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第五和平书》的夏威夷书写与美国殖民化空间生产

时间:2023/11/9 作者: 华文文学 热度: 17494
郭海霞

  摘要:汤亭亭的《第五和平书》是一部反战力作,但出版至今反响平平。本文以小说第三章《水》为切入点,运用列斐伏尔的空间理论分析资本主义美国在夏威夷的生产性殖民过程。《水》通过对夏威夷历史与现状的并置完成美国殖民化空间生产的潜叙述,暗指美国对夏威夷自然空间的霸占、文化空间的入侵以及政治空间的宰制,役使其在经济、文化和政治利害关系上逐渐沦为美国的殖民地。此空间指涉多层次地呈现了汤亭亭对美国殖民历史和强权政治的冷峻批判,表现了华裔作家在新时代的社会责任感与世界主义意识。

  關键词:《第五和平书》,殖民化空间生产,自然空间,文化空间,政治空间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677(2021)1-0088-06

  引言

  随着文学全球化进程的推演以及当代华裔美国文学多元叙事声音的呈现,新时代华裔美国文学逐渐展现出超越族裔性的多元主题,开始深切关注人类命运共同体所面对的生存困境。当代华裔美国文坛的重量级作家汤亭亭(Maxine Hong Kingston, 1940—)在其后期文学创作中尝试摆脱带有明显族裔标签的民族主题叙事,比如历史的对抗性书写、文化身份在阈限空间内的冲突与融合、族裔和性别政治的建构等,转而以普世主义的书写来表达对全人类福祉的关切,以冷峻姿态审视美国的全球扩张战略。她认为反战是身为公民、教师和母亲的她应该肩负的职责,并且带着这份沉重的职责完成了《第五和平书》①(The Fifth Book of Peace, 2003,以下简称《和平书》)。

  《和平书》是一部致力于多维度表达反战主题的作品。这本书由《火》《纸》《水》和《土》四章外加《后记》构成②。整部作品从两个叙事层面表达作者对和平的殷切诉求:其一为《火》中对涅槃之火的反战式思索、《纸》中对和平之书的苦苦探寻、《水》中对美国对外战争的多姿态反抗以及《土》中对退伍老兵的写作式关怀等以反战作为叙事逻辑的表层叙事;其二为潜藏于表层叙事话语之下对美国殖民化空间生产的含蓄揭露,构成反殖民潜叙事,其中尤以第三章《水》最为显著。汤亭亭对这部作品倾注了十年的宝贵精力,几易其稿,并怀有很高的期望值。然而,出版至今评论界对此书反响平平。究其主要原因莫过于在文学评论者和书评家看来,虽然反战主题是《和平书》这部作品内容及意义逻辑的显性部分,但读者不知道该如何对这样一本斑驳庞杂的作品进行解读。鉴于此,本文从空间生产角度对这一文本进行阐释,指出这部小说是反战表层叙事与反殖民潜叙事相互交融的一部力作,试图为读者接受和理解《和平书》提供一个有益视角。

  依据法国哲学家列斐伏尔的空间理论,资本主义通过占有并生产空间完成其生产关系的再生产,以维持其社会关系。空间在资本主义经济生产、文化观念和政治统制三个层面的权力斗争场域中占有核心地位。这一社会性和历史性的空间生产理念为解读《和平书》提供了有效的思考路径。本文以《水》为主要分析对象,聚焦空间话语中折射出的地域争夺、文化入侵和权力角逐,管窥美国按照资本主义逻辑对夏威夷群岛的自然空间、文化空间和政治空间展开的殖民化生产,以揭示汤亭亭笔下的殖民化空间生产潜叙述在表现作品主题、拓宽文本的空间纬度、表达作者的超族裔情感和政治诉求等方面的艺术特征和审美价值。

  一、土地与海洋:自然空间的攫取和霸占

  在列斐伏尔的空间政治学视域之下,空间在经济生产层面上是“资本竞争的权力斗争场域”③。以经济利益为驱动力的资本主义生产把“土地、地底、空中甚至光线都纳入生产力与产物之中”④,一切可挖掘的自然空间都是其利润攫取的对象,以最大程度生产剩余价值。《水》以越战为背景,男主人公惠特曼(Wittman)深谙美国政府的欺骗性鼓吹,为躲避政府征兵携妻儿前往夏威夷群岛。在开往夏威夷的飞机上,一家人观看了一部影片——《夏威夷》,象征性地再现了夏威夷的历史。影片中一群以文明自居的白人捕鲸手、水手和传教士声称要把文明带给未开化的夏威夷人,并开始对夏威夷原有建筑进行肆意毁坏。影片以白人的忏悔结尾:“是我们的贪欲毁掉了他们——自我优越感、对他们土地的觊觎……上帝给予夏威夷人的土地”。⑤这部影片是美国攫取夏威夷自然空间以开展服务于本国发展的殖民化生产过程的缩影。

  美国刚刚取得独立战争胜利没几年就表露出对夏威夷丰富自然资源的觊觎,对其自然空间的攫取和霸占主要经历了对檀香木资源的疯狂掠夺、对鲸鱼资源的肆意榨取以及以建设甘蔗种植园为途径大量侵占夏威夷土地三个阶段。众所周知,夏威夷以檀香山著称,优质芳香的檀香木很早就吸引着嗅觉灵敏的美国商人,他们对夏威夷檀香木进行大肆搜刮,致使此资源以惊人的速度枯竭,到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在夏威夷群岛很难找到这种芳香的树木⑥。资本生产对自然资源的依赖促使他们把目光转向了新兴的鲸鱼加工工业,开始对夏威夷海域的鲸鱼进行大肆捕杀。很快,美国鲸鱼加工工业“因供应资源的枯竭而迅速消亡”⑦。美国商人的贪婪程度从冰冷而惊人的事实中可见一斑。南北战争爆发之后,美国北部食糖供应紧俏,美国殖民者与夏威夷的种植园主以利润为纽带,以土地改革等方式对夏威夷的土地巧取豪夺,把夏威夷打造成全球最大的甘蔗种植园,进一步卷入美国殖民化空间生产体系之内。在不到一百年里,在美国的资本逻辑和国家权力操控之下,夏威夷丰富的自然资源被转化为规模、产量、生产率、利润率等殖民性生产数据,其鲜活的自然空间也被缩简为确保美国资本有效运作的生产资料。美国对夏威夷自然结构和形态的侵占、改造和资本化生产成功地造成了夏威夷自然空间的殖民化。

  那么,《第五和平书》对此有什么样的表征和回应?在汤亭亭的反殖民叙事中,夏威夷传统自然空间以一种异托邦——与美国大陆所标榜的文明的资本主义商业社会断裂——的形式存在。首先,在这里,雨水滋润着大地,“雨水欢迎我们,我们欢迎雨水”⑧,繁茂的万物为人们提供富足的食物。无论是惠特曼的邻居布莱克·皮特(Black Pete)一家还是沙滩上的夏威夷土著图图(Tutu)部落,他们对初次谋面的惠特曼都慷慨赠与果食。夏威夷人民的私有观念和资本主义经济观念如此淡薄,以至于赠与文化(giving culture)仍然生机勃勃。其次,在这里,各种绿植花草——檀香树、棕榈树、椴树、桉树、野牛草、橄榄石、赤素馨花、缅栀花——自由生长,空气里到处弥漫着芳香。惠特曼刚一下飞机就被满溢着鲜花味道的空气所包裹,“夏威夷和你一起呼吸”⑨,人瞬间成为灵动的自然空间的一部分。最后,在这里,人们与大海为邻为伴,在海水里嬉戏时即使遇到鲨鱼也无需担心。惠特曼的儿子小马里奥(Mario)童心未泯,对夏威夷自然空间的感悟也最为敏捷、透彻:有夏威夷神灵保护的人不用害怕鲨鱼,他们不会吃鲨鱼也不会被鲨鱼吃掉⑩。在夏威夷淳朴的生产观念与自然观念之下,大自然无私地滋养着这片红土地上的人们,人类的生命力源于自然,因而对大自然充满感恩之心,与自然和谐共舞。图图部落在就餐之前都要全体祷告,虔诚地表达对自然所给予的一切的感谢;在就餐之后,部落成员齐跳源于自然的草裙舞以表达内心的欢愉。可见,人与大自然已融为有机整体,与自然的和谐互动使夏威夷独特的自然空间更加充盈。

  但是在初到夏威夷的惠特曼和塔娜(Tana)夫妇——来自美国大工业城市芝加哥、熟悉现代资本生产模式的人——的眼中,这里是“美国最贫穷的地方”11,是一片荒野的乡村(wilderness country),而且这里的贫穷在他们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也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汤亭亭借惠特曼和塔娜从美国带来的资本主义世界观向读者展现,夏威夷得天独厚的自然空间与可观的经济利润可以瞬间在资本的逻辑中融合,被抽象化为触手可及的生產资料,进而生产出丰厚的资本利润。但在深切体会到夏威夷人的生活并逐渐感受到夏威夷生命的多姿多彩之后,惠特曼和塔娜发现自己过于都市化(so city)。美国人运用利润规则和资本策略对夏威夷自然空间的攫取和霸占在这两种经济观和自然观的并置中被富有策略性地去合法化。

  以美国对夏威夷自然空间的殖民化生产为潜叙事,汤亭亭借助空间流转充分表达出对夏威夷殖民历史伤痛的深切关怀。如此,读者方能理解为何惠特曼在观看完影片之后对邻座——有夏威夷土著血统的柯奥雅(Polly Keoua)解释到“我们不会[在夏威夷]买房子,也不会霸占你们的土地”12,而了解美国的柯奥雅亦发人深省地指出夏威夷需要律师才能挽救他们的土地。在她简短的话语中,“土地”(land),“大地”(earth),“房产”(property)和“财产”(estate)这四个内在联系紧密的词语被并置,足以凸显夏威夷人对美国自然空间攫取和霸占的警醒。

  二、宗教和语言:文化空间的入侵和改造

  文化空间的重要性在文化地理学视域下被提高到人类空间基础和国家领土构成基础的高度。就文化空间的实质而言,列斐伏尔指出空间是一个社会产物,“有一种空间的意识形态存在着。”因而,“从文化观念的层面看,空间成为意识形态的权力斗争场域”13。在影片《夏威夷》中读者首先看到的是传教士的身影,而事实上美国确实以传教士为载体向夏威夷群岛引入异质文明,极大地加速了美国在其文化空间中的隐喻性生产,给夏威夷的社会生活造成了致命的结构性破坏。

  首当其冲的是夏威夷的神圣空间。夏威夷人的原始宗教信仰为多神灵崇拜,《水》中对此也多有描述,比如火神(Little Mother Pele)、宇宙之母(Mana)、宇宙之父(Kane)等。小马里奥能够感受夏威夷诸多原始神灵的存在,比如矮人神(Menehunes)、家神(aumakua)。然而,正如影片《夏威夷》所揭示的,“在对宇宙之父崇拜了三十代人之后”,一位上帝般的全知叙述者声称“是时候换一换神灵了”。一位库克船长14化身的王子带来了传教士,这预示着夏威夷原始信仰空间的独立和完整状态被打破,标志着虔诚的古老神灵崇拜开始发生变异。自此之后,“美国传教士利用医术接近王室成员和各岛主要酋长,向他们灌输基督教义。担任摄政的皇太后于1824年公开宣布信仰基督教,不少酋长也随之皈依”15。1830年,基督教信仰得以靠法律手段在全岛推行,标志着基督教传播的体制化。到1843年,“夏威夷群岛已经基本基督教化”16,其古老而灵动的多神信仰体系在外部强大的压力下迅速崩塌。

  伴随全岛基督教化而来的是基督教堂对夏威夷传统庙宇物理空间的强势挤压。1820年之后,夏威夷的王室和酋长纷纷皈依基督教,颁布多项律令废除夏威夷传统宗教信仰和习俗,并废弃夏威夷传统庙宇(Heiau)。夏威夷庙宇曾经是当地人生活中的重要空间场所,人们在这里开展祈雨祈福、祭祀祖先等重要文化活动,因此这些庙宇承载并彰显着夏威夷传统宗教法理的神圣性。然而,随着基督教堂的林立而起,多数庙宇在很短的时间内被夷为平地,仅有的幸存者也成为无人问津的断壁残垣。影片《夏威夷》中没有出现夏威夷传统庙宇的踪影,却呈现了唱诗班在基督教堂里唱圣歌的特写。夏威夷传统神圣空间的缺场一方面揭露了基督教强烈的空间霸权,另一方面也彰显了美国文化空间鲜明的排他性。神圣物理空间是文化空间争夺的交锋之所,基督教堂对传统庙宇的全面挤压更是美国对夏威夷文化空间殖民化生产的外在表征。对物理空间的控制权与对信仰空间的阐释权相互作用,夏威夷传统宗教存在的合理性被进一步质疑和削弱,美国在夏威夷文化空间的殖民化生产得到有力推进。

  夏威夷文化空间殖民化生产的另一显性核心场域是传教士对夏威夷教育事业的管控。传教士在到达夏威夷群岛的第一年就开始创办学校并招收一百多学生。到十九世纪二十年代中期,传教士说服酋长下令,“要求成人和孩子每周到教堂做礼拜并定期到传教士的学校中就读”17。他们自己担任教师,或者从美国引入教师,努力推广英语和基督教教义。英语这一异质语言对夏威夷本土语言空间的入侵标志着美国主流文化对夏威夷群体语言规训的开始。“和平书”关注并记录了这一语言空间规训所带来的深刻变化。夏威夷土著安德鲁(Andrew)是当地重要学府卡梅哈梅哈(Kamehameha)学校的毕业生,这所学校以夏威夷历史上第一位统一夏威夷群岛的卡梅哈梅哈大帝命名,能在那里深造是一种至高荣誉。然而,从那里毕业的安德鲁可以和来自美国大陆的人用标准的英语口语进行交流,但却不会讲洋泾滨语(pidgin),更不用提夏威夷本土语言。文中特别交代“即便是想要当一名幼儿园教师,你也必须讲标准英语”18,可见殖民话语的藩篱早已延伸到了夏威夷的未来。另一方面,夏威夷本土语言的书写文字由美国传教士创立,这对夏威夷文化空间殖民化的影响更是致命的。几千年来夏威夷的文化一直以“说故事”的口语形式传承,《水》中有独特的场景设置对这一口语空间进行重新想象,提到夏威夷卡哈陆吾的百姓对前一天发生的事进行“说故事”——有些派对场景你不在,就可以通过“说故事”听到、了解到。美国传教士对夏威夷语言书写文字的创立以及基于美国基督文化的阐释与传授使夏威夷宝贵的传统文化以美国认可的官方形式进行传播,不仅可以实现对当时以及未来夏威夷信仰空间建构的有效管控,也极大地影响着其传统文化史的形塑,加速了夏威夷传统文化精髓的消退。这正是伊格尔顿所指的语言具有颠覆一切的力量19。

  迅猛有力的文化空间殖民生产给夏威夷社会生活空间带来深远而持续的影响。首先,传统宗教赋予王国统治的神圣性被釜底抽薪,继而与多神信仰体系对位的社会分层结构的合法化遭到质疑,与此同时,夏威夷社会朴素的物质观念与经济观念受到重创,夏威夷原本稳定的社会形态受到全方位、深层次的冲击。文化入侵是文化空间生产的显性特征,而文化入侵归根结底是“一种世界观对另一种世界观的征服和统治”20。基督教文化多层面的强行挤压与全面渗透使夏威夷主流意识形态在短时间内迅速完成基督教文化空间的内化,“从1820年到四十年代初期,夏威夷在文化上逐步沦为美国的殖民地”21。

  以美国对夏威夷文化空间的殖民化生产这一潜叙事为脚注方能恰当理解汤亭亭对美国强权政治的隐喻性批判。《水》中两名传教士(Clifton, Sheraton)从战争喧嚣的美国大陆肩负着前辈们的使命只身来到夏威夷。作者以自由间接引语的形式表达了对这两名传教士到来的态度:“传教士。政府和教堂派来的。传教士还在来[夏威夷]”22。只言片语中隐伏着对历史的回溯,警醒读者回望夏威夷被以传教士为切入点的美国文化所殖民的历史演进。这两名传教士抵达指定地点之后想要借一间活动房开展其传教和教育活动,然而反响平平。在随后的派对之夜爆发了小暴动,当地居民对这两位刚刚到来的传教士大打出手、拳脚相加,随后这两人竟然在当晚离奇失踪(“Disappeared”.“Gone”)。更加令惠特曼惊奇的是,第二天“说故事”时竟然“没有任何人提及有谁想要帮一帮这两位和平工作者”23,连这两位传教士曾经教授过的学生也对此只字未提。夏威夷人往常的热情友善与此举之冷漠疏远形成意味深长的对比,而对比所要呈现的恰是夏威夷人对美国异质文化空间入侵的强烈排斥,是对美国殖民主义意识形态在夏威夷内部空间铭刻的自觉消解。

  三、岛内与岛外:政治空间的争夺和宰制

  政治空间指政治权力关系在组织、监管和规划人类社会生活方面所发挥作用的场域。列斐伏尔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空间已经成为国家最重要的政治工具”24,在国家的建设过程中典型地体现着政治权力在空间生产中的作用。对空间的争夺很大程度上是政治权力意志主宰下的政治空间的再生产。因而,“从政治统制层面看,空间成为政治权力斗争的场域”25。美国对夏威夷政治空间的殖民化生产包括两个阶段:其一拓宽美国对夏威夷政治运作的影响范围和力度,使其在政治利害关系上沦为美国的殖民地;其二利用夏威夷在美国全球战略部署中的空间战略位置,确立美国在太平洋上的霸权地位,实现政治空间的殖民再生产。这两点在《水》中都有所影射。

  如前所述,在前往夏威夷的飞机上,惠特曼一家遇到一位有夏威夷土著血统的邻座柯奥雅。大首领卡梅哈梅哈创立了卡梅哈梅哈王朝,成功推动夏威夷王国进入历史发展的全盛时期,而他的父亲就叫柯奥雅。这样一个充满历史厚重感的名字在文本层面给予这位夏威夷土著一定的历史叙事权威。观看完影片《夏威夷》之后,她回望性地感叹“我们不应该成为[美国的]一个州”26。话语之沉着冷静蕴含着犀利的政治智慧也饱含对夏威夷政治沦陷的无奈。

  美国对夏威夷政治空间的争夺早在传教士踏上这片红色土地之时即已开始。十九世纪,来自美国的传教士以及他们在夏威夷的后代往往都是夏威夷王室成员的亲近顾问27,为其在夏威夷群岛基督化的过程中插手夏威夷政治事务以及给夏威夷人民输送美国的意识形态提供极大便利。美西战争爆发之后,美国国会以两院联合决议的形式通过了兼并夏威夷的决议,随后夏威夷正式成为美国的领地,其政治空间殖民化生产的第一阶段告一段落,美国对夏威夷的兼并开启了它争夺太平洋霸权的新时代。夏威夷群岛“位于太平洋中央,是太平洋上的枢纽”,为美国夺取菲律宾和向亚洲进一步扩张提供了一个关键的资源补充基地;此外,夏威夷与太平洋诸多岛屿连成一线,构成保护美国在西半球势力范围的天然屏障28。依靠夏威夷的重要战略位置,美国最终建立了太平洋帝国,成功确立了在太平洋上的霸权地位,继而为其全球范围内的政治空间殖民化再生产做好准备。

  《水》中惠特曼一家为远离战争氛围浓厚的美国大陆躲到了夏威夷,没想到他们却离战争更近。他们刚一落地就看到附近停有另一架飞机,还有卫兵守卫的、用美国国旗覆盖的一排排棺材。以军礼相待的棺材里盛放的是在越战中牺牲的美国士兵。士兵从夏威夷返回家乡,也从夏威夷被派遣到越南,这里俨然成为美国对外扩张的军力补充枢纽。当惠特曼一家安顿好之后,他驱车绕小岛环行,路上看到一个山口上挂着美国政府的标牌,赫然写着“美国政府所有地”。惠特曼沿路继续往前窥探,不断传来的震天巨响才让他意识到美军正在这里进行导弹射击演习。列斐伏尔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国家是最具压迫性的抽象权力空间”29。在美國的国家空间生产过程中,联邦政府作为中心地区主宰夏威夷这一边缘地区,并使之在其全球战略规划中扮演“航空母舰、导弹发射台、武装卫星”的空间角色,以确保——正如惠特曼所观察到的——美国所有破坏性的资源成功输送到远东乃至全世界30。

  美国对夏威夷政治空间的占领和宰制在《水》中以潜叙事的形式得到书写。对这一段隐性历史的挖掘有助于理解柯奥雅所言夏威夷不应该归属美国的深意——兼具夏威夷政治主权丧失与世界和平受到威胁的双重指涉。此外,在文本叙事层面,这一段政治空间殖民生产的潜叙述与汤亭亭对夏威夷土著社群的异托邦式呈现遥相呼应。在《水》中透过惠特曼的双眼读者可以看到女首领图图领导的夏威夷土著社群——一个从内在社会秩序到对外策略都保留着夏威夷土著原有政治形态的社群。在反殖民叙事的文本世界中,这一政治空间里充满热情、感恩与和平,没有肆意争夺与战争喧嚣。潜叙事的多重历史指涉与异托邦式的对抗书写相互渗透,共同完成对美国在夏威夷所进行殖民化政治空间生产的有力揭露,增强了文本的现实批判力度。

  结语

  就《第五和平书》的解读而言,汤亭亭曾特意指出读者需要花一些心思才能理解文本的深意31。通过以上论述,此“心思”可以理解为读者对这部作品的潜叙事的深度挖掘,对文本做深层次的立体解读。小说第三章《水》以潜叙事的形式追溯了美国在其海外扩张的过程中对夏威夷进行多维度殖民空间生产的历史轨迹,描绘了美国按照资本主义逻辑对夏威夷群岛原有社会形态进行破坏性霸占、改造和宰制的空间图景。殖民化空间生产的潜叙事与反对越战、美伊战争、海湾战争等文本表层的“反战”叙事相互渗透,达到一定程度的叙事共谋,有效增强了作品的叙事张力,同时也立体地呈现了汤亭亭对美国殖民历史以及强权政治的质疑与批判,不仅有效增强了小说的历史感、丰富了文本的思想性,也标志着当代华裔美国文学成功突破族裔写作的局限,开始深切关注人类共同面对的生存困境。

  ① Kingston, Hong Maxine&Lori Tsang.“From warrior to poet: Maxine Hong Kingston talks to Lori Tsang about her latest book”[J]. The Womens Review of Books, 19, 2002. p.6.

  ② 此書另有《后记》部分。该书即将出版之时爆发9·11事件,为降低此书不合时宜的程度,作者增添后记,描写9·11事件之后写作工作坊继续和平书写的活动。鉴于此,《后记》部分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之内。Shirley Geok-lin Lim.“Reading Back, Looking Forward: A Retrospective Interview with Maxine Hong Kingston”. MELUS, 33, 2008: 157-170.

  ③132529 谢纳:《空间生产与文化表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49页,第50页;第49页;第49页。

  ④24 亨利·列斐伏尔:《空间:社会产物与使用价值》,包亚明译《现代性与空间生产》,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49页;第51页。

  ⑤⑧⑨11121822232630 Kingston,Hong Maxine. The Fifth Book of Peace.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2003. pp.76-77; p.80; p.81; p.146; p.97; p.78; p.156; p.135; p.188; p.78; p.119.

  ⑥17 Kashay, Fish Jennifer.“Agents of Imperialism: Missionaries and Merchants in Early-Nineteenth-Century Hawaii”. The New England Quarterly, 80, 2007. pp.280-298.

  ⑦ Bennett, Vernon Guy.“Early relations of the Sandwich Islands to the Old Oregon Territory”[J]. The Washington Historical Quarterly, 4, 1913. pp.116-126.

  14 詹姆斯·库克(James Cook)人称库克船长(Captain Cook),1778年带领船员成为首批登陆夏威夷群岛的欧洲人。

  152127 顾学稼:《美国兼并夏威夷群岛始末》,《史学月刊》1982年第2期。

  16 王华:《文明入侵与夏威夷宗教生活的变迁》,《南京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

  19 Eagleton, Terry. Literary Theory: An Introduction. Minneapolis: U of Minnesota P, 1983, p.130.

  20 Freire, Paulo. Pedagogy of the Oppressed. New York: The Seabury P, 1970.

  28 梁茂信:《美国对夏威夷的吞并与在太平洋地区的外交策略》,《世界历史》1992年第1期。

  31 McDaniel, Nicole,“Remaking the world”One Story at a Time in“The Fifth Book of Peace”and“Veterans of War, Veterans of Peace”[J]. MELUS, 36, 2011, pp.61-68.

  (责任编辑:黄洁玲)

  The Writing of The Fifth Book of Peace in Hawaii

  and the Production of Colonized Space in the USA

  Guo Haixia

  Abstract: A powerful book against the war, The Fifth Book of Peace, by Maxine Hong Kingston, has so far attracted little attention since its publication. This article cuts in by way of Chapter 3, titled, ‘Water, by using Lefebvres production of space theory, to analyse the process of productive colonialism in Hawaii by the capitalist USA.By juxtapositioning the history and present situation of Hawaii, to complete a latent narrative of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as colonized by America, ‘Water is a reference to the occupation of, invasion into the space of culture of, and the control of the space of politics of, Hawaii by America, in order to reduce the place to the latters colony, economically, culturally and politically. This spatial referent is a multiple-layered representation of Kingstons cold critique of American colonial history and power politics, revealing a Chinese American writers 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cosmopolitanism in the new age.

  Keywords: The Fifth Book of Peace, colonised production of space, natural space, cultural space, political space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