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我的感悟
刘声祥
我喜爱诗词,学习诗词,也写写诗词。写诗填词,成了晚年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叫做老有所乐。先学写绝句,再学律诗,然后填词。先填小令中调,后来也填长调。现在我不揣冒昧,也来谈谈自己的感受感悟和心得体会。
一、词既难写又不是很难
填词,要从小令开始,然后中调,然后长调。字数少,比较容易把握。那么长调是不是就很难呢?我觉得有点难,也不是很难。如果畏难而不敢写,那就被词难住了。所以首先要不畏难,要敢写。敢字当前就不那么难了。就说填《金缕曲》这个词牌吧,当然有点难。第一,《金缕曲》116字,分上下片各六仄韵。有《贺新郎》、《贺新凉》、《乳燕飞》、《貂裘换酒》几个别名。有三字句、四字句、五字句、六字句、七字句、八字句多种句式。平仄要求也不同于律诗,例如其中三字句的平仄就有三种:上下片的第二句是仄平平,倒数第二句是平仄仄,末句是仄平仄。我为了填写这个词牌,便把它和前人的范词抄下来,置于案头,对照研读,一置几年未能动笔。直到2001年初,我已71岁才开始学填这个词牌。第二,文字要通畅,意思要清晰,多用平常语,让人看得懂,这就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还要尽可能向诗化语言、形象思维方面努力。第三,要选用合适的题材。对自己有所感动,有所感受,有所感悟,把它叫做意境也好,叫做灵感也好,总之,只有让自己产生了某种情感,才能敷演成篇,写出这116字的《金缕曲》来。这叫做有感而发。例如发表在2010年第4期《武汉诗词》上的《金缕曲·听侯孝琼老师讲唐诗宋词》,就是听了侯老师多年的诗词课才写成的。《金缕曲·将军学府》获湖北省老年大学庆祝新中国六十华诞“鹰台杯”诗词大赛一等奖,则是在将军学府学习多年才写出来的。《金缕曲·小小鸟》获中华诗词学会首届华夏诗词奖优秀奖,也是由于一早起来就听到院子里美妙悠扬的鸟叫声,再加上我小时候在农村更是时常听到山林间小鸟的啼叫,有感而写的。最近的这首《金缕曲·读〈蔡世平词选〉》,《湖北诗词》发表了,就是由于我把这本《蔡世平词选》从头到尾连同评论都反复读了,有了感悟才写的。还有,写不出的时候不要硬写。写了一半写不下去时,不妨放一放。一位朋友以《贺新郎·忆当年》征和,我久未成篇,自愧弗如。这是说的有点难。
我之所以说填词也不那么难,这也是我填词过程中的一点感悟。我在职时只是写写简报之类,离休后学诗词,不是也写出了《金缕曲》吗?虽然写的不那么好,近十多年来不是填写了50首《金缕曲》吗?所以我说,填词,包括填《金缕曲》词,只要勇敢面对困难,细心研读格律,认真下点功夫,品读个中韵味,便会乐从中来,也就不会感到那么难了。
二、词要有感而发
2001年的初夏,那天云淡风轻日丽,我到茅店池塘钓鱼,乘兴而去,尽兴而归。蓦地在餐桌上看到了几条鱼,一种莫名的感慨油然而生。于是填了这首《金缕曲·钓》:
莫谓浮标小。小东西、浮游水面,暗藏乖巧。上下浮沉沉几许,准是鱼儿上钓。竿起处三番蹦跳。贪食上钩钩自己,到此时一切都完了。真后悔,不曾料。湖光山色风云绕。看人间,平常小事,可曾颠倒?昔日太公临渭水,告示鱼儿知晓:用直钩消消烦躁。他却钓来王侯相,这会儿谁不开心笑!垂钓者,精于狡。
词的上片用赋的写法。描写钓的全过程,是从多侧面描写的。先写浮标:“莫谓浮标小。小东西,浮游水面,暗藏乖巧。”鱼儿一不小心,便会上当的。钓饵就暗藏在这若隐若现之中。次写垂钓人对浮标的观察分析:“上下浮沉沉几许,准是鱼儿上钓。”再写对钓上来的鱼儿的评论,也可以说是鱼儿的自我检讨:“竿起处三番蹦跳。贪食上钩钩自己,到此时一切都完了!”最后写鱼儿的哀叹和后悔:“真后悔,不曾料。”
这里钓的是鱼,这里钓上来的又何尝都是鱼呢!
下片继续写钓鱼。由于有“湖光山色风云绕”,便进入高一层面上的钓法了。这是一种没有钓钩,没有鱼饵,没有浮标之类的无以名状的钓法。
“看人间,平常小事,可曾颠倒?”意思是说,在人世间,钓人和被钓之类也是司空见惯的平常事,谁是钓人,谁是被钓,颠而倒之,难解难分,这就在于人们去自我判断了。
接着把姜太公请出来:“昔日太公临渭水,告示鱼儿知晓:用直钩消消烦躁。他却钓来王侯相,这会儿谁不开心笑!”民间有句流行很广的歇后语: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说的是钓鱼,实际上当年姜太公不是在钓鱼,而是在钓人,借钓鱼而钓人。他终于遇到了周文王,而成就了一番事业。于是姜太公钓鱼的故事也就不胫而走。后人学他,有真有假,有沽名钓誉者,也有钓官钓利者。
“垂钓者,精于狡”,与其说是对全篇的一个总结,不如说是对人生的一种启示。不要忘记,垂钓者精于狡的现象是无处不在的。
这首词围绕一个钓字,紧扣题目,押八部仄韵,基本合律。如果说还可一读的话,一是语言略嫌直白,却也清新,不落旧套;二是构思略嫌平易,却也明快,不拘一格;三是意境略嫌浅近,却也深沉,令人深思,发人深省,有点余味。
总之,这首词的缺点在于直白平易浅近,难登大雅之堂,优点也在于直白平易浅近,语句流畅自然。如上片一气呵成,没有拼凑的痕迹;下片结尾,妙在一个狡字,把个钓事写活了。鱼不上钩时,我们会说,这鱼好狡猾啊!其实鱼不过是求得一个生存空间。而人呢,把鱼钓上来便将其置之死地,刀剁油炸后,吃到肚子里,还要说一声:好鲜啊!地球上最狡诈的莫过于人。
三、词也可以写大题材
如果说《金缕曲·钓》写的是个小题材,是在不经意间写出来的。那么《金缕曲·中国》则是大题材了,是在读了中国五千年历史,在交织着自豪、悲愤写出来的。从盘古开天地到如今的几千年,居然可以融进一首词里,说明《金缕曲》这个词牌不仅不是我先前想象的那么难,而且很有包容性,很大气,有容乃大,于是斗胆地填了这首词。2011年《中华诗词》第1期发表了该词,说明已有人认可。《金缕曲·中国》全文如下:中国心中结。对苍天、时光流逝,几多英杰。燧伏有神开天地,盘古无涯岁月。原野上、皑皑白雪。五岳三江多俊美,五千年文化千千叠。创世纪,谢先哲。百年国耻凭谁说。号天朝、北京惊梦,南京流血。上海华人成了狗,国脉缘何衰竭?共产党、红旗猎猎。奔月嫦娥圆旧梦,大神州从此翻新页。时不再,要超越。
上片写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历史。有英杰,有神话,有原野,有白雪,大写意。下片首先写百年国耻:“号天朝,北京惊梦,南京流血。上海华人成了狗。”这里包含了多少辛酸、多少痛苦、多少血泪、多少耻辱,不由不使人发问:“国脉缘何衰竭?”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1937年日寇制造南京大屠杀惨案,帝国列强公然在上海黄浦公园门口立一块“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等等,怎不令中国人痛心疾首,同仇敌忾!接着写天遂人愿,中国毕竟有幸:“共产党红旗猎猎。奔月嫦娥圆旧梦,大神州从此翻新页。”迎来了新的时代,翻开了新的历史。“时不再,要超越。”在这个美好的时代里,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发愤图强,急起直追,就像我们国歌中说的,要前进!前进!前进!进!
四、词不妨写得平易一点,平中见奇
词应当如何写?用什么样的语言写?是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我在《金缕曲·读〈蔡世平词选〉》中这样写道:“当代词坛开生面,众说纷争无际。谁个是词中知己?词在雀毛鱼背上,大手笔缘自平常理。乡土语,有清气。”其中“词在雀毛鱼背上”一句,加了一条注释说:“《蔡世平词选·后记》中说:‘真正意义上的词,是在词人心里养着的,词随心动,心与词飞。……但是当我完成这首《江城子·兰苑纪事》的时候,便悟到词原来是在鱼背上,雀毛边。’”《当代诗词》2015年第1期从众多来稿中将我这首词连同注释一同发表了。我觉得这位发稿编辑即使不赞赏这一观点也是欣赏这一观点的吧!而这却是我读蔡词后想要说的心里话。就是说,可以用平常话语平常事物填词。《金缕曲·童心》就是这样的:
我乃稀龄叟。忆当年,迷藏竹马,小儿时候。牙落牙生牙齿换,童趣童音童口。最难得童心依旧。名利场中身外事,趁春光且把诗书究。松与竹,老朋友。而今我又沉思久。望蓝天,东游西去,白云苍狗,出岫无心多自在,历尽天涯星斗。欲探索茫茫宇宙。岁月已随流水逝,约同俦共赏青青柳。花月夜,一壶酒。
这首词的题材太平常太普通了。语言也平常平易平直平淡,如谈家常,没有高深生僻的词语,也基本上没有用典(如“稀龄”也早就成为常用词了)。用家常语和第一人称描绘了我的一生。开宗明义第一句话用“我乃稀龄叟(我这个七八十岁的老头)”开头,接着转入回忆。写了小时候的迷藏竹马,童趣童音,读书岁月;写了壮年的云游天下,走南闯北,探索宇宙人生;写了老年时邀来老友,在花前月下,举杯庆祝。人生不就是这样么!从迷藏竹马,到历尽天涯星斗,到花月夜、一壶酒,多么惬意啊!有点人生的韵味,也就有了诗的韵味,有了词的韵味。
也许正是由于这些平平淡淡的语言中透露出了人人都经历过的一种人生旅程,写出了人间不懈追求的一颗童心。正像一位诗人说的:“老来伏案唯一事,留片真心给后人。”才让我的作品得了中华诗词学会第五届华夏诗词奖评委们的青睐,被评为二等奖,排在获奖名单中的第12名,我有点受宠若惊。从《第五届华夏诗词奖获奖作品集》中得知,这届评委会包括初评和终评共有评委19人,我蜗居一隅,和他们竟无一面之缘,太孤陋寡闻了。好在获奖和入围作者中有多人与我有过交往,且是我敬重的诗友方家,聊以自慰。“花月夜,一壶酒”,倒也可以无忧无虑地放心痛饮了。
只要不被困难吓倒,填词就不难了。只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便可以走近诗国的殿堂,欣赏诗国的繁华,解读诗词的奥秘,闻到诗词的异香,享受诗词的乐趣。
(作者系湖北省老年大学鹰台诗社顾问)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