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蒲谷记
云上蒲谷,雅草菖蒲的居所,深藏于古皖国潜山塔畈乡。乡中多高山深涧,溪涧中多石菖蒲,古人谓之“尧韭”。尧是上古贤帝王,也是神祇化了的原始宗教领袖,菖蒲形似韭菜,尧韭之名,想当然由此来。
壬寅秋七月,我携新书《草木朴素》穿山越河访问云上蒲谷。扉页题曰:
凌双全先生性喜菖蒲,虽未一谋面,而心实慕之。以为山林之同道,俗世之知己也。尧世嘉草,蔚茂于塔畈之蒲谷;神仙所珍,集萃于青山之陬隅,良可思恋也。
钤一闲章:山水清音。
云上蒲谷的主人凌双全,自号“江北草痴”,又号“尧韭涧散人”,半生甘作尧韭侍者,痴爱菖蒲甚于性命。我也喜菖蒲风雅,清供有年,曾以《菖蒲月令》为题写此草万余字。凌双全偶然见到这篇文章,以为正合其心意,由是微信上结缘,且以菖蒲的名义,再三邀请我到云上蒲谷晤面。
三年大疫,行止处处受限,心间常积悒悒,今夏又兼久旱不雨,酷热难逃,闻说塔畈山高水凉,人情朴美,与我仅有数山之隔,于是驱车过访。潜山文化旅游协会秘书长李五四,潇洒文士也,是我的旧知,也来赶赴菖蒲之会。
大别山中处处奇花瑶草,溪流乱石之间菖蒲遍生,土著之民习见,不以为宝。山民所宝者,崖柏、岩松、大别山五针松、幽兰、石斛、灵芝、美玉、奇石、野菌之类,往往搜山索谷苦苦寻觅,对菖蒲则视而无睹。殊不知,草中“四雅”之一的菖蒲,在往古之世,连天上神明也备加爱重,所谓“菖蒲九节,仙家所珍”。中国古代文人,必置菖蒲于几案之上,与纸笔墨砚同列,有“无菖蒲,不文人”之说。不知也好,人性往往贪婪,若知此草风月故实,必竭泽而采之,以为奇货,以为方物,持之献媚或求利。世间事物,往往顺逆荣枯如此。
初见凌双全,他刚从地里翻山芋藤归来,满头满身汗水。怕我不懂,他弓腰垂臂比画劳作姿势。其实我生于山中蓬门,岂有不明白之理。山芋藤匍匐于地上,沿藤生根结实,若不适时翻检一遍,结出的山芋比蜗牛大不了多少。年少时,我也曾跟着家祖父,在雨后骄阳下翻过山芋藤,其时山芋初花,紫艳可爱。
“江北草痴”是真痴,“尧韭涧散人”未必真萧散。
长年在田地里劳作,凌双全的脸膛晒得红黑。与菖蒲为伍多年,他的心间一片碧绿。农作是根本,菖蒲是雅好,二者难兼而他兼之。这个外貌粗犷的山里汉子,骨子里是雅的,就像他抄写古今菖蒲诗词文章的字。大先生鲁迅曾说:“雅要地位,也要钱,古今并不两样的。”显然,地位和钱,凌双全暂时都还没有。事实上,他正面临着生存的困境,菖蒲和农活一左一右把他扯得生疼。如他自己所言,一个起早摸黑兴田种地、整日为柴米油盐操心的人,连坐在工作台前的时间都难得,焉能安心从事菖蒲文创?
凌双全在苏州待过多年,以创作菖蒲盆景为业,六年前携原籍苏北的妻子回到故乡,志在建设菖蒲盆景园。鼎盛时,其菖蒲文创作品有两千余件,但凡山石、古青砖、陶罐、瓦片、油灯、砚台、粗瓷大碗、树桩、竹根、炭篼、筷子箩之属,皆信手拈来,无不成创作素材。一丛菖蒲数寸青苔点缀其间,作品又古朴又清幽,深得古人遗意。他的艺术感觉是很好的,参品物,法自然,心手相契,颇多佳作。作品在网上一展示,随即被菖蒲爱好者抢去。这一两年,受疫情和诸多因素影响,文创产品市场不太景气,他为生计所迫,农务之余,与邻里人家合作开办云上蒲谷民宿,作品数量有所减少,加上菖蒲盆景园的建设用地迟迟未批下来,信心也稍稍受挫。此次他邀我和五四兄来,也是想听听我们的意见。
理想又高又远,是轻盈的;生活又低又重,是实沉的。我并无高见,无非劝其坚持、忍耐,等待时机。劝勉之语貌似无用,甚至轻飘,但古今以艺名家者,无不历经百千磨难,矢志不渝,穷而后工,这也是事实。痴迷于物者固然为物所役,却是心甘情愿的,不畏道途艰难的追梦者,最终又必然得到神灵的护佑和加持。有慧根又痴迷于蒲艺的凌双全,其实根本无须相劝,他是不可能舍弃菖蒲的,那是他生命的意义所在。
茶叙之后,凌双全领我和五四兄欣赏他的作品,参观他选中做菖蒲盆景园的那片竹林,谈他设想中的园中仙景,手指脚画,言语滔滔。这样的人需要劝吗? 他的“执”,怕是九头象也拉不回来吧。久执必破,破的是艺术之局,也是生存之局,这是道理之常。
是夜,田蛙击鼓,草虫作歌,山风摇松竹,溪水奏清曲,与李五四、凌双全夫妻和村中几位老妇人,团团坐在凌家老屋里喝高粱醇酒。先贤说:“酒为欢伯,除忧来乐。”岂不然乎? 几杯老酒下肚,凌双全全然忘却俗世之忧,敞开心扉,畅谈屋后的白崖古寨,谈村中峡谷里残存的宋代黄庐古道,谈乡村旅游,谈理想中集菖蒲艺术、康养、民宿为一体的云上蒲谷康养艺术村,眸如星转,话如急雨,意气风发似少年。
酒后,几个人在乡野漫步。溪中的月影星光、路旁的瓜架豆棚、半空里提灯飞舞的萤火虫也似酒醉,趔趄踉跄,东歪西倒。斜眼望天上月,如藤上扁豆,被风吹得来回晃荡。它是紫色的,如山芋的繁花。
进入塔畈乡以来,我一直在想:塔畈塔畈,有塔之畈,以塔为名的畈,怎么能没有塔呢? 据说原先是有古塔的,塔名“大圣”,数十年前毁于人祸。真是可惜。
回转途中,忽然望见溪流中的巨大青石,一块接一块地飞起来,在凌家老屋前方的田畈上一层层无声而迅速地累积,几秒钟后,一座高塔耸然屹立,直指明月苍穹。塔顶之上,簇生一蓬巨大的石菖蒲,叶片崚嶒如剑丛,又萧疏如图画。
岳西翠兰记
无事喝茶,有事也喝茶。清晨喝茶,良夜也喝茶。独处喝茶,群聚也喝茶。居乡喝茶,行旅也喝茶。晴天喝茶,阴天喝茶,雨天喝茶,雪天喝茶。梦中逍遥于太虚幻境,离恨天上也不忘喝一杯清香四溢的茶。于嗜茶人而言,茶无日不宜,无时不宜,无地不宜;喝茶是享清福,清香之福,清爽之福,清贵之福。肉身本浊,以清茶浇之,胸中山川丘壑历历,可抵十年尘梦,造化特别钟情者,甚至可以羽化而登仙班。
喝的多是故乡茶,岳西翠兰。
翠兰说: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香。
天下茶品何其多,绿茶、红茶、黑茶、白茶、黄茶、乌龙茶,品品有好茶。南方千里峰峦深谷逶迤,谷谷生嘉木,山山产佳茗。他乡茶未必不好,只可惜多数时候嘴不够长,够不着。偶尔得着一点,煮、煎、点、泡自然不得良法,接近暴殄天物。最可恨的是,尚未品咂出幽微妙处,茶筒已然见底也,好不懊恼惆怅。其情态,一如天蓬元帅食人参果。家乡茶则不会,冲泡技艺纯熟,也不愁来路。
人人都说故乡好,人人都说乡茶香,情结使之然也。故乡是根,是本,是来处也是归宿。一个人无论如何高车驷马富贵荣华,假若厌弃故乡,必被人所不齿。猫狗尚且不嫌。故乡风物天生地长,是最亲切也最顽固的记忆,无论如何粗陋如何卑微,也无可替代。比记忆更可靠的,是舌头和胃,儿时的一饮一啄,对饮食、味道的偏好,伴随终生。于茶,我最钟爱的还是岳西翠兰。
南人居山者,秉性多朴野,多好客,山家待客一杯茶。
昔年家境贫寒,幸而生在茶乡,茶是有得喝的。母亲天麻麻亮时起来,洗了手脸收拾妥帖,头一件事就是烧水泡茶。水是屋后的山泉水,茶是自家采制的炒青。一大把炒青放到茶瓶中,灌满开水,盖上瓶塞,半刻后倒出来,黄而亮,酽而香,喝起来先苦后甜,极是解渴消乏。有客登门,无论贵贱亲疏,不管识与不识,哪怕是走江湖的杂耍人、货郎、匠人、托钵僧、风水先生、逃荒者,父母必以袖抹凳,笑盈盈招呼落座,随即从竹碗柜中取出一只蓝边粗瓷老海碗,倒上一碗茶,双手递到客人手中。一碗茶里,有人间最美好最恳切最朴素的情意。
奉茶之外,还留饭。乡人常说:“大门楼子是筷子撑的。”意思是说,青砖红墙、石狮旗杆、门当户对撑不起门户,但竹筷子可以,填饱客人肚子,是最基本的待客之道。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山里人家日子过得清苦,日常多以山芋和园蔬为食。客人来了,主妇倒柜翻坛,把珍藏多时的鸡蛋、挂面和腊肉找出来,做一海碗硬笃笃的葱花瘦肉面,碗底还卧着两只荷包蛋。客人吃得闷饱,嘴唇油滋滋的,头面热乎乎的,身上香喷喷的,临别打着饱嗝,三致意焉。自家孩子也跟着沾光,得着小半碗面汤,里面有七八根面条、三两朵油花,抹抹嘴巴,欢喜雀跃四处宣扬。这样的慷慨人家,家道必旺,后代多出人物。反之,后裔多潦倒于本村,或落魄于他乡。
多年以后想来,人生并不复杂,茶饭而已。
岳西的茶,其源远矣,至迟可以追溯到先秦两汉,唐宋时代誉满天下,记载见于《桐君录》《茶经》诸典籍。宋朝设六榷务十三场,专事东南榷茶,岳西罗源场是十三场之一,足见当时本地茶事之盛。茶香缥缈两千余年,绵历至今更加光大。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本地茶人苦心孤诣创制新品岳西翠兰,其形如兰,其色如兰,其香如兰,其味也如兰。仿佛古越国句无苎萝村的小女子西施初长成,无双品貌天下羡。仿佛元稹诗“锦江滑腻蛾眉秀,幻出文君与薛涛”,皖西南的青绿山水,幻化出茶中上品岳西翠兰。以翠兰为代表的岳西茶,再次饮誉四方。
翠兰,山里纯良人家及笄小女儿的名字,叫起来亲切,听起来悦耳。每每念起,就想起苏东坡的绝妙好辞:“戏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古今以佳人作喻体的比喻,可装几箩筐,大多俗不可耐。苏子以之比茶,却是神来之笔。味之咏之,可抵百年尘梦、千年尘梦。窃以为,诗中佳茗若是翠兰,更是绝妙。
这也是一点私心作怪,然而私心谁没有呢,诸君且宽宥之。
古人远行,常携一抔故乡的泥土,仿佛把井栏和田畴随时背负在身上。思念乡园时,捧出来望一望,闻一闻,故乡的山川屋宇、白衣苍狗、桃花人面尽在眼前。肠胃不适的时候,拈一指肚泥土,送到舌尖上舔一舔,周身表里顿时通泰。今人如我出远门,不带泥土,带一筒岳西翠兰。故乡茶可以止渴,可以怡神,可以慰乡思,还可以医治水土不服。故乡的茶与故乡的泥土一样,也有神奇功效。
若是能再带一瓦罐故乡的山泉水就更妙了。
古代雅士善识水质,所谓“能辨渑淄”。唐人陆羽说,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又把天下的水分为二十等。宋人欧阳修、苏轼、黄庭坚、秦观最爱无锡惠山泉。明末闵老子与张岱在秦淮河边的桃叶渡斗茶,说:“诸水到口,实实易辨。”诸贤学问淹博,叫今人有望尘之叹。这些年我走过一些地方,喝过很多地方的水,没有辨水之技,但于水质清浊、水味甘苦是约略知道一些的。窃以为冲泡岳西翠兰,故家的泠泠山泉是天下第一佳水。这么说不全然是私心,就如湖水煮湖鱼,一地风物,相生相克,相互成就,亦理之常也。
常饮岳西翠兰者,享五福:寿、富、康宁、攸好德、考终命。
善品岳西翠兰者,四者可并:良辰、美景、赏心、乐事。
喝岳西翠兰而著岳西茶文章,庶几近于道。
道在茶里。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