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只此青绿

时间:2023/11/9 作者: 上海采风月刊 热度: 15333
曹伟明

   今年春晚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通过电视化呈现,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尤其演员后脑勺上的高耸风景,让诗性的审美表达,获得了成功,成为“春晚爆款”。

   《只此青绿》让我想起以往长期在江南女性头上的乌黑景色,它是那时江南女子的标记、时尚引领的旗帜。我小时候,外婆每天的晨起,总是从“头”做起的。外婆早晨起床的功课就是梳头,她手中一把巴掌大小的牛角梳子,让乌黑的丝丝缕缕的长发,从那流苏状的梳子中吐露出来。她自信且娴熟地将头发向后脑梳理,用牛皮筋带勒紧,配上一个她精心编织的小网兜,将头发精细地盘好,小心翼翼地塞进去。于是,一道美丽的发髻风景,便呈现在她的头上。据说,外婆几十年一以贯之地打理,永远如此地追求着审美的情趣。

   在青山绿水的江南古镇,街坊邻里的妇女,把每一天过得精致、精细,把自己打扮得“山青水绿”“弹眼落睛”,完美无瑕。特别是有了媳妇、辈分上升的妇女,总会配有一个发髻,呈现出长辈的那份庄重,凸显天庭的饱满,美化生活的格调。她们把所有的头发都梳向了后面,通过发髻的装饰,营造了一份诗意的文气和富态的贵气。外婆告诉我,发髻的作用,不仅让头发梳理得紧密,而且,更是一种自然美容,让整个脸上的皱纹消失殆尽,舒适挺括。这样,既精神又保健,两全其美,让人看起来端庄、贤淑。所以,我外婆总是乐此不疲,一直坚守到她头发日渐稀少、花白的老年。难怪在江南古文化遗址的出土文物中,不少妇女的装饰用品,都少不了那小小的发髻。

   改革开放之后,江南女子的发髻,逐渐地消失了。中国女性的头发,一夜之间变换了颜色,或黄色或棕色,不一而足,古老的中国与世界彻底交融了。但“只此青绿”,原本的自信也逐渐丧失了,黑白与彩色、东方与西方混同了,没有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丰富多彩。

   其实,在往昔的江南,女子的发髻和服饰,是十分讲究的。少女和妇女的穿戴是有严格区分的。少女时,头上或额旁一般梳成环形髻。其式样有高低、长短、大小等多种款式,变化万千。在烟雨蒙蒙的江南古镇中,青春少女头梳美丽的发髻,穿着素色印花的旗袍,从幽深的雨巷里款款走来,让人联想起戴望舒《雨巷》中丁香般姑娘的形象,那美丽如诗、清馨如花、高洁如歌的江南气质,总是令人难忘。

   而古代江南,“女为悦己者容”,青春少女倚在美人靠上,对着铜镜,整理着三千墨发,点绛唇,描柳叶眉,成为画卷中人,是江南如此多娇中定格的场景。

   它勾起了我一段难忘的回忆,20世纪80年代,我大学毕业分配到区文化馆工作,第一次采风去淀山湖畔的商榻古镇,地域文化在当地妇女的服饰上完美地得以体现。当地妇女的装扮从头到脚,都呈现了水乡浪漫的风情。只见妇女们梳着髻髻头,把头发盘在后脑挽成个结,罩上网兜,插上发簪。那扎着蓝色士林布的印花头巾,后面两个尖角拼成了别致的花样,形成八字形,在发髻与额头下构成弧形至耳际,衬托着淳朴善良的脸庞。上衣大多穿中式斜襟罩衫,绲边盘纽,衣衫长过臀到齐手腕,腰部束着裙裾,在后腰部位佩上四指宽的腰带,上有各色绣花图案,刺绣工艺更是精致完美。腰带头上还挂有流苏,走动时或在微风中轻轻摆动,或犹如柳丝临风般飘摇,展现了当地女子亭亭玉立的婀娜身姿和隽秀机灵的气质。她们脚穿布袜,绣花鞋的鞋头都绣有花鸟图案,那手工针线的精细,展露了水乡妇女的聪明和灵巧。当她们穿着这样的服装,头上点缀着漂亮的发髻,仿佛是一道流动的风景线,飘荡在古镇的老街上,让人们穿越时空,回到了久远的江南。这样的情景,隽永且有诗意。

  只此青绿,江南如畫,美就美在那水那人。在江南文化繁荣兴盛,传统古镇的更新、现代乡村的振兴中,我们如何坚守江南文脉,进行文化传承,还是染上不中不洋的颜色,丧失民族本色,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命题。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