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我的三重证悟论:学着我 想着我 活着我——从两句清人的山水诗谈起

时间:2023/11/9 作者: 心潮诗词评论 热度: 14824
高 昌

  (作者系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中华诗词》杂志主编,《中国文化报》社理论部主任)

  四山云似饭初熟,

  一路滩如花乱开。

  这是我很喜欢的一联清人留下来的对仗,也是今天我想和诗友们分享的两句诗。这两句诗表达的是舟行漓江时候的奇妙感受。

  了解漓江的诗友们都知道,那里的风景非常漂亮,唐代韩愈形容说是“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篸(古通簪)。”这是流传很广的一联名句,出自《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全诗如下:

  苍苍森入桂,兹地在湘南。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篸。

  户多输翠羽,家自种黄甘。

  远胜登仙去,飞鸾不假骖。

  青罗带的字面意思是指青色的绫罗制成的飘带。碧玉簪的字面意思是指碧玉做成的簪子。这两句诗借助两个比喻,表现了漓江风景的美好,元气浑成,色彩明丽,迤逦灵动,经常被人引用。

  当代诗人邓拓从中引申出一句“青罗带绕千山梦,碧玉簪系万缕丝”,也很有名。这两句出自《题漓江春画页》,全诗如下:

  一见漓江不忍离,别来朝夕似相思。

  青罗带绕千山梦,碧玉簪系万缕丝。

  愿约三生酬壮志,勤将四季作农时。

  迢迢南北情何限?心逐春风到水湄。

  “青罗带绕千山梦,碧玉簪系万缕丝”这两句也是暗喻,是用青罗带比喻水,用碧玉簪比喻山。韩愈捕捉到的两个意象特别鲜明特别漂亮,也很符合漓江的地形地貌,所以不胫而走,几乎成了宣传漓江的广告词。代代相传,口口相授,人们实在是太熟悉了。

  那么,后人可不可以把表现漓江的诗句再写得更别致一些呢?

  诗人贺敬之在新诗中是这样写的:

  云中的神啊雾中的仙,

  神姿仙态桂林的山。

  情一样深啊梦一样美,

  如情似梦漓江的水。

  这还是用了比喻的写法,而且他也是像邓拓那样,用情和梦这种看不见的东西来比喻现实中流动的江水,空灵飘逸,非常潇洒。

  这些关于漓江的名句,一般都采用了比喻的写法,运用也比较成功。我今天要讲述的这两句清代人的诗,作者是著名诗人易顺鼎。他这里也同样是采用比喻的手法,不过路子比较野,力道比较蛮,别有一种爽快和淳朴的味道。

  易顺鼎(1858~1920),湖南龙阳(今湖南汉寿)人。字实甫、石甫、实父、仲硕、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自署琴志楼、楚颂亭、宝瓠斋、橘洲醒人等。他“生而颖敏,锦心玉貌,五岁能文,八岁能诗,长益美丽自喜”,十五成婚,留下了“眼界大千皆泪海,头衔第一是花王”“生来莲子心原苦,死伴桃花骨亦香”等名句。十七岁中举,后应召冒雪进南京,一日写成《金陵杂感》七律二十首,“地下女郎多艳鬼,江南天子半才人”“淘残旧院如脂水,住惯降王没骨山”“衰柳绿连三妹水,冰枫红替六朝花”至今流传。二十岁时他在自撰的《忏绮斋铭》中以“怡红公子,惨绿少年;芙蓉城主,潇湘水仙”自居。中年丧母以后则以哭庵为号,并做《哭庵传》自诩“生平二十余年内,初为神童,为才子,继为酒人,为游侠少年,为名士,为经生,为学人,为贵官,为隐士,忽东忽西,忽出忽没,其师与友谑之,称为神龙。其操行亡定,若儒若墨,若夷若惠,莫能以一节称之。为文章亦然,或古或今,或朴或华,莫能以一诣绳之。要其轻天下,齐万物,非尧舜、薄汤武之心,则未尝一日易也”。他最著名的一段自白是:“人生必备三副热泪,一哭天下大事不可为,二哭文章不遇识者,三哭从来沦落不遇佳人。此三副眼泪绝非小儿女惺忪作态可比,惟大英雄方能得其中至味”。

  马关条约签订后,他曾经上书请罢和议,还两次去台湾帮助刘永福的黑旗军奋起抗倭。他的《寓台咏怀》一诗充满爱国情怀。全诗如下:

  宝刀未斩郅支头,惭愧炎黄此系舟。

  泛海零丁文信国,渡泸兵甲武乡侯。

  偶因射虎随飞将,曾对盘鸢忆少游。

  马革倘能归故里,招魂应向日南洲。

  他晚年拥护袁世凯称帝,当过袁世凯的印铸局长,后来更是纵情歌楼妓馆,颓唐浪荡,做了不少荒唐事,写了不少无聊文字。易顺鼎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自称“新词欲赋贺梅子,他日应呼易柳州”,非常自负。仅就诗艺来说,他在清代诗人中是一个绕不过去的重镇。据说其一生写诗近万首,这个数目已经接近古代诗人中的冠军陆游了。不过因为种种原因,他流传下来的作品只有三千多首,很多作品都散佚了。他一生虽然变体颇多,但是从内容上来看,却可以分成前期和后期两个明显的部分。前期创作才气奔放,性情纯厚,受到人们的称赏。而到了中年以后,老笔颓唐,率多游戏,写了不少人生败笔。也就是说相较而言,他的早期作品写得更好一些。

  我今天和大家分享的这两句山水诗,就出自易顺鼎的早期作品。当时他从梧州去桂林,乘船在漓江看风景时写了一首诗表达旅途所闻所见,其中两句就是“四山云似饭初熟,一路滩如花乱开。”这首诗写完之后,他自己并不是太看重,所以也就没有及时收录下来,时间久了他也就忘记了。过了几十年,到了他51岁的时候,在京都遇见一个名叫庄思缄的粉丝。庄思缄跟他说起这两句诗,夸奖说怎么怎么好。易顺鼎这才想起在漓江确实写过这么两句诗。于是就问庄思缄是在什么地方见到的,对方说是在某人的扇子上见到的,只是全诗记不起来了。幸亏易顺鼎用这首诗给人题写过纸扇,所以经过庄思缄的背诵,保留下来这一联珍贵的记忆,全诗现在可惜已经找不到了。留下来的这两句能够经历过时间考验而被人记住,不仅因为幸运,也确实有着一种活色生香的特别味道。

  易顺鼎自己本是一位写诗快手,内容上也带有很鲜明的自白特色,他的诗词基本上可以看成是诗人自己的情感日记。生活的源泉所给予他的审美感受真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仿佛信手一挥灵感就来,随时随地都可以奔突澎湃,一发而不可收。他从小就是神童,从七岁吟句一直到民国初年去世,一生写诗,写作风格也经历了多次变化。不过他的诗也有一个稳定的特点最为鲜明,就是特别重视对偶的推敲和创新。他善于用比喻成对,而且属对工巧,用意新颖,造语奇特,比如“夕阳红煞鸦边树,秋柳黄于马上人”“心上故人三五雁,腰间神物一双龙”……列举的这些句子虽然“有味道”,但还是能够想出来的“味道”,而“四山云似饭初熟,一路滩如花乱开”这一联的“有味道”,却有着很多想不出来的“味道”,让人非常惊艳。

  “味道”在哪里呢?我认为至少有以下八点:

  第一,切景切事。白云在青山周围蒸腾漫卷,沐浴着阳光,确实像是刚刚蒸熟的米饭。一路上美丽的江滩就像花一样自然怒放,各有各的美好。写漓江,是漓江,妙在此情此景,此时此地。正如清代袁枚所说:“夫诗为天地之音,有定而无定,到恰到好处,自成音节,此中微妙,口不能言。”这两句诗就是实现了“恰到好处”。诗人清楚地交代了具体的景象,描述了动人的旅程,传递了游赏的快乐,隐约透露了诙谐的性灵。用语简练精当,看似平凡直白,实际上是恰切难得。

  第二,层次有序。从“饭初熟”的三字联想来推测,诗人作这首诗时的时间应该是已近黄昏,所以产生了晚饭的遐思。他安坐在船头上,环顾四周景色,回味一路风光,随后诗情也在两岸悠然生发,接着把四山两岸尽收心底,跃然纸上。上下句分咏远景和近景,静景和动景,周遭和来路,写得有层次,有色彩,有情绪,还有温度,有趣味,有赏心悦目的轻松感,有人间烟火气。上联和下联大开大合,异曲同工,相互浸润,采用的云和滩这两个意象也直观鲜活,很自然地就融合成了相依相存、此呼彼应、逼真传神的整体意境。

  第三,相衬互托。易顺鼎曾经这样写山水感受:“青山无一尘,青天无一云。天上惟一月,山中惟一人。”“此时闻松声,此时闻钟声,此时闻涧声,此时闻虫声。”这样写,就是用各种意象互相映衬重叠,烘托出个人的独特感受。只是句子上稍微简单些,不如漓江这一联的味道更浓郁。上下两句融为一体,用饱满的形象互相衬托,互相丰富。圆形和线形两两照应,动静相衬,交相辉映。来路的回忆和眼前的景物虚实相生,前后对照,而且还适当留出了浮想和回味的美感空白。上句画面画得很满,下句的画面则留得很长,空出了审美联想的足够空间和悠远韵致。既赋予动态的云彩以静态美,也赋予静态的江滩以动态美。不仅扩大了诗歌表现力,而且更增一番尖新韵致。饭初熟写出了暖融融,花乱开写出了美滋滋。初字,写其鲜。乱字,写其绚。上下贯通,前后相续,生发出了立体的环视效果,映衬出了内心的兴致勃勃。

  第四,气韵圆足。庄子有言:“人之生,气之聚也。”曹丕有言:“文以气为主。”这里的“气”,我理解是指生气,也就是充盈在“人”与“文”之间的生命活力和精神血性。倘若借此“气”以论诗,我认为首先强调的也是作诗要有生气。气足则生动,有气即生,无气则死。振响著形,一气运化,得之自然。有了生气就有了蓬勃,有了活泼,有了力量。易顺鼎这两句诗,就接了地气,让我感受到一种热腾腾的烟火景象,呈现一片葳蕤面貌,流转一脉真山活水,洋溢着扑面而来的原生态的生活气息。饭和花的比喻不失自然而又气象全得,既包含了奇妙的形似,而又大胆果断地以小象喻大形,远远超越了自然形似的状态,充满了生命律动和不俗气概。

  第五,俗中生趣。著一“熟”字,营造出了热感;著一“乱”字,营造出了动态;著一“饭”字,营造出了情致;著一“花”字,营造出了美感。易先生大胆发挥,思路清奇,一派性灵之声。他很喜欢采用口语化的俗字俗词,用得大胆而又可爱,读来有趣,画来有色,嚼来有味,想来有感,别具一种活泼调皮之美。“世间死法思量遍,上策无过近媚猪”“三十功名尘与土,五千道德粕兼糟”“此世界是和世界,狗彘盗贼兼优倡”等等愤激语,也有一些让人啼笑皆非的爽利气味。再如“年荒颇似大兵后,春懒还如小病人”“记取僧楼听雪夜,万山如墨一灯红”“乐天即是神仙福,传世原非将相名”“天末故人鸿雁少,古来名士鲫鱼多”“衰柳绿连三妹水,冷枫红替六朝花”“捣完麝桂成灰土,烧尽莺花作爨薪”等著名诗句,其中的大兵、小病人、僧楼、灯红、神仙福、将相名、鲫鱼、三妹、替、连、捣、烧,均是俗字俗语的轻描淡写,但读来巧捷顺畅,如跳珠跃荷,流泉走涧,酣畅淋漓,妙不可言。在漓江写的“四山云似饭初熟”这里的“饭初熟”,也是典型的俗字俗语,但是下字响,造语圆,产生了非常美妙的化合反应。由此可见,字无雅俗,骨有清浊。关键还是在“以故为新、以俗为雅”这八个字上。此间运用之妙,确实存乎一心。信口而出、信手而来的句子,往往最得天趣,最耐咀嚼。

  第六,语谐情深。诗人描摹了漓江风景的秀美幽深和恬静亲切,不仅仅是工笔素描云态和滩色,而且传递出了诗人的淘气俏皮的轻松愉快的心情。景物通过两个别致的比喻,就带上了浓郁的人间情绪。天人合一,宛然忘机。云是软糯香甜、洁白圆润的,花是无拘无束、尽情开放的。山水浑然,滩花交映,寄寓着质朴恬淡而又浓郁多姿的游吟情致。诗人的浮想联翩,体现了诗人的欢欣和眷恋。正如宋人魏庆之在《诗人玉屑》中所言:“摹写景象,巧夺天真,探索幽微,妙与神会,谓之物象。”如果没有“意与格以主之”,那么“才虽华藻,辞虽雄赡,皆无取也。”正因为易顺鼎将自我的独特感受浸润到了眼前的景物之中,所以这两句诗才焕发了一种熠熠生辉的生命力。

  第七,簇簇生新。旧体诗虽然是代代承传的文体形式,但在表现内容上却绝不能满足于拼凑各种陈陈相因的类书辞藻,否则越是“遣词求工”,就越是“去法愈远”。比如云彩是气体,米饭是固体,他用固体比喻气体,本来已经很新鲜了,而且他还给米饭加上初熟的定语,也就是加上了热气蒸腾的视觉效果,还有煦暖的温度和喷香的味道,确实是戛戛独造,异彩辐射,炫人眼目。写漓江山水的诗句多了去了,易顺鼎这两句出语不凡,意境雄浑,开掘出了属于自己的那份细微体会和美感特质,写出了似醒非醒、如痴如醉的感觉,写出了心内之象和画外之象——做到了“人所易言,我寡言之,人所难言,我易言之”。我曾和著名美学家李元洛老师交流,他认为易顺鼎这两句诗“其比喻可称‘远距离联想’所致,因云与初熟之饭,滩与乱开之花,风马牛不相涉也,然才人迁想妙得,自成佳趣。此亦为西方文论所云之‘陌生化’也,因远距离,便更具新鲜感。近距离联想所致之比喻也常有妙问,但易流于熟与俗,如美女与花之类。(妙问为妙句之误)远距离联想如不能无理而妙,则荒诞艰涩,时下之新潮诗屡见不鲜也。”这种远距离联想,其实也正是基于独具性灵的生新体味。

  第八,流畅自然。易顺鼎这两句诗脱口而出、情不自禁,更重要的是不刻意,不造作,不矫饰,不雕琢,洗尽铅华,飞扬飘逸,流畅自然,读起来一点儿也不累。

  我们还可以举出两首当代作品来体会赋法的质朴魅力:

  小说人生

  葛 勇

  有人名字绕心田,借酒酣时说李娟。

  众友无言秦旭哭,吾妻已死十三年。

  聊 天

  潘 泓

  唏嘘一再便舒眉,电影雷声孰可追。

  四十余年几同事,张亡李老赵双规。

  诗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交代得非常清楚,笔笔有着落,句句有条理,而且都是在第三句巧妙地制造一个悬念,形成一个波澜,最后完成一个层次分明的完整叙事。虽然作者没有直接地强烈抒情笔墨,但是通过叙述情节,描述心理,刻画人物,状写环境,不露声色地把诗人内心的情感和体验也充分表达了出来。通过这些例证,也有力证明,形制短小的近体诗也同样能够在铺叙中大有作为,并别开生面。

  此间诸般门道,仍需细细品味。但是说到底,诗词创作似乎也像参禅一样,是要经历三重证悟的——

  第一重证悟是“学着我”,从无到有,亦即摄心为戒、心证实相。这个阶段要经过一段漫长的修持,掌握平仄韵律对仗,等等技术手段和常识。此时的诗人状态,处于“形态”,追求诗词的形式状态,满足于严格格律条件下的表象呈现。简言之就是“吾空”阶段,关注“我应做”的问题和答案。

  第二重证悟是“想着我”,从浅到深,亦即因戒生定、心增知见。也就是修除俗韵,减少俗情,累积风雅,深入了解诗词写作的谋篇布局、炼字炼句、修辞典故等等诸般工序和技巧。此时的诗人状态,处于“意态”,也就是有意识地追求诗词作品的人工装修,简言之就是“吾能”阶段,注重“我想做”的思考和结果。

  第三重证悟是“活着我”,从绚到素,亦即由定发慧、心化真如。经过种种转折和层进,最大限度接近了诗的妙谛,也终于发觉其实诗并不神秘,不玄妙,而是朴素平实,回归生活。此时的诗人状态,处于“神态”,也就是达到诗词作品的自然感发、表情达意。简言之就是“吾静”阶段,融入“我能做”的快乐和感应,也就是进入心游万仞、自然而然的精神境界。

  我们还以易顺鼎笔下的四山云来做个比喻:说看到云彩的颜色和形状,是第一重证悟。说看到云彩像饭,这是第二重证悟。说看到云彩像饭初熟,这就加上了个人的体会和审美发现,同时又把别人说不出来的独特感受进行了清晰准确的表述,这就是第三重证悟。

  诗词写到一定阶段,应该有意识地从文字中脱化出来,热烈拥抱和深入体味社会人生和大千风采。从写作文到写作品再到写内心,从“学着我”“想着我”“活着我”,这其中有两个重要门槛需要越过,就是从第一重证悟到第二重证悟,再从第二重证悟到第三重证悟。炼字不如炼意,炼意不如炼气。诗词的最高境,还是要回到素以为绚这个证悟上来。诗词的高低,不在于堆砌多少华丽辞藻,装饰了多少典故知识,而是要考察你是否找到了最自然贴切的表达方式,其实也就是要求做到人诗合一。所谓境由心造,相由心生,简言之就是做到“四个怎么”:怎么看就怎么想,怎么想就怎么说。

  《红楼梦》中的香菱拿王维的作品举例说:“我看《塞上》一首,那一联云:‘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若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找不出这两个字来。”这里似无理的“直”字,似太俗“圆”字,就恰好可以作为诗词第三证悟的一个清楚形象的例证。

  诗词写到一定程度,有了一定积累,要突破第一种证悟并不难。现在各种诗词技巧的资料很多,网上各种类书之类的资料也重新传播起来,再加上格律校验等等电脑手段的科技助力,现在的诗人们很容易就能进入到第二种证悟,写出几首像模像样、格律周全、辞藻华美的东西也不是太难。到了这时候,诗人如果自以为是,泥古不化,陶醉于所谓摹唐摹宋,就会如同袁枚讽刺的那样:“贸贸然抱《乐府解题》为秘本,而字摹句仿之,如画鬼魅,凿空无据;且必置之卷首,以撑门面,犹之自标门阀,称乃祖乃宗绝大官衔,而不知其与己无干也。”创作进入了这一阶段的时候,就要警惕油滑,力避花哨,认真思考如何像武功修炼一样做到“以无招胜有招”,也更需要进行一番大胆地返璞归真式样的艺术寻根之旅。

  我们可以比较以下两首作品:

  月到梧桐上吟

  邵 雍(宋)

  月到梧桐上,风来杨柳边。

  院深人复静,此景共谁言。

  秋 思(节选)

  萧 悫(南北朝)

  清波收潦日,华林鸣籁初。

  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

  明代李东阳不太喜欢邵康节这一首,认为“月到梧桐上,风来杨柳边”终不似唐人句法,而“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却自是诗家语。也就是说他比较欣赏萧悫的作品。不过我们比较一下,同样是写月夜景色,哪一种更容易唤起共鸣?尽管萧悫的作品苦费匠心,但是终究不如邵雍的作品天然纯净,新鲜单纯。越是成熟的诗人,越是要抑制住炫技的冲动,力戒儿曹语,舍得露平直,回归淳朴纯挚的本真状态。这种本真状态“非奇非怪,剥落文采,知其妙而不知其所以妙”,恰如五代诗人刘威一首《游东湖黄处士园林》所描写的景象:

  偶向东湖更向东,数声鸡犬翠微中。遥知杨柳是门处,似隔芙蓉无路通。樵客出来山带雨,渔舟过去水生风。物情多与闲相称,所恨求安计不同。

  诗词的灵机就恰如无心发现的处士园林,其幽折深秀使游人欲迷,但等到“步入相寻”之时却又好像“恍然无处”。颔联“遥知杨柳是门处,似隔芙蓉无路通”这两句对仗是最耐人寻味一番的,诗的意思是说知道那位处士的家门就在杨柳深处,但又似乎隔着满湖的荷花,找不到通过去的门径。宋代的王安石对这两句诗不太满意,动手改为“漫漫芙蓉难觅路,萧萧杨柳独知门”,意思是满湖荷花之中找不到道路,只有萧萧的杨柳才知道处士的家门。王安石采用了叠字、拟人等等的诗家手段,改稿精工细作,有声有色,好像更高级了一点,但矫饰的痕迹也十分明显了一些,所以清代袁枚批评他的修改是“活者死矣,灵者笨矣”,也就是把活的诗改成死的了,把空灵的诗改成笨拙的了!

  从这个修改的例子,我认为倒可以映衬当代诗词创作需要经历的后两种证悟:“漫漫芙蓉难觅路,萧萧杨柳独知门”是第二重证悟,“遥知杨柳是门处,似隔芙蓉无路通”是第三重证悟。正如王国维所说:“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刘威的原稿虽然平铺直叙,但水到渠成,气韵浑然,朴素真挚,有动作也有形象,更准确也更蕴藉。所以我也赞成袁枚的观点,王荆公摆弄的“诗家语”手段,反而把原作变得滞涩生硬和佶屈聱牙,缺少了灵动和鲜活,还是原汤原料更自然,不改为好。往往自然流露的独特语境,比用好词好句生憋出来的造境更有感染力。

  现在话题再次回到易顺鼎这两句诗,“四山云似饭初熟,一路滩如花乱开”,我认为最有意思的启示,也就是做到了前面提到的这四个“怎么”,也就是进入了诗词写作的第三重证悟。古人其实也有类似句法,比如杜甫“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比如戴雪村“高湍散作低田雨,白鸟栖为远树花”,都是看到什么写什么,想到什么说什么,所以也都是一出口就能让人感动和记住,做到了落笔就不俗。其实诗的门道并不神秘,所谓秘诀也触手可及,这正如袁枚所言:“诗者,人之性情也。近取诸身而足矣。其言动心,其色夺目,其味适口,其音悦耳,便是佳诗。”而这也正如一个演员的演出,哪怕演技再高,其在表演中的真挚感也是最重要的。有时候一些原生态的素人演员,比如王宝强,比如魏敏芝,比如一些孩子演员,一开始都没学过什么表演,但他们的本色出演,却常常能够超越一些专业演员的表演效果,这个就是胜在了本色和天然上。诗词创作经历过学习格律、推敲炼字等等技术性的进阶训练阶段之后,也还是要回到四个“怎么”的证悟,做到: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说就怎么写。

  以上就是我对易顺鼎这两句诗的一些个人感受,也是我要和诗友们分享的一些学诗体会。另外,本文写完,收到湖南李元洛老师驰函相告,易顺鼎自父及孙,一门才俊,其子易君左是民国名诗人,其孙易征(1997年去世)供职花城出版社,易征以新诗名世,也很有成就,另外他还著有《诗的艺术》等著作。此三人作品我均读过,但不知是一家祖孙诗人。特此补注一下,并向元洛老师道谢。

  补记:李元洛老师向我出示他手书的易顺鼎另一名句“万山如墨一灯红”,并和我做了一些进一步的交流。这句诗出自描写雪中游邓尉山组诗中的一首,全诗如下:

  湖天光景入空蒙,海立云垂暝望中。

  记取僧楼听雪夜,万山如墨一灯红。

  “万山如墨一灯红”的句式,有可能受到过苏轼“万人如海一身藏”的影响。苏诗是抒怀,易诗是写景,还是有区别的。“万山如墨一灯红”在网上有人讹作“万山如梦一灯红”,以实化虚,其实也可看成是“远距离的联想”,所以我个人感觉似更有味道。不过元洛老师认为“易乃僧楼夜眺所作也。黑与红,万山如墨与一灯之红,色彩与构图之大小,对比何其鲜明而强烈,直击眼球,引人联想。讹作点金成铁也!”元洛老师一直多所指点,让我受益良多。他直率真挚,所以我也不揣浅陋接着谈了我的一点想法:“万山如墨一灯红,放在全诗,是非常顺畅的。讹传为万山如梦一灯红,把山比作梦,出人意料,虚实互衬,所以我觉得不逊色于原句。另外,听雪夜,是在室内听,那么万山是黑是白,是如玉还是如墨,会有一番掰扯。现在如果用抽象的梦代替,就回避了颜色,也符合僧家空即是色的环境氛围。其梦其灯,各有征象。也能呼应上第一句的空蒙和第二句的暝望。似也可备一说?”元洛老师笑言“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隔了几天,回头以之验证三重证悟的想法,我再次注意到“暝望”二字,对易顺鼎这两句诗又有了新的认知,对元洛老师的观点也有了新的共鸣:“万山如梦一灯红”的“梦”字,其实还是刻意的诗家语,应该是属于“想着我”阶段,而“万山如墨一灯红”的“墨”字,则纯出天然,是属于“活着我”的状态。本来雪夜是不好用“听”来断言的,如墨万山也本来就是作者的“心象”,不必纠结其中黑白的,只以作者本人下字为准,或者这也就是第三重证悟吧。

  再另补记:因为易顺鼎这两句诗只是孤联,未见全诗,我一直觉得有点遗憾。2018年春节期间,我坐船游漓江的时候一时技痒,借用这两句名诗,补成两首七律,也附在本文最后,分享给各位诗友,请大家一乐:

  舟泛漓江

  人似游仙,对景有怀,忽忆哭庵名句“四山云似饭初熟,一路滩如花乱开”。追思高雅,颇忆亲和。惜其断句,试足成七律二章,聊志胜游而已哉。

  青带碧簪任剪裁,高名都让古人抬。

  四山云似饭初熟,一路滩如花乱开。

  落日舟头仍有我,春风江上岂无才。

  伏波叠彩多情句,负手纷纷比翼来。

  漓江代代踏歌来,好景婆娑画境裁。

  但觉愚心从水浣,恍疑象鼻为舟抬。

  四山云似饭初熟,一路滩如花乱开。

  饱览奇瑰诗略减,省些吟料待雄才。

  2018年春节于漓江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