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听说上海有一个彩虹室内合唱团很红(以下简称彩虹),尤其受到年轻人的追捧,演出门票常常供不应求。我每年国内外的演出要看近百场,主要是古典音乐,因此屡屡与彩虹错过。2018年1月14日,我终于在东方艺术中心欣赏到了他们的演出。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拇指翘。
一走进东艺,仿佛置身于年轻人的海洋,绝大多数的观众都是年轻人,这是我平时听古典音乐会很少遇见的场景。随机问了几位,他们都兴奋地说,只要有彩虹的演出,几乎每场来听;彩虹唱出了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心声。
彩虹居然有如此大的魔力?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演出开始,音乐会分为四幕(这样的形式别出心裁),上半场第一幕开场的是两组法国香颂,第一组是德彪西,第二组是拉威尔,都是印象派代表人物的作品。如果以演唱水准和声音质量而言(法语的韵味要求相当高),正如指挥金承志的调侃,有些像“催眠曲”,至多也就是开胃小菜。第二幕的两首流行作品,《亲亲我,我的小猫咪》和《从前慢》(木心词),从异域风情一下子穿越到上海,以前和当今的生活场景和细节,犹如电影画面般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亲切委婉,细腻温馨,彩虹的魅力开始呈现。
下半场也分两幕,第三幕是金承志创作的套曲《白马村游记》,共有七首组成。我惊诧于年轻的金承志(据说是80后)居然从当下的时尚都市又一下子穿越到中国古代的文人情怀(令我想到陶渊明),描绘了一幅虚幻而又别具寓意的“白马村”,令人遐想无限。演唱形式丰富多样,甚至用上了中国多地的地方方言(包括温州方言)。据说金承志是温州人,温州方言是一种古老的中国地方方言,用方言进入合唱,很少。第六首《西山雨》,灯光暗场,整个合唱团分散后自由组合(指挥也隐身其间),演唱者形态动作各异,用近乎说和吟来营造出一幅独特迷人的乡村雨景,隐隐约约,幽幽迷离。合唱能有如此的别开生面,我还是第一次看到(也许我孤陋寡闻),金承志真是个奇才。
第四幕返场曲,一向是彩虹的招牌高潮,主要是他们平时演出的精华集锦。这次的返场曲是《旅行者一号》《春节自救指南》《彩虹》《我喜欢》。那真是青春激荡的狂欢啊!全场互动,台上演唱,全场和唱,满场闪亮的手机犹如漫天星光,摇曳生辉,群情激奋!当唱到他们的团歌《彩虹》时(金承志词曲),我也情不自禁,老夫聊发少年狂,跟着哼唱:“世界很大,有多少日夜独往。旅途漫长,共一曲歌谣相伴……”朗朗上口,亲切感人。久违了,我的青春!歌唱吧,我们的人生!
纵观彩虹的整场演出,有几个成功的特色。一是亲民,无论形式还是内容,都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演出开始前,大屏幕上就有一位女生親切幽默的开场白字幕,引发观众的阵阵笑声。整场演出的唱词都在大屏幕上显示,便于观众理解内容。指挥金承志在演出中也不时作一些风趣幽默的讲解,互动的效果很好,包括他们的场景和灯光设计,无不体现了观众至上的理念。
第二是原创,彩虹大部分曲目都是合唱团创始人金承志创作和改编的,不少都非常贴近当代年轻人的日常生活,他们的烦恼、他们的向往、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感,比如《春节自救指南》,就唱出了当下年轻人恋爱婚姻的现状,表现形式又是那么的幽默风趣。中国现在的演出市场日趋繁荣,但最大的软肋是缺乏原创作品,缺乏接地气的、能够引起大众共鸣的原创作品(有些当代作品太技术化,太学究气,太象牙塔,与观众的距离太远)。彩虹的横空出世无疑是一缕春风,一轮朝阳,这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他们的灵魂人物——集作词、作曲、指挥于一身的金承志。这无疑是一位音乐界的传奇人物,虽然我只看了他们的一场演出,虽然他是那么的年轻。
第三,无论是作曲还是演唱,彩虹都有非常扎实的古典功底,而且表演方式丰富多彩,洋溢着青春气息。
女生们、先生们,脱帽吧,为彩虹喝彩!为金承志喝彩!为年轻人喝彩!青年就是希望,就是未来。热烈鼓掌!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