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美国华裔文学中的种族意识与身份认同研究

时间:2023/11/9 作者: 华文文学 热度: 18282
罗瑞 张跃军

  摘 要:由于受到各个国家自身的发展以及社会变迁等多种因素影响,当今世界业已成为民族多元化的大家庭。每个国家都有自身发展繁荣兴盛的历史,而文学和历史向来都是密不可分的。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某一时期的历史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堪比史书中所记载,只不过二者在表达方式和传承形式上有所区别。探究美国华裔文学中的种族意识与身份认同感,既有助于了解特定社会历史背景下文学的发展历程,也能够揭示美国华裔整体的家国情怀。

  关键词:美国华裔文学;种族意识;身份认同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677(2020)5-0060-05

  美国华裔又称为美籍华人或华裔美国人,通常意义而言,包括原为中国公民后来加入了美国国籍的华人,以及他们的后代即生长在美国的华人后裔。美国华裔文学是具有双重民族属性和文化传统的美国华裔根据他们共有的经历而创作出的令人感动且富有艺术性的文学作品①。对美国华裔文学的研究,不仅能够了解特定社会历史背景下文学的特点,而且可以发掘美国华裔作家群体的整体思想和心理动态形成过程。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美国华裔文学作为在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学产物,归属于美国文学并带动了美国文学的发展,其中对美国历史和中国历史彼此的影响因素较其他国家而言更为明显。美国华裔文学有百余年的发展历史,是移民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美国文学的繁荣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一、美国华裔文学的发展历程

  美国华裔文学的发展历程同其他文学的发展历程类似,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9世纪末至20世纪60年代为开创阶段;20世纪70至80年代为转折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至今可谓走向繁荣阶段②。美国华裔文学自诞生就被打上“族裔化”的烙印,“人種”或“种族”是指在确定的社会范围内具有某种特定生理、文化等其他特征的人民群体,既包含生理方面的差别也包括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差别。

  任何文学的发展都离不开作家本身,近现代美国华裔居民的流通和移民促成了当今美国华裔文学的繁荣盛况,并在过去较长的历史时期内造成了很大的影响。1840年开始,我国进入近代史的历程,当时的美国已然成为了世界几大强国之一。随着美墨战争的爆发,美国兼并了墨西哥大片领土,并且由于当时历史时期的特殊性,美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来发展工业生产,从而带动本国的经济和对外贸易。与此同时,南方许多人对于当时所盛行的“淘金热”乐此不疲,这为急切需求劳动力以发展经济的美国带来了机会。而在中国,当时民众对于清朝政府的态度趋于沉寂,鸦片战争的惨败是中国近代屈辱历史的开端,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崇尚海外的世界。随着华人移居美国,美国华裔文学开始起步,这一时期美国华裔文学的发展模式相对比较单一,并且华裔在此期间受到严重的种族歧视。为了迎合当时社会中的主流文学背景,保证最基本的生存能力,他们不得不将作品内容塑造成单一、刻板的印象,但是世界范围内人口的流通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推动了美国华裔文学的发展。

  20世纪60年代,反战争以及民权运动的出现使美国社会中的各种力量产生冲突,影响了某些群体的利益。而文学方面在此期间出现了一场“亚裔运动”,使得美国华裔文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一大批优秀的美国华裔文学作家在此次“亚裔运动”过程中呈现出来“百花齐放、各显千秋”的文学多元化创作模式,这其中的艰难和困苦是如今安逸社会背景下文学发展所难以想象的。这一阶段的美国华裔作家深入了解在美华人的生活,大多以贴近生活的故事或真实经历为写作素材,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华人漂泊在外的无根感,在当时的社会历史环境下,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

  到了20世纪末,世界范围内各国文化的融合对文学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文化多元化也逐渐融入人们生活的各个层面。随着中国社会进程的发展,“留学热”和“移民热”在当时掀起了较大的风波,又有一大批满怀热情的中国青年踏入美国,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奋斗。这一批美籍华人与当时最早一批移居海外的华人相比,在生存能力、社会辨识以及文学素养方面都有了较大提升,由原来移民到美国后以体力劳动为主转变成为向文化层次过渡,从而促进了中美文化的进一步交流和美国华裔文化的发展,美国华裔文学作品的题材也更加多元和复杂。

  美国华裔的种族意识和身份认同感一直随着美国华裔文学的发展而发展。“种族意识”是个人或种族团体寻求自己“根源”的意识,而“身份认同”是文化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不同研究派别对于身份认同的体现和认同方式都存在很大的差别。“身份认同”根植于西方近现代发展的内在矛盾,包括对于个体自身和其背后所崇尚的文化以及国家的认同感。

  二、美国华裔文学的特征定位

  美国华裔文学是美国华裔作家群体对于身处弱势族裔处境的一种回应,根据不同时期内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以及作家所处的地理环境等要素的差异而具有不同的特征。有调查研究表明,推动美国华裔文学发展的主要群体包括美国读者和美国华人。在人口流动的初期,美国人对于华人的了解并不全面,甚至可以说未有了解,所以大多数美国人最初接触美国华裔的各类文学作品仅是抱着好奇的态度,却在一定程度上对于美国华裔文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由于一定的社会局限性,美国华裔文学作品当时大多只是在内部流通,还没有形成一种普遍的文学现象。随着越来越多的美国华裔文学作家将自身漂泊海外的经历以及对于国家苦难的真实情感寄托在自己的作品当中,引发了越来越多的美国华人的共鸣,加强了美国华裔文学的流通,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产生了一定的时代意义,推动了美国华裔文学的快速发展。

  学界通常认为,就国别归属而言,华裔文学应当属于移民所在国家的文学,美国华裔文学应定位为美国文学的一部分。“离开了所在国——美国——这个语境、回到中国的语境中(当然,只要不是少数民族作家),我们是不必强调其‘华裔这一特征的。”③早期美国华裔文学大多属于自传体文学,描写华裔在美国艰险的奋斗史。新一代的美国华裔作家则更多地思考中西文化的差异和关系,以独特多元的视角审视华裔在两种文化之间的生存状态。由最初的局限性和模糊性到最后的多元性和个性化,不仅仅是美国华裔文学的发展历程,同时也蕴含了美国华裔群体在异国他乡被逐渐接受与承认的艰苦历程。美国主流社会对于华裔种族及文化身份的否定,使得美国华裔文学在美国文学史上处于较为尴尬的地位,也正是因为如此,美国华裔作家在文学创作过程中难以避开种族意识和文化身份认同这一主题,美国华裔文学具有跨国家、跨族裔、跨文化的特征。

  三、美国华裔文学中种族意识和

  身份认同的体现

  (一)“笔祖”笔下华裔实际生活中的种族意识

  文学和艺术最初都是起源于生活,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记录生活中的事件,或将一瞬间的美好保存下来。为了记录自身的生活经历与体验,美国华裔作家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写作方式,其中美国华裔作家水仙花(Sui Sin Far, 1865-1914)在“叙事策略”方面被人们称为“笔祖”。水仙花原名埃迪丝·莫德·伊顿(Edith Maude Eaton),是第一位用英文小说记录早期在美华人生活境遇、表达华人群体心路历程的华裔女作家。因其在文学作品中首次提到了加拿大和美国华人的生活历程,在当时被其他文学家称为“美国华裔文学的笔祖”,她的短篇小说集《春郁太太》(Mrs. Spring Fragrance, 1912)通常也被认为开辟了美国华裔文学之路。水仙花的作品反映了美国华裔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种族歧视、性别歧视、中西方文化冲突导致的民族不认同感、以及华裔由于移民法案在美国遭受的排斥。她的作品以极具现实性的题材入手,较为真实地还原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社会中华裔生活的实际状况,对于美国华裔文学的发展乃至社会研究都具有重要作用。

  从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要经历的恋爱、婚姻、家庭以及儿童生活入手,看似朴素的创作题材包含了作者刚毅不屈的民族情怀,水仙花用自己的作品表达对当时“排华势力”的反抗,开创了具有反抗精神的文学作品,身为欧亚裔混血儿,她勇敢彰显自己的中华血统,维护华人的社会地位。伊利莎白·阿蒙斯(Elizabeth Ammons)曾评价道:“水仙花冲突了万马齐喑般的死寂和有系统的种族压迫,发现了她自己——创造了她自己的声音——这是本世纪初美国文学史的胜利之一。”④即使是在提倡“种族平等、文化多元”的今天,仍然有许多不安分的思想意图搅乱大众平静的生活,可想而知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之下,水仙花作为美国华裔文学女作家是顶着何其大的压力在和社会主流做斗争。其作品在当时极其混乱的历史时期中能够被白人读者所认可,至今仍受到广大白人读者的赞叹与欣赏,不仅仅是因为作品自身所蕴含的文学价值,水仙花为华人兄弟姐妹们勇敢争取合法权益的人格魅力也值得称赞。

  在水仙花的笔下既能够看到中国文化,也能够看到美国文化,她将中西文化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她笔下鲜明的女性人物形象是饱含爱意、勇于奉献,并且爱憎分明的,这样的人物形象在当时中国社会背景之下几乎不被推崇,因此是融入了一定的美国文化元素,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女性社会地位的美好向往。值得一提的是,水仙花在创作过程中并非一味地抨击种族歧视或者社会的“霸权主义制度”,她也将当时甚为流行的美国人眼中所谓的“东方主义”元素加入到作品之中,从而产生了一种“东方主义效果”⑤。“提黄色变”可谓是在当时特定社会历史背景之下的“公开的秘密”,而水仙花敢于公开反抗社会对于华裔群体的不公与歧视,当之无愧于“笔祖”二字。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政治的全面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我们有了更强的民族自豪感,可是谁也没有忘却当初被西方国家称为“东亚病夫”的屈辱历史。种族代表着一个团体、一个国家的根源,美国华裔女作家借以文学的形式发出自己独特的声音,她的文学作品以其特有的“模糊性”写作方式著称,在亲情、爱情、友情中穿插渗透着破坏这些美好情感的种族排斥和性别歧视,以及在当时特定历史背景之下所存在的阶级关系和邪恶霸权势力。水仙花以自身的行动向当时特定历史文化背景下的社会主流诠释了勇敢和反抗精神,同时也鼓舞了一批又一批的美国华裔作家奋起抗争。

  (二)成长经历为主的华裔文学中的种族意识

  “种族问题”在美国历史上一直是一个很严肃的政治问题,种族和人种对于美国社会发展起着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美国作为移民大国自身也存在着种族之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黑人与白人之间的斗争、黑人被奴役的历史都见证了美国的发展与种族不可开脱的联系。而近现代史上美国主流社会对于华裔的种族排斥不只是由于力量上的悬殊,更反映了两个国家之间的较量。因此研究美国华裔文学中的种族意识与身份认同,无法避免地要提到中美两国过去的纠葛,但有一位华裔女作家以一种新奇的方式改变了当时美国社会背景下白人對于华人的普遍认知。

  著名美国华裔女作家黄玉雪(Jade Snow Wong, 1922-2006),被汤婷婷称为“华裔美国文学之母”,是首位赢得国际声誉的美国本土华裔作家,也是中美恢复邦交之后第一个来华访问的美国华裔作家和艺术家⑥。与传统的或早期的美国华裔文学作家不同,自小在美国生活和成长的黄玉雪与中华美食结下了不解之缘。20世纪初期,黄玉雪的父亲从广东中山移民到美国旧金山,在子女教育方面,仍然保持着中国传统式的保守教育和威权方式。黄玉雪家中共有9个孩子,她自幼在家庭中不被重视,生活在“男尊女卑”的中国封建传统思想之下,但她仍然凭自己的坚强和毅力完成学业,融入美国主流社会。她将自身经历作为创作题材,出版了自传体小说《华女阿五》(The Fifth Chinese Daughter, 1950),用第三人称真实写照自己的生活。

  《华女阿五》讲述了华裔少女在成长过程中依靠自己顽强不屈的意志长大成人的故事,在这个过程中她大量引用中国传统美食,对唐人街食物进行详细描写,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满足了在当时文化背景下白人对于东方饮食文化的好奇心。也有学者认为,一些华裔作家的笔下染上了政治色彩,有意夸大东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强化华人在饮食文化上的“他者”形象,但黄玉雪却是居于“中立”的立场,以“文化导游”的身份,向西方世界介绍华人充满异域风情的饮食文化⑦。鉴于黄玉雪在美国的巨大影响力,1972年尼克松访华后仅1个月她和丈夫就受邀访问中国大陆,成为中美两国恢复邦交后首批来华的美国人,《华女阿五》也被认为是美国人认识中华美食的“向导之书”。

  文学是通过文字真实所描绘出来的文化体现,无可避免会受到作家所处文化语境变化的影响,而根深于一个种族血液之中的生存习惯却很难通过客观条件而改变。中国文学和中华美食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表现,只不过二者所处的领域不同,所以表现形式自然也有差异,可以说,当今时代中华美食名满天下,从某种意义而言也是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可。中华民族向来就有“民以食为天”的根源意识,利用不同的形式帮助中华文化传播也不失为一个好的方式,有时候一个种族对于另一个种族的认可,往往是先从接纳并欣赏这一种族的食物开始的。所以黄玉雪另辟蹊径,以自己的成长经历为写作模板,在其中赋予中华美食的元素,以新奇独特的方式体现出了美国华裔文学中的种族意识与身份认同感。

  (三)身份认同的缘由和体现

  身份认同的概念在哲学、文学、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多个领域均有研究,主要包含两个方面:身份认同感和身份认同度。根据认同对象的不同又可以分为个体的身份认同和社会身份认同。前者强调的是以自我为核心,而后者更加注重个人在社会中具有的集体属性,从个体认同到集体认同,其背后代表的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融和更迭。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世界整体格局的变化,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之间的文化存在着各个层面的交融和流通。在特定的社会历史语境中,华裔群体面临着既不被本种族认可又难以融入移民所在国家其他种族的尴尬境地,但是在当今世界社会发展中,华裔需要群体关系的认可和自身的认同感。然而群体关系中“认同”的基础是给他人带来益处,可能是精神上的,也可以是物质上的,或者权利和名誉。当我们有一定基础可以给别人带来益处,也愿意带给别人益处的时候,其他群体似乎自然会认同我们。“华裔文学也许能够为很现实、很物质的当下提供体悟另外一种生存可能性的机会。”⑧其中所蕴含的精神层面价值既包括了文学本身的价值,同时在特定历史时期内也包括了对于本种族的感情。

  综观美国华裔文学作品,一个明显的特征便是不断寻求身份认同感。身份代表一个人的归属,对身份进行探寻和认同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国华裔在两个国家、两种文化之间的困惑迷茫与无奈挣扎。身份认同对于美国华裔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关系到华裔在美国的生存现实,对于美国华裔文学的发展和文化的建构也极其重要。美国华裔文学的发展确实经历了一个相对曲折的过程,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正是其所经历的曲折与艰辛,为当代美国华裔文学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中美两国文化的相互交融和共同影响下,所出现的特殊文化流派也能够被更多人了解和见证。水仙花和黄玉雪作为美国华裔文学发展过程中的代表人物,前者将种族意识和身份认同渗透到文学作品当中,并非单纯批判当时社会给华裔造成的不良影响,也不向美国主流社会思想低头,而是勇于反抗和斗争;后者以新颖的写作手法将中华美食文化渗透进文学作品当中,蕴含独特的华裔情感与自我文化身份的认同。身份认同是一个不断追寻和逐步完善的过程,随着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和文化多元化格局的构建,由思想意识带来的文学方面的融合也是必然的发展趋势,有关种族意识的存在和探讨,以及对于身份认同的研究和态度都会进一步影响美国华裔文学的发展。

  四、研究美国华裔文学中种族意识

  与身份认同的意义

  随着美国华裔文学的蓬勃发展,美国华裔文学研究也已成为学术界的一个热点。多年以来,我国大陆学者对于美国华裔文学的研究多关注于找寻文学书写中的共性,诸如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对中西文化冲突的表现等等⑨。研究美国华裔文学中种族意识与身份认同的意义,不仅在于能够了解特定历史时期内文学的发展历程,而且有助于审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作家笔下的中国人形象;既能深入了解美国华裔文学发展道路中所经历的挫折与磨难,也从侧面反映出了美国华裔文学作为一种文学现象所包含的社会意义。从美国华裔文学作品中可以窥探美国社会自身所发生的变化,以及美国社会不同阶段对于少数族裔的态度,有助于还原社会历史事实。

  一定程度而言,种族和身份是一种象征,但是也并不能完全依靠种族和身份来评判一个人或一个群体的好坏,更不能根据刻板印象而随意对某一种族加以定论。文学的发展代表着文化之间的相互流通与交融,美国华裔文学中的种族意识与身份认同不仅包含中美两国文化,在特定的社会历史语境下也包含了其他种族和其他国家之间的文化。在崇尚文化多元化的当今世界,种族意识和身份认同似乎已经成为一种默认的严肃话题,崇尚和平与美好的人们总在为此做出自己的贡献,而美国华裔文学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由于种族意识和身份认同存在的壓迫和反抗精神塑造了今天更为广阔的华裔文学世界。

  总而言之,种族意识和身份认同作为长期具有争议的话题,在某一固定历史时期下对于推动文学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也因此形成了特定的文学流派。研究美国华裔文学中的种族意识与身份认同感既包括在特定历史时期内,文学本身受中美两国文化影响而形成的独特局面,有助于研究文学自身所蕴含的学术内容,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反映出我国在近现代构建新的和谐社会关系方面做出的努力和贡献。种族本身并不存在优劣之分,身份认同也并不只是对于单个人的认同感,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包容二字,文学的发展能够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人与人、国与国在相处过程中也能形成和谐共处的大一统局面,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携手努力。

  ① Ling, A.(1990). Between Worlds: Women Writers of Chinese Ancestry. New York: Pergamon Press, pp.xi.

  ② 程爱民:《论美国华裔文学的发展阶段和主题内容》,收录在饶芃子编《流散与回望——比较文学视野中的海外华人文学论文集》,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52页。

  ③ 郭英剑:《美国华裔文学研究:现状与问题》,《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10年第1期。

  ④ 转引自范守义,(美)水仙花:《北美华裔小说家第一人》,收录在水仙花《春郁太太及其他作品》,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39页。

  ⑤ 蒲若茜:《族裔经验与文化想象》,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83页。

  ⑥ 张子清:《华裔美国文学之母:充满传奇色彩的黄玉雪》,《当代外国文学》2003年第3期。

  ⑦ 陈爱敏:《饮食文化上的“他者”——当代华裔美国女作家的东方主义色彩》,《当代外国文学》2003年第3期。

  ⑧ 王凯等13人:《新世纪的美国及海外华裔文学》,《江南》2018年第2期。

  ⑨ 卢华:《身份的建构:解读美国华裔文学》,吉林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39页。

  (責任编辑:吴旷子)

  Racial Awareness and Identity Studies in

  Chinese American Literature

  Luo Rui and Zhang Yuejun

  Abstract: As a result of various influences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various countries and social change, the world as it is today has become a big family of ethnic plurality. As each and every country has its own history of development and prosperity, its literature is closely related to its history. Historical contents of a certain period as contained in literary works can, to a certain degree, match what is recorded in historical books except that each has its own distinct way of expression and inheritance.Exploring racial awareness and sense of identity in Chinese American literature can not only help us understand the developmental process of literature in a specific socio-historical background but also reveal the feelings towards their original homeland of the Chinese Americans as a whole.

  Keywords: Chinese American literature, racial awareness, identity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