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亚文化用词,尤其是网路用词,开始在台湾较广泛运用,那是什么原因,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这大概跟台湾政府前几年大力打击盗版有关了。本来,过去传递文字最快的是印刷物,不过这年头网路时代,传播文字最快的大概就是动画、美剧日剧韩剧,当然还有游戏。就在过去台湾大力打击盗版之后,台湾的网民只好转往大陆求资源,没办法,想要看想要玩,但自己本身语言能力又不够好,只能接受大陆的汉化产品,甚至很多人已经养成了习惯,就是在等他们的汉化产品出现,所以台湾网民对大陆各大字幕组也是耳熟能详,到如今,就连个菜市场卖菜的阿婆都拿着PAD下载字幕组配的韩剧来看了,台湾还有哪个年轻人不熟悉大陆用语?把所谓“大陆文化入侵”赖给自己不喜欢的艺人或歌曲,其实他们哪有这个能耐?从上而下的“指导”,在现在的台湾很难成为风气,只有民间对民间的影响,才有可能在台湾庶民间引起风潮。但不管是《小苹果》,或是字幕组、淘宝什么的,不仅红遍大陆,影响到台湾,无非是他们都够“俗”。这就是“俗”的力量,越是俗气越底层的东西,渗透力就越强。
当然相较起来,“雅”是一种自我提升,是一种修养,只是经常曲高和寡,你的雅不等于我的雅,而“俗”却像是一种普世价值,他不带太多的意识形态,也不带太多的官定价值观,但一曲登不上大雅之堂的《小苹果》其“统战能力”比其他东西厉害多了。放眼四海,不管任何时代,“俗”就是一种基于人性本能、人人都会喜欢的力量。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