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田园之间有大美

时间:2023/11/9 作者: 心潮诗词评论 热度: 16990
宋彩霞

  (作者系《中华诗词》副主编)

  2014年10月12日至17日,我与中华诗词学会同仁参加湖南农民诗词研讨会,朝暮与诗意文风相携,仰俯见赤脚泥花风情,写下了:

  参观农民诗家

  大野泥花冬复春,黄瓜豆角韵撩人。

  虽无妖冶疏狂放,却有红黄朴素真。

  赞湘潭三眼塘镇杨梅农民诗社

  农家小调最时髦,水稻南瓜韵致高。

  握把泥香来梦里,鸡鸣正好赶诗潮。

  吉首马鞍山村放歌

  丘壑抱金丸,茅坪太好看。

  妆成黄土地,演绎大诗坛。

  瓜缀摇钱树,楼开聚宝盘。

  银屏生绝响,鼓韵振长鞍。

  又激情饱满地写下了《潇湘十二拍》,这里选四首如下:

  卜算子·南湖州镇诗乡

  入梦是泥花,一亩三分爱。水稻南瓜相间香,颠倒阳光晒。 涓滴老黄沙,纸上相思载。待到诗花墙上开,朵朵新风彩。

  卜算子·参加湖南省农民诗词研讨会

  我有满怀歌,唱在云湖里。一枕清波映树高,结满相思子。 守定稻荷香,不减疏狂意。赤脚泥花脉脉开,自有芬芳至。

  卜算子·访德夯天问台

  峡谷起雄鹰,天意高难问。揽月钩星鼓舞歌,唱出相思引。 此处有灵仙,按下葱茏印。传个花笺几许情?缕缕盈方寸。

  卜算子·访苗族农耕文化园

  孔雀永开屏,环抱常青树。纸剪民间晴雨天,牛吻风情鼓。 蜡染染春秋,机织蓝花布。石碾环行一抹情,总在惊鸿处。

  在诗坛上引起强烈反响,许多刊物纷纷刊载,其实我知道,我只是写得朴素而已。我以为田园诗写作,应该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语浅情深谓之朴素

说我们每天都带着诗意出行,那是过于浪漫,不切实际。但我们每天都带着平平仄仄,带着一份心情出来并在路上聆听自己灵魂的低语,那我们是诚实的。如果爱生命,就不怕去体验,因为生命不是虚空的,它如田园一般真实而具体。和田园恋爱,一些在时空中缓缓飘来的词章,是我们记忆发酵着的深入骨髓的情感获得的形式。

  和田园相爱不是一种单纯的快乐,因此,不必在字面上去相思了,而忧患意识就是这样生根的。2010年,我去威海下属的一个县采风,写了一首《樱桃歌》:

  君不见五月风吹万山悦,十里芳林红如血。君不见长堤之上车如潮,人人争赴樱桃节。峰回路转树成排,金枝玉叶托红腮,彩蝶聚来惊回首,千朵万朵玛瑙开。谁铺霞彩东篱畔,喜煞飞蜂团团转。谁种珠玑紫陌园,玲珑翡翠一串串。流云早已出西墙,千树万树著红妆。枝头心事含苞放,碧玉珊瑚亮晃晃。观樱对酒真自在,信手拈诗皆醉态。推杯换盏浩然辞,放飞一曲歌澎湃。歌能醉我何须酒,高情最是乡间叟。一树樱桃一树诗,凌空自有拿云手。扰扰谁曾有此闲,人生何处蓬莱山?彩毫应泼三农色,但有线条画不得。无端欲做寿康公,驾匹快马云梦泽。此中感慨何其多,红尘碌碌转逝波。好是长天怜民意,常教红紫满山坡。噫!樱桃深处春风送,酒意诗情君与共。噫吁乎!君不见昆嵛人气冲云霄,千村万户乐陶陶。君不见樱桃园中千娇百翠花似锦,又添妩媚又风骚。君不见吾今魂系京华歌嘹亮,梦回故园起红潮。

  “彩毫应泼三农色,但有线条画不得。”是看到当时销路不是很好,发出的一问。

  和田园相爱是一种大快乐,看到那些我们所爱的人和物、平原和山岩、江河与大海、果实和花朵,谁不愿意保持一份生命的本色,一份能够安静聆听别的生命也使别的生命愿意安静聆听的纯真,此中的快乐远非其他包括浮华功名可比。

二、人和自然互为主客谓之永恒

人和自然互为主客,主体因此就是客体,客体因此亦是主体。“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自然无限美,人生何渺茫。繁华短促,自然永存;宫殿烟消,江山长在。无数诗人咏叹不已的,不正是这种人世与自然、有限与永恒?从而选择和归依的么?田园,人和自然的共同杰作;田园,我心灵的归宿。今年夏天我创作的四首西江月可以见证:

  西江月·春分

  树袅一痕含露,兰摇几蕾迎风。两三小雀叫春红,来践海棠幽梦。 锦上添花容易,诗中韵味难工。高低但见百千丛,谁晓谁分轻重。

  西江月·夏至

  小鸭堂前逐水,诗情野外成林。桃红柳绿一杯斟,来饮诗中奇品。 细数年来所有,只消一个开心。楼台且有醉花阴。自在莲台云锦。

  西江月·秋分

  谁把蓝揉当枕,风将碧引牵花。西郊小坐赏城霞,水墨新描图画。 云淡天高动镜,水新桥下分沙。亭前开宴小杯茶,品着诗香一架。

  西江月·冬至

  四面寒光泄镜,千重湿气摇光。一湖飘渺有鹅藏,逗水东张西望。 此处已惊岁里,梦中不断农桑。只因醉里是家乡。日日都来心上。

  “梦中不断农桑”是诗人心中永远的梦。

  回老家的时候,最喜欢到田边地头走走。在山里,人把自己和庄稼种在同一块地里,人收割了庄稼,收割了地面和阳光,时间收割了人。

  我老家的农田属于那种介于山地和泊地之间的地势。一年四季都有较好收成。到这里“共几个田舍翁,说几句庄稼话”,是我最好的放松和休息——访一访稼禾,问一问收成,再吹一吹自然的风,望一望西天的云,平添一层悠然见南山的散淡。以下两首南歌子可见一斑。

  南歌子·春日

  小雪来清座,红梅去晚妆。鱼儿拱水享初阳。柳外玉兰赶着、嫁新郎。 日子寻常过,冰凌哪里藏。田园万物各登堂。桃李甘棠不管、旧沧桑。

  南歌子·夏日

  柳上蝉鸣早,林间雀梦迟。渔翁端坐老塘西。钓暑钓风钓雨、已忘机。 一架葡萄瘦,三排豆角肥。姑娘忙着剪秋葵。更有娃儿小跑、摘花回。

三、平中见奇和淡里显味谓之悠然

常在田边作小游。浸润久了,也会长出一些念头来:有时觉得我们在放牧,放牧一颗疲惫的心;有时觉得我们在赏画,赏十里田园风光图;有时觉得我们在读书,读唐诗宋词汉赋。有词为证:

  菩萨蛮·立春

  一芽来报春风面。玉兰消息飞邮电。你有柳传声,我因梢诉情。 孤标无限好。看客丛丛找。诗里雪藏梅,山眉扫一回。

  菩萨蛮·立夏

  王瓜熟赤樱桃小。夜来雷雨催多少。油菜正风流。野花乱点头。 蝉声鸣拂晓。蝴蝶飞来早。何处有清凉。莲花诗里藏。

  菩萨蛮·立秋

  归期始信从前错。小红桥上金风约。气象两相高。谁人舍得抛。 绕篱新菊嫁。一幅清凉画。收拾小窗秋。方能好梦留。

  有时也跳出来想,比如大自然的雨吧,总给我们惊喜、沉重、安详、迷茫。我们的许多记忆总是与雨有关。其实我们的生活空间很有限,对于多数人来说,除了单位便是家庭,其中,友谊、邂逅、巧遇等等不过是常态下的死水微澜。但一切的烦恼,如加以诗情和智慧去涂染,就都将成为深沉激动的美丽。对一草一木、一花一鸟的创作和欣赏也蕴含着、表现着人生的超越态度,有了这一态度,就给现实世俗增添了圣洁的光环,给热衷于名利功业者以清泉冷剂,使为种种异己力量所奴役所扭曲者回到人的自然,回到真实的感性中来。我曾经把这些感悟与雨一起融合在词中,就让雨也时而激情澎湃,时而温柔地叹息,时而激昂地咆哮。50首《难忘岁岁人间雨》组词就是这样来的。如果说名山大川是田园诗词中色彩绚烂的巨幅长卷,这田园听雨就是水墨的册页,但水墨册页同样能体现田园之间的大美——自然之美。而自然之美是一切艺术美的源头活水。

  2019年9月《中华诗词》杂志社在安徽砀山召开发行工作会议,在参观万亩梨园后,我连夜写了《砀山酥梨歌》:

  君不见一望无际绿荫翠,枝头风日太新美。君不见万亩梨园潮如春,酥梨更比春妩媚。风流最是梨树王,千朵万朵压枝黄。老树能倾一生爱,三百年来情意长。忽见路边摊前嫂,正用木勺开襟抱。制作梨膏真透明,坐对梨山终日好。造物端得赐我侪,便和老树站一排,深情与你合张影,夕阳树下笑颜开。我赏梨园此风采,心潮澎湃浩如海,一方佳气欲何如,生在砀山真自在。

  是啊,田园之美,也在“溪头荠菜花”。平中见奇,淡里显味,自然中吐芬芳。独步田园,人行垄上,见证自然,美溢胸间。

  寄情自然却未忘怀世事,猛志常在但又悠然南山。这是一种境界。这“格”与“情”陶渊明融合得平凡而凝练,冲淡而真挚。“蔼蔼停云,濛濛时雨;八表同昏,平路伊阻。静寄东轩,春醪独抚;良朋悠邈,搔首延伫。”(陶渊明《停云》)难怪刘朝箴在《论陶》中认为:“靖节非儒非俗,非狂非狷,非风流非抗执,平淡自得,无事修饰,皆有天然自得之趣;而饥寒困穷,不以累心……千载之下,诵其文,想其人,便爱慕向往,不能已已。”诚哉斯言!

  徜徉在田间,沐浴着阳光脱口而出的一首首小令;春天来时,我们看它的妩媚;夏天来时,我们看它的丰腴;秋天来时,我们看它的卓越;冬天来时,我们看它的骨气。

  当我们悠闲地品尝一枚沾挂着露水的田园诗词果子,细心体会它的神韵,真忘了还有什么能比这更加惬意!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