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1950年代到1970年代吴鲁芹经历了从访美学者到工作定居的美国生活,此期间他笔下的美国人形象各有侧重点,具有差异性,呈现出五十年代认同肯定,七十年代更为中肯客观的特点。这与他身份视角转变、当时国际环境的变化以及中华文化身份的认同密切相关。吳鲁芹始终以“自我”为出发点,通过对“他者”进行观察去感知美国人的民俗文化,从而塑造了形形色色的美国人形象。
关键词:旅美华人文学;吴鲁芹;美国人形象
中图分类号:I20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677(2022)3-0039-06
吴鲁芹具有极强的文字掌控能力,散文中流露出对周边生活独到的观察,从1950年代以交换学者的身份初到美国,到1970年代从美国新闻总署退休,美国的所见所感带给他很多创作灵感,他用幽默诙谐的笔调在许多散文中描绘了在美国生活的点滴感悟。
1950年代吴鲁芹著有散文集《美国去来》(1953)和《鸡尾酒会及其他》(1957),六十年代封笔直至七十年代重新投入散文创作,出版了《师友·文章》(1975)和《瞎三话四集》(1979)两部散文集。在这些文章中或记录了他在美国的见闻、或感慨生活中的杂感、或表达对师长友人的追忆、或记录生活琐事趣事趣闻。从政客文人到平民百姓,形形色色的美国人出现在他的散文中,他笔下不同时期呈现出的美国人形象也存在差异,这与他视角和当时的国际环境变化以及吴鲁芹“他者”的身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一、1950年代美国人形象
50年代吴鲁芹受美国国务院邀请前往美国参观访问,此时期塑造的美国人形象偏向正面,表达了对他们的认同和赞赏。
(一)热情与疏离并存
《美国去来》由1952年吴鲁芹赴美三个月期间的见闻感想集结而成。开篇便能感受到吴鲁芹对于美国的仰慕,“美国是近代历史上的一件奇迹,在不到二百年的岁月中,她能弄到宇宙之内,无有出其右的地位”①,于是基于这样的崇拜视角,吴鲁芹自嘲是“乡下人”,初到美国感受到了美国人的热情和乐于助人,消除了他身在异乡的焦虑。
吴鲁芹看到的美国家庭,丈夫以爱妻子为荣,主妇们不仅献身家庭还热心社会事业。美国女性身材健美举止优雅大方,对丈夫体贴关怀,待客周到。在吴鲁芹的笔下,美国人物的性格都是外显的,无论是政治人物还是平民百姓。艾森豪威尔当选后毫不掩饰兴奋“急于去和塔虎脱握手言欢”,塔虎脱败选“颇为垂头丧气”②。美国人习惯表达爱意,女人从不吝惜自己的赞美,男人不掩饰对妻子的爱,民众也在言语间处处展现对国家的热爱与骄傲。在《美国人》一文中在国外盛气凌人回到美国境内面对海关却低声下气的美国人,有人批判他们富有张扬却无知,吴鲁芹为其鸣不平,认为不能以偏概全。吴鲁芹眼中的美国人“同我们一样,各自有其缺点,但通盘来说,很可爱,他们极易与人相处,也极乐与人相处,他毫不保留地让你知道他是怎样一个人,他的生平,他的憧憬,他的爱和憎。有人批评美国人天真,无涵蓄,也许就是为此。”③吴鲁芹还谈到了美国人其实也有缺乏耐心的时候,但这种不耐心体现在过度热情,“他们对陌生人的信任,是很足以令人惊讶的,谈不上几分钟,就是知己,无话不谈了”④。很显然,此阶段吴鲁芹眼中的美国人即使有缺点,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却也是长处。
但美国有些习俗吴鲁芹却是排斥的,首当其冲的便是参加鸡尾酒会。吴鲁芹自称“懒散”,不喜参加社会上的集体行动却又不便拒绝,通常只能“从俗”⑤。在《鸡尾酒会》一文中吴鲁芹用幽默轻松的笔调对鸡尾酒会这种社交活动表达了不快。鸡尾酒会是美国传统的招待客人方式,是一种自由放松的酒会。但对于吴鲁芹来说却并不然,他称参加鸡尾酒会是“大受罪事”⑥,实则在给与会者提供机会结识权贵名媛的机会,陌生人之间是疏离且毫无意义的客套,空洞的闲谈只是浪费时间,不小心说错话亦容易得罪人。他认为“压根而不是什么有情趣的集会,它是一种集体的自我惩罚”,还觉得“鸡尾酒会不是一种摩登的‘生活方式,而是一种摩登的‘送命办法”⑦。吴鲁芹嘲讽了美国人喜好举办此类看似光鲜亮丽实则空洞虚无的活动,在宴会上的人群中游走,与各式人攀谈,怀着结识权贵的目的,觥筹交错间并感受不到人与人之间的真挚,展现的只有虚无和疏离。
(二)追求民主平等讲求实用
在《政治篇》中,吴鲁芹旅美至芝加哥期间恰逢选举前期,被美国民众参与政治的热情以及“忠于自己,尊重别人”的核心信念所震撼。在《小病、小账》中吴鲁芹谈到美国盛行给小账,吴鲁芹认为:“世界上最民主,最讲个人尊严的国家便是小账最盛行的国家,而美国就是一个小账鼎盛的国家。”⑧给小账与阶级尊严的高低贵贱无关,即便是侍者份内之事在美国人的眼中也是劳烦他人,小账便是一种答谢的方式。人与人之间或许财富、学识、才能上有所差距,但“他们面对高官巨商,谈笑风生,毫无自卑感”、“擦皮鞋的与顾客互相说些俏皮话,彼此大笑不已;听到饭馆里邻座向侍者要一样什么东西,先说对不起,再则连声道谢”⑨。美国人交朋友不以身份和财富为前提衡量,陌生人间常常极具亲切感一面如旧。对于批评这样的交友方式并不深入长久的声音吴鲁芹的态度是不以为然,他更看重此交友模式积极的一面,认为可以迅速消除距离感。在美国的社交场合即使不是重要的人物也不会被忽视,这样的举动不仅传递了善意和温暖,更重要的是让人觉得自己是被重视与尊重的。市长与厨师称兄道弟,新闻处长将司机介绍给宾客,吴鲁芹带读者看到的是一个毫无阶级观念、“民为贵”平等的社会。
在《中西小宴异同志》一文中谈及了宴席之上中西的差异。西方人较为直接,至少提前一个星期送出请帖,几日不见无回音便要询问,如对方不能赴约便转而邀请他人。受邀时,国人不会承诺过早以留有回转的余地,通常会深思熟虑一番再作应答,吴鲁芹称之为“成熟而婉转”。⑩然而西方人注重自身享受,收到请帖通常会即刻回复,且不食言,若同一日被多方所邀请,会秉持先来后到的原则,不会“赶集”,在吴鲁芹看来是“不大通人情,不大懂世故”{11}的表现。宴会餐桌上西方人也讲求实用,虽以酒待客,但根据客人喜好和酒量自行选择,推杯换盏间的祝福也是较为随意。比起华夏儿女的慷慨待客之道,西方人的宴席寒酸了许多,主人招待客人更倾向于“各自为政”和“自扫门前雪”。{12}席间谈话的内容并不十分深入,更倾向于闲谈,话题轻松日常多变。虽对于不善言辞的人来说应付得很辛苦,但由于互动感强,席上之人都能随时参与其中。《约会》一文中吴鲁芹再次带读者看到美国人有原则的一面,“照西方习俗,未先约会好,不得冒冒失失投刺求见,即有约,亦是准时来会,准时告辞,到时人亦毋用端茶碗,尽可直说”,{13}登门者是何人何意也许都已了然,美国人喜欢见面前预约,主人根据自己的时间和喜好规划见客时间,是对双方时间的尊重,也是追求高效率的体现。9DFD329F-1745-4B52-A7FF-7E21086F462B
二、1970年代美国人形象
70年代吴鲁芹已经在美国工作定居多年,对美国社会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知,此时期的美国人形象有正面也有负面形象,评价更为客观。
(一)批判与反思
《瞎三话四集》于1979年出版,收录了吴鲁芹在报刊杂志中发表的文章,对一些所见所闻发表评论抒发杂感。《怀特事件始末》中,散文家怀特批评资本严重影响了新闻的独立与自由,干预刊物之乱象。吴鲁芹钦佩于怀特敢于批判的精神,因为美国是“有钱说话就响亮的资本主义国度”{14},资本主义制度金钱至上的核心观念深入人心。他将怀特先生塑造成为敢与富可敌国的大公司对抗的英雄形象,有忧心刊物的情怀,有文人的气节,也有面对大公司不卑不亢的态度。在这篇文章的结尾,吴鲁芹用了“不是梦幻”{15}作为小节标题,在受资本操控的年代,怀特凭借一己之力使刊物的自主权免遭破坏,老先生敢于批评的精神使吴鲁芹很受触动,亦表达了对怀特先生的敬佩。
《闲谈洋“圣贤书”──减一》中的芝加哥大学校长赫钦斯博士也是位敢于批判善于反思的人,他批判高等教育好似工厂,学生毕业即成品出厂,但他们并不具备理性思考的能力,只会凭微弱的技能赚薪水,更谈不上有学问,这并不是赫钦斯心目中理想的教育。他放弃做律师,“改走绕大弯子”{16}献身教育业,提倡代表文化传统的“圣贤书”运动,填补道德和精神层面的匮乏。校长是一座学校的灵魂人物,笔墨间不难看出吴鲁芹对赫钦斯的治学主张的赞同,他用“欲挽颓流还孔墨”{17}强调了推行“圣贤书”运动困难重重。“美国人的习惯是求变心切,新校长上任一如新官上任……可能就把传统烧掉了一部分了”{18},也为历任校长更迭使芝加哥大学没能将读圣贤书的传统保留下而惋惜。赫钦斯博士不迎合市场需求坚持从根本改善教育环境,注重培养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坚持人文教育,吴鲁芹笔下一位知其难行其艰,心系教育值得敬佩的校长形象跃然纸上。
(二)墮落与急躁
吴鲁芹在《不中听的话》一文中嘲讽了美国的邮政系统,邮资贵却服务差。由于邮政工作人员的消极怠工,频频导致信件“冬眠”、“打盹”误事。虽然在工作上糊涂,但在信资涨价方面美国人却毫不含糊,吴鲁芹不否认美国是“讲求效率、注重改革”的国度,美国人将改进服务挂在嘴边,但终究“改来改去还是换汤不换药”{19}。美国大城市的居民们被狗屎氾滥所困扰,“唯独遛狗时就把礼仪忘得一干二净,……他的爱犬在你门前草坪上方便起来,他毫无歉意,就扬长而去。”对此吴鲁芹表示无奈,养狗却不加以教育,任由“人狗打成一片”,称是美国人“咎由自取”{20}。
吴鲁芹在《“眉批”美国文“市”》一文中对美国的文人和读者进行了批判。在海明威和福克奈逝世后,美国文坛后继无人,美国人便“着了慌”{21}。不是每位作家都能如海明威一般早早便有所成就,“至于美国人等大作家那副急相,那是他们的民族性,改不了的”{22}。吴鲁芹评价“美国人是最缺乏耐性的民族,等了几年就觉得长夜漫漫”{23},调侃文坛大亨逝世后美国人的想法是“最好立即有人补上去,他们觉得每个四年最好就产生几条新的飞毛腿,正好赶上下一届的奥林匹克”{24},因此三十五岁之前还无所成就的作家便不被美国人抱有期待。吴鲁芹批判美国人没有耐心,批评家和出版商心急寻找“替补‘大亨遗缺的人”,文坛大亨于美国人而言仿佛只是个头衔,“过四年好坏总有一个替身”,“最好能像汽车零件,报废之后,附近加油站的技工立刻就可换上新的”。{25}见到举世闻名的大作家逝世便焦急寻找接班人,作家迈勒急功近利被控告抄袭也不以为意。余光中对吴鲁芹有这样的评价:“谐趣里寓有对社会甚至当道的讽喻,虽然也不失温柔之旨,但读书人的风骨却随处可见。”{26}此处吴鲁芹用“意志似亦欠坚”、“他的远景是颇不乐观的”、“他似乎总定不下心来”、“他会不会宁愿让艺术在一旁啜泣,踉踉跄跄地堕入文‘市中的大小陷阱”{27}来指摘迈勒身为文人不思进取自我堕落的行为。无疑,吴鲁芹实际想要传达的是迈勒只是美国文市的萧条下作家们的缩影。他们无法沉下心去创作却频繁亮相电视节目,从而忽视了本职不自知,“还沾沾自喜,他埋首创作的兴趣就低了”{28},究其原因,因为作家也是美国人,他们也同样没有耐心。
三、不同时期美国人形象的差异及成因
吴鲁芹50年代和70年代所创作的散文中塑造了大量的美国人形象,这些美国人各具特色,更加丰富了文章的内涵。50年代和70年代呈现的美国人形象各有侧重点,存在差异性。
(一)视角的转变
美国向来重视面向国际宣传国家形象,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加强了对外的宣传活动,1942年6月成立战时信息署(Office of War Information, OWI),隔年,戰略情报局成立(Office of Strategic Services, OSS)专门负责海外的宣传活动。{29}战后撤销战时信息署,设立国际新闻与文化事务办公室(Office of International Information and Culture Affairs)负责海外宣传,对应的海外宣传站分支机构为美国新闻处(United States Information Service, USIS),在华设立的站点就包括台北美国新闻处,通过新闻、广播、图书报刊和电影等媒介方式进行宣传。{30}1949年吴鲁芹来到台湾后在大学任教,1951年就职于台北的美国新闻处担任撰述。美苏冷战爆发后,1953年成立美国新闻署(United States Information Agency, USIA)。{31}吴鲁芹1962年赴美讲学,后来就职于美国新闻总署直至1979年退休,他的工作和生活环境都与美国密不可分。
50年代吴鲁芹笔下的美国人是热情开朗的,他们善于表达、追求民主平等。美国人做事待人接物有原则,虽然有些习俗和行事风格在中国人看来不太懂人情世故,但正是讲究实用和注重自我享受的表现,展现了吴鲁芹眼中美国的先进和包容。70年代他笔下的美国人善于批判和反思,敢于批评指正改善现状,不仅是平民,总统也富有包容心,善待犯错的下属。但此时期他笔下的美国人缺点也很明显,呈现出自私、不负责任和急功近利的特点。9DFD329F-1745-4B52-A7FF-7E21086F462B
对于美国人相同层面的评价在50年代与70年代呈现出差异,同样是关于美国人的耐心,在50年代吴鲁芹眼中的美国人热情且乐于助人,即使没有耐心也是由于过于热情导致,可见此时期的美国人即使是缺点也是优点。而在70年代吴鲁芹评价美国人是“最没有耐心的民族”,这个阶段对美国做出了公正的评价,缺点即是缺点。另外在关于看待美国人追求平等这件事情上吴鲁芹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50年代的作品中展现了美国人交朋友不以财富和身份地位为考量前提、市长与市井小民称兄道弟、政府办公建筑无条件为民众开放,吴鲁芹深深被美国人追求平等的精神所感染。70年代的文章中他对美国人所谓“平等”的真实性产生了质疑,《死、讣闻、墓碑》一文中谈到阿灵吞国家公墓中,美国故总统和上将的墓葬规格远超士兵,如若为真,那么便没有做到真正的人生而平等,上流社会与平民百姓之间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美国人口中的平等便只是表面功夫却没有深入骨髓。
50年代吴鲁芹受邀去美国,接触政要的机会场合居多,尤其是他的第一本散文集《美国去来》,与其说是散文集不如说更像是一本美国形象的宣传手册,用仰视的角度看到了美国光鲜亮丽进步平等的一面,也可以说,这时期的吴鲁芹是带着使命来到美国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使德国和日本的经济遭到摧毁式的重创,美国经济虽遭到微小破坏却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机会,是当时国际格局中绝对的“霸主”。50、60年代台湾整体社会对于美国都有较高的评价,掀起“西化”、“亲美”、“崇洋”的时代潮流{32},以留洋美国为傲。{33}与此同时,吴鲁芹作为美国新闻处的顾问,对美国的先进繁荣的面貌有更多的认识与了解。最初带着崇敬的心理来到美国,便将自身置于“乡下人”的位置。也就不难理解为何此时期吴鲁芹笔下的美国人都是积极正面的形象,虽有缺陷,但无伤大雅,反而显得真实。
70年代吴鲁芹已经在美国工作定居多年,随着对美国了解的深入,散文中的美国人物形象更加具体丰满。他的散文中多了许多与普通人之间的互动以及对身边事物的观察,更能客观清晰地评价美国人。此外,在此时期台湾地区与美国的关系陷入冰点,吴鲁芹笔下的美国人开始出现负面形象。他批判了资本主义国家利益为重,指出美国的邮政系统邮资贵工作人员却时常怠惰,为此邮政首长面对民众的愤怒无忏悔之意。有些美国人养的狗在他人门前草坪方便,狗主人毫无歉意。举世闻名的大作家逝世后美国人便焦急寻找接班人,一些作家追名逐利无心写作,沉迷亮相美国节目提高知名度,如此急功近利便是美国人的缩影。虽有批判,但更似随笔所至,缺少对美国底层人民的描写,也没有对绝对阴暗面的揭露。总得来看,50年代吴鲁芹对于美国更多的是认同,70年代更为中肯,身份和国际环境的转变使得50年代与70年代吴鲁芹散文中的美国人形象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二)“他者”的观察
“异”可以表示自己所不了解的一切,与“异”相对的是自己,“异”也表示用自己的价值标准去衡量自己所不了解的人、事、地点等。{34}也就是说“异”指不同于“自我”的人、事、物,在“自我”文化眼光的关照下“异”作为一种“他者”存在。{35}吴鲁芹出生在上海,在大陆成长后来到台湾地区,到美国以后,美国对于他来说便是“他者”,看待“他者”的同时是以“自我”为出发点。吴鲁芹接受的是传统的中华文化教育,这样的成长背景始终影响着他对于美国人习俗和观念的接受。
谈到中西方宴席中各式差异,吴鲁芹称其“非我族类”、“与我们大异其趣”。宴请宾客时中华文化讲究来者是客,要尽主人之所能用最好的食材招待客人,美国人却简单得多。中国人酒文化深入骨髓,吴鲁芹将敬酒劝酒灌酒的习俗称为“利他主义”,美国人的各尽所能乃是“利己主义”,相比之下华人招待客人实在显得“过于热心”。《死、讣闻、墓碑》中他評价外国的墓碑比华夏之邦简单得多;《博士和博士衔》中提及我国先秦时期就有了“博士”一称,不仅时间上远远早于西方,且类别广泛多样,“我们实在是先进国家”{36},不难看出吴鲁芹始终在用中国人的文化心态去看待与接触美国的文化习俗。
《“眉批”美国文“市”》中论及美国的文市急躁的风气:“今天为小说着急的美国人若是能领略我们‘江山代有才人出的格言,就不至于有这种急相了。”{37}可见吴鲁芹的观念中有些事急不得,尤其是读书人的事。吴鲁芹爱读也爱写小品文,大概受到了林语堂的影响,林语堂提倡小品文既有英国散文家的幽默也继承了晚明散文家的直抒性灵,{38}应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39}受到西方随笔(Essay)影响,吴鲁芹的笔风闲散幽默。{40}他自嘲也嘲人,自称“没有诗人的气质”、“是个俗人”,在生存面前书并不能排在生活的首位,坦承谈道“我手边的钱,若仅够糊口,一定先买大饼,次及典籍”{41}。即便如此字里行间还是难掩他对书的喜爱,虽囊中羞涩买书少,相对读书也少,但都“斤斤计较”{42}精读细读。张佛千评价吴鲁芹是一位具有很高的中英文学造诣的散文大家,{43}虽自嘲“懒散”,调侃自己客座教授的讲学经历是“马戏生涯”{44},但吴鲁芹严于律己,谨记老师教诲,使用韵律严谨,“深怕一个字平仄之不当,使全局受窘”。{45}也正是由于他对待写作的认真态度和文人的傲骨,就不难理解为何对于美国作家迫于生计以抄袭获得知名度的行为吴鲁芹批判起来毫不留情。
美国人凡事讲求效率,重视时间规划,若说是优点,却也不尽然。没有提前预约的会面让主人觉得困扰,这样的习俗在吴鲁芹看来少了“最难风雨故人来”{46}的温馨和惊喜。《省时间──省了又怎样》中也体现了吴鲁芹对待“快”的态度,传闻肯尼迪总统通过“快读”的培训后成绩显著提高,吴鲁芹评价道“我要读的东西不能快”,“快就是进步,省时间就是好事,实在是大有商榷余地的”{47}。对于引进美国快餐文化,吴鲁芹表示一旦吃饭变成了“一种手续”{48}究竟是否是好事尚待验证,中西习俗不同不必盲从跟风,呼吁人们要有所判断和思考。
吴鲁芹接受的是儒家传统教育,他骄傲于中华文化,对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有深深的认同和自信。对他而言,中美存在巨大的文化差异,他用华人为人处世的方式和价值观标准衡量美国人的民俗文化行事风格,他的中华文化身份对于美国人形象的塑造起到重要的作用。审视美国人的同时,国家与民族间的文化冲突在碰撞中塑造了他散文中的美国人形象。9DFD329F-1745-4B52-A7FF-7E21086F462B
四、結语
吴鲁芹的散文用轻松幽默的笔调展现对周遭事物独到的观察和看法。由于工作性质和生活经验,无论是50年代还是70年代,他的散文中都融入了大量美国人形象,甚至可以说美国人与吴鲁芹的散文密不可分,成为不可或缺的角色。
50年代吴鲁芹受邀去美国,进步的印象先入为主,此时的吴鲁芹带着先进的目光看待美国的一切,他对美国人称道赞赏。美国人的热情洋溢、善于表达以及不懈地追求平等自由的精神感染着他,懂得尊重他人享受生活遵守原则的观念无一不在震撼着他。70年代国际环境变化,吴鲁芹也已在美国工作定居多年,此时的他活动场域更丰富,观察美国人的角度更多。他清晰看到美国人的缺点,对于美国人的评价也更加中肯,并有了不能盲目崇洋的反思和呼吁,不过虽有批判但点到为止并不深入。
总的来说,吴鲁芹笔下的美国人形象与他自身的经历有分不开的关系,在建构美国人形象的同时是从华人的道德情感和思想观念出发看待美国人。大量的美国人建构了吴鲁芹散文中美国社会文化的空间,丰富了吴鲁芹散文的内涵。
①②③④⑨ 吴鲁芹:《美国去来》,台北:洪范书店有限公司1953年版,第12页,第121页,第132页,第128页,第121页。
⑤{36}{37}{44}{45} 吴鲁芹:《师友·文章》,台北:九歌出版社2007年版,第16页,第169页,第120页,第183页,第55页。
⑥⑦⑧⑩{11}{12}{13}{41}{42}{46} 吴鲁芹:《鸡尾酒会及其他》,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5年版,第10页,第18页,第61页,第29页,第31页,第34页,第103页,第68页,第73页,第103页。
{14}{15}{16}s{17}{18}{19}{20}{21}{22}{23}{24}{25}{27}{28}{47}{48} 吴鲁芹:《瞎三话四集》,台北:九歌出版社1981年版,第94页,第102页,第110页,第109页,第118页,第69页,第71页,第115页,第119页,第115页,第120页,第115页,第122-123页,第122页,第15页,第16页。
{26} 余光中:《爱弹低调的高手——远悼吴鲁芹先生》,须文蔚编:《台湾现当代作家研究资料汇编61》,台南:台湾文学馆2014年版,第148页。
{29} 胡腾蛟:《从心理战到公共外交:美国对外宣传战略及机制的嬗变(1945-1965)》,《历史教学问题》,2018年第3期。
{30} 翟韬:《战后初期美国新闻处在华宣传活动研究》,《史学集刊》,2013年第2期。
{31} 石玮:《美国新闻处在华活动研究》,上海大学传播系2013年博士学位论文,第25页。
{32} 陈建忠:《“美新处”(USIS)与台湾文学史重写:以美援文艺体制下的台、港杂志出版为考察中心》,《国文学报》,2012年第52期。
{33} 陈芳明:《台湾新文学史》,台北:联经出版公司2011年版,第347页。
{34} [德]顾彬:《关于“异”的研究》,曹卫东编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页。
{35} 向忆秋:《论1980年代以来台湾旅美作家笔下的美国形象》,《雨花》2017年第14期。
{38} 夏志清:《文章一如其人》,见吴鲁芹:《师友·文章》,台北:九歌出版社2007年版,第15页。
{39}{40} 须文蔚:《吴鲁芹评论与研究综述》,须文蔚编:《台湾现当代作家研究资料彙编61》,台南:台湾文学馆2014年版,第66页、第67页。
{43} 张佛千:《读其文不知其人,可乎?》,见吴鲁芹:《余年集》,台北:洪范书店有限公司1985年版,第12页。
(责任编辑:黄洁玲)
A Study of the Images of Americans in the Essays
Written by Wu Luqin in the 1950s and the 1970s
Zou Fengnan
Abstract: From the 1950s to the 1970s, Wu Luqin lived in America, turning from a visiting scholar to someone who resided and settled there. During that period, the images of the Americans he wrote about were many-sided and different, in a way that it was more affirmative about them in the 1950s and more objective and pertinent in the 1970s, which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change of his identity vision,of the international circumstances, and his identity as a Chinese. Consistently, Wu Luqin, with his ‘self as a starting point, and in his observation of ‘the other, felt about the folk culture of the Americans, creating many different images of the Americans.
Keywords: Literature of Chinese sojourning in America, Wu Luqin, images of Americans9DFD329F-1745-4B52-A7FF-7E21086F462B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