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的空灵美
成朝柱
有一种既含蓄而又模糊的诗,诗意十分朦胧,难于捉摸,然而却刺激想象,扩大了读者的想象空间,因而产生空灵美。首先诗是需要想象的,其次诗的空灵,即诗的模糊,是来源于客观事物的模糊性。怎样利用事物的模糊性写诗呢?一是以景含情。二是以事物作隐喻、作象征。另有一种方法,即省略法。诗人把模糊之意,在诗中只字不提,全由读者去想象,诗人只作定向暗示。空灵美必须由模糊的事物经艺术提炼形成,必须赋予诗以丰富的想象和较大的弹性,必须是作者和读者共同完成的诗的创造。
空灵,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就是“灵活而不可捉摸”。既灵活,又不可捉摸,那么,诗的空灵美,也就是一种模糊美,或称朦胧美。
有人将诗意的清晰程度分为四种:一曰明朗,二曰含蓄,三曰模糊,四曰晦涩。晦涩的诗,读者完全看不懂,当然不好。但明朗的诗,读者一看就明白,无余味,也不甚好。诗贵含蓄,情意含而不露,给人留下思考和想象的余地,这样的诗,堪称好诗。还有一种既含蓄而又模糊的诗,诗意十分朦胧,难于捉摸,然而却刺激想象,扩大了读者的想象空间,因而产生空灵美。
这种空灵美,古人早已论之。诸如“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致”,“味外之旨”,以及严羽《沧浪诗话》中说的“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他们都从不同角度论述这个问题。但今人却淡薄之,多写“明朗”与“含蓄”之类的诗,却很少有空灵一类的高妙境界出现,因此有特别强调提倡的必要。
究竟怎样创作具空灵美一类的诗呢?首先我们应从理论上认识到:诗是需要想象的,“没有想象,就没有诗。”(艾青语)另外,诗不仅需要作者想象,同时也需要读者想象。只有作者与读者共同想象,共同完成诗的创造,才堪称好诗。但诗意的确定、鲜明,常常关闭想象的大门。而模糊、朦胧、不确定性、不鲜明性,却能刺激读者的想象,拓展诗的审美空间。诗的模糊程度大,诗所提供的想象空间也愈大,这样就愈能吸引读者参与,诗就愈受读者欢迎。
其次要认识到:诗的空灵,即诗的模糊,是来源于客观事物的模糊性。这种模糊性,即事物在中介过渡时的性态的不确定性,类属的不清晰性,界限的不分明性。处于中介过渡阶段的世间事物莫不如此,它具有普遍性的品格。一种事物的品格,也就是另外某一事物或某几种事物的品格。诗人抓住这种普遍性的品格写诗,就能使语意和内涵具有亦此亦彼性,多指多向性,就能扩大读者的想象空间,令读者联想更多的事物内容。
既然诗的模糊,来源于事物的模糊性,那么怎样利用事物的模糊性写诗呢?
一是以景含情。景是模糊的,所含之情也是模糊的。景和情有许多共同性的品格,只是情的品格寓于景物中,须读者去联想、探讨,方能获得。如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从军行(其二)》: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此诗写边塞军旅生活的一个片断。当军中宴乐“撩乱边愁”,战士们“听不尽”的时候,会产生各种各样复杂的感情。而这种复杂感情在末尾一句难于表达的时候,诗人就宕开一笔,以景抒情,忽然在战士们面前呈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这个景象是具有很大模糊性的,既凄凉,又壮观。其中蕴涵战士们各种各样的情绪:有的会因月照长城而引思乡之情;有的会因月照长城而加深对祖国山川的热爱;有的会因热爱祖国而立誓保卫边地;也有的因月照长城这种苍凉之景,而对长年边戍感到厌倦,甚至引起对现实的不满而产生种种忧虑。总之“秋月照长城”这种景象模糊,具有多种普遍性的品格,能勾起读者各种联想,令人一唱三叹,产生空灵的审美情趣。
当代著名诗、书、画家林散之的五绝《感旧》也写得好:
山色一楼雨,江声两岸秋。
旧游多少梦,都付秣陵舟。
此诗写“感旧”。什么“旧”,一点儿也没明说,只是蕴涵于“山色一楼雨,江声两岸秋”两句模糊景象的描绘中,叫读者通过这些景象所具有的普遍性去揣摩,去联想。当然各个读者对诗人或自己一生的风雨征程联想不一。但不论怎么回顾,怎么想象,作者在最后两句来个感慨,把自己又解脱得干干净净。故此诗既空灵,又洒脱,意境高远。
二是以事物作隐喻、作象征。自然界的某些现象与社会人事,总会模模糊糊地有某些契合、相似之处。因此我们也可利用事物之间模模糊糊的契合和相似之点来作隐喻、作象征,从而唤起读者的种种联想。晚唐诗人李商隐是最会利用事物之间这种相契合的模糊性采用隐喻、象征等手法写诗的。他有名的诗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不知引起多少人各种不同的感叹与想象。他的许多诗为什么都标名《无题》呢?就是诗中所隐喻所象征的事物,不能作定向暗示;如作定向暗示,就不模糊了,不能唤起读者种种联想。他有名的一首《无题》诗: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岛殷勤为探看。
此诗明明写的是对远隔蓬山的所爱女子的悠长思念和执着追求的至死不渝的爱情,但古往今来一般诗评家,根据诗人生平遭遇,都认定此诗寄托着诗人政治上被压抑而更加渴望实现自己理想的激情。究竟哪一个题旨对呢?此诗是爱情诗?还是借爱情作隐喻的政治诗?千载以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实两种说法皆可,要形成定论,诗就不模糊了,不具空灵美了。诗中最有名的为人传诵的两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如今不仅有人用来比喻一种爱情的坚贞,还有人用来比喻对人生理想的执着追求,更有人用来表达一个人对工作对事业的忠诚奉献与顽强奋斗的精神。其喻意具有多义性,因而成为警句。
当代诗家黄新铭,吸取李商隐之“神”,也写过一些象征、隐喻手法的朦胧诗。如他的一首《小夜樱桃》:
晚霞初月两茫然,闪闪灯光小渡船。
为问樱桃何日嫁?东风已到码头前。
此诗从字面理解,是写樱桃上市的情况。但此一现象具有模糊性,因为它有一条普遍性的启示,即:条件成熟,该办就办,勿失良机。诗人用这一事物的启示作隐喻,来唤起各个读者不同的联想。据作者介绍:在那革命战争时代,一批热血青年冲破重重封锁线去延安,地下党派人秘密联系,此诗便可用来作条幅暗示,说今夜时期已成熟,不可迟延,赶快渡河。在今日改革开放时期,尤其是邓小平南方谈话以后,一些企业家读此诗,又有新的联想,对引进外资,或出外办企业,认为已是最有利的时刻,机会不可错过,应大闯大干。总之,各个读者都有不同的联想。这就是此诗因空灵(朦胧)而带来的美感效应。
以上是用事物的模糊性写诗,通过景物、事物来塑造诗的空灵美感。
另有一种方法,即省略法。诗人把模糊之意,在诗中只字不提,全由读者去想象,诗人只作定向暗示。如唐代诗人崔国辅的《古意》:
净扫黄金阶,飞霜皎如雪。
下帘弹箜篌,不忍望秋月。
诗人在末句突然停笔,没有接着写下去。究竟为什么不忍望秋月呢?读者只知诗中人有感伤之情。到底感伤什么?全由读者去领悟,去想象。但各个读者有各个读者的想象。这样,就扩大了诗的内涵,带来诗的空灵美。
我曾经也用省略法试写一首只作定向暗示,不说具体内容,具体内容全由读者去创作的《无题》诗:
梦里回眸久,枕边清泪多。
相看两不厌,门外一池荷。
前两句只说梦中依恋,泪水盈眶。但为什么梦中依恋?依恋谁?为什么要流泪?是伤感之泪,还是欢欣之泪?这些都没说,而由读者去创造。我只在后两句作了个定向暗示,那就是看不厌的荷。但“荷”也是模糊的形象,在这里,它也可作喻体。究竟比喻什么?本体也是模糊的,不确定的。有人读了这首诗,可以想起他长久思念的爱人或执着追求的女子。也许有人想起他久别的故乡芙蓉国,“荷”就是水上芙蓉。前一时期,更有人想到澳门,因为澳门遍种荷花,以荷花作区徽标志,荷花代表澳门。在那澳门回归的日子里,我把此诗题目改为《迎澳门回归》,向湖南《琼湖晨韵》诗刊投稿。稿子刊发不久,即得到叔楚先生的评价。他说:“澳门回归时,国内诗人讴歌者何止百万。然而陈辞累累,新意不多。唯独成朝柱先生的《迎澳门回归》,短短二十字,却概括了澳门数百年历史,流露了作者长期对这一史实的悲痛心情和澳门回归之后的喜悦情绪。”不过,我觉得诗的题目这样一改,诗意就明朗化了,模糊性就没有了。诗,失去了空灵美。
也并非有了描景、隐喻、象征、省略等手法就都能创制诗的空灵美。大部分诗只美在含蓄,而不美在空灵。只具含蓄美的诗,其所含情意,不论含多含少,均具一定性、稳定性。既含蓄而又空灵的诗,其所含情意,却具空泛性、灵活性、多样性、模糊性。如曹植的《七步诗》,虽也是用隐喻手法写的,但其所喻本体很少模糊性,根据创作背景及动机,读者易领悟,故其诗不具空灵美,只具含蓄美。有人说,唐代诗人元稹的《行宫》具空灵美。我说,并不空灵。诗的末尾提出:“闲坐说玄宗”,说些什么,虽也省略未谈,而由读者思索。但思索的内容是读者十分熟悉的,定指定向的,没有什么模糊性。因此只具含蓄美,而不具空灵美。
空灵美必须由模糊的事物经艺术提炼形成,必须赋予诗以丰富的想象和较大的弹性,必须是作者和读者共同完成的诗的创造。因此,它是一种高质量的艺术创作,是高级的审美情趣。让我们不断创新,不断攀登诗艺高峰,努力探索诗的更高境界吧!
(作者系邳州市诗词学会副会长)
责任编辑:朱佩弦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