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和刻本《明七才女诗集》考

时间:2023/11/9 作者: 华文文学 热度: 18150
郎洁

  

  摘 要:《明七才女诗集》出版于日本江户中期,是以明刊本《女中七才子兰咳二集》为原本删减改编而成。它的出版首先得益于徂徕学派推动下的明后七子热、明诗热,也离不开当时的女性汉诗人的成长以及汉学家、汉诗人对女性的汉诗创作、出版的赞赏与支持。它的出版也客观上推动了江户中后期的女性汉诗人的成长,对她们的汉诗创作产生了影响。

  关键词:《明七才女诗集》;《女中七才子兰咳二集》;女性汉诗;海外传播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677(2021)6-0103-06

  日本江户时期,随着知识阶层的扩大和印刷技术的提高,出版业快速发展,汉籍的出版也随之盛行。在江户时期出版的为数众多的汉籍中,可以看到几部中国的女性诗人的诗集,笔者考察发现的有如下四部:延宝六年(1678年)出版的《名媛诗仙集》、明和七年(1770年)出版的《明七才女诗集》、文政十三年(1830年)出版的《随园女弟子诗选选》以及安政四年(1857年)出版的《历代名媛诗钞》。这些书籍数量虽然不多,却是研究中国的女性文学在海外的出版与传播状况的非常宝贵的资料,值得考察研究。本文以明和七年出版的《明七才女诗集》为对象,对中国的女性诗集在江户中期的出版状况、出版背景及其接受状况进行考察。

  一、《明七才女诗集》与《女中七才子

  兰咳二集》的比较研究

  《明七才女诗集》正文前有两篇序文,一篇为京都儒学家岗凤鸣①所撰,另一篇为晚明学者支如璔②所撰。在支如璔的序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吾友君建氏,具有慧业,足称量千古,乃女中才子。适凑于数十年间得恣其称量,初已拔七子为一编矣,顷又得七子再编,并名兰咳。”支如璔的这篇序文中提到的“君建”,指的是其好友周之标。周之标,字君建,江苏苏州人,是活跃于明末清初的一位出版家。其一生出版的书籍涉及戏剧、小说、诗文等领域。周之标编辑出版的诗文集主要有以下两种:《女中七才子兰咳集》《女中七才子兰咳二集》,支如璔的序文中提及的“兰咳”指的应该就是这两部书籍。周之标在这两部书中选录了多位晚明的女性诗人的作品,书名“兰咳”,当取“兰心蕙质”、“咳唾成珠”之意。

  据戚昕的《明代女性出版家周之标》一文考察,《女中七才子兰咳集》共五卷,收录了冯小青、王修微、尹纫荣、杜琼枝、刘玄枝、会稽女子及佘五娘之诗,现有残本收藏于国家图书馆中,而《女中七才子兰咳二集》“据《历代妇女著作考》《江苏艺文志》著录,是书有康熙间刻本,今未见,上海图书馆藏清抄本八册。”③笔者考察发现,这两种书,《女中七才子兰咳集》没有发现有版本传播到日本,但《女中七才子兰咳二集》则有版本流传至日本,如日本国立公文书馆收藏了《女中七才子兰咳二集》的一个明刊本。该书原为幕府官学昌平坂学问所大学头林氏一族所收藏。筆者将国立公文书馆所藏的明刊本《女中七才子兰咳二集》与和刻本《明七才女诗集》进行了对照比较,并以表格的方式呈现如下:

  1. 《女中七才子兰咳二集》书名页题《周君建先生评选女中七才子》,而《明七才女诗集》无此标题(见②)。原因可能在于,《女中七才子兰咳二集》中的作品皆为周之标所选,每篇皆有周之标的评语。而《明七才女诗集》删去了周之标的评语(见⑨)。

  2. 《女中七才子兰咳二集》与《明七才女诗集》皆有支如璔序文(见④),这两篇序文除两处文字上的差异外④,内容几乎一致。而《女中七才子兰咳二集》序文中“倘? 业文人,果生天上”句有一处文字残缺(从上下文及残存笔画推测,空白处当为“建”字),而《明七才女诗集》该处亦空缺,作□(A)。

  3. 《女中七才子兰咳二集》支如璔序文后有“兰咳二集参订社友姓氏”,记载有曹学佺等一百零四位参订者的名单,这份名单不见于《明七才女诗集》(见⑤)。

  4. 二书皆有作者小传(见⑥),除一处文字上的差异外⑤,内容一致。

  5. 二书收集的作者人数相同,但卷数不同(见⑦):《女中七才子兰咳二集》收录的七位诗人的作品中,沈宛君的作品最多,分两卷收录,故全书共八卷,而《明七才女诗集》收录的沈宛君的作品仅七言古诗六首,全书共七卷,人各一卷。

  6. 二书收录的作者完全相同,但内容上《明七才女诗集》有很大的删减。《女中七才子兰咳二集》除了诗以外,也收录了一部分诗余、赋、序等作品,而《明七才女诗集》只录诗,且收录的诗歌数量远远少于《女中七才子兰咳二集》。从上表⑧的划线部分可知,编者在选诗时,除了陆卿子是抽取了她《女中七才子兰咳二集》中的五绝和五律这两种诗体的所有作品外,其他六位诗人都是只抽取了某一个诗体的所有作品。不过也有例外,《女中七才子兰咳二集》所收余其人的七律有27首,所附余席人的七律有9首,而《明七才女诗集》中则分别为26首和8首。但笔者发现,日本国立公文书馆所藏的《女中七才子兰咳二集》所收的余其人的27首七律中有一首(《游鱼啖花影》)有部分残缺不可辨识,所收余席人的9首七律中亦有一首(《送昌箕舅氏游武夷次韵》)残缺不全,而《明七才女诗集》中没有录入的正是这两首(B)。编者删诗,很大程度上应该是出于削减出版成本的考虑。《明七才女诗集》基本上是每位诗人选一个诗体的作品,而选取一种诗体的所有作品,可以相对保持其完整性。值得注意的是,《明七才女诗集》虽所收作品不多,但是纵观全书,从第一卷的五言古诗、到第二卷的七言古诗、第三卷的五言绝句、五言律诗、第四卷的七言绝句、第五六七卷的七言律诗,秩序井然,且尽量做到了各种诗体兼备。而编者为了做到各种诗体兼备,虽然《女中七才子兰咳二集》中收录的徐小淑与沈宛君的各种诗体的作品颇丰,但是编者分别只抽取了她们的五古九首和七古六首,因为《女中七才子兰咳二集》所收其他诗人的五古和七古的作品非常少。而也是为了尽量做到各体兼备,故虽然其他作者都是一人选一种诗体,陆卿子则收录了五绝与五律两种诗体。这是因为除了陆卿子、徐小淑与沈宛君以外,其他诗人的五绝与五律的作品数量很少。而编排上编者则按照五古、七古、五绝、五律、七绝、七律的顺序,将《女中七才子兰咳二集》中的诗人的前后顺序做了调整(见⑧)。

  7. 为了方便日本读者的阅读,《明七才女诗集》全书标注了“返点”符号(见⑩)。

  由上文中的(A)、(B)两处来看,《明七才女诗集》所据的原本应该就是现日本国立公文书馆所藏的《女中七才子兰咳二集》的本子。书商通过某种途径得到了《女中七才子兰咳二集》的本子后,对其进行了重新编辑:抽取原书中所收诗人的所有作品中的某一个(或两个)诗体的作品,改变编次,于全文施加了“返点”符号,并另题书名。这一方面应该是出于刻印成本上的考虑,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吸引读者的兴趣,方便读者阅读等。而在选诗过程中,虽是人各一卷,编者也通过独特的选诗方式实现了以诗體分类的编排方式,这样做虽然不利于对作家作品的整体了解,但是五古、七古、五绝、五律、七绝、七律各体兼备,且分类明确,对于女性读者,特别是女性的汉诗学习者来说,是有意义的。《明七才女诗集》出版之前,有三本女性的汉诗集得以出版(这三本书我在下文中会分析)。其中,《名媛诗仙集》只收了中国的三十六位女诗人的各一首七绝,《桃仙诗稿》和《中山诗稿》是江户的两位女诗人的别集,前者除了一首五言绝句外,其余皆为七绝,而后者的作品以七绝为多,亦有一些五绝、五律、七律作品,但五古七古的作品分别只有一首。《明七才女诗集》的编排方式,可以推动当时的女性汉诗人对各种诗体的尝试,而这种编排方式也方便她们学习揣摩吧。事实上,《明七才女诗集》的读者之一,江户的著名女性汉诗人江马绘香的诗集中,五古与七古的作品就有了明显的增多。

  那么,书商为何要改编出版《明七才女诗集》呢?考察分析《明七才女诗集》的出版背景,笔者认为,这部书的出版,主要有以下两个因素促成:一、江户诗坛的明后七子热;二、江户的女性汉诗人的成长。笔者将在下文围绕这两个因素,分别展开论述。

  二、《明七才女诗集》的出版

  与江户的“后七才子”热

  京都的儒学家岗凤鸣为《明七才女诗集》所作的序中有这样一段话:“今之诗犹古之诗也,虽然时俗易好,山川异言,楚骚及汉魏之变,衰于齐梁而唐振之,衰于宋元而明名家继起,莫不以急一自任。嘉隆之际,于斯尚盛,有七子雄视一世,延狂澜于既倒,复有才女,正为七人也,读其诗,实林下风,闺房秀也。”为七才女的诗集作序,却用了更多的篇幅从诗史的角度高度盛赞了明七子,然后才从“七”这个数字引出对七才女的评价。这么做,不是主次不明,而是有其原因的。

  《明七才女诗集》于明和七年(1770年)由京都的四家书肆——井上忠兵卫、木村庄兵卫、梅村三郎兵卫、梅村源二郎⑥——共同出版。考察这几家书肆所出版的书籍,笔者发现,除梅村源二郎无从稽考外,其他三家的汉籍出版活动均较活跃,尤其是在明后七子相关书籍的出版上非常积极,三家参与出版的明后七子相关书籍有以下几种:

  1. 《明七才子诗集》(别名《七才子诗》《七子诗集》等),元文二年(1737年)出版,出版商为井上忠兵卫、山冈四郎兵卫、梅村三郎兵卫。

  2. 《国朝七才子诗集注解》,明陈继儒句解,延享四年(1747年)出版,出版商为山冈四郎兵卫、井上忠兵卫、梅村三郎兵卫。

  3. 《明七子诗解》,井上通熙撰,宝历七年(1757年)出版,出版商为前川六左卫门(东都)、井上忠兵卫、山冈四郎兵卫、梅村三郎兵卫。

  4. 《嘉靖七子近体集》,宇野明霞注,片桐猷校,宝历十二年(1762年)出版,出版商为山冈四郎兵卫、梅村三郎兵卫、井上忠兵卫。

  5. 《明七才诗集国字解》(《七才子诗集国字解》),木幡子虬撰,明和五年(1768年)刊,出版商为须原屋茂兵卫(东都)、须原屋市兵卫(东都)、梅村三郎兵卫、井上忠兵卫、木村庄兵卫。

  6. 《明七才子诗掌故》,(《七才诗掌故》、《明七才子诗集掌故》),中条允撰,安永二年(1773年)出版,出版商为井上忠兵卫、木村庄兵卫、梅村三郎兵卫。

  7. 《明七才诗集译说》,(《明嘉靖七子诗七言律译说》),北海江村撰,安永四年(1775年)出版,出版商为井上忠兵卫、木村庄兵卫、梅村三郎兵卫。

  此外,还有宫濑维翰注解的《明李王七言律解》,为“后七子”之李攀龙与王世贞的七律诗选集,出版于宽延三年(1759年),出版商为山冈四郎兵卫、井上忠兵卫、梅村三郎兵卫和西村源六。

  享保年间(1716年-1736年),由于深受李攀龙、王世贞等的文学思想影响的荻生徂徕(1666-1728)及其门人弟子的大力提倡与推广,古文辞派的学说风靡一时,对江户时期的汉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受徂徕学派的影响,江户诗坛对明后七子的诗文作品需求高涨,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序刊本《镌翰林考正国朝七子诗集注解七卷》很快传入日本,以其为底本的和刻本也相继出现。元文二年(1737年)出版的《明七才子诗集》是其中较早的一个版本,其三家出版商:井上忠兵卫、山冈四郎兵卫与梅村三郎兵卫在此后的一系列与明后七子相关的书籍的出版中,与《明七才女诗集》的另一位出版商木村庄兵卫有过多次的合作。可以说,在明后七子的相关书籍的出版中,井上忠兵卫、山冈四郎兵卫、梅村三郎兵卫、木村庄兵卫是最活跃的,他们的出版活动对明后七子的文学在江户诗坛的推广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明七才女诗集》出版的两年前的即明和五年(1768年),梅村三郎兵卫、井上忠兵卫、木村庄兵卫与东都(亦称江都,即江户,现在的东京)的须原屋茂兵卫与须原屋市兵卫共同出版《明七才诗集国字解》(《七才子诗集国字解》)。须原屋茂兵卫是一个屋号,是江户出版界最大的出版商,被称为“江户书林之魁”(须原屋市兵卫是从须原屋茂兵卫独立出来的一个分号),京都的书肆与江户最大的出版商须原屋茂兵卫的联合刻印,说明了当时书籍市场对明后七子的相关书籍的需求之高。

  明后七子相关书籍的主要出版商井上忠兵卫、木村庄兵卫与梅村三郎兵卫采用《女中七才子兰咳二集》的本子,对其内容加以大量删减,并以《明七才女诗集》之名刻印出版,应该是基于书商对明后七子相关书籍的销售状况作出的决定,而《明七才女诗集》出版前后,也是明后七子相关书籍的出版较为集中的时期。可以说,《明七才女诗集》的出版,与徂徕学派影响下的明后七子作品的出版热有很大的关系,是明七才子热推动了《明七才女诗集》的出版。而这也是该书不用《女中七才子兰咳二集》之名,而用与《明七才子诗集》相仿的书名《明七才女诗集》出版的原因吧。

  三、《明七才女诗集》与江户早、

  中期的女性汉诗人的成长

  《明七才女诗集》得以出版,与当时的女性汉诗人的成长也密切相关。

  延宝六年(1678年),江户第一部中国女性诗人的诗集——《名媛诗仙集》出版,这也是江户时期最早出版的女性汉诗集。《名媛诗仙集》收录了唐、宋、元、明四个朝代共计三十六人的三十六首七言绝句⑦。在该书的跋文中,编者藤昌琳有这样的感慨:“吾邦之女子不无其才,惟不尽意于此道而已。”所以编者欲以此编“自今令妇人观此集者兴思于此道,则盘诗可重咏,文锦可再織。”这儿的“此道”,指的是汉诗。由此可见,当时,女性的汉诗爱好者非常少,故编者编此书是为了引起女性对汉诗的兴趣,并希望以之为契机促成江户的女性汉诗人的成长。为了方便女性读者阅读,编者于每篇皆“举作者之履历,考诗中之典故,增之以评释,益之以图像”,可以说,《名媛诗仙集》是一部面向女性的汉诗启蒙书。

  《名媛诗仙集》的编者所期待的女性汉诗人,不久就带着她的诗集出现了。江户时期最早出版个人的汉诗集的女性是一个叫内田桃仙的女子⑧。她的诗集《桃仙诗稿》于元禄五年(1692年)由江户的书肆秋田屋重兵卫刻印出版,当时桃仙才十二岁。此诗集的出版使桃仙才女之名远播。《桃仙诗稿》的序文中,署名“武阳腐儒芦朴庸”者在高度评价了桃仙之诗后,称:“惜哉,美玉藏柜,龙泉悬壁,否则如之何使斯集不行于世哉。余为患此,所以忘不才,弁篇首,仍命剞劂氏镂梓,遐遗佳声于将来,迩播才名于风骚坛,庶几好事君子茗谈一助于是乎。”⑨在能写汉诗的女性甚少的当时的汉诗坛,十二岁的桃仙的出现在当时的汉诗坛来说非常引人注目的。《桃仙诗稿》得以出版,固有世间对神童的赞叹与爱惜之因,也有对女性汉诗人的看重与期待之意。日本学者后藤祥子等撰写的《始めて学ぶ日本女性文学史·古典编》中有《女性与文学关联略年表》⑩一表,表中从1349年左右到1692年《桃仙诗稿》的出版,中间是近三百四十年的空白。也就是说,《桃仙诗稿》的出版打破了女性的文学创作数百年的沉寂,对当时的女性诗人也好,女性歌人也好,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此后,女性作家的个人作品集的出版渐趋升温。

  江户时期第二位出版自己的汉诗集的女性是立花玉兰{11}。立花玉兰出身于高级武士的家庭,家中藏有很多汉籍。她自小爱作汉诗,其父为使其自选的诗集《中山诗稿》能付梓而多方奔走,甚至在临终的遗言中还嘱托了这件事。当时著名的汉学家,也是著名的汉诗人服部南郭为此感动,在他的主持下,《中山诗稿》于明和元年(1764年)由江户的书肆嵩山房出版。服部南郭{12}在为该书所做的序文中称,圆海上人受立花玉兰父亲之托,向他推荐立花玉兰,望假他之力以传,服部答曰:“若吾邦之女流,亦以和歌称于世者则有焉,未闻有唐诗,世阔如斯,则有是哉,所以希见也,”“世既希见,则奇自有焉。何复所假。”当时能作汉诗的女性稀见,故人以为奇,因此不用假人之力就能扬名诗坛。从这段话可以看出当时的女性汉诗人之少,但也可以看出当时的汉诗界对女性汉诗人的推崇与看重。

  总的来说,江户的前期和中期,在当时男尊女卑的社会体制下,女性的教育普遍不受重视,女子的教育主要依靠家庭的教育,且多偏向女德和裁缝等技艺的教育,即使少部分能接受文学教育的,也主要是学和歌。能接受汉学教育的女子非常少,所以能写汉诗的女子自然更是少而又少了。做汉诗难,会做汉诗的女性少,故女性汉诗人的才华在当时的一些汉学家、汉诗人中很受重视,他们对女性的汉诗创作持赞赏与支持的态度,期待女性汉诗人的出现,有的积极推动女性的汉诗集出版,甚至希望通过女性的汉诗集的出版在女性中积极推广汉诗,鼓励更多的女性学习汉诗。而在一些汉学家、汉诗人的周围,也出现了如内田桃仙、立花玉兰这样的具备汉学修养,能欣赏甚至能写汉诗的女性。《桃仙诗稿》《中山诗稿》的出版,是江户的女性汉诗人在诗坛上崭露头角的一个标志,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女性的汉诗集的读者层已经开始逐渐形成了。《明七才女诗集》的出版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立花玉兰的《中山诗稿》出版后不久,明和七年(1770年),《明七才女诗集》出版了。

  《明七才女诗集》虽然由书商主导出版,但是这些书商本身有着较高的汉学修养。他们出版这部诗集,是否有在女性读者中推广汉诗的目的?这笔者无法断言,但就结果而言,这部书对江户的女性汉诗人所产生的影响可以由江户中后期的一位著名的女性汉诗人江马细香{13}手写的一份书目得到证实。江马细香(1787-1861)的父亲是一位医生,但是汉学的造诣很深,喜为汉诗,受父亲的影响,江马细香十多岁时即开始写汉诗。后成为著名的汉诗人赖山阳的弟子。其诗集《湘梦遗稿》,出版于明治四年(1871年)。江马细香有手书藏书书目一份,记载了其藏书共144种,其中的女性诗集有四种:钟惺所编的《名媛诗归》、明末杨宛所著《钟山献》、大窪诗佛的《随园女弟子诗选》以及《明七才女诗集》{14}。从这份书目可知,与《名媛诗归》《钟山献》这样的舶载来的汉籍一样,《明七才女诗集》这样的和刻本也为江户时期的女性汉诗人所喜爱收藏,并影响着她们的汉诗创作。

  四、结语

  和刻本《明七才女诗集》以明刊本《女中七才子兰咳二集》为原本,从原书中抽出部分内容,重新编次,添加方便阅读的“返点”符号,并题以新的书名出版。《明七才女诗集》的出版,首先得益于徂徕学派推动下的明后七子热、明诗热,也离不开当时的女性汉诗人的成长以及汉学家、汉诗人对女性的汉诗创作、出版的赞赏与支持,而《明七才女诗集》的出版也客观上推动了江户中后期的女性汉诗人的成长,对她们的汉诗创作产生了影响。以上是我对《明七才女诗集》一书的考察结果。近年来,在日本学界,对江户时期的女性文学创作的研究已渐结硕果,但这些在日本出版的中国女性的诗集却尚未引起关注。这些书籍数量虽少,却是研究中国的女性文学在海外的传播与接受状况的非常有价值的材料,故笔者不揣学浅,试为考察,本文所及,仅及皮毛,希望能为后续研究起抛砖引玉的作用。

  ① 崗凤鸣:(?—1781年),京都的儒学家,名懋德,字肃夫,著有《女忠教操文库》。

  ② 支如璔:明末嘉善人,字美中,号小白,又号砚亭,崇祯三年(1630年)副贡。

  ③ 戚昕:《明代女性出版家周之标》,《新世纪图书馆》2012年第10期,第57-61页。

  ④ 《女中七才子兰咳二集》序文中“余不佞半生痴想”中的“佞”字《明七才女诗集》作“氵妄”;文末“武水盟弟支如璔书于清旦阁”句中的“旦”字《明七才女诗集》作“且”。

  ⑤ 《女中七才子兰咳二集》的作者小传中介绍余其人“字尊玉”,“玉”字在《明七才女诗集》中作“王”,当为误刻。

  ⑥ 井上忠兵卫、木村庄兵卫、梅村三郎兵卫、梅村源二郎皆非书商的姓氏,而是出版商或书肆的屋号,通常是以以前经营这个商号的家长的姓氏为商号。

  ⑦ 藤昌琳:《名媛诗仙集》跋,延宝六年(1678年)刊本,笹屋三郎左卫门出版。

  ⑧ 内田桃仙:(1681-1720),汉诗人,幼时从父学汉诗,元禄五年(1692年)十二岁时出版个人诗集《桃仙诗集》。

  ⑨ 芦朴庸:《桃仙诗稿》序,元禄五年(1692年)刊本,秋田屋重兵卫出版。

  ⑩ 后藤祥子等:《始めて学ぶ日本女性文学史·古典编》,京都ミネルヴァ书房2003年版,第17-30页。

  {11} 立花玉兰:(?-1602),字蕴香,江户中期的汉诗人,为筑后国柳川藩主之兄立花茂之之女。玉兰自幼聪明好学,擅长作诗,有《中山诗稿》《岩屋怀古诗集》。

  {12} 服部南郭(1683-1759):名元乔,字子迁,号南郭,常自称服元乔、服子迁、服南郭。江户中期的儒学家、汉诗人,荻生徂徕的弟子。

  {13} 江马细香:(1787-1861),名多保,字细香,号湘梦,江户后期的汉诗人、南画家。细香为美浓大垣藩的藩医江马兰斋的长女,自小习诗画,后从赖山阳、后藤松阴学诗。著有诗集《湘梦遗稿》。

  {14} 据《山阳先生批点湘梦诗草》所收《细香藏书目录》,东京汲古书院1997年版,第356-358页。

  (责任编辑:黄洁玲)

  An Examination of a Japanese Block-printed Edition of

  Poems of Seven Talented Women in the Ming Dynasty

  Lang Jie

  Abstract: Poems of Seven Talented Women in the Ming Dynasty was published in the Edo Period in Japan, a pruned and edited version of Second Collection of Orchid-Coughed Poems of Seven Talented Women, published in the Ming dynasty, that owed its publication to the promotion by the Sorai School of the seven talented men of letters in the late Ming dynasty and of the Ming poetry, producing a fad for them, and that is also closely related to the growth of the women Chinese-language poets and the appreciation as well as support of their creation and publication by the sinologist and Chinese-language poets. Its publication physically advanced the growth of women Chinese-language poets in the mid to late Edo Period, creating an impact on the creation of their Chinese-language poems.

  Keywords: Poems of Seven Talented Women in the Ming Dynasty, Second Collection of Orchid-Coughed Poems of Seven Talented Women, women Chinese-language poems, transmission overseas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