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陈瑞琳游记散文的思想内涵

时间:2023/11/9 作者: 华文文学 热度: 17340
程国君 许珍

  摘要:陈瑞琳用游记记录自己的行旅生活、文化发现与惊诧,用散文的方式追寻自己的文化理想,书写了一篇篇精美的别具思想内涵的游记散文,深化了现代游记散文的新内涵。

  关键词:陈瑞琳;游记散文;思想内涵

  中图分类号:I20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677(2019)2-0111-04

  “在我看来,旅行是生命存在的最好方式”。

  北美新移民作家陈瑞琳30岁出国,至今几乎行走了世界的四大洲。行旅成为她的一种生命存在方式。故乡变作他乡,他乡又成为故乡。丰富多元的异域景观、知识女性的敏锐体验、移民的文化体验,成了她创作的独有资源。因而,从她第一部散文集《走天涯——我在美国的日子》到《“蜜月”巴黎——走在地球经纬线上》,从《他乡望月》再到近期出版的散文集《去意大利——那些我最爱的地方》,陈瑞琳用游记记录自己的行旅生活、文化发现与惊诧,用散文的方式追寻自己的文化理想,书写了一篇篇精美的别具思想内涵的游记散文,深化了现代游记散文的新内涵。

  一、“父母在,要远游”

  “游”即旅游,但“游”的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断演变。中国古代的农耕文明形成了“安土重迁”“父母在,不远游”的传统思想。在古人的观念里,被动行旅就意味着因为一些非主观的因素而漂泊迁移,如服兵役、徭役等,或者因为一些现实功利性的原因,如经商、求学等。这种被迫离开惯习的生活环境使人们失去心理安全感。男耕女织的社会坏境,安居乐业的传统思想使人们倾向于稳定的生活。“游”的概念对古人来说,是游山玩水,并不被作为一种生活状态来看待。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思想的解放,现代化信息的交流与交通方式的变革,人类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像“异域景观”,对人们来说不再是视觉上的陌生化、神秘化的存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等信息媒介的发展,也使人们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但是,这种现代化信息社会并没有阻止人类对“游”的渴望,而且影像图片的视觉化感受并不能替代主观的精神感受。行旅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的常态。如今的“游”,不仅仅是满足人们对异域景观的好奇,更是一种文化想象与精神追求。“游人远行,就代表了出离具体生存之此世的行动,到达另一个不是自己具体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游客的身份,便具有在而不在的性质。新世界、新社会在他眼前展布,人即仿如获得新生。”①通过行旅,人们在异域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中拉开与原有生活的距离。这种时空距离的张力使人获得了精神上的解放。个体化的行旅经验代替原有的集体化认知。享受行旅带来的独特的审美体验过程。“游”越来越成为现代人的生存方式之一。

  对于陈瑞琳来说,漂泊海外的经历也是她行旅世界的方式。移民海外是她“睁眼看世界”的自觉选择。“父母在,要远游”,②陈瑞琳在她的游记中践行着这种现代行旅观念。在其第一部散文集《走天涯——我在美国的日子》中,陈瑞琳记录了自己初到美国时的生活状态。尽管有着“边缘人”的夹缝求生状态,也有漂泊他乡的离愁别绪,但她用乐观的心态去消解乡愁,阐释着“要远游”的现代理念。在《“蜜月”巴黎——走在地球的经纬线上》,她曾雨中漫游剑桥,又徜徉在巴黎的艺术氛围中;她漫游阿尔卑斯山下仙城,沐浴加勒比海岸的阳光……从乍见之欢到久处之爱……行旅变成一篇篇优美的散文。在这些散文中,走天涯,“蜜月”巴黎,成了现代人——全球化时代“地球村”人轻而易举的生活方式,一改过去“父母在,不远游”的坚定与保守。在新的散文集《去意大利——那些我最爱的地方》题记中,陈瑞琳进一步说:“父母在,要远游。离开你,是为了更好的爱你!”对异域景观的探索,对全球及其西方文化的认同、比对而激发更爱故土的文化愿景方向,成為她“走出去”的推动力。

  二、从“怀乡病”到“怀乡梦”

  “五四”时期的知识分子,由于当时中国的弱国局面和自身的精神困境,他们游居海外看到西方国家的发达和社会环境的自由之后,内心更多的是对祖国衰弱的遗憾和要强国改革的愿望。迫切渴望国家的变革和人性的解放。当面对异域的环境,强烈归属感和中国传统士大夫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怀想故国,产生了彷徨、焦虑甚至自卑的“怀乡病”。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的兴盛和民族文化的传播,当代知识分子逐渐拥有了更多的文化自信和广阔的视野。故乡不再是满目疮痍、弱国小民的局面,而是异国他乡游子的心灵归属和寄托。因此在陈瑞琳等海外华文作家的游记中,那种“怀乡病”已经不复存在,先前的“怀乡病”变成了“怀乡梦”。不少游记散文就展现出了新移民作家在跨文化立场中对本土文化的反思与回归。陈瑞琳们以文学的方式赋予了“乡愁”独特的文化内涵。

  “想当年,擎着五四的,执着在中国的脱胎换骨。却不想,关山远去,家国如梦。在这他乡无数个月夜里,心儿浴着蓝色的光,激荡的潮水终于退回了母亲的海岸”③(《他乡望月》),“‘家是我的至爱,是我苍凉梦中的童谣,亦是我无畏在人间的生命之帆”④(《不做游子,何解乡情?》)这里,怀乡成了陈瑞琳们行走世界的过程中的心灵归属和寄托,甚至是一种精神境界。在世界文化的面前,她以对东方文化的自信,告别了乡愁文学“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的忧愁囹圄,而把积极的怀乡态度通过游记传达出来——

  首先,其怀乡梦成了“家国理想”的梦,对民族文化的自信认同。在《红色的夏天——美国西部行》中,作者游览了科罗拉多大峡谷、囊括5个国家级公园的犹他州。她看到了美国西部景观的原始与粗犷,却立刻联想到中国的三峡、石林,感叹中国景观的人文历史悠久。她在《都市惊魂》中打趣到,国外一个几百年前打仗留下的“古迹”竟有不少人参观,在中国,随便一个城市都能找出上千年的真正古迹。《走进阿尔卑斯山——瑞士山中漫游》中,作者在游览途中坐火车发现国外的火车上没有印象中的睡具,正当她疑惑的时候,负责照应的德国乘务员笑盈盈地拉开了门,告诉晚上用的卧床悬在背面的墙上,平时收起来是为了不影响旅客的视线,困倦时翻下来便可。作者啧啧称奇的同时想想中国的火车并不能学这种设计,若每间包厢加宽两尺就会少了很多空间。遇到国外火车的巧妙设计表示赞许的同时她联想到中国的火车,她并没有表现出对中国的现实情况的忧虑和对外国人性化设计的羡慕,而是用幽默的笔触联系中国的实际情况,体现对祖国的理解和包容。又如在《波士顿畅想》中,⑤作者来到一个中国风的餐馆参加婚宴,她看到餐馆红漆的小门面,宽阔的厅堂,一张张圆桌以及远处的墙壁上镶满的黄灿灿的福禄寿喜,众多中国元素映入眼帘,觥筹交错之间是作者熟悉的家乡文化。这小小的餐馆正是中华文化国粹的缩影。作者在波士顿游玩过后来到唐人街的中国餐馆,在国外生活多年,她依然执着的爱着“中国味道”。国外的汉堡快餐之所以留不住作者的胃是因为少了中国菜肴中蕴含的浓浓人情。因此,陈瑞琳在行旅世界的过程中以开放的姿态接受世界文化,但家国是她始终放不下的牵挂。同时,国家的强大给予陈瑞琳强烈的归属感和自信心,使她在面对世界文化时拥有坦然的心态和坚定的立场。这是“海纳百川”的世界胸怀,也是“泰然自若”的民族自信。

  其次,“怀乡梦”是“精神原乡”的梦。作为旅美华文作家,陈瑞琳多年的海外生活使她的眼界更加开阔、情感体验更加丰富。从海外回国,故乡变成他乡的时空距离让她对家园产生了更深的情感。就是说,这种回国之旅变成了作者寻觅精神家园之旅,成了她对曾经赖以生存的土地上寻找精神支撑的一种行旅活动。古老的东方文明与现代的中国文化在她的笔下成为归来游子的心灵港湾。“‘中国‘爷爷这些陌生字眼对于这个生在异土他乡的小儿,还只是个快乐出游的象征,但对于离家整整七年的我们来说,却是梦里寻他千百度,今天终得魂归来!”⑥(《世纪回首——中国行》),陈瑞琳从海外归国带着儿子游历了祖国多个地方,从香港到深圳到西安再到北京,身在自己的国家,处处能感受到她的归属感和成就感。她“怀乡梦”中的祖国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香港夜晚不灭的灯火,深圳的“吃”文化,西安的血脉亲情,北京的恩师文友等等都是陈瑞琳在海外魂牵梦绕的指归。“告别周庄实在是一件很难的事。向周庄挥手的时候,竟下起了小雨,千丝万丝,包裹住我的心,遮住我惆怅的目光。‘周庄,我会再来,当我想家的时候!。”⑦(《夜宿周庄》)周庄的安逸和南方水乡的柔软触动了陈瑞琳的思乡之情,漂泊海外多年的游子在乌篷船上的歌声里思绪万千,周围的美景和浓郁的人文气息使她找到了文人的精神“家乡”。《那是泸沽湖的女人》中,作者走在泸沽湖畔听到远处隐约的笛声,发现是摩梭人在举行欢乐的篝火晚会。英俊的小伙子穿着织锦的短袍,姑娘们舞动着裙摆沙沙作响,人们手拉着手翩翩起舞。“我情不自禁地追逐着他们轻快的脚步,忽然发现这里才是我们人类的情感原乡,是我们早已忘却的童贞初恋之梦。”⑧泸沽湖“走婚”的习俗唤起了陈瑞琳内心对自由、浪漫的渴望,古老的东方文化承袭下来的民俗风情是陈瑞琳追寻的精神原乡,是她在国外无法体验的审美感受。所以,更为重要的是,在双重文化的碰撞交流下,无论是漂流海外还是行走国内,陈瑞琳的游记处处体现她在异域的家国梦。这个“梦”不是虚妄空洞的美梦,而是面对海外景色、行走万水千山时对故土的归属、寄托。而且,陈瑞琳没有执念于“原乡”与“异乡”文化的对立中,她坚守着故乡的精神家园,坦然的接受异国文化的异质存在。“家”在陈瑞琳的散文中已经不再是一个固定的场所,而是一个移动的文化空间。这个空间里是世界文化的融合共生。陈瑞琳赋予“乡愁”情感内涵以积极的文化意义。

  三、世界眼光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陈瑞琳的《去意大利——那些我最爱的地方》是一部专门的游记散文集。在这部游记散文中,她以一种世界眼光思考地球状态、环境资源、气候变暖等全球性的问题。陈瑞琳多次提到了她对众多“地球问题”的思考。她认为作为文学人,需要更新自身的思想,不仅要有历史文化责任感,更要有推进未来发展的责任感。因此,陈瑞琳没有把思维局限在书写怀乡忆事或表現文化冲突的移民文学范式内,她开始把世界文化作为一个整体,思考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问题。

  在自序中,陈瑞琳以玛雅人对“世界末日”的预言开篇。她想到地球已经进入“中年”阶段,下次冰川期的来临人类将面对怎样的生存挑战;又想到信息时代人类对电子产品和网络的依赖程度超乎想象,科技发展使地球成为一个整体,但同时又带来很对问题:摧毁人类甚至只需要毁掉面前这台电脑;作者由人类命运又联想到世界文化的发展。她之所以要去意大利,就是在未来人类发展充满未知的情况下,要去寻找“艺术”的源泉,感受“文艺复兴”带来的启蒙力量。在《我的“罗马假日”》里,作者来到曾在电影《罗马假日》里看到的想象中的城市,发现罗马并没有电影里看上去那么大。它很真实也很悲壮。作者走过斗兽场、凯旋门、元老院、波格塞博物馆等地,又经过共和广场、天使桥、罗马教堂。她把罗马形容成一座“博物城”。她感激罗马人努力保护了自己的历史,留给人们丰富的文化遗产。《仰望梵蒂冈》中,作者详细写了游览圣彼得教堂、西斯廷教堂的经过。在书本上看到的米开朗基罗的雕塑就出现在自己眼前时,她感慨时代造就天才般的人物,一种对人类文明的骄傲之感油然而生,此时的作者把世界文明作为人类共有财富看待,没有国别之分。《水城威尼斯》中,作者看到如诗如画般美丽的威尼斯,在感叹景色美好的同时,联想到正在下沉的威尼斯,作者希望人们重视环境保护的问题。她把世界文明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认为人类有责任和义务去保护自己赖以生存的家园,以及历史为人类留下的文明遗产。现代人的行旅不应该是一种走马观花的娱乐消遣,更应该开阔眼界、思考如何守护人类共有的世界文明。陈瑞琳这些游记散文,见证了世界文化大融合的途径,思考了“个人”与“外部世界”的普遍联系,题材广而内蕴深厚。这是陈瑞琳游记散文基本的思想内涵,也是其对文化游记思想内涵拓展的重要表现。

  ① 龚鹏程:《游的精神文化史论》,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75页。

  ②⑤⑦⑧ 陈瑞琳:《去意大利——那些我最爱的地方》,鹭江出版社2017年版,第2页;第164页;第232页;第228页。

  ③ 陈瑞琳:《他乡望月(序)》,中国社会出版社2013年版,第65页。

  ④ 陈瑞琳:《走天涯——我在美国的日子》,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8年版,第12页。

  ⑥ 陈瑞琳:《“蜜月”巴黎——走在地球经纬线上》,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143页。

  (责任编辑:黄洁玲)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