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媒介交互生态下的技术优势,曲艺生存状态得到改观。在媒介融合的进程中,曲艺在观演生态、人才结构、受众结构、行业价值链重组等方面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出现了曲艺史上少见的飞升与发展。曲艺从业者借助微信公众号、微博、直播平台等多元媒介,进行传统艺术门类的活态传承,拓宽了曲艺艺术从业路径,增加了受众接触曲艺的途径和方式。基于受众层面的改变,以市场和受众反馈为杠杆,曲艺创作得到了良性增长。曲艺进驻新媒体后,受众格局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以往剧场演出的曲艺面临的最大挑战、也是最大危机,是大批青年观众“失联”,而交互媒介中的受众和用户,以青少年为主,他们往往用移动终端设备进行点映观看,以兴趣为主导,不被播出平台局限和牵制。他们的期待视野集中在校园、爱情、理想、就业、动漫等领域,青春励志、幽默智慧等内容是其关注重点。受众的焦点转变带动了曲艺艺术的内容革新,吸引了众多受过高等教育的曲艺爱好者加入到行业中来,其中不乏名牌大学培养的硕士、博士。以受众认知为调节的曲艺生态特性,对曲艺艺术的良性代谢大有裨益。
近两年来,在媒介多元融合的文艺生态中,传统曲艺艺术结合新媒体技术,进行了极具时代特色的形式与内容创新,涌现出观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通过网络平台,传统曲艺艺术接触到更为庞大的观众群体,观众的反馈极大地扩充了作品内容,促生了多种规格形式的曲艺变种。新媒体平台上,曲艺艺术的传播不再受到时空限制,曲艺艺术从业者不再满足于既有的传统作品形式与内容,而是积极进行有益的形式探索与尝试。网络平台中常见的说唱、MC、套词、散磕、喊麦等,都是中国传统曲艺艺术的形式拓展。在新媒体电子商务的簇拥下,曲艺艺术衍生出模式多样的尝试,吸引了大量有才干、正能量的青年从业者。也有部分知名曲艺人尝试性地开辟多媒体展示空间,聚集起大批粉丝群,实现了细胞裂变式的交互传播。进入网络平台的曲艺创作,虽然目前仍受制于互联网资本的捆绑,处于被动状态,但对于改善新媒体娱乐鱼龙混杂、蝇蝶齐飞、缺乏正能量的曲艺生态已显示出积极意义。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