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文文学领域,经典化问题历来受到有识者的重视。华文文学经典谱系的形成,不仅能呈现文学的传统,对学科的发展也大有裨益。
如何经典化?它注重的不只是经典本身,更是经典形成的过程。由此,转换了看问题的视角,从作品本身转移到了文本的意义生成,转移到了对文本的审美价值判断。读者的参与,也因此成为经典化的重要一环。
有各种各样的文学意义生成的经典化过程。弗·雷·利维斯的《伟大的传统》,看重文学的社会使命感,为的是挽救少数派文化被大众文化吞噬的危机。哈罗得·布鲁姆的《西方正典》,把美感与陌生性视作经典的评判标准,围绕莎士比亚建立经典的谱系。这些经典化的努力,除了注重作品的美学价值之外,背后还含藏着现代情境中的文化悲怀。由此而形成的文学经典谱系,体现的是作者的文化态度。
经典解读的方式,也令人颇感兴趣。古代的读书人,是在传统经典的注疏之中成长的。之后,小说戏曲的评点打开了古人精神世界的另一扇窗。进入现代之后,批评的话语更加丰富多元。影响及于华文文学领域,产生了不少佳作。
欧阳子的《王谢堂前的燕子》,堪称运用新批评方法解析《台北人》的杰作。白先勇對《红楼梦》的细读,同样以小说家的心灵探究这部天书的文化密码,通过考察《红楼梦》的神话架构、叙事手法和象征隐喻等,复活了伟大的经典。
吕正惠、赵刚对陈映真的解读,则是文学社会学批评的典范。他们以求索的精神探求整体性诠释的路径,展现了文学探案的慧识,传达出知识分子勇于认知自我、介入社会历史的担当精神。
程抱一对传统经典的重解,令人称奇。他以文化对话的方式,思考东西方文化之间的连接点。通过对“冲虚之气”的释读,从哲学的高度激活了中国的宇宙论和生命观。他在诗歌和小说创作中对形上和生活世界的思考,及对中国古典诗歌和绘画的结构功能的分析,显示了东西方创造性交流的智慧。
在现行的学术体制下,论述的方式发生了改变。但不管是何种表述的方式,经典解读的精神内核有一脉相承之处。那就是精神的契合、生命的领悟。面对文本,阅读者所发出的会心的微笑,正是经典复活的一刻。
经典重读,在某种意义上,我更愿视之为一个阐释者的语词冒险。期待具有冒险精神的年轻学子,携带着生命的火种,以别样的方式重新唤醒那些沉睡的文本,点亮文学的精神世界。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