人类文化重要成果,通过诗词书写而为更多的人分享,其影响面就越广,其价值就实现得越充分。

三、书写文化多样性,表现美美与共的文化理想

文化多样性为人类提供丰富的精神资源,满足人的多样化精神需求,增强精神生活的幸福感,善莫大焉。到了国外,置身于不同文化之中,容易打破井底窥天的局限,跳出自我中心主义的锢囿,而发现多元文化之美,并增强文化交流、文明互鉴的主动性。“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

  钟家佐2002 年10 月作《加勒比海游轮所见》很好表现了这一点:

  万国衣冠聚一堂,无须楚楚作轩昂。

  袒胸露体非为异,绘脸文身不是狂。

  亲见人间多格调,休拴门槛自彷徨。

  老来始觉海天阔,太息深山出夜郎。

  加勒比海游轮上,不同国家的游客共聚一堂,因为是旅游,大家都自由随意,没有衣冠楚楚,有的人袒胸露体,身上脸上绘有图案,其他人不以为意,自自然然,融洽相处。由此悟到,人们有不同的爱好,人世间有不同的文化,都应该尊重。多种格调共存,世界就如大海、天空般广阔。倘若不走出深山、走出国门,看不到世界之广大、多样,就容易夜郎自大,自我膨胀,自我欺骗,然后自甘落后,自讨没趣。“休拴门槛自彷徨”是总结历史教训的见道语。

  2002 年3 月,张文勋到美国访问讲学,作《参观伯克利校园》:“青山秀水郁葱葱,隐约楼台碧海东。塔耸重霄声誉远,桥飞巨浪水天空。人文气象满黉宇,学术氛围传校风。教育不分肤色异,英才荟萃五洲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是世界顶尖大学之一,诗描写学校景观,称美其气象、校风和声誉。尾联所写正是尊重文化多样性、包容多元文化的体现。

  张文勋又有《有感于东风压倒西风之谈》二绝句,有长序:“访美时间虽短,但也亲眼看到美国生活现状,社会问题固然不少,但其物质文化生活都富裕也是事实。中国正发展中,进步迅猛,但仍不能相比。各有优点和不足,能互补则双美,何必一定要以东风压倒西风而相较量耶?”这是持平之论。诗云:

  东风吹遍草木生,万物复苏百鸟鸣。

  莫道西风无气力,满园果实压枝倾。

  东风何必压西风,顺应自然气运通。

  四季周行皆有数,各行其道自相融。

  美国对全世界横加干涉,想以“西风”压倒全球,唯我独尊,固然邪恶和讨厌,我们倘反其道而行,必欲以“东方压倒西风”,也不可取。水火不容的强对抗,必然落入“修昔底德陷阱”,两败俱伤。“辽阔的太平洋容得下中美两个大国”。大家各行其道,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才是理想的状态。当前,美国单边主义和霸凌主义甚嚣尘上,“西风”不压到全球似不足以消其心头之恨,这是另一种极端主义。我们要捍卫自己的权利,但也不必随之起舞,要超越美式偏狭思想和极端主义,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以“顺应自然气运通”“各行其道自相融”的包容,占领道义和价值制高点,引领人类走向和谐世界。即便非要“东风压倒西风”,这也才是制胜之道。诗内涵好,全用比兴,诗艺亦臻上乘。

  袁行霈2001 年11 月访问斐济,作《观斐济草裙舞》:

  簪花左鬓女儿身,皓齿明眸亦动人。

  最是草裙回舞处,悠悠千载古风淳。

  草裙舞是南太平洋诸岛的土著民族舞蹈,跳舞时人们身穿短裙,头带鲜花,舞姿热情奔放,充满力量,表达祝福。此诗描写斐济草裙舞,说跳舞的女孩们(首句自注:“斐济妇女簪花,左右有别——左簪未婚,右簪已婚”)明眸皓齿,形象美丽,舞姿动人;草裙舞是流传千年的传统文化,反映了淳朴的民风。

  文化多样性为文化交流互鉴提供了基础。文化因交流互鉴而互相激发,使文化获得新的动力而进一步发展。一种文化在自我封闭中难免自我陶醉,产生惰性,逐渐丧失活力而老化、僵化,而不同文化的交流碰撞则带来新的刺激、新的资源,在异文化的启发、诱导下,传统中原有的美好因素继续成长、扩展,新的美好因素被吸纳,从而实现文化的继长增高,文化也就更丰盈和强健。因此,诗词的文化多样性书写有重要价值。

四、表达人类和平诉求,表现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和平是人类最持久的夙愿,是人类最基本的共同价值。历史上的世界大战和现实中的烽火硝烟,造成无数人间惨剧。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有共同的命运,诗人们期望人类能够和平相处,在地球方舟同舟共济。千禧年,诗人们抒发对新世纪的期盼,这样的理念尤其强烈。钟树梁《二千年新年书感五首》之五说:

  风展红旗建大猷,泱泱古国重新谋。

  中华特色求兼济,霸主强权应早休。

  寰宇庶民有寰宇,绿洲环卫保绿洲。

  大千星座遥观我,耀彩安居一地球。

  说从浩瀚的宇宙俯瞰,地球如此璀璨美丽,作为人类共有的家园,应倍加珍惜。中国发展生机勃勃,前程似锦,要以“达则兼济天下”的胸怀,在新世纪为世界谋划新的发展方略,而那些以强权称霸世界的国家应改弦更张,互相尊重,和平共处,共同守护人类的家园,保卫宇宙中的一片绿洲:“耀彩安居一地球”。这已经蕴含了以中国理念、中国智慧、中国气度和中国方案引领世界走正确道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宅心仁厚,义理正大,言之谆谆。

  钟振振2003 年作《世界和平三题》,以虔诚之心为地球向苍天祝祷,希望苍天化干戈为玉帛,让人类不再为追名逐利而争斗,共享日月光辉。诗曰:

  我与寰球祝上苍,三生心事一炉香。

  青词只写唐人句:兵气销为日月光!

  佛陀上帝与安拉,我愿三家作一家。

  莫向天堂斗蛮触,好教人世种桑麻。

  天下有情成眷属,人间无处不芳菲。

  平生只此难圆梦,热泪时时湿布衣。

  “兵气”句出自唐常建《塞下曲四首》其一:“玉帛朝回望帝乡,乌孙归去不称王。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和平是人类的最大利益,通过战争获得的利益与之相比,就是蜗角虚名、蝇头微利,实在不值。和平让人们能够安心耕田种地,以劳动创造幸福生活;让人间到处鲜花盛开,美丽充盈;让天下有情人皆成眷属,温馨美好。这是多么美好的愿景!诗人清楚,这样的愿景很难实现,思之不免泪湿衣襟。但是,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法·序言》所说:“战争起源于人之思想,故务需于人之思想中筑起保卫和平之屏障。”这句话用多种语言镌刻在教科文组织总部大楼前的石碑上,提醒人们树立和平思想对避免战争极其重要。网络诗词名家军持(秦鸿)2015年作《乙未米国纪游·纽约联合国总部》也说:“万国旌旗次第开,五洲坼隙弋蛟鲐。安能玉帛销锋镝,免使苍生付劫灰。”和平的善念是遏制战争的重要思想基础,因此,诗人的诉求非常可贵。

  人类拥有强烈追求善的天性,同时拥有为恶的潜能,构成悖论。钟振振2010年8月作《偶览十七年前纽约世贸中心楼上所摄自由女神岛旧照》:

  世贸有中心,美东岸海矗。仰之百丈高,井梯升颇速。瞬息到顶巅,四顾群厦伏。鸟瞰女神岛,巨像仅可握。环瀛波光明,唯此寸土墨。女神炬燎微,自由困桎梏。骇瞩追其因,片云黑蔽日。咎兆凶如斯,余怀长戚戚。当时诚不解,后事惊惨毒。绝杀九一一,双塔烧天烛。烈焰炽未消,轰然剩颓壁。哀哀三千人,同命葬瓦砾。寰球称独霸,亦堕恶梦魇。向来居刀俎,今乃从鱼肉。失计护烝民,羞怒且报复。猎火搜深山,风暴卷沙漠。上帝对真主,魔界斗蛮触。谁识乌托邦?但见阿鼻狱。呜呼美利坚,吁嚱伊拉克。书生百无用,徒为苍生哭。

  结合“9.11”灾难思考自由与枷锁、战争与报复的关系。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自以为给伊拉克民主自由,但这只是美丽的乌托邦,实际造成的是阿鼻地狱。并带来反噬,极端主义和恐怖分子制造了“9.11”事件,让“双塔烧天烛”“轰然剩颓壁”,“哀哀三千人,同命葬瓦砾”,惨不忍睹。而美国“寰球称独霸”,以为可以擅作威褔,到处煽风点火,或赤膊上阵,让世界动荡不安。冤冤相报,都不得安宁,美国自己也从刀俎变为鱼肉,堕入“恶梦魇”。诗中写诗人在世贸中心鸟瞰女神岛和自由女神像:“环瀛波光明,唯此寸土墨。女神炬燎微,自由困桎梏。骇瞩追其因,片云黑蔽日。”象征美国有心魔,自我遮蔽,偏执的“自由”带来自我“桎梏”,造成美式“自由”的式微。“上帝对真主,魔界斗蛮触”,战争不断,造成无穷苦难。诗人忧虑苍生命运,而无力改变,不仅潸然泪下。悲天悯人,感情沉郁,动人肺腑。思理深湛,见解超卓,启人深思。

  李翔2002年3月作《巴以冲突感赋》:

  中东局势乱如麻,烽火连天举世嗟。

  玉石俱焚强压弱,妇孺同尽齿还牙。

  世人皆可称兄弟,巴以缘何总怨家?

  旧恨新仇几时了,和平难放血中花。

  巴以冲突延续数百年,局势乱如麻,战火连天,玉石俱焚,确实“举世嗟”。冤冤相报,旧恨新仇不断积累,难有了结,这种感慨与钟振振相同。

  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还表现为诗人对他国自然灾害感同身受,寄予同情,不当幸灾乐祸的旁观者。2004 年印度洋大海啸、2011 年日本福岛地震,造成惨痛悲剧。诗人诉诸笔墨,写灾害之剧烈,表现关切互助的人类爱心。

  2004 年12 月26 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里氏9级强烈地震,引起海啸,波及东南亚和南亚数国,世称印度洋大海啸。造成近30 万人死亡,10 余万人下落不明,百万人流离失所,是世界近200 年来死伤最惨重的海啸灾难。福建诗坛耆宿赵玉林“诗以哀之”,作长篇乐府歌行《悲海啸》。王澍有《人类爱心》说:

  地灵震怒海披猖,虎啸掀翻印度洋。

  一十四邦沦沼泽,卅馀万众葬鱼肠。

  中华纾难不遗力,列国捐输慨解囊。

  共济同乘舟诺亚,高歌猛进掬心香。

  写了地震和海啸之猖狂,造成的危害之严重。面对灾难,中国政府不遗余力给予援助,其他国家也慷慨解囊,都超越国度奉献爱心,纾解困难,体现了同舟共济的理念和情怀。诗人认为,有此理念和爱心,人类不管遭遇多么严重的灾难,都能克服之而高歌猛进。这是大胸怀、大格局。

  2011年3月11日,日本福岛发生9级强地震,引发高达数米的巨大海啸,对日本东北部岩手县、宫城县、福岛县等地造成毁灭性破坏,近两万人遇难,2500 余人下落不明。福岛第一核电站在海啸冲击下破损,发生核泄漏。杨逸明《日本地震感赋》写此事:

  频闻海上未休兵,谁遣千军海底争?

  板块自残撕脸面,波涛相虐袭蓬瀛。

  劫来深感人无力,援至方知世有情。

  多少地球村大国,天公只作小鲜烹!

  地欲倾斜海欲摧,剧怜人类恁多灾!

  如萍列岛频遭劫,似纸群楼旋化灰。

  行健精神强可恃,处危生命弱堪哀。

  几时能聚环球客,共把方舟打造来?

  诗说,日本由于处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地震频发,“如萍列岛频遭劫”。天地不仁,视万民为刍狗,小小动作,天翻地覆,浩劫人类。在自然暴力面前,人类都有共同的不幸命运:“剧怜人类恁多灾”;地球上不管多么强大的国家,“天公只作小鲜烹”,“劫来深感人无力”。世界各国各方面参与救援,就让世界“有情”而温暖,值得珍爱。近代以来,中日两国有剪不断理还乱的爱恨情仇,作者从“地球村”视角出发,从“处危生命弱堪哀”的悲悯情怀出发,超越仇恨,予以同情。并呼吁人类能够团结打造诺亚方舟,和衷共济,共同应对自然灾害。

  人类共同体意识还表现为对人类共同生存的地球生态的关切。全球环境恶化,生态失衡,资源枯竭,任何国家都不能独善其身,任何人都要承受其害。晏西征《忧环保》说:“飓风才肆虐,酸雨又滂沱。索取贪无止,平衡失渐多。生存殃鸟兽,污染到江河。臭氧层穿洞,娲皇可奈何?”揭示了地球面临的严峻环境形势和生态危机。

  陈祥耀2001年作《杞忧》,较为全面地反映了现代生态思想,写得平实,但启人深思,是一位高龄老人对新世纪的殷忧和祈盼。诗曰:

  人居天地中,实为万物灵。竭其灵智性,大力创文明。高楼匝地起,广道辟纵横。器物缤纷作,华光灿烂呈。外星苟有人,窥见心诧惊。以此足自豪,无负所秉生。然而有负面,时久患滋萌。人口日繁殖,取给日添增。山林恣损伐,生态失均衡。矿藏开穴地,油气采深层。地球表与里,耗亏难再益。积之亿万年,不敢问前程。昌黎有戏论,极酣笔墨能。人从天地出,虫由果蒇生。人之祸天地,虫果莫相形。利害知忧患,节制盍先行。地球同寄籍,保此大家庭。

  人是万物之灵,以其“灵智性”获得超强能力,创造了足以自豪的文明。同时,人类这种超强能力也有负面作用,他对自然的祸害,是其他动物不能比拟的,长期恣意残害自然,导致“生态失均衡”,资源枯竭,长此以往,人类必然走向自我毁灭:“积之亿万年,不敢问前程”。因此,寄居于地球上的每个人要明白利害,增强忧患意识,节制欲望,节约资源,保持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保此大家庭”。

  倡导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世纪中国的“新谋”“大猷”,它的目标是“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这是全新的价值理念和愿景,为人类共创美好未来提供指引。“诗亦不须论,真善美长存。天导飞升路,人从不二门”(吴征镒《次韵和顾一樵先生诗论》),人类的善行要用善念引导,当代诗词蕴含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是助推这一愿景传播和实现的积极文化力量。

  “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赵翼《论诗》)。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新事物、新观念、新经验、新问题,诗词加以关注、思考、表现,就有新作品。当代诗词中的国际题材作品表明,诗词创作完全可以与时俱进,“力探唐宋未造之境”,生生不息。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