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关键词:文学史——英语世界中国现代文学传播文献叙录(二)

时间:2023/11/9 作者: 华文文学 热度: 14808
季进 臧晴 选编

一、A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Fiction①

1952 年,夏志清②接受美国洛克菲勒基金资助正式开始从事中国现代小说研究,直到1961 年,《中国现代小说史》才由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发行,至今共有三个英文版本,各版本正文部分差异不大,分为三编,十九章,但附录部分略有不同。初版本附录由夏济安所撰《论台湾文学》一文,在此后的中英文版本中未再收录。第二版附录增补了《1958 年来的中国大陆文学》和《现代中国感时忧国的精神》。第三版添加王德威英文长篇导言和《论三位台湾作家》。截止目前,该作已在中国大陆、港台三地出版,有6 个不同的中文版本,分别是香港友联出版社1979 年版、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1 年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年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年版、浙江人民出版社2016 年版,由刘绍铭等人译。

  《中国现代小说史》是夏志清现代文学研究的奠基之作,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史上具有开创性的意义,毫无疑问已经成为中国现代学术史上的经典。该作自出版以来,就在海内外学术界引起了巨大的争议,直到今天仍然褒贬不一。总体来看,夏志清的研究方法和学术视野都得益于他的西洋文学知识体系。一方面,从研究方法来看,夏志清私淑英国批评家利维斯的“道德批评”,又取法以兰色姆、布鲁克斯、韦勒克等为代表的美国新批评,从而形成了中国现代文学的评判标准。另一方面,夏志清广泛涉猎中西文学,建立了良好的文学感觉和独特的审美趣味,他凭借自己的艺术直觉和阅读体验建构了一种中西文学比较体系,将中国现代文学纳入世界文学视野之中做出考察。

  该作自1980 年代开始在大陆学界通过非公开渠道得以流传,尽管在官方开展的清除精神污染运动中作为典型受到了批判,但却被广大中青年学者所接受,此后间接地影响了大陆的“重写文学史”思潮。2005 年,复旦大学出版社推出简字体删节版后,关于《中国现代小说史》的研究和讨论成为学界常年热议的话题。近年来,随着国内学术界研究风向的微妙变化,对于该作的评价又出现转向。无论如何,该作所提供的研究方法、学术视野以及文学洞察已经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产生了实质性的推动作用,至今仍在不断地刺激着当下的学术研究与生产。

二、The Unwelcome Muse:Chinese Literature in Shanghai and Peking, 1937-1945③

耿德华④撰写的博士毕业论文《被冷落的缪斯:中国沦陷区文学史(1937-1945)》于1980 年公开出版发行。从当时北美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情况来看,这本专著是一部“拓荒”之作,由此开启了对现代中国沦陷区文学的学术研究。关于该书的主要研究内容,可借用著者在“前言”中的说法:“该书的基本任务就是要概括介绍战争时期上海和北京的文学发展史,它的最终目的是要将批评的注意力集中到这一时期最有价值的文学作品上来。这项研究所采取的形式深受当前中国现代文学和现代史学术状况的影响。这里不想提醒读者注意其他地方已经充分论述过的主要文学趋势和事件,也不想重复一些众所周知的、常见的、长篇研究论著中介绍过的作家传记的细节,或者推测我们现在还缺乏足够和可靠资料的有关主题。这项研究是为了填补直至该书出版时尚存在的空白,并在战争时期的文学以及更大的中国现代文学范围内强调那些将值得继续探讨的成就。”

  该书共分为六章,第一章标题为《文学及政治对文学的干预》,共包括四个小节,分别是“文学和新秩序(1937-1941)”、“上海租界的抵抗文学(1937-1941)”、“大东亚文学(1941-1945)”与“结论”;第二章为《五四浪漫主义的没落》,主要探讨五四文学中浪漫主义思潮与创作在兴起后又逐渐衰落的历史过程,也包括四个小节的内容,分别为:“鲁迅风格的杂文家”、“苏青(冯和仪)”、“师陀(王长简)”和“李健吾”;第三章的标题为《传统的复兴:现代戏剧》,主要探讨现代中国沦陷区戏剧家与其剧作的文学特征,包括五个小节,分别是“商业性戏剧的发展”、“当代现实主义的局限:于伶”、“古装戏剧的兴起:阿英、周贻白、顾仲彝”、“古装戏剧的发展:从《清宫怨》到《秋海棠》”和“多样性:顾仲彝、费穆、吴天(方君逸)、周贻白”;第四章的标题是《传统的复兴:随笔性散文》,主要探讨沦陷区代表性散文家及其代表作品的诸多特征与成就,主要包括三个小节的内容,分别为“周作人”、“上海散文作家”和“文载道和纪果庵”;第五章的标题为《反浪漫主义》,主要探讨沦陷区文学中“反浪漫主义”的历史流变与代表的作家作品,共包括五个小节,分别为“吴兴华”、“英国现代文学和中国反浪漫主义概念”、“张爱玲”、“杨绛”、“钱锺书”;第六章为《结论》。该书还包括导言与注释、词汇表、参考文献与索引。

  该书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诗歌、散文、戏剧与小说及许多作家在现代中国沦陷区创作出的诸多作品,尤其是对浪漫主义文学与反浪漫主义文学的辨析成为其重要特点。在论述到五四浪漫主义文学时,作者引用李欧梵的专著《现代中国作家的浪漫一代》中关于“浪漫主义”的概念并加以延伸与拓展,主要聚焦于师陀的长篇小说《马兰》、唐弢与柯灵的“鲁迅风”式的杂文作品、姚克的历史戏剧《清宫怨》与周作人的散文小品等,并进行详尽的解读。而在考察“反浪漫主义文学”时,则主要通过张爱玲的小说与钱钟书的小说及杨绛的戏剧作品加以阐释。不过还要指出,尽管该书对“反浪漫主义”的概念界定较为清晰,然而却没有指出它作为一种思潮流派所具有的具体特征。

  该书出版后在国内外引起非常强烈的反响。早在1980 年5 月,时任印地安那大学副教授的美籍华裔学者李欧梵就把该书的信息带到中国国内,当时他以印地安那大学出版社编辑的身份对该书做了这样的评价:“关于抗战时期的文学,在美国几乎没有人知道……最近有一部非常重要的书,也可以说是独一仅有的,是研究上海、北京在日本占领时代一些作家像张爱玲、周作人所写的东西。剧作家里也有非常有才华的作家,包括钱锺书的夫人杨绛。”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所长的唐弢研究员也认为该书对国内学者很有启发性,呼吁中国学界要开展对现代中国沦陷区文学的深入研究。然而该书既代表着20 世纪80 年代海外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成就,同时也具有作为其“转型期”产物的一些缺陷,如个别观点不够严谨而引起争议,理论深度也有待加强。

  该书已由北京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张泉研究员翻译成中文版本,并在2006 年由北京的新星出版社出版。

三、The Literature of China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⑤

杜博妮⑥与雷金庆⑦合著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是一部较为全面、综合的关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专著,为英语世界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的重要窗口。该书主要集中在对20 世纪中国小说、诗歌、戏剧文类的研究上,探究的议题包括现代化社会中作家的角色和文学的功能,作家与读者的关系,国家对文化宣传的重视等。

  全书除导论外以时间段分为三大部分,每一部分分别从题材、主题、语言、结构、风格、受众、文化影响等方面考察了那一时期的诗歌、戏剧和小说,并包括了对作家作品的历史、社会背景的概述,共14 章节。作者在导论中提到中国现当代文学在英语世界被接受的情况和该书的写作目的:二十世纪中国现当代文学未能获得世界范围内的关注与认可,一些作品因为缺乏优秀的翻译而被不公平地忽略了。该书旨在展现自本世纪起至最后十年这一段最为艰难、激进和困惑的历史时期,中国文学整体的广阔画面以及中国人民表达自己的方式。除此之外,导论部分还从文学与现代中国的关系、文学的类型、作家、文学发展史分期、大陆与港台几个角度分别进行了论述。

  该书在历史分期与研究角度方面都提供了宝贵的他者视野,对不同阶段的不同文类各有侧重,对作家的介绍篇幅也各有长短,并不追求面面俱到,而是以详实的资料与丰富的细节为基础对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状况进行整体把握,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哈顿(Rosemary Haddon)认为:“该书为中国文学目前的趋势和未来的走向提出了很有洞察力的见解。

四、An Intellectual History of Modern China⑧

《现代中国思想史》由谷梅⑨与李欧梵⑩两名学者共同编著,是介绍19 世纪至20 世纪末现代中国知识发展的重要综合性著作。尽管学界现已有研究单个中国思想家的著作,然而该书涵盖了中国所有具有代表性的思想家以及影响中国近代史的政治人物。该论文集内容选自《文学史》系列的第12、13、14、15 卷,即《剑桥中华民国史》上下部与《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下部。其中的具体章节内容均由中国研究领域著名的历史学家与社会科学家共同撰写。书中追溯了儒家思想的转变、西方观念的引入以及由此形成的独特的中国世界观;通过将关键性的知识发展和知识分子与新兴政治运动联系起来,阐释了观念与价值观的改变对中国政治与革命的深远影响。

  全书共分为八个章节。费侠莉在第一章通过“新思想”来探讨从晚清到五四运动的思想转变,指出这些思想转变受到如章炳麟、张东荪和梁漱溟等晚清思想家及“新传统”派系的“国粹学派”等的影响,避免了仅探索外国思想对“本土思想体系”的影响的研究策略。史华慈在第二章将“五四”运动置于政治背景下,分析了“进化”、“民族主义”与“革命”等主题与热点事件中保留的强大传统元素,探究它们是如何主导“五四”知识分子的话语,并将其追溯到20 世纪中国对马克思主义的阐释。李欧梵在第三章中将中国传统文学思潮置于政治和思想史背景下,探讨了晚清改革者与失败的1898 改革运动,继而将文学新闻学作为政治变革的手段,利用社会小说和感伤小说吸引并刺激读者;在第四章探讨了20 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文学,重点介绍了新月社及其批评者,左翼作家联盟和民族主义文学。施拉姆(Stuart Schram)提醒我们,尽管毛泽东曾对这一组织提出了批评,但他们仍必须被理解为五四一代的承继者,其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特征便是,对中国人民内在能力的信任与对传统思维方式的摒弃;她同时在其负责的第五章与第六章对毛泽东著作及其思想的整个演变历程进行概述与梳理。谷梅在其负责的七、八章节中探讨了知识分子、毛泽东和共产党不断发展的关系,对知识分子角色转变的相关研究提出了富有价值的见解。

  该书为纪念著名的中国研究学者、哈佛大学教授——史华慈所作。编者谷梅、李欧梵与费侠莉、施拉姆等学者一起重审并扩充了史华慈著作的内涵,全面探讨了19 世纪与20 世纪中国现代知识史。谷梅更新的这一章更使历史不断更新,进一步实现了汇编的目的。循着史华慈的研究工作,该书的所有章节都将个体智慧的思想和行动重点与更广阔的历史,文化和政治背景相结合,以涵盖知识史上更为广泛的意识生活。

五、Literature and Politics in 20th Century China: Issues and Themes[11]

邵葆丽[12]的这部《20 世纪中国的文学与政治:问题与主旨》以中国在20 世纪这一跨度巨大的时间段中政治与文学不断发展变化的关系为主要研究对象,对使中国文学、批评和相关的政治决策等在不同时期发展出不同形态的诸多因素进行深入的考察思考和讨论。在中国文学的研究领域,政治一直与文学有着密切甚至纠葛的联系,在不同的时代,这样的联系都也有着符合各自时代特征的不同体现,在近一百年的中国现当代历史中,这一关系的发展更是错综复杂。邵葆丽结合中国20 世纪中庞大且错综复杂的历史与政治背景,意图记录下中国文学在这段时间中经历的多样的转折与复杂的变化。她关注特定时期历史环境下的社会经济发展背景,同时也注重这些时期重大的社会政治事件与文学之间的种种互动,邵葆丽的研究对于文学与政治关系的思考也是非常多面化的。邵葆丽的这项研究也是一部从政治与文学的互动关系的视角所撰写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整体而言,邵葆丽的这部《20 世纪中国的文学与政治:问题与主旨》对中国现代文学从五四时代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一直到九十年代市场经济发展这一漫长的历史时期中文学与政治错综复杂的关系进行了深刻的探索。单就这一关系的研究而言,对中国现代文学发展更为核心的前五四时代的讨论仍有无限的可能性与复杂性。

六、Placing the Modern Chinese Vernacular in Transnational Literature[13]

周刚[14]的这部《置于跨国文学中的现代白话文》由美国帕尔格雷夫麦克米伦出版公司于2011年1 月出版。全书共四章,另有“致谢”、“导论”、“结语”、“注释”、“参考文献”和“索引”,共177 页。

  导论部分由但丁(Dante Alighieri,1265-1321)引入,讨论语言变革问题,并就本尼迪克特·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 1936-2015)的研究,讨论方言与现代性、民族性之间的关系。方言、国家、现代性可以成为殖民地国家用来反抗全球帝国主义的民族主义模式,因此白话文运动是一种跨国现象。第一章“乌托邦的语言”论述晚清和五四话语中的白话文观念。晚清的白话文观念以康有为为代表,胡适则代表了五四时期的语言观。两代知识分子主张不一样,胡适倡导的国语最终成为五四白话文运动的主导。第二章“中国的文艺复兴”追溯了文艺复兴与语言问题在近代中国和其他地缘政治语境中的同构性。中国、印度、阿拉伯世界都有“文艺复兴”,知识分子在不同的地缘政治语境中进行了各种探索。在这一世界性的背景下,中国知识分子寻找自己乌托邦语言的努力便获得了更为不同的意义。第三章“摇摇欲坠的房子”讨论中国第一代白话文作者对“纯白话”写作模式的情感反应和创作经历。“白话化”关注于作家的生存和情感状态。五四白话文作家在创作中所经历的那些语言张力、陌生感和不稳定性,更像是双语作家或翻译家。“摇摇欲坠的房子”一词被用来描述五四白话文作家的白话写作经历。白话文是一条线索,可以由此走出中国现代文学,从而进入其他地域、其他语言和文学,最终以新的视角回到中国研究。第四章“‘纯白话’写作模式”首先用柳亚子的例子来说明,一些文人对白话的皈依只意味着他写作生涯的终结。柳亚子的故事在许多方面证明了白话的赋权地位,也证明了白话在现代中国取得胜利的复杂性。接着用《东方杂志》的例子来看普通读者对白话文接受的过程。对于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的许多作家来说,选择使用哪种语言是一个受众的问题。结语部分从郑敏论述白话文与新诗的批评文章入手,认为需要了解中国第一批白话文作家复杂的语言构成和心理,了解他们接受白话文的痛苦和不稳定的条件,进而了解在语言剧变的特殊历史关头他们写作的独特性质。而宋惠慈和陈思和的观点能够启发学者在一个更大的世界文学子集中讨论中国个案。民族文学、世界文学和比较文学一直是该书的背景。大卫·丹穆若什(David Damrosch)在《什么是世界文学》中对“世界文学”有一个新的界定。中国白话文运动回应了其他地域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在世界文学语境中得到相互呈现。

  该书聚焦于世界文学语境中1895 年至1925年的中国文学史,考察其语言从文言到白话的这个至关重要的阶段,分析对于语言而言的思想和观念的转变。“纯白话”的写作模式被五四白话文运动制度化为一种激进的、单语的思想。在20 世纪二十年代初,保守的作家被迫做出艰难的选择,去适应这种新的语言模式。该书认识到世界文学是一个“系统”结构,“白话化”是一种特殊的驱动力,意大利、法国、日本、印度、阿拉伯、土耳其等国家都有白话文运动的经验。作为驱动力的“白话化”产生于世界文学系统,同时世界文学系统也在不断地以历时和辩证的方式改造自己。

  徐玮在《汉学研究通讯》2011 年第4 期上发表书评,认为该书从新的视角重新研究了中国现代白话文运动。黄宜居在《比较文学研究》2012 年第4 期对该书作了评述,认为“将中国现代白话文置于跨国文学中”是该书的显著优点,中国现代白话文运动由此得到了“丰富探索”。

七、Chinese Literature: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15]

2012 年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桑禀华[16]的《中国文学》是一部介绍中国文学的通识读本,也是牛津大学出版社的“牛津通识读本”(Very Short Introductions)系列丛书之一,在2016 年由李永毅翻译成中文并在译林出版社出版2018 年香港牛津出版社中国分部也出版了中文版。该著作言简意赅,时间跨度从先秦的《诗经》一直到当代作家卫慧,空间上也网罗了两岸三地乃至海外华语创作,以一本小册子的篇幅涵盖了整个中国文学的要素与发展。作为一部通识读本,其旨在以向英语读者介绍中国文学文化在回应中国社会和政治关切时发挥的核心作用,从古代历史文献到现代化与全球化发展的新时代中国,涵盖了悠久的中国文学传统对于诗歌、戏剧、小说等的历史与哲学解读。

  桑禀华的《中国文学》除前言外共五章,以高度抽象的方式总结了中国文学的主要创作文体与理论要素。在前言中桑禀华以《登鹳雀楼》为引,介绍了该书的核心思想,以及中国语境下文史哲一体的形态与文学发挥的重要作用。在第一章“基础:伦理、寓言和鱼”中,桑禀华对中国文学整体的核心思想基础进行了抽象总结,即传道,这也是中国文学的历史与文化的基础,包括以此派生的文人群体和众多文学经典,以及以此为基础诞生的儒家、道家、法家等有关易学、仁爱、自然等的众多所传之道。第二章“诗和诗学:山水、典故和酒”则聚焦于中国传统诗与诗学,首先阐发了对于诗歌之用的理解,然后围绕中国诗歌的风格主题 谈了“实境”“超诣”“典雅”“悲慨”“疏野”“飘逸”“感时”“豪放”八种不同时代不同类型的代表诗歌创作。第三章“言叙事:史书、笔记和志怪小说”则关注中国传统散文的文言叙事,从先秦的《礼》到汉代这一逐渐脱离史志功能的文学传统的建立,再到后来的志怪小说、志人小说与传奇等,从故事的叙述角度和作者的身份认同的发展入手,梳理了这一叙事传统的建立过程。第四章“白话戏剧和小说:园林、草寇和梦”则关注中国文学白话叙事传统,也关注了宋以来城市经济的发展与市民阶层的崛起对这一文学传统的促进作用,包括说唱戏剧及后来的长篇章回体小说的诞生与发展。第五章“现代文学:创伤、运动和车站”则来到中国现当代文学,也是以不同的文学主题展开论述,包括对民族、人性、进步、记忆、快乐乃至“文化中国”的追寻,依照这些不同的追寻从而派生了从五四时代到当代港台乃至海外华语文学不同的创作指向。

  整体而言,桑禀华的这部《中国文学》通识读本不同于以往宏大的中国文学史著作,以高度概括性的笔法列举了中国文学从上古到当代的种种核心要素与特点,也为英语读者提供了另一种认识中国文学悠久历史传统的视角。然而也因篇幅所限,桑禀华的这部读本长于对各种要素的列举而疏于对中国的动态发展的把握,尤其是中国文学从前现代向现代的转变这一核心问题。不过其作为一部入门读物仍是十分优秀的,同样也为中国文学研究者提供了另外一种撰史的视角。

八、The Oxford Handbook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s[17]

《牛津中国现代文学手册》为罗鹏[18]与白安卓[19]二人合著。该书作为“新编中国文学史”中的一种,无意于绘制中国现代文学全景式的图谱,也不以扩大书目的体量为目标,而是通过方法论层面的转变来说明中国现代文学出现的“结构性条件”,以及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它”和“如何解释它”的问题。换言之,该书的目标是展示一套方法,人们可以用这些方法来接近中国现代文学,而在这个过程中,该书提供了不同的方法来重新评估中国现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不是一个静态的范畴,而是一个动态的实体,其意义和局限性正在通过解释本身而不断被重塑。同样地,中国现代文学也不是一个单一的、统一的范畴,而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多个重叠类别。

  该书由马来西亚华人作家黄锦树的短篇小说《刻写》导入,作者重新反思并分析了“文”这一古老的概念,并受其启发,按照同样的分析逻辑来对全书做统筹性的安排。全书共收录四十余篇文章,编者依据其自身独特的分类法分别将其归入“结构”“分类学”“方法论”三个部分。在第一部分中,编者试图思考影响现代华文文学产生、传播和消费的结构性条件。这些条件不仅帮助我们理解某些文本,更使我们理解这些文本所处的整体社会文化环境。通过分析多种结构性条件,对于作为其结果的文学文本,以及文本解读本身的根本意义,我们都将获得更精微的理解。在第二部分中,编者试图采用一种类似于“象形”的方法来考察文学的分类。一些最有影响力的文学分类法都以表面的相似性作为基础,而该书则将特别考察一系列历史的、族群的、区域的和形式的因素和与其相对应的文学概念,试图阐明思考不同分类学及其逻辑的多样方法,并最终探索现代华文文学这一概念背后的诸种预设。在该书的第三部分,编者将展示一系列不同的解读文学作品的方法论,其中不仅有与西方现代文学理论相关的方法,也有以中国传统诗学为基础的方法。编者希望通过对相关文学理论方法的分析,来鼓励对于现存方法论的诸种隐而不显的前设进行批判性的重估。

  该书跳出了传统的桎梏,一改往日文学史书写的模式化,自觉地探索和追求新的研究范式,吸收了后现代主义思潮的解构精神与反抗品格,在扩展读者参与的同时,也包含了对转型时期中国社会文化的批判性思考,从根本上讲是西方汉学界在“重写文学史”的呼声中探索与发展的产物。从短篇小说《刻写》中得到启示,编者重新反思并重构了“文”的概念,并以之为逻辑起点,提出了一种新的文学史观,没有刻意地去勾勒时间节点,也没有完整的作家和流派的介绍与评价,而是着重从不同的方法论的层面上重新看待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生成,力图充分展现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多元性和复杂性,为读者留下了充足的想象空间和参与空间。从某种意义上讲,该书实则以文学史书写为契机再一次打开了中国学者沟通与对话的窗口,其学理性的创见与方法论的革新有助于不断地培养海内外文学研究者的批判性思维,同时也为跨文化的中国文学史的研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视野。

九、The Columbia Companion to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20]

《哥伦比亚中国现代文学指南》一书是邓腾克[21]主编的一部具有文学史性质的论文集,同时也是一部在北美中国现代文学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的教材。该书脱胎于2003 年由邓腾克和莫斯托夫(Joshua S. Mostow)主编的《哥伦比亚现代东亚文学指南》,作者阵容包含了美籍学者、港台学者、华裔学者等。该书在《哥伦比亚现代东亚文学指南》的基础上加入了一些新文章,并对原有文章进行了修订,内容更加集中,线索更为清晰。《哥伦比亚中国现代文学指南》聚焦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思潮、风格与作家,关注语言、文学制度、媒介与社会经济转型的重要议题,为读者提供了一种广阔的视野。邓腾克在编辑该书时限于篇幅,结合西方中国现代文学教学实际,不求面面俱到,而是力求此书能够形成内容饱满、结构灵动的风格,从而成为实用的课堂资源、高质量的补充读本。

  全书除了引言和大事编年表,共分为两个部分,共五十七篇文章,每篇文章的后面都附有参考书目,展示西方学界的研究成果,将文学史叙述和学术研究相结合。第一部分为“理论文章”,包括邓腾克《历史总览》、张英进《作为体制的现代中国文学:经典与文学史》、罗福林(Charles Laughlin)《语言与文学生产》、贺麦晓(Michel Hockx)《文学社群与文学生产》、吴盛青《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古体诗歌之争》、孔书玉《现代华语文学中的流散》、贝纳子(Brian Bernards)《华语语系文学》和蔡秀妆(Hsiu-Chuang Deppman)《中国文学与电影改编》八篇文章。这八篇文章为读者勾勒出中国现代文学史中的重要现象与发展脉络,介绍了一些新的研究视角,从而帮助读者认识、把握中国现代文学的整体面貌,为读者理解第二部分将要探讨的诸多话题做好先导。第二部分“作者、作品与流派”共四十九篇文章,是全书的主体部分,主要介绍中国大陆现代文学,兼顾港台文学,并且给予“华语语系文学”“网络文学”等新概念、新领域一定的关注,体现了编者与时俱进、紧跟新动态的精神。文章安排以时间为线,串联起晚清小说、通俗娱乐小说、武侠小说、实验剧场、后毛泽东时代的先锋派小说、台湾后军事时代律政小说、中国当代类型小说以及网络文学等重要文学史节点,涉及到从梁启超到阎连科的众多作家。

  《哥伦比亚中国现代文学指南》以时间为经,以话题讨论为纬,将文学史叙述与学术研究导入相结合,既可作为课堂教学工具,又可作为现代华语文学研究的参考读本,是一部体例宏大、意义非凡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学习指南。

十、A Companion to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22]

《中国现代文学指南》是威利·布莱克威尔出版的“文学与文化指南”系列丛书之一。该著作由中西学界主要代表人物,如张隆溪、陈晓明、陶东风、查明建、张英进、柏佑铭(Yomi Braster)等撰写。在该书的概论部分,张英进[23]就意识到了英语世界“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和“中国现代文学”的差异,以及其中包含的意识形态和学科体制因素,并且指出这其中复杂的地缘政治内涵。西方学界“中国现代文学”中“modern”的纵向界限包括了晚清至今的华文文学,涵盖了晚清文学(1840 年代—1910 年代)、民国文学(1920 年代—1940 年代)、社会主义文学(1950 年代—1970 年代)和后社会主义文学(1980 年代—现在)。第二个关键词“Chinese”,张英进指出它不是个地理名词,也不仅仅是个政治名词,不仅仅是汉语书写,也应包括藏文书写等少数民族文字在内,兼顾香港、澳门、台湾、马来西亚等所有海外华人创作的“华文”文学。不难看出,无论从内涵厘定,还是历史时期划分,抑或是研究边界设想,“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都比国内学界所称“中国现代文学”要宽泛得多。

  对现代文学史观历史分期的消解,以及在地缘政治上的去中心化,这种宏大的视野是该书的结构性因素和贯穿各章的主线。第一部分“历史与地理”收入七篇文章,分别从历史和地理的角度探讨宏观性的理论问题。在“现代性”理论的影响下,大陆学者所熟悉的以五四时期“文学革命”为起点的“现代文学”在这里无疑被放弃了,五篇文章纵跨了自晚清以来几个历史时期的一百多年的文学。在“地理”部分,张诵圣、廖炳惠的两篇文章以台湾为例,将地缘政治的视角引入现代华语文学的研究场域。第二部分“体裁与类型”收入八篇文章,探讨了主要的文学分类和文学形态。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主流的文学类型诗歌、戏剧、散文以外,女性书写、通俗文学和少数民族文学也占据了重要位置。例如在马克·本德尔(Mark Bender)的《少数民族文学》一文中,作者考察了许多处在我们认知盲区里的文学(甚至还包括口头文学)叙事传统:裕固族文学、回族文学、西藏文学、朝鲜族文学等等,这对于大多数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者们来说都是相当陌生的。第三部分“文化与媒体”收入七篇文章,探讨了中国现代文学与各种文化和媒体的关系,由此反映了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一个新趋向:跨媒介研究。例如魏朴(Paul Manfred)的文章提出了“视觉文化研究”和传统“文学研究”的关系问题,无论是讨论1930—1940 年代对于“新女性”的视觉和文学再现,还是在中国社会主义美学现代性中别具一格的木刻研究,再到中国当代诗人的诗歌与绘画的双重实践,这种“诗画互证”的研究路径值得我们重视。第四部分“问题和论争”关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宏观议题,但中国现代文学的关键议题如“启蒙”、“救亡”、“革命”在这里也消失了,进入西方学者视野的变成了“摩登女郎”、“身体”、“记忆的政治”等等。例如在柏佑铭看来,所有的中国文学都应该被视作某种记忆,而1979 年之后的文学更应该被视作一种“记忆的政治”(第435 页)。这一部分还附有由陈思和和张英进分别撰写的《中文世界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综述》和《文学现代性的拓扑学:英文世界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综述》。

  通过该文集,我们看到了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最新动态、研究范式和“众声喧哗”的学术盛景,也看到了一个学科发展过程中,不同范式和理论的动态性和不确定性。大陆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是一个底蕴非常丰厚的学科,有着深厚的学科积累,也形成了相对完备的学术脉络,学者们大多在各自的脉络上对具体的问题进行着具体的操作。而或许也是出于这种原因,大陆学界也就相对忽略了对于整体性的文学史观或理论命题的建构;同时,也由于一些存在的历史性思想分歧,大陆学者也很难形成与海外学者共同开发的生气。诚然,中国现代文学根在中国,需要结合中国语境,批判地思考西方理论,但作为学术研究的对象,它的研究也是世界的,需要“四海一家”的学术胸怀,拥纳不同的观点,共同书写重构中国现代文学的宏大版图。

十一、A New Literary History of Modern China[24]

在中国文化视域下,文学不仅仅是一种叙事,更是一种指向现实世界的建构过程,它明示出这个世界得以塑形、完善的共通模式。本着这种精神,《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意图从十七世纪晚期至今的文学作品中取材,以一种超出国家限制和官方叙事的眼光去探寻此前从未发现过的中国。王德威[25]邀请了来自世界各地超过140 名的中国编者参与到该书的编写工作中来,试图以全新的理念重新书写400 多年来中国文学的发展历程,在世界文学的视域下重新观照中国文学所经历的剧烈变动,并由此发展出极为丰富的内容与形式,以散点辐射的方式探索着文学史书写的边界。除此之外,该书还将非传统的文学形式——如流行歌词、竞选演讲、政治专著以及狱中手稿——放置在了与传统文类等同的位置;在以新眼光研究鲁迅、沈从文、张爱玲和莫言等著名作家的同时,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明晰性和力度解释了近代历史转折点的艺术作品;在说明中国对西方文学的接受的同时强调了中国作家对外国作家的影响;在作家为拥护和批判中国传统而分成两派的时候,涉及宗教民族和生态问题的当代文学作品在文学评论中占据了一方之地……在每一个具体的历史节点都体现出文学、文化与历史、时代的对话。

  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文学史,该书采用了海德格尔“世界中”的概念,重新整合了“中国现代文学”和“中国现代文化”之间的关系,打破了文学史偏向实证的结构,采取编年体的写作顺序,由百余位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学家和理论家通过选择历史上不同时间点,根据合理的文学想象来进行书写,共收录161 篇短小精悍的文章,以此来呈现中国现代文学的诸多历史时刻、人物事件与思想命题,衍伸和串联出中国现代文学的复杂面貌。就编写逻辑而言,该书大体显现出四条清晰的脉络。一是时空的互缘共构,以观察者的姿态颠覆传统的线性的文学史的书写套路,充分体现编写的联系性;二是文化的川流交错,将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发生并入到世界的流动与变化之中,侧重不同文化之间沟通与交往;三是文学与媒介的共生,在以文学为最终依归的同时将其赖以生存的媒介摆在突出地位,以此共同勾勒文学及其所处时代的复杂面貌;四是华语文学与地理版图想象,将文学从有限时空的局限中拉出,从确定的一隅转为更为广阔的时空,使中国文学走向更加广阔的华语文学。

  该书作为哈佛系列新编文学史中的一种,延续着美国传统学科史一贯的多元化、包容性和专业性,极大地体现了近年来海外汉学的建设成就,同时也为海内外的研究者及文学爱好者提供了新的走进中国现代文学的切口。从文学史的发展谱系来看,该书摆脱了传统而机械的分门别类的做法,进而采用了一种整体的、流动的编写方法,将文学史的编写看作是一个系统性的研究工程,“创造了许多有待填补的空隙”,并将作品、世界、作家、批评家、研究者、文学史家等要素统统吸收进来,通过不同要素之间的沟通与对话串联起了一个复杂而又丰富的文学文化世界,开启了一个意义可以得以无限增生的话语空间。正是在这种互动与对话之中,我们可以铭记中国现代文学表现现实、记忆历史的巨大努力,聆听“世界中”的中国现代文学众声喧哗的独特声音。

  该书现有中译本《哈佛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由麦田出版社于2021 年出版。

  ①Hsia,C.T.A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Fiction.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61, 1971.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99.(该书叙录执笔者:孙连五。)

  ②夏志清(Hsia, C. T),原籍江苏吴县(今苏州)。1952 年获耶鲁大学英文系博士学位。先后执教美国密歇根大学、纽约州立大学、匹兹堡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

  ③Gunn, Edward M. The Unwelcome Muse: Chinese Literature in Shanghai and Peking, 1937-1945.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0.(该书叙录执笔者:张清芳。)

  ④耿德华(Edward M. Gunn Jr.),在康奈尔大学文科与科学学院亚洲研究系任教多年,主要研究领域为东亚文学研究、中国文学研究、语言研究和戏剧研究等。

  ⑤McDougall, Bonnie S. and Kam Louie. The Literature of China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London: C. Hurst & Co.(Publishers)Ltd.,1997.(该书叙录由孙碧卿提供。)

  ⑥杜博妮(Bonnie McDougall),英国爱丁堡大学荣休教授,香港城市大学教授,著名汉学家和翻译家。先后在悉尼大学、哈佛大学和挪威欧斯陆大学讲授中文和中国文学,并翻译了大量中国文学作品。

  ⑦雷金庆(Kam Louie),香港大学中文学院荣誉教授,澳洲新南威尔士大学人文语言学院兼任教授。主要关注的研究领域包括中国性别、历史、语言、文学、哲学等以及跨学科研究。

  ⑧Goldman, Merle and Leo Ou-Fan Lee, eds. An Intellectual History of Modern China.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该书叙录由李青睿提供。)

  ⑨谷梅(Goldman Merle),1964 年取得哈佛大学历史及远东语言学博士学位。1972 年起在波士顿大学担任教授超过30 年,期间曾经担任《中国季刊》编辑委员会成员、美国驻联合国人权委员会委员等职位。

  ⑩李欧梵(Lee, Leo Ou-fan),现为香港中文大学冼为坚中国文化讲座教授,曾执教于普林斯顿大学、印第安纳大学、芝加哥大学及哈佛大学,是英语世界中国现代文学与文化最重要的研究者之一。

  [11]Mitra, Sabaree. Literature and Politics in 20th Century China: Issues and Themes. New Delhi: Books Plus, 2005.(该书叙录由宋奇论提供。)

  [12]邵葆丽(Sabree Mitra),印度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大学(Jawaharlal Nehru University)语言文学文化研究学院中国和东南亚研究中心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化、文化和政治史、文化理论与批评、性别问题、中印文化关系等。

  [13]Zhou, Gang. Placing the Modern Chinese Vernacular in Transnational Literature.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2011.(该书叙录由张蕾提供。)

  [14]周刚(GangZhou),现任教于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LSU)世界语言文学和文化学院,中文专业副教授,研究领域为中国现代文学与文化,比较文学。

  [15]Knight,Sabina.Chinese Literature: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2.(该书叙录由宋奇论提供。)

  [16]桑禀华(Sabina Knight),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博士,精通中文、俄文、法文和英文。现为美国史密斯学院中国文学与比较文学教授,主要教授世界文学相关课程。

  [17]Rojas,Carlos and Andrea Bachner.The Oxford Handbook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s.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6.(该书叙录由臧晴提供。)

  [18]罗鹏(Carlos Rojas),美国杜克大学东亚系教授,主要研究中国当代文学与文化、性别研究、视觉影像。翻译有阎连科、余华、贾平凹、黄锦树等当代作家的作品。

  [19]白安卓(Andrea Bachner),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康奈尔大学比较文学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有媒介研究、性别研究、跨文化研究等。

  [20]Denton, Kirk Alexander, ed. The Columbia Companion to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2016.(该书叙录由秦烨提供。)

  [21]邓腾克(Kirk Alexander Denton),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东亚研究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现代文学(1911-1949)、大中华历史记忆、文化研究、博物馆学,特别关注五四时期现代性话语的发端与形成及其如何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

  [22]Zhang,Yingjin ed.A Companion to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London:Wiley-Blackwell,2016.(该书叙录由张诗雅提供。)

  [23]张英进,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文学系主任、比较文学与中国研究杰出教授。

  [24]Wang, David Der-wei. A New literary History of Modern China.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17.(该书叙录由臧晴提供。)

  [25]王德威(Wang, David Der-wei),哈佛大学东亚系Edward C. Henderson 讲座教授,是英语学界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最重要的学者之一。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