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卢新华出版的作品主要有两类,小说和文化随笔。小说是重头戏,他的小说总共有21篇(部),全部是当代题材,其创作手法属于批判现实主义。前20年和后20年呈现了不同的叙事风格,根本的原因在于卢新华的出国经历。他的小说中只有中篇《细节》是完全聚焦中国留学生的域外生活;长篇小说《紫禁女》中,异域的书写仅占一半篇幅,其他小说的生活场景都发生在中国大陆。本文探讨卢新华这两部小说的文化隐喻和写作风格。
关键词:卢新华;小说论;异域书写;文化批判
中图分类号:I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677(2019)3-0030-09
卢新华的小说创作手法属于批判现实主义,全部是当代题材。仔细阅读他的小说作品,前20年和后20年呈现了不同的叙事风格。发生这种明显的差别,笔者认为根本的原因在于卢新华的出国经历——1986年,他到美国留学,在加州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学费有奖学金,但生活费却需要靠自己赚取。
对于当初出国,卢新华的考量是:一方面,尽管中国很大,历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但他仍感到自己是生活在一口“井”里,至多中国这口“井”比较大一点而已。尽管他因写《伤痕》一夜成名,但此后他再想写类似作品,想要通过编辑部审查,依然困难重重。那时他总觉得,整个社会文化生活中好像有个紧箍咒,为了能呼吸到更多自由空气,他想到国外去体验感受一下资本主义社会。另一方面,他那时已经在思考“文革伤痕”的成因,已然感到仅从政治层面将其归咎于“四人帮”或这个犯了严重错误的党,其实还很不够。因为从更广阔的历史层面来考察,他觉得中华文化、中国民族性或国民性同样要承担很大的责任,之所以当时还得不出结论,很有可能是因为自己“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因此为了厘清“文革伤痕”的原因,他决意出国,用新的眼光和视角来阅读与审视中国文化。②
留美期间,卢新华蹬过三轮车,卖过废电缆,做过金融期货,当过赌场发牌员;一边谋生,一边不断将人生“归零”,多次在新的行业从零开始,从新的起点再度出发。虽然生活充满艰辛,但他更向往一种身心的自由——他认为这是一个有所坚守和坚持的作家所不可或缺的条件之一。③
卢新华的小说中,只有中篇《细节》是完全聚焦中国留学生的域外生活。长篇小说《紫禁女》中,域外的书写仅占一半篇幅,其他的多篇已经出版的小说,则全部的生活场景都发生在中国大陆。他的创作中可以中篇《细节》作为分界线,前期的小说(1978-1998)代表作为《伤痕》、《魔》、《森林之梦》等长、中、短篇,语言流畅优美,反思中张扬人性的复杂与优雅,蕴含着内在的和谐以及深沉的情思。后期的小说(1999年之后)代表作有长篇《紫禁女》、《伤魂》及短篇《梦中人》等,充满凌厉、讥讽与怪诞的批判锋芒,让人读出一种隐晦的断裂、逻辑的冲突甚至恐怖的意味。
一、《细节》:以回望的姿态批判现实
《细节》发表于1998年,是卢新华离开中国大陆12年后,回归中国文坛的一次重要亮相。文章开头第一段就“点题”道:
大事留给上帝去抓吧,我们只能注意细节。④
这样一句话,由一个接受过“解放全人类”和“修补地球”等伟大理想教育和熏陶的知识精英说出来,其实有着思想方法论的意义。该小说1996年1月在美国洛杉矶完成初稿,1998年7月改定第八稿⑤,率先由江苏作协主办的大型文学期刊《钟山》在当年11月份发表后,中国作协所属的国家级大型文艺出版社——作家出版社在当年12月出版了《细节》单行本,紧接着,国家级的大型理论性、综合性、资料性文摘类权威期刊《新华文摘》全文转载。
该小说从“我”(绰号“锅巴”)的视角聚焦郗杰(谐音“细节”)在美国的生存状况,此篇章的写作充满了鲜活的细节和戏谑的意味。郗杰的玩世不恭中有轻松的潇洒和智慧的幽默。
郗杰和“我”都是复旦大学中文系出身,同班、同寝室,且同好文学。班上每每讨论作品,他的口头禅总是:“再多些细节,细节。这个,细节嘛,细节的表现力最强。”⑥他是1990年2月初到的美国,他没有任何英语基础,只拿了朋友寄给他的一张语言学校的入学通知书,外加經济担保单,就去美国驻上海总领馆签证了。⑦他刚到美国的留学生活是这样的:十点半要去餐馆送外卖,送完外卖马上又得去上语言学校,又得再赶到餐馆去洗盘子,洗完盘子回到家还得做功课,又还得花上三个多小时乘地铁……这样,每天忙打忙算也只能睡上五六个小时。⑧文中的“我”不由得感叹:“一个上海新闻界出了名的松松垮垮、懒懒散散的人竟也有今天!”⑨
郗杰出国前是上海大报的记者,到美国后一边在语言学校学习,一边干着苦力活,在中餐厅送外卖和当洗碗工的他租住在条件简陋的郊区,住处杂乱不堪,为了解决生存的温饱而疲于奔命。类似现在的农民工进城一般,他还必须常常忍受性饥渴的折磨,物质的匮乏引发了求偶的困境。“就大多数中国女孩而言,台湾来的富家千金小姐自然看不上一个身份、财富都不具备的‘大陆仔”;而一起从‘穷窝里跳出来的‘大陆妹通常又急于找一个有钱的‘老外,以便早日彻底‘脱贫。所以,即便他还是个在语言学校里就读的‘穷混混,便很难有女孩对他‘秋波流转、‘美目顾盼了。”⑩小说用了一种幽默的调侃——“手洗”而不是“机洗”,也就是手淫来解决自身的生理需求。
经济收入稍微好一些之后,郗杰的精神世界却依然在漂泊。他是怀疑传统的婚姻制度的——“结婚其实就是一种套路。本来这男男女女在一起,想怎么的就怎么的,率性而为多好。可我们这个愚蠢的人类,却偏偏要弄个婚姻的套套来把人一对一对地套起来,真没劲!”他大学就喜欢的女同学梦灵在异域的日本打工,两人在美国的相聚并不和谐。动荡的状态无法为感情营造稳定的基础,他与女性的交往多数只是随遇而安的性伴侣关系。在决定把喜欢他的国内女友季青接到美国结婚之前,郗杰却意外在高速公路上因车祸丧生。
卢新华说:《细节》属于“梦中得子”。具体讲,是于清晨时分梦到一副棺材,醒来便忽然涌起写《细节》的念头,而且急急地爬起床,先是完成了结尾,然后再回过头来写开头。算算共用了6天,方完成初稿。此后又断断续续改过8次,历时两年多,才有机会最终与读者见面。可以说,“死亡”意象是卢新华创作《细节》的原始冲动,他的创作过程正好是一个“向死而生”(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的过程。在故事结局安排男主的死去,某种意义上正是创作者的“上帝”情结在作祟。
郗杰们的生存状态是上世纪80年代大陆出国的留学生中常见的,与今天的大陆留学生已经很不一样,他们几乎都背负沉重的经济负担(读书需要经济担保,几乎没有家里的任何支援)在一个体制完全不同的社会中艰难求存;他们吃苦耐劳,靠个人奋斗寻找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异域,文化背景的隔阂、语言沟通的不畅、社会制度的迥异等让他们产生种种的不适感,特别是社会地位的变动——之前在国内是“天之骄子”与“知识精英”,多数在体制内有一份稳定的体面的工作,社会地位较高,出国后却只能退到社会边缘和底层,靠干体力活求存。
他们这一代中国大陆留学生,经历了“文革”的腥风血雨和“改革开放”前后的动荡与阵痛。有机会接受大学教育的他们属于思想率先觉醒的一群,对中国大陆的人文现实和社会体制,心理上更多的是厌弃、批判与否定。男主郗杰的心理隐痛就包含了他当年参加的所谓“黄漂”的经历。本来只是一种体育竞技,却跟民族自尊心等集体主义荣誉感相捆绑,为了赶在外国人黄河漂流的盛举之前,郗杰作为参加者之一经历了冒险并沿路写漂流报道。没有先进的科技投入和周密的地理研究,该活动只剩下虚张声势的民族主义情绪和活生生的生命无谓的牺牲。文章在此对“细节”作深入的“点题”。郗杰在美国的疲倦而颓废的姿态,其实隐含了一种对之前中国生活的强烈批判。
该小说的小标题几乎都是感性的细节,“屁股的语言”、“脑体倒挂”、“睡觉先生”与“乳房钟”、“鼠笼”、“手洗”、“房子=棺材”、“糊涂人”说“糊涂教”等。卢新华借男主的视角,对生活的“细节”,处处有细心的观察和思考。他反思传统的婚姻制度,也对当下博兴的房地产持批判姿态,做出“婚姻是锁链,房子是绞索”的论断。他还倡导“糊涂教”的理念。
虽然有不少“奇谈怪论”,但郗杰们其实止于“纸上谈兵”。接受了“革命”洗礼的人文知识分子,骨子里还是更喜欢人间的温情、人性化的解放。在反思古老制度和宗教思想的极端化时,他还是更愿意践行不偏不倚的价值观。对比理性和教条的冰冷和残酷,他更信任感性和糊涂中的温柔细节,而这正是文学的本质和力量。
谈及《细节》和《伤痕》的联系,前者的发表时间是在卢新华的成名作20年之后。他说这是一种“机缘巧合。也许是命运在作祟吧”。而两者的内在联系在于“都是由我内心流出、溢出的东西。在关爱和尊重个体生命的价值上,它们应该是一脉相承的。”关于人物原型,卢新华说:人物原型说有也有,说没有也没有。说其有,“细节”这个人物的音容笑貌,大略的生活背景都取自于我在美国的一个很好的朋友。甚至成稿后,我也找他以及另一位朋友聚在一起开过“作品研讨会”,并得到过他们很好的意见。说其有,这个人物处处关注细节的个性特征又是许多别的“个人”那里概括出来,并生发开去的。
他写作《细节》的初衷在于:“也许我看到了我周围的人们越来越关注细节,而且,关注细节似乎成了我们时代的一种时尚,或者说是个性特点。”被问及为什么让男主郗杰(细节)在小说中魂断美国?卢新华这样回答:大概有三方面的因素吧。其一,“细节”只“埋头开车,不抬头看路”,迟早会撞到“南墙”上。其二,我有几个认识的熟人,不是因为太注意细节,就是因为太忽略细节,最后都遭遇了如同“细节”这个人物一样的命运。其三,“细节”以这种方式突然获得解脱,以他一向的思维习惯和欣赏角度来看,也许是一种可遇而不可求的“境界”,或者也可以说是“无头一身轻”吧。
笔者以为,郗杰之死与他是否处身美国没有必然的联系,美国只是他人生修行的场所之一。第一点强调宏观的重要性,认为“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错误的;第二点认为“过分强调细节”和“过分忽视细节”都只能导致坏的结果,也许“中庸之道”(或者用该小说的概念“糊涂说”)更可行;第三点是把死亡理解为一种解脱,一种普遍的哲学和宗教式的说法,符合该小说对时代议题和人物性格“以轻驭重”的定位。卢新华对时代的观察很敏感,但他的写作立场却是“反时尚”的,他坚守一贯的批判锋芒和反思能力,以审慎而从容的姿态对抗时尚的浮躁和浅薄。
二、《紫禁女》:一种“文化伤疤”的隐喻
對比《细节》中的男主郗杰和“我”离开中国大陆的主动姿态,《紫禁女》中的女主石玉的去国可以说是对中国生存现实逃避的结果。卑微的家庭出身、闭锁残缺的身体、名存实亡的恋情以及周围窥探歧视的眼光,让石玉尚没有领取大学毕业证书,就以假结婚的形式匆匆忙忙远渡重洋来到美国。
从实际的效果上看,男主之一大布鲁斯的出现对石玉是一种拯救。是他两次把她从被指指点点被嘲讽否定的窘境中摆脱出来:他们是大学里不同专业的学生,第一次他对她的帮助是一次偶然的日常事件——石玉不小心撞倒了街上小贩的一筐苹果,被当众追逼着索赔,刚好路过的布鲁斯慷慨解囊。之后石玉因个人隐私曝光而内外交困,布鲁斯把她从现实的泥淖中救出来带到了美国。
小说无意渲染布鲁斯的英雄形象,相反,该书的叙事策略似乎更强调布鲁斯因形象臃肿而产生自卑羞涩的心理,他的行为动机更多是出于对美貌女主的钦慕和暗恋。更加显而易见的是,布鲁斯对身体健全和性爱的理解,分明比石玉等人更符合人性的方向,可是石玉陷在因循保守的东方古国文化中自怜自艾,不仅不能体会布鲁斯的良苦用心,还把他推向了她的闺蜜尹华,后来虽然两人重新有机会巫山云雨,石玉也因此怀上了孩子,可她依然没有从自身的文化魔障中解脱出来,果真是一枚妥妥的“紫禁女”。
关于此书的命名,评论家陈思和透露说,小说曾取名《幽闭的女人》。他说:
窃以为,用‘幽闭两字作为女主人公的修饰定语,或许更有意味。“幽闭”者,古代对女性犯人施行的一种大刑,与对男子的宫刑相等同,因为资料失传,现代学者对“幽闭”的具体内容多有猜测,但也没有准确的答案。小说主人公石玉是生理上的先天“幽闭”,即阴道横隔患者,其病症是与自己的生活起源有关。先天“幽闭”患者俗称石女,如以风月论故事,这是一部可以满足各种好奇心以至窥阴癖的女人隐私传记;但我所说的满足不在于此,石玉的年龄,大约是1967年生,正是文革初期的产物,8岁失去父亲,正是批林批孔时期。80年代初的大学生,经历了校园里的思想解放运动,也体验了人性以至身体解放的巨大魅力。80年代中期随出国潮奔赴美国,经历了几十年的苦苦挣扎,终于走向了生命的成熟,然而也是生命的大欢悦大悲哀。
《紫禁女》在显性故事层面上叙述的是一个含有世俗气息的好看故事,熔生命奥秘、男欢女爱、身体告白、异国情调、情色伦理于一炉,可以当作一部畅销的时尚小说来读;而在隐形结构里,它却沉重地表达了一个打破先天封闭限制,走向自由开放的生命体所遭遇的无与伦比的痛苦历程。而这个生命体,可以象征一段我们都熟悉的现代历史,也可以象征民族从闭关锁国到走向开放的艰难历程。
以上引文表明:陈思和对《紫禁女》的评论涉及“文化批判”和“民族主义”两个层面,他甚至从小说中石玉被8个男人强奸的梦境中读出了中国近代史上被八国联军欺侮的民族仇恨来。对《紫禁女》一书,还有多位评论者从民族主义的角度进行解读。有评论者指出:在性的舞台上,《紫禁女》将“弱小”或“委顿”的中国男人放逐边缘地带,而把“巨大”的西方男人置于中心地位。在西方对东方的政治军事殖民的历史结束后,西方男人如大布鲁斯,则通过对东方女人的身体殖民实现了新的文化和经济殖民。还有评论者认为:常道的先天“弱小”表征着民族生命力的退化,乃至衰微引起的身体畸变;吴源的后天“委顿”,则隐喻着中国官人被官场政治文化从精神到肉体的有形戕害,是政治空间对人性的异化。如此羸弱的两个中国男人,怎能满足石玉的压抑许久的欲望呢,遑论生命困境的拯救了。
笔者认为,卢新华其实无意在他的写作主题中表达民族主义的情绪,西方对他来说,更是一面人性化的镜子,观照出中国文化的非人和残忍的意味。《紫禁女》要渲染的对中国文化的批判意味更加浓烈。“紫禁城”是中国文化的象征,“紫禁女”指代中国文化语境下的女人。卢新华的写作密码在于,他自觉承继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思想成果,反思传统文化、追寻自由民主。卢新华自己也说:“几十年来对中国文化和历史的思索,尤其是我到了美国以后,又尝试用一种新的视角来反观东西文化碰撞的结晶。”
在不久之前的《鲁迅月刊》(2018年11月出版)中,还刊载了卢新华的文章《我看鲁迅——兼谈鲁迅对我文学创作和人生的影响》。他这样说:今年是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发表100周年,也是我的拙作《伤痕》发表40周年。在这样一个时间节点上来纪念鲁迅,于我个人而言,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鲁迅先生和他的作品,无疑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巨大的存在,同时也是一个伟大的存在。我很庆幸在“文革”那样一个万马齐喑的时代,我们除了必须重复地一遍遍地去观看“八个革命样板戏”,同时还要忍受以“三突出创作原则”所炮制出的诸如《虹南作战史》《西沙之战》之类的所谓文艺作品的政治聒噪外,还可以毫无阻碍地去阅读鲁迅先生的《呐喊》和《彷徨》。他还在此文中明确指出:
《紫禁女》是通过一个“半封闭”的石女,在打开、封闭、再打开、再封闭、再打开,最后达致肉体的空洞和心灵的空虚的双重磨难,隐喻和象征了千百年来中华民族思想文化发展和成长的轨迹。
有评论者认为“卢新华的作品都饱含着浓厚强烈的忧患意识”,这让人想到中国现代文学史家夏志清的一个词——“感时忧国”(Obsession with China)。笔者认同这个总体评价,对卢新华离开中国大陆之后的写作风格的嬗变,还需要更加深入和细致的分析。《紫禁女》延续了之前《伤痕》母女关系的主题。如果说《伤痕》讲述的是“文革伤痕”的话,《紫禁女》则是有多重意味的“文化伤疤”(笔者以为“疤“比“痕”程度更深,形状更丑)的故事。该长篇的广度和深度触及了更加深刻、悲郁的文化主题,特别是女性被压抑、被损害的时代悲情。
石玉跌宕的身世和命运是贯穿全书情节发展的重要线索。小说第一章以倒叙的方式开始进入故事,在她8岁的时候父亲在临终前告诉她她的身世:她本是一个没有出处的孤儿,小婴儿的时候被放置入木盆漂着来到他的身边。丧妻无子的他是个郎中,在行医途中捡到襁褓中的她,决定收养她爱护她。父亲在“文革”中被批斗而死,石玉被姑姑石兰继续收养。高一时石玉就与同学吴源相恋,两人双双考入了上海知名大学,吴源是高材生,她是校花,爱情甜蜜的他们收获了许多艳羡的目光。
欢乐的日子一直持续到两人初尝禁果时,吴源勇猛的进入遭遇了石玉的身体阻隔。这个时候,她才意识到自己表面上貌美如花,实际上残缺不健全。身体上的难言之隐,让石玉步上了艰难的求医之路。她碰上了善解人意的好医生,她的男友为她支付昂贵的医疗费,她认识了一个被治愈的石女尹华,这位同病相怜的大学同学一开始给过她很多的关爱和抚慰。可是隐藏在这种温情脉脉的面纱背后,却是手术失败的阴影、男友日渐疏远的情感以及女友之间微妙的嫉妒心理。
中国文化的古老训诫中,石女是被诅咒的存在,她会给身边的男人带来霉运。这个崇拜生殖文化的古老国度,女性身体被工具化的现实中,一个无能生养的女人只能遭遇被唾弃的命运。姑妈的独身是因为遭遇了负心男人的伤害,长辈的隐痛影响了石玉对男人的不信任感。姑姑含辛茹苦将她带大,被背叛的痛苦往事让她不忘提點石玉要坚守贞操,“交男朋友要‘宁缺毋滥,婚前决不能委身于人”、“盖掉郎家三条被,不知郎家心和意”。吴源虽然没有因为闻知她患病就即刻恩断情绝,但他更渴望过上一种正常的、人上人的生活,石玉于是只好自求离去。
她通过布鲁斯的帮助,逃离了中国伦理圈,来到美国。然而,封闭而自卑的心理,以及对正常和健全的刻板的理解,让石玉的内心依然被愁苦的阴云所遮挡。她并不爱布鲁斯,她也没有想过要慢慢接纳他的心意,他们两个之间始终是隔阂的。她的心思还是被自己的身世和故国的一切所牵系。在她经济能力稍为好一些之后,她立即飞回中国看望生病的姑妈。
石玉在回家乡县城中,终于了解了自己真正的来历。她的亲生母亲叫美华,天生是傻女。在动乱年代,傻女被欺负被轮奸有了身孕。1967年的“果实”分明隐喻1966年的前语境。石玉一出生就带着母亲受辱的恐怖印记,外公本来想要溺死她,外婆出于善心用木盆漂走了她,这预示了她一生漂泊的命运。更可怕的是,收养石玉的中医父亲,在人性悖谬的年代中,竟然被颠倒黑白批斗致死,而傻女母亲也追随他投河死去。
父亲母亲的悲惨身世,让石玉再次逃离中国伦理圈的压抑和痛苦。她在美国与大学同学常道交好,她想通过另一次手术开始正常的男欢女爱,没料到的是,常道原来也是身体畸形。本来两个身体残缺的人儿可能正好互补(书中多次出现“一把钥匙配一把锁”的隐喻),却阴差阳错地彼此羞辱了对方的缺憾。这其中的误会,笔者以为,是中国传统礼教对“男女有别”、“男女授受不亲”等男女相处之道的限制。两人即使彼此心宜并相爱,在没有合法的婚约之前,谈论性欲或者做爱都是属于一种禁忌。
石玉在常道仳离之后再次大受打击。这时候,她已经恢复正常生理特征的下体,却因无处托付而陷入空洞的欲望漩涡中难以自拔,她渴望把自己托付给之前两个亲密的男人。吴源虽然婚后不幸福,但他与石玉在美国的短暂相聚中,彼此的身体已经全然陌生,面对石玉正常的身体,吴源却产生了勃起障碍。之后她主动找到布鲁斯,希望他的“巨大”可以填满她的“虚空”,对她依然余情未了的布鲁斯当然愿意满足她,但是碍于布鲁斯已经与尹华有了婚约,石玉只能怅然离开……
可以说,石玉在中国的痛苦是“无法成为正常的大多数”,到了美国,她的痛苦在于对西方文化的隔阂与疏离。她骨子里依然恪守中国的传统价值观,只能享用资本主义在物质层面上的便利,无法融入美国个体主义文化的自由与舒展中。之后小说的场景有惊悚凌厉的恐怖效果:石玉在肉欲的长期匮乏中沦陷了,她的下体变成一个“垃圾桶”:盛满了各种各样肮脏和贪婪的欲望。
最后她甚至成为一只不懂廉耻的“兽类”,被难忍的欲火煎熬得发了疯,夜晚跑到大街上拉扯黑人流浪汉。当流浪汉像公牛一般扑向她时,她才突然想起未经防范的性事可能导致艾滋病。两人在搏斗中警察持枪介入……
《紫禁女》在凌厉的场景设置上不仅这一处。石玉在回归故里时,曾经在曲阜的孔林墓地栽倒,“下体的那个部位最后竟正正戳在坡地的一颗小树桩上……于是,一阵钻心的疼痛让我几乎迷失和晕厥,同时也感到有一股湍急的热流从我的下体迸发而出,汩汩流向大腿两侧……”
卢新华在该书中有多次充满血腥的描摹,隐喻了中国生活一触即发的危机和腥风血雨的现实,也是一种对“革命”场景刀光剑影的戏仿。这种荒诞而丑怪的风格化写作,完全迥异于他早期的小说中优雅的抒情风。陈思和在《紫禁女》出版后的2004年就指出:这种残酷的描写,因美学上的恐惧效果起到了净化情感的作用,从而使这部小说在格调上变得凌厉严肃,与时下流行的所谓“身体写作”和软性文学划清了界限,与时下流行的轻松搞笑、无病呻吟的文字也划清了界限。
经历了上世纪80年代人文启蒙的勃兴与消退,中国文坛在90年代之后被裹挟进娱乐消费的大氛围。游走在中国和美国两地的卢新华,最终在他的上海寓所完成了这部26万字的长篇著作。他的书写饱含厚重的悲郁,字里行间奔凸着难以掩饰的狰狞與狂乱。西德文论家沃尔夫冈·凯泽(Wolfgang Kayser)指出:丑怪现实主义乃是机械、植物、动物与人之种种因素的一种可怕混合,它被表述成我们这个分崩离析之世界的意象。“丑怪”是文学、艺术与思想的一种模式,近几个世纪丑怪美学的兴起,折射出人与世界间逐渐疏离异化的感觉。丑怪的世界既是也不是我们自己的世界。我们受其影响的暧昧方式,源于我们意识到,那个我们曾耳熟能详、和谐共处的世界,已在种种深不可测之力量的冲击下异化起来,这力量打破了世界的连贯性。
苏俄文艺理论家巴赫金(Bakhtin)的the grotesque realism也被翻译成“怪诞现实主义”,他认为这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文学与文化形式,其特征乃是系统性地颠覆社会等级制度,夸张与身体有关的因素。巴氏强调:丑怪的现实主义含有一种积极的力量,能促进社会更新再生的能力。丑怪身体不但没有和现实世界隔离,而且还会不断成长,甚至超越自己的界限。卢新华借助小说《紫禁女》中女性非正统身份(相对男性而言)的视角,以女性压抑经验的书写策略,用女体的焦虑、分裂、畸形、歇斯底里,甚至病态、疯痴、夸张等“丑怪”症候,来隐喻政体的失范和动荡,从而追溯和思索中国文化的深层内涵。
该长篇的几个主要的女性人物,石玉和尹华身体有残缺;石玉的生母美华是精神病患者,后来自杀;石玉的养母石兰(姑姑)先是遁入空门,在革命年代还俗在工厂工作,后中风病死。《紫禁女》中的多数男性角色生活得沉重伤悲,而女性人物也没有主体性可言。女主石玉更因为身体的难言之隐,时时纠结在不明不白的猥琐、难堪、自尊丧失殆尽的焦灼中。卢新华在转喻历史和讲述女性边陲经验的书写中,忠实描摹了女性群体在宗法父权操控下的欲望和性别压抑的社会图景。
小说的“尾声”中,石玉在三峡的船上由“堤坝”想到了自己身上的“坝”。卢新华感性的话语内涵可能是这样的:巨大的时代苦难之后,并没有结成丰美的思想硕果,惊天动地的哭喊声依然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回荡……
附录:卢新华创作40年(1978-2018)
卢新华出版的作品主要有两类,一是小说;一是文化随笔。小说是重头戏。他的小说总共有21篇(部)。其中长篇小说3部(《森林之梦》、《紫禁女》、《伤魂》);中篇小说2部(《魔》、《细节》);短篇小说16篇(《伤痕》、《上帝原谅他》、《少妇》、《爱之咎》、《落榜的孩子》、《知音》、《小花》、《表叔》、《我们之间》、《一个成功者》、《一个大学生的隐秘》、《典型》、《那片金黄色》、《一个复员军人的日记》、《大都市来的垂钓者》、《梦中人》)。
具体出版和发表的时间、出版社或者报刊杂志如下:
一、小说21篇(部)
1. 《伤痕》,1978年8月11日上海《文汇报》(1938年1月25日创刊,大型综合日报);当时报纸加印180万份。收入广东人民出版社《醒来吧,弟弟》一书,1978年12月出版;收入广西区文联筹备组编印的《作品选读? 之一》,1978年;收入《中国文学》(英文版)1979年第3期;收入1992年时代文艺出版社《黑玫瑰——新时期争鸣作品丛书》,中国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选编;收入1999年当代世界出版社《20世纪中国小说大系:争鸣小说百年精品系》,张韧主编;收入2008年出版的《20世纪中国短篇小说精选》,吴义勤编著,山东文艺出版社。
以上为《伤痕》英文版封面和目录,该书1979年6月出版,图片来自孔夫子旧书网。
2. 《上帝原谅他》,《上海文艺》1978年第11期。
3. 《魔》,全文约5.2万字,1978年10月初稿;1979年3月定稿。百花文艺出版社(创建于1958年8月1日,地点天津市,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文艺出版社之一,由郭沫若亲笔题名,《小说月报》是其麾下著名的期刊杂志)1979年10月第1版,1981年3月第2版、1981年3月第2次印刷,印数300001-84000册。
4. 《爱之咎》,《延河》1980年第2期。
5. 《落榜的孩子》,《新苑》1980年第3期。
6. 《表叔》,《人民文學》(1949年10月25日创刊,第一任主编为茅盾,郭沫若题写刊名,由中国作家协会主管)1980年第4期(1980年4月出版);
7. 《典型》,《上海文学》(上海市作家协会主办,创刊于1953年,巴金曾担任主编)1980年第7期(1980年7月出版);《小说月报》1980年10月转载;
8. 《知音》,武汉《芳草》1980年第10期。
9. 《我们之间》,《百花园》1981年第1期。
10. 《小花》,《江苏少年文艺》1981年第1期。11. 《一个复员军人的日记》,(《萌芽(电视、电影、文学丛刊)》1981年第2期。
12. 《一个大学生的隐秘》,《星火》1981年第4期。
13. 《少妇》,《解放日报》1984年6月21日。
14. 《那片金黄色》,《文学青年》1985年第3期。
15. 《森林之梦》,全文24万字,浙江文艺出版社(成立于1983年,是浙江省唯一以出版文学艺术书籍为主的专业出版社)1986年6月第1版、1986年6月第1次印刷,印数18000册。
16. 《大都市来的垂钓者》,《文学报》1986年2月20日。
17. 《细节》,全文约9.5万字,《钟山》(江苏省作协主办,创刊于1978年,是改革开放后创刊最早的几家大型文学刊物之一)1998年第6期(1998年11月1日出版);作家出版社(中国作家协会所属国家级大型文学出版社)1998年12月北京第1版第1次印刷,印数10000册;《新华文摘》(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主管、人民出版社主办的大型理论性、综合性、资料性文摘类权威期刊)1999年第2期转载。
18. 《紫禁女》,全文26万字,长江文艺出版社(1955年湖北武汉成立的国有企业)2004年8月第1版第1次印刷,印数60000册。
19. 《伤魂》,江苏文艺出版社(创建于1958年,后并入江苏人民出版社,1985年底恢复建制)2013年6月出版;
20. 《梦中人》,《长城》杂志(1979年创刊,河北省作协主办)2014年第1期头条。
21. 《一个成功者》(不详)。
二、文化随笔两部
1. 长篇文化随笔《财富如水》,作家出版社2010年1月出版;
2. 文化随笔《三本书主义》,字数18.5万,复旦大学出版社(1981年成立,由复旦大学主办)2018年1月第1版第1次印刷,印数1-5100册。
以上可见,卢新华的作品几乎都发表在中国主流媒体上,呈现了印数高、传播广的特点。
写于2018年12月15日-2019年1月2日
① 此文为2018年12月26日在苏州大学笔者与卢新华的对谈《华文文学的创作与研究——以卢新华为个案的对谈》而准备。演讲结束之后,笔者12月28日再修改。
②③ 倪立秋:《卢新华:依然站在反思的潮头》,《文学教育》2016年第5期,第5页;第5-6页;第6页。
④⑥⑦⑧⑨⑩ 卢新华:《细节》,《新华文摘》1999年第2期,第86页;第86页;第87页;第88-89页;第89页;第98页;第88页;第104页。
⑤ 卢新华:《细节》,作家出版社1998年12月第1版,第188页。
《侃〈细节〉——编者与作者关于本书的越洋对话》,卢新华著《细节》第4页;第2页;第2页;第2-3页。
《侃〈细节〉——编者与作者关于本书的越洋对话》,卢新华著《细节》,作家出版社1998年12月北京第1版第1次印刷,第1-2页。该书责任编辑为杨德华。
陈思和:《蓬门今始为君开——关于卢新华君和他的新作》,卢新华:《紫禁女》(附录),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1版,第298页;第299页;第302页。
王金城:《生命困境:众妙之门的幽闭与开禁——〈紫禁女〉的一个阅读视角》
李静:《“第三空间”视域下“民族寓言”的戏仿——卢新华〈紫禁女〉新解》,《安徽文学》2015年第9期,第17页。
冯昊:《身体障碍与生命叙述——卢新华小说〈紫禁女〉谈片》,《时代文学》2006年第3期,第112页。
《鲁迅月刊》2018年第11期,第95页;第99页。
王德威:《重读夏志清教授〈中国现代小说史〉》,夏志清著《中国现代小说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第1版第1次印刷,第33页。
卢新华:《紫禁女》,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19页;第198页。
2003年12月30日凌晨初稿成于上海大连路975弄旧庐,2004年7月8日午后第六稿改毕于上海万里城中环尘苑新居。卢新华著《紫禁女》第295页。
百度百科“怪诞现实主义”。
转引自豆瓣网《被压抑的现代性》读书笔记第273页,作者方柯2011年10月7日发布。
巴赫金关于丑怪身体的论述。转引自林幸谦《荒野中的女体——张爱玲女性主义批评I》,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第71页。
百度百科“文汇报”。
根据卢新华2018年11月28日晚上在广东潮州的讲座《名家分享会》所述。
卢新华:《魔》,百花文艺出版社1979年10月第1版,1981年3月第2版,1981年3月第2次印刷,第103页。
百度百科“百花文艺出版社”。
百度百科“《人民文学》杂志”。
百度百科“《上海文学》杂志”。
由卢新华2018年12月25日邮件发给笔者。
百度百科“浙江人民出版社”。
百度百科“《钟山》杂志”。
百度百科“作家出版社”。
百度百科“新华文摘”。
百度百科“长江文艺出版社”。
百度百科“《长城》杂志”。
百度百科“复旦大学出版社”。
(责任编辑:黄洁玲)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