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任碧莲小说《世界与小镇》的全球伦理视域

时间:2023/11/9 作者: 华文文学 热度: 18223
徐刚

  摘 要:进入20世纪以来,在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中,文化同质化与文化多样性的博弈无时无刻不在进行之中。2001年美国“9·11”事件进一步引发了人们对世界范围内不同宗教与文明之间深刻冲突的思考。美国华裔作家任碧莲在其2010年发表的小说《世界与小镇》中,以虚构的河湖小镇作为透视美国社会的棱镜,通过描述一个美国小镇上不同族裔、文化背景及宗教信仰的人们情感纠葛及生活变迁,揭示出美国社会多元文化语境下存在的文化伦理困惑以及文化伦理绝对论的危害性,并以全球伦理的视域为解决当下人们所关注的不同文明及文化群体和谐共存问题给予积极的启示。

  关键词:任碧莲;《世界与小镇》;全球伦理的视域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677(2020)5-0047-07

  引言

  进入20世纪以来,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促进了不同文化的交流与沟通,然而,随着西方经济全球化而来的文化全球化,其负面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因为从全球化发源的本质来分析,其内在的驱动力实际上是资本主义市场本身的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欲望,因而从根本上来说,“全球化是一种主动的和单向的运动,它不是‘主体间性的交互全球化,而是主体对他者的全球化,是现代认识论的全球化,是强势力量的全球化。”①也就是说,在文化全球化交流的表象下,对于第三世界国家而言,其影响基本上是不对称的,是单向度的,因为西方经济扩张到第三世界国家,其文化是为其经济利益服务的。因此,建立在西方文化中心论基础之上的文化全球化不可避免地会引发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2001年美国“9·11”事件引发了人们对世界范围内不同宗教与文明之间深刻冲突的广泛讨论与反思。美国华裔作家任碧莲的创作一直致力于建构多元文化和谐共存的社会文化氛围。任碧莲认为,“就美国的脉络来看,每个所谓‘族裔团体的族裔身份是由每个人自由选择的,其中存在着自由。”②而其自由的身份观体现了一种超越族裔藩篱的包容的文化观。在其2010年发表的小说《世界与小镇》中,任碧莲以虚构的河湖小镇(Riverlake)作为透视美国社会的棱镜,通过描述一个美国小镇上不同族裔、文化背景及宗教信仰的人们情感纠葛及生活变迁,探讨了在当今多元文化的社会背景下不同社会群体的文化伦理观及不同文明及文化群体和谐共存的可能性。

  一、多元文化语境下的文化伦理困惑

  伦理作为指导人类社会生活的行为规范,探讨的是人与人、人与家庭、人与社会乃至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而文化伦理则强调文化与伦理之间的必然联系,它反映的是在特定文化语境下不同个体之间、个体与社会之间的一种关系。因此,在文化伦理中,伦理是“文化活动中的一套价值系统。又可称之为文化精神”。③它包涵了个体对一定道德规范的遵循和价值追求。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主要是因为各自所遵循的文化伦理不同。从总体上来说,现代西方社会的文化伦理观主要基于西方传统哲学思想和个人主义道德价值观,其主要表现为基于人本主义的理性化。因此,西方人的思维中总是存在着一种二元对立的倾向,即人与自然的对立、人与社会的对立以及自我与他者之间的对立。在这种二元对立思维方式的影响下,西方文化推崇的个人主义极易导致人际关系的异化和人与外界的疏离;而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文化伦理观主张仁、义、礼、智、信等伦理道德规范,因此,中国注重以“和”为核心的文化伦理观。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日益加深。任碧莲《世界与小镇》中的河湖小镇上除了白人,还居住着美国华裔、柬埔寨移民以及匈牙利裔美国人等。他们各自不同的家庭、爱情、宗教、族裔观,在小镇这一新的环境下相互碰撞、交融。因此,整个小镇俨然就是全球化背景下美国社会的一个缩影。小说的主人公海蒂(Hattie Kong)的父亲是中国人,是具有浓厚中国文化传承的孔子家族的后裔,而其母亲凯若琳(Caroline)则是一名美国传教士。海蒂在中国山东青岛度过了童年时期,中国家庭成员对她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而海蒂16岁时来到美国定居,之后在美国上大学、工作、生活。因此,作为一个深受中美文化影响的中美混血儿,海蒂随着她所处的社会文化语境的变化,必然会面对中西不同文化伦理观的抉择。

  小说的开篇标题为“一个失落的世界”,讲述了海蒂儿时在中国的生活。那时的海蒂不明白为什么家人每年要到曲阜荒凉的野外去给孔氏家族的祖先扫墓,而海蒂的母亲凯若琳虽然在生活方式上仍然保持着美国的习俗,并且她在中国的主要工作是传授圣经以及通过圣经教她的丈夫和女儿英语,但凯若琳已逐渐融入中国的生活并对中国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每次随家人去曲阜祭祀先祖时,凯若琳都会来到孔子的墓前,“静静地肃立,将她的头发向耳后整理好,双手并拢垂下,然后将她的蓝色太阳帽檐轻轻下拉以示敬意。”④凯若琳这么做并不是仅仅因为孔子是孔家的祖先,还有对孔子所代表的中国儒家文化的敬仰。所以,她在孔子的墓地前教导海蒂:“我们应该将它(儒家伦理)加以传承和推广到外面的世界。(Its worth taking in, its worth taking away.)”⑤但是,那时海蒂只有8岁,对母亲所说的话并不理解。海蒂曾一个人偷偷溜到孔家的墓地,坐在祖先的坟前冥思苦想,但她对于这个“重视家庭成员血缘关系的世界”(A world of membership)⑥还是无法完全理解。多年之后,海蒂的丈夫乔和她的最亲密的好友李太太相继去世,而她唯一的一个儿子远在香港做记者,独自一人的孤寂生活令海蒂逐渐理解了中国人为什么重视亲情以及朋友之间的亲密关系。为了避免睹物思人,海蒂搬到了美国佛蒙特州的一个名叫“河湖”的宁静小镇上独自生活,每天与她的三只爱犬相依为命。

  当年为了躲避中国的战乱,海蒂的父母送她回到美国,希望她在美国过上幸福的生活,然而在彰显个人主义与实用主义的美国社会,海蒂在工作、爱情及家庭生活等各方面都遇到了一系列挫折。如今已年近七旬的海蒂对于自己的文化归属仍然心存疑虑。她不能完全认同中国的儒家文化伦理观,尤其是其中要求女性恪守的三纲五常,但她对儒家文化中“仁”、“善”等理念还是倍加推崇;她虽然每周都去小镇上的教堂,对圣经的每一章节都耳熟能详,但有着生物学博士背景的海蒂对基督教的教义也无法完全认同。海蒂的丈夫和她周围的朋友都是无神论者,她丈夫乔的骨灰自滑翔机上飞洒而落,而她的好友李太太的骨灰则埋入了牡丹花下的泥土中。而丈夫和同是华裔的好友的去世令海蒂不得不一人独自面对人情冷漠的美国社会。西方注重实用、理性的伦理观对科技的发展无疑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然而却导致了“一个物质丰富、精神痛苦的病态社会现实”的出现。⑦海蒂退休后在河湖小镇每天生活的主要内容就是出去遛狗,然后回到自己毫无生气的家中,远在香港的儿子也很少与母亲联系、关心母亲的身体状况及生活情况。虽然海蒂偶尔会在路上与住在周围的邻居寒暄几句,但小镇上的人们大多生活在自己封闭的世界中,缺乏中国文化中所说的“远亲不如近邻”的那种人与人之间亲密融洽的生活氛围。童年时期的海蒂对中国文化不甚了解,甚至有些排斥,然而在美国生活多年后,她的脑海中却会時常回想起远在中国山东曲阜的孔家墓地的祭祀,怀念那里温馨的家庭氛围,但那里对她来说已经是一个“失落的世界”,她作为一个中美混血儿已经无法在去世后被埋葬在孔家的墓地。因此,在小说前言结尾处作者不无讽刺地写道:“也许海蒂最终会和她的狗一起被葬在宠物公墓里。”⑧海蒂已在美国生活了40多年,然而身处美国社会的多元文化语境之中,海蒂一方面已习惯于美国人独立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又隐约感到她的生活中缺少中国人生活中的人与人之间的温情。所以,中西文化的共同影响给海蒂造成很大的伦理困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海蒂每天都过得百无聊赖,找不到自己身心的归宿以及生活的意义。而之后美国社会以及海蒂所生活的河湖小镇上出现的不同文化伦理观的冲突和由此引发的一系列悲剧令海蒂逐渐认识到文化伦理绝对论的危害性,同时也让海蒂意识到中国文化伦理中“和而不同”以及“达观”的生活哲理的重要性。

  二、文化伦理绝对论的危害性

  在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中,文化趋同与文化多样性的博弈无时无刻不在进行之中。美国学者塞缪尔·亨廷顿(Samuel Huntington)1996出版的著作《文明冲突和世界秩序重建》一书中曾指出,文明冲突是未来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而建立在文明基础上的世界秩序才是避免世界战争的最可靠的保证。2001年美国“9·11”的恐怖袭击事件似乎验证了亨廷顿所说的世界不同文明冲突的必然性。然而,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及其提出的解决方法均是基于西方的视角,带着“有色眼镜”将其他民族和国家的文明视为一种“征服”和“敌视”的对象加以评判。虽然亨廷顿也提及在不同文明之间跨越界限以及尊重和承认相互的界限的重要性,但是其观点仍然是建立在西方文化中心论的基础之上的,其必然导致将西方社会的伦理道德作为衡量“什么是合乎道德伦理的行为”唯一标准的文化伦理绝对论。因此,在西方文化伦理绝对论的基础上所提出的所谓的“民主”、“文明”等理念也不可避免地具有虚假正义的特点。事实上,当今世界文化冲突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把这种同在一个世界生活的人们分为“我们”与“他们”二元对立的思维。马歇尔·布朗指出:“当我们将自身的文化伦理观延伸至我们生活的圈子之外时,我们必须考虑人们实际的生存境况以及自己做法是否正义的问题,我们需要考虑民族主义与全球主义,文化同质与文化多元,地域性,适用性等因素。”⑨任碧莲的小说《世界与小镇》正是对当今世界不同文化交汇碰撞下如何处理好不同种族、文化及宗教信仰的群体文化伦理观平等对话、和谐共存等现实问题的积极思索。

  在当今世界不断发生的恐怖袭击事件中,不同民族对于各自的文化伦理观缺乏理解与尊重是最终导致冲突的导火索之一。例如,在小说中,美国9.11事件发生当日,海蒂在陈家(Chhung)教苏菲的母亲英语。当天电视上反复播放着恐怖分子袭击世贸中心双子塔的镜头。当海蒂向陈家夫妻解释发生的恐怖袭击时,他们只是点了点头,并无任何惊讶的表情,因为来自战火纷飞的柬埔寨难民陈家对于这样的情景已经见怪不怪了。然而,长期生活在宁静舒适环境中的海蒂对陈家夫妻两人冷漠的反应感到不可思议,甚至感到十分气愤。而从国家层面上来看,一直以世界头号强国自居的美国则更加无法接受这样残酷的现实。当天美国时任总统小布什向美国民众发表电视讲话,将由少数伊斯兰激进分子发起的9.11恐怖袭击定义为中东穆斯林国家策划的反西方文明世界的阴谋。随后整个美国社会对于伊斯兰群体都持一种怀疑和警戒的心理,而这一恐惧也延伸至其他少数族裔群体。在小说中,河湖小镇居民就对来找陈家儿子萨兰的亚裔朋友开来的白色箱式货车心存恐惧,想象这货箱中可能藏着不可告人的恐怖阴谋。而实际上,这个货车只是他们用来做生意的运输工具。9.11事件之后,美国政府并没有反思自身存在的问题,而单纯地将自己视为受到无端攻击的受害者。之后,英美两国甚至未经联合国授权而共同主导了两场所谓的“反恐战争”——阿富汗战争与伊拉克战争。然而,战争并没有解决世界范围内的不同宗教与文明之间的深刻冲突,反而引发了更大的人道主义灾难。时隔15年之后,美国新任总统特朗普上任伊始就颁布了“禁穆令”,将叙利亚、伊拉克、伊朗、苏丹、索马里、也门以及利比亚这7个主要穆斯林国家视为恐怖主义来源的高危地区,禁止上述国家公民入境美国。美国政府采取的一系列举措实际上就是将自己视为正义的化身,而将伊斯兰民众视为潜在的宗教“原教旨主义”恐怖分子。(“原教旨主义”一词的最初含义本来是要求严格遵循正统的神学教义,然而,当今世界一些不同文化背景及宗教信仰的群体执意推崇自身文化伦理所谓的“绝对真理”或优越性,由此所引起的冲突愈演愈烈,“原教旨主义者”也逐渐成为“狂热分子”的代名词。⑩)然而,当美国政府以自己的标准来判定其他民族或宗教的优劣时,实际上它自身也体现另一种“原教旨主义”,即以美国文化价值伦理为标准的文化霸权。任碧莲的《世界与小镇》中,海蒂的白人邻居简妮是一个狂热的基督教信徒。从简妮思维及言行中,读者就可以看到基督教原教旨主义和美国“上帝选民”使命观等西方文化伦理绝对论的具体体现。在简妮的父亲雷克斯去世、丧失家族农场后,简妮便经常到遗产圣经教会寻求心灵的慰藉。然而,信仰不但没能给她带来内心的平和,反而指引她走向了基督教原教旨主义。自从她信教以后,就对圣经中的教义视为圭臬。到后来,简妮执拗地认为,凡是与她信仰不同、教派不同的人都是她的敌人,包括与她相濡以沫三十余载的丈夫。简妮无法容忍丈夫埃弗里特东正教的背景,希望埃弗里特能够改信他的教派,重获新生,“将上帝放在他生活的宝座上。”{11}埃弗里特面对妻子每日的唠叨口头上应付着答应改变教派,但却迟迟不付诸实施。对此,简妮的教友十分不满。他们告诉简妮,埃弗里特就是阻碍她获得新生的那块绊脚石。在教友的唆使鼓动下,简妮与丈夫的关系日渐恶化,最终,简妮将埃弗里特赶出她从其父亲继承的房子。后来,埃弗里特在附近建造了一间小木屋,这座木屋的窗户,恰好正对着简妮的窗户。为了让埃弗里特彻底消失在自己生活的视线之内,简妮竟然教唆邻居的女孩苏菲去引燃建造商店用的木料。埃弗里特没有死于火灾,但在了解真相后,他对简妮彻底失望,最终怀着对妻子的满腔怨恨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而在埃弗里特的葬礼上,简妮还对丈夫的信仰耿耿于怀,将手中的一个小十字架硬生生地塞进了他的手里。参加葬礼的亲朋好友都对简妮的做法感到气愤,在她走后,海蒂的朋友格蕾丝就将这个十字架从埃弗里特的手里拿了出来。虽然简妮的原教旨主义思想源于她对遗产圣经教会的信仰,但实际上她的行为非常具有代表性,它具有世界上一切原教旨主义思想的特點,即对教义的盲目信仰服从、对其信仰唯一真理性的笃信以及对不同宗教、不同教派共性的否认及其强烈的排他性。小说中,简妮不予余力地向周围人宣扬其信仰,甚至不惜毁掉自己多年幸福的婚姻,而且当苏菲的哥哥对她们的宗教聚会表示异议时,简妮竟然教唆苏菲纵火烧毁他丈夫建造小商店的木料来嫁祸给她名声不太好的哥哥。为了减轻苏菲的负罪感,简妮便给她灌输排外的原教旨主义思想,还从《圣经》中引经据典来给苏菲洗脑:“《马太福音》第18章第17节告诉我们,假如兄弟不听,就告诉教会;如果他连教会的也不听,就应把他看作外邦人和税吏……《以赛亚书》第30章第13节告诉我们,在我们的信仰周围建起高墙是何等重要。”{12}

  小说中作者对简妮基督教极端狂热的行径的描述在一定程度上映射了美国基督教伦理中的“美国使命观”。“美国使命观”也称天职观,指“美国作为上帝选择的一个特殊国度,对人类的历史发展和命运承担一种特殊的责任”。{13}使命观在美国文化中的影响根深蒂固,它最早可以追溯到18世纪美国建国的初期。美国的“使命”的神话起源于美国清教徒祖先,他们自认为是上帝的选民。先天优越的地理条件、超脱旧欧洲封闭保守的政治制度、以及经过两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的快速增长,都使得美国自上而下形成一种“上帝恩宠论”。因此,美国人普遍认为他们有一种道德义务,要作为世界其他国家的一个楷模。弗雷德里·默克(Friedrich Merck)曾指出:“在普利茅斯和波士顿,使命的类型是宗教自由,即在纯净的、没有异端思想的教会里根据与上帝订立的契约和在教会自治基础上进行崇拜的权利”。{14}由此可见,基督教原教旨主义将其他宗教信仰视为“异端思想”,而这种原教旨主义思想与美国使命观的形成两者之间有着紧密的关联。在美国作家诺曼·梅勒(Norman Miller)的小说《裸者与死者》中,具有极右翼思想的美国将军卡明斯对他手下罗伯特·侯恩说的一段话,颇能说明美国二战后美国使命观及其衍生的美国文化伦理观形成的历史渊源:

  战争是历史能量的一个转化过程。世界上有一些国家具有潜在的能力,潜在的资源。可以说蕴含着巨大的“势能”。其中有一些伟大思想的思想会生发其中,其影响会普及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一个国家的势力,物力,军力,一旦形成之后,是不会自行消亡的。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最初只是一片空白,但是现在我们的力量已经被充分激发出来了。我可以肯定地说,我们如今已经从历史的角落走到前台了……美国的权要人士已经开始意识到自己真正的目标何在了,这在我们国家历史上可是破天荒的事。你瞧着吧,战后我们的外交政策必将变得百般露骨,绝不会再有那么多伪善的姿态了。我们再也不会右手伸出帝国主义的利爪,左手掩住自己的双眼了。{15}

  虽然上述观点只是出自诺曼·米勒文学作品中的美国将军卡明斯之口,但是现实中美国的做法与卡明斯所说的如出一辙。二战后,美国在经济及军事等方面日益强大,于是便不予余力地运用经济、政治、文化或军事干预等多种手段向世界推销其意识形态,直接或隐蔽地致力于干涉甚至推翻妨碍其利益的外国政府。在当今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从美国的近邻古巴到其南部的中美洲各国,从非洲大陆到中东及东南亚等各地,几乎都可以看到美国政府染指当地政治经济的影子。在小说《世界与小镇》前言部分,任碧莲引用了法国学者亚历西斯·德·托克维尔(Alexis de Tocqueville)的一段话:

  美国人高度沉迷于自己生活的小社会,就像登山者迷恋他们所攀登的小山,因为美国国家的特性使然;它具有极强的地域中心意识。{16}

  实际上,作者在小说的前言部分引用的这段话就已含蓄地表明了她的创作意图,即对美国文化中心主义的揭示与批判。《世界与小镇》通过刻画简妮执拗地信仰及宣扬其所认为“唯一真理”的基督教原教旨主义的思想和行为,折射出美国社会存在的美化其帝国主义行径的“美国使命观”的西方文化伦理绝对论思想。在警示读者西方文化伦理绝对论的危害性之余,作者还进一步通过主人公海蒂在小镇的日常生活中的思想轨迹来探求不同族裔、文化背景及宗教信仰的人们和谐共处的可能性。

  三、超越二元对立的全球文化伦理观

  德国学者哈贝马斯曾指出:“只要交往参与者没有建立起相互承认的关系,并接受对方的视角,一同用他者的眼光来审视自己的传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那么,就不可能出现建立在信念基础上的共识。”{17}因此,建构文化对话下的全球伦理,即从全球不同文化系统中寻找有益的思想资源,承认、尊重不同文化的价值观念和伦理准则,“以人类公共理性和共享的价值秩序为基础,以人类基本道德生活、特别是有关人类基本生存和发展的普世道德问题为基本主题的整合性伦理”,{18}已成为全世界爱好和平的学者们努力探究实现的目标。

  在任碧莲的《世界与小镇》中,表面平静的河湖小镇实际上充斥着不同文化之间的误解、人际关系的紧张与冲突。小说的主人公海蒂经历了居于中美文化之间的迷茫与困惑,在其步入老年之后,思想日益趋于平和与豁达。海蒂在小镇生活中与生活落魄的柬埔寨移民陈家、具有原教旨主义思想的简妮、昔日的恋人卡特、以及与远在中国的亲戚等人的交流中,感悟到中国儒家融通的智慧对于处理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交际问题的重要性。因此,海蒂逐渐摆脱了自我狭隘的思想局限,形成了一种“达观”的生活态度。在作品中,任璧莲为了突出海蒂在生活中的思想顿悟,多次用拼音提到“达观”这个中国词汇。而且,作者对海蒂绘画竹子情景的描述就鲜明地体现出来海蒂对“达观”精神的领悟。当海蒂在研墨准备绘画之前,她回想起小时候父亲教她如何才能研磨出最好的墨,“磨出最好的墨需要做到无为——要将墨块与水自然地融合而不要用力挤压。”{19}“达观”精神源于中国思想家老子“无为”的哲学思想,它教导人们行事要顺乎自然,但并不是什么事都不做,也决不是消极的无所作为,而是顺应自然规律,以柔弱为用、不逞强好胜、不争名夺利。“无为”实际上是讲究基于修养心性基础上的“作为”,主张“不言之教”,即有道德的人,以身作則,身教重于言教,身教胜于言教;这种“无为”的思想能有效地遏制自我欲望的膨胀,并以自身的“不争之德”感化他人。由此可见,基于老子“无为”的哲学思想所形成对生活及不同文化“达观”的态度对于解决当今世界存在的不同民族及国家的文化冲突问题具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受中国“达观”文化伦理潜移默化的影响,海蒂对不同文化背景及宗教信仰的人们都持一种豁达和与人为善的态度。因此,虽然从柬埔寨的大屠杀中逃到美国的陈家对海蒂的接近还保持着戒心,但是海蒂还是一次又一次去拜访他们,送给他们自己做的小烤饼,把自家的手推车送给他们,还主动提出免费为陈家的女儿苏菲教英语。在与苏菲的交往中,海蒂也没有像简妮一样竭力将自己的思想强加给苏菲,而是充分尊重她的意志,只是用自己的爱心慢慢地感化这个有过痛苦经历的女孩。正是这种顺其自然、春风化雨般的关爱,苏菲与年长她40多岁的海蒂成为好朋友。后来虽然苏菲在简妮的影响下也逐渐变得有宗教信仰偏执的倾向,但海蒂对此也没有粗暴地干涉,而是向苏菲讲解《圣经》文字下蕴含的隐喻意义,然后让她自己判断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对于苏菲的母亲信仰的佛教,海蒂也予以充分的尊重。在经历了各种人世沧桑之后,海蒂也切身体会到了中国人信奉的“落叶归根”,她最终明白了中国人重视故土亲情的原因和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和关爱的重要性。因此,她最终放弃自己的偏执,尊重中国亲友们的意见,让父母的骨灰回到中国孔家家族的墓地。小镇的生活虽然还存在着很多不尽人意之处,但在小说结尾,海蒂已能以超然的心境面对生活。海蒂想起父亲曾经对她说过一句话,“水至清则无鱼”。因此,虽然生活中还存在着种种令人不如意的地方,海蒂最终能够欣然地面对她小镇的生活的每一天,而且切身践行着“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中国豁达仁爱的文化伦理观。因此,当海蒂看到在她的帮助下重新振作的苏菲穿着银灰色夹克衫和服了镇静剂的弟弟一起欢快地搭校车上学去,她心头不由得荡漾起一丝温暖:“这是新生活的早晨,新家的早晨。”{20}

  海蒂對“水至清则无鱼”中国文化智慧的领悟表现了她思想的豁达与成熟。虽然河湖小镇上的居民有着众多不同的文化背景、宗教信仰以及生活习俗,但是海蒂最终已能做到放弃追求极致和纯粹的执念,以一颗仁爱豁达的心态对待他人。海蒂对不同文化、族裔思想积极的接纳,表现出一种超越二元对立的全球伦理观。在小说最后,海蒂和她的朋友卡特积极探讨着如何尽自己的所能为陈家在美国的生活提供更多的便利:“如果陈家继续住下来,我们得为陈妈找个拜佛的寺庙,还有亚洲食品店……。”{21}

  结语

  进入20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人类正在进入一个不同文化必须学会在和平交往中共同生活的时代,然而,误解、紧张、冲突和灾难每一天都在世界的某一个角落上演。2001年美国“9·11”事件进一步引发了人们对世界范围内不同宗教与文明之间深刻冲突的思考。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Edward Taylor)认为:“社会无论怎样古老和粗野,总是具有它们的关于好坏行为的准则。”{22}而法国学者伊曼纽尔·列维纳斯(Emmanuel Levinas)则进一步指出,伦理是“自我”与“他者”接触必不可少的平台,消除黑格尔二元对立思想的影响才能使得不同的文化伦理相互理解与尊重。{23}因此,任碧莲作为一名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作家,其作品并没有拘泥于突出族裔色彩的藩篱,而是把关注的视角扩展至当今世界人们所面对的文化伦理冲突问题。任碧莲通过小说主人公的视角,传达出超越二元对立的全球伦理观,即各个民族、文化群体的观念和立场都必须被聆听、被尊重,特别是在当今不同文化交往日益加深的全球化时代。在《世界与小镇》中,不同族裔、文化背景及宗教信仰的人们情感纠葛及利益冲突的小镇,实际上是政治、经济及文化等各领域冲突不断的当今世界的隐喻。而在其小说的目录页前,任碧莲所附的两段引语颇具启迪意义,一个是源于内尔·坎贝尔(Nell Campbell)等人撰写的《生物学》:“虽然眼睛是视觉感知的首要因素,但请记住真正‘看见事物的是人的头脑。”另一句话则是释迦牟尼的“我们用思想构筑了世界。”这两段引语与其小说内容前后呼应,体现了任碧莲创作的全球伦理视域,即超越信仰、文化、种族对个人视野的束缚,以世界的眼光,怀着包容他者、包容差异的胸怀去解读、认知他者文化。这种超越二元对立的全球文化伦理观无疑会为解决当下人们所关注的不同文明及文化群体和谐共存问题给予积极的启示。

  ① 金惠敏:《作为哲学的全球化与“世界文学”问题》,丁国旗选编,《全球化与复数的“世界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76页。

  ② 单德兴:《对话与交流——当代中外作家、批评家访谈录》,台北:麦田出版社2001年版,第142页。

  ③ 韦政通:《伦理思想的突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2页。

  ④⑤⑥⑧{11}{12}{16}{19}{20}{21} Gish Jen. The World and the Town, Alfred A. Knopf, 2010. p.4, p.4, p.6, p.8, p.303, p.159, p.i, p.21, p.385,p.386.

  ⑦ 顾肃、张凤阳:《西方现代社会思潮史》,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468、492页。

  ⑨ Marshell Brown.“Transcendental Ethics, Vertical Ethics, and Horizontal Ethics”, Ethics in Culture: the dissemination of values. Erll, Astrid; Grabes, Herbert; Nünning, Ansgar. Annual Bibliography of English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2008. p.53.

  ⑩ Ozzano, Lucy.“A Political Science Perspective on Religious Fundamentalism”. Totalitarian Movements & Political Religions, 2009. p.349.

  {13} 王晓德:《“美国使命”观的历史和文化起源》,《史学集刊》1998年第2期。

  {14} 王立新:《意识形态与美国外交政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32页。

  {15} [美]诺曼·梅勒:《裸者与死者》,蔡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第327页。

  {17} [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后民族结构》,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48页。

  {18} 万俊人:《寻求普世伦理》,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29页。

  {22} [英]爱德华·泰勒:《人类学》,连树声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85页。

  {23} Emmanuel Levinas, Ethics and Infinity. Trans. Richard A. Cohen. Pittsburgh: Duquesne University Press, 1985. p.93-94.

  (责任编辑:黄洁玲)

  The Global Ethical Perspective on World and Town by Gish Ren

  Xu Gang

  Abstract: Conflicts between cultural homogeneity and variety have ceaselessly been going on in the cultural exchange and collision of various nations, brought on by th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The 9.11 Incident in America in 2001 further induced thinking on the profound conflicts between various religions and civilizations across the world. In her novel, World and Town, published in 2010, Gish Jen, a Chinese-American writer, creates a lake town as a prism through which to view American society. In her description of the emotional entanglements and life transformation of people from different ethnic, cultural and religious backgrounds in a small American town, she reveals the cultural, ethical puzzlements in the context of a multicultural America and the danger of cultural, ethical absolutism, providing a positive enlightenment on various civilizations and the issue of harmony and co-existence amongst cultural groups that have drawn attention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 ethics.

  Keywords: Gish Jen, World and Town, global ethical perspective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