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欧华散文的当代创作,凝聚了欧华作家观察和书写欧洲的多重角度及文化表情。其创作,一是通过人生之旅中的行者之眼,近距离地发现、认识、欣赏欧洲的人文景观与自然山水,展开旅行书写的情思;二是走进欧洲,以文化之眼透视中西文化相遇中的欧洲经验,并深化历史反思的精神;三是在融入欧洲的过程中,以生活之眼来看欧洲的文化风情和社会世相,多方面书写海外华人的旅欧生活,突出在地的生活感。旅欧作家书写欧洲的角度变化,与其闯天下的人生跨界、看西方的文化跨界、回望故乡与落地生根的精神跨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
关键词:书写欧洲;行者之眼;文化之眼;生活之眼;文化表情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677(2018)3-0118-07
很久以来,欧洲曾经是一个巨大的传说。早在14世纪中叶至16世纪,欧洲进入文艺复兴运动所产生的伟大变革和时代巨人,已经在世界文学史、美术史、音乐史、思想史、建筑史、雕刻史及自然科学等领域创造了辉煌的人类文化成就。以它古老悠久的人类文明历史和先进的科学发展水平,欧洲“自17世纪起便逐渐成为世界经济中心,在工业、交通、贸易、金融保险、科学技术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①并不断吸引了来自东方世界的瞩目。19世纪后期,中国开始实施留欧学生计划;20世纪上半叶,通过留学和勤工俭学赴欧,曾经是寻找科学救国、教育救国道路和追求文化艺术理想的中国知识分子向往的新大陆,徐志摩、巴金、老舍、苏雪林、凌叔华、林徽因、艾青、戴望舒、钱钟书、杨绛、宗白华、许地山、冯至、陈学昭等,就是这样一批学成回国的作家,他们“从彩色的欧罗巴带回一支芦笛”,以写实主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的艺术风格以及人道主义的精神追求,直接影响了五四以来的新文学运动。当然,欧洲也是“一个曾经让我们长期感受落后与自卑的文化圈”。②对于不同世代的旅欧华文作家而言,看欧洲的态度、角度及文化表情,蕴含了丰富的时代变迁信息和中西文化走向,打开了我们对欧洲世界新的认知视野。
欧洲的面积为1016万平方公里,包括南欧、西欧、中欧、北欧、东欧5个地区的40多个国家。目前在欧洲的华裔居民近两百万,旅欧的中国作家分散在欧洲各国,“二战”结束后逐步形成欧华文学。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由中国大陆赴欧留学定居的熊式一、熊秉明、程抱一,开始了欧华文学园地的耕耘。50至70年代,欧华作家队伍不断聚集,台湾的留欧学生成为主力军,如赵淑侠、王镇国、吕大明、杨允达、车慧文、郭凤西、麦胜梅、王双秀、俞力工、朱文辉、郑宝娟、莫索尔、杨翠屏、池元莲等,以及从香港赴法的蓬草(冯淑燕)、绿骑士(陈重馨)等。80年代以来,欧华作家阵营以新移民作家的加盟为特色,来自台湾的丘彦明、陈玉慧、郑伊雯、黄世宜、林奇梅、颜敏如、高丽娟、林凯瑜、赵曼、蔡文琪、于采薇等,来自大陆的虹影、林湄、高行健、章平、余泽民、李永华、穆紫荆、黄雨欣、黄晓敏、山飒、卢岚、鲁娃、亚丁、谢盛友、谢凌洁、刘瑛、方丽娜、文俊雅、张执任、谭绿屏、张琴、高蓓明、常晖、李震、阿心等,在大陆改革开放留学潮和移民潮涌荡、海峡两岸关系发展、全球化进程推进的背景下得以汇聚。随着1991年欧洲华文作家协会以及其他欧华文学团体的相继成立,生活在欧洲诸多国家的欧华作家散中有聚,在中国文明与欧洲文明两种古老文化中穿行,文化理念相对自然平和、多元包容,那种中国植根、异地播种、华文书写、海外传播、文化融合、东西方互看的新移民文化精神也由此凸显。
对于欧华作家而言,将身负中华文化承传的欧洲新移民的感情、感触和感觉抒发为文,灵活有致、题材多样、挥洒自由的散文领域往往成为他们钟情的创作重镇,由此带来欧华散文园地的摇曳多姿和硕果累累。在欧洲旅行、生活与工作的在地经验,看欧洲与书写欧洲的现身说法,展示了欧洲真实的面影,也让欧华作家拥有了独特的文学视野。我把它归纳为3种书写角度:以行者之眼看欧洲,以文化之眼看欧洲,以生活之眼看欧洲,而欧华作家丰富的文化表情也尽在其中。
一、以行者之眼看欧洲
第一种角度,以行者之眼看欧洲。在走进欧洲的人生之旅中,近距离地发现、认识、审美欧洲的人文景观与自然山水,通过欧华作家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欧洲不再是个遥不可及的传说,它融进了欧华作家的人生风景,变成了魅力十足的旅行文学书写。
对于不同世代的旅欧作家而言,如果说,从中国海峡两岸来到陌生的欧洲,是一趟追寻者遥远的命运之旅;那么,在旅居欧洲多年背景上的旅行,就成为欧华作家的一种生命状态。中国文人一向有“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追求,行走的人生即是认识大千世界、书写自然万物的最佳途径;也是挑战自我、开拓视野的生命方式,更何况欧华作家面对的是人类文明重要策源地的欧洲!
以行者之眼发现欧洲之美,从古老庄严的古典建筑,到世代流传的艺术经典;从地位领先的科学技术,到美不胜收的自然风光,如同旅德作家麦胜梅所言:“欧洲在海外作家眼中,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一个西方的文化城堡。而旅行就是通往城堡的路程,引人遐思,也牵动人浸淫其中。”③
作为在地生存的欧洲华文作家旅欧经验的艺术结晶,欧华作家协会自1991年成立以来编辑出版的散文集,如《欧罗巴的编钟协奏》、《欧洲华文作家文选》、《在欧洲的天空下》、《东张西望看欧洲家庭教育》、《迤逦文林二十年》、《欧洲绿生活:向欧洲学习过节能、减炭、废核的日子》、《欧洲不再是个传说》、《餐桌上的欧游时光》,捷克作家协会编辑的《布拉格花园》,匈牙利华文作家协会出版的《多瑙河的呼唤》;以及吕大明的《英伦随笔》、池元莲的《欧洲的另类风情——北欧五国》、郭凤西《欧洲剪影》、《旅比书简》,丘彦明《荷兰牧歌》、《在荷兰过日子》,麦胜梅《千山万水话德国》、《带你走游德国》,王双秀《汉堡散记》、黄雨欣《菩提树下话菩提》、穆紫荆《又回伊甸》、方丽娜《远方有诗意》、陳玉慧《慕尼黑白》、《巴伐利亚的蓝光》,谢盛友《人在德国》、郑伊雯《德奥意阿尔卑斯山之旅》、常晖《难舍维也纳》、谭绿屏《扬子江的鱼,易北河的水》、张琴《浪迹尘寰》、高丽娟《土耳其随笔》等散文集,都从不同角度描写了行者眼中的欧洲风情。
这种描写又多集中于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寻访那些载入史册的文学家、艺术家、音乐大师的旧踪故居,畅想他们的文学业绩与艺术贡献,由此触动写作者的文学情怀,这是欧华作家最为关注和钟情的旅欧风景之一。
徜徉在有着文艺复兴传统的作家、艺术家长廊,麦胜梅一路寻找音乐大师莫扎特的足迹,将其故乡萨尔兹堡的《梦幻音乐之城》风采生动展现;沿易北河出行的郑伊雯,与音乐家巴哈、哲学家尼采的历史相遇,让《旅途中邂逅的惊喜》油然而生。吕大明在行走中沉思《柏拉图的爱情》,常晖醉心于《凝视梵高》,潘缦怡痴情于《莎翁故居周游录》;莫索尔讲述《海明威与邦布隆拉奔牛节》,张琴观看《毕加索陈列馆巡礼》;方丽娜因卡夫卡、莫扎特而《心动布拉格》,余泽民面对《肖邦的华沙》、《莫扎特的微笑》引发艺术与生命的感悟;上述篇什,字里行间,处处洋溢着欧华作家对文学艺术大师的景仰之情。
其二,古典建筑、皇宫城堡、老城广场、博物馆、教堂、修道院等,作为欧洲悠久历史、古老文明的历史见证,纷纷进入欧华作家的笔下,引发他们对人类巨大创造力的赞叹和审美。林奇梅《西弗城堡》、黄雨欣《北德“新天鹅堡”之行》、赵曼《法国枫丹白露城堡博物馆与花园》等等,以丰富的历史人文底蕴,让人视野洞开。
其三,状写一座城市、一个国家的独特面貌,寻找其中的民族性格和历史记忆,让这类写作具有了一种文化发现的意义。穆紫荆眼中《风情袭人》的弗莱堡小城,郭凤西描摹《希腊美丽的科孚岛》,谢盛友状写《华格纳之城——拜罗伊特》,倪娜钟情《难忘的巴塞罗那》,于采薇《三会布达佩斯》感受到的灰色意象,都紧紧抓住了这些城市的特点。而在池元莲,历数《北欧三城记》,将最快乐的城市哥本哈根,宛若置身神话仙境的奥斯陆,有着海上美人之称的斯德哥尔摩,风姿绰约地一一再现。丘彦明《一个书的城市——荷兰戴芬特》,处处浮动着书的墨香。从15世纪形成的荷兰印刷中心,到古建筑前矗立的“旧书市场”标牌;从规模浩大的现代“书市街”,到四面八方、风雨无阻前来找书、覽书、买书的读书人;还有民间细心的晒书人,“逛戴芬特书市集,看书、买书的故事不断重复永不厌倦,仿佛固定的祭祀一般。”④书,成就了戴芬特的历史和现实,书也成为这座城市的文化记忆和特色名片。在中法建交50年之际诞生的“巴黎文丛”,收入沈大力《法兰西风云录》、董纯《巴黎镜花缘》、吕大明《生命的衣裳》、蓬草《七色鸟》、绿骑士《花都调色板》、黄晓敏《波光掠影法兰西》、岑咏芳等《巴黎意,故乡情》等散文集,仿佛是一次关于法兰西的笔会。这些通晓中法语言、深谙中法文化的旅法华人作家,以不同的视角和迥异的风格,多方面描绘了他们眼中的法兰西。其中,黄晓敏笔下的《浮光掠影法兰西》,是沿法国的塞纳河、罗纳河、多铎涅河几条主要河流一路走来,随着沿岸的波光掠影,将法国生活、风俗、艺术的文化景观一一采撷,生动呈现。
上述写作中,一方面,在人生行走中放眼大千世界,欣赏自然万物,欧华作家特别关注到旅途空间的转换,描绘出一幅幅图文并茂的文学地景。麦胜梅《带你走游德国》,如同文学导游,带你走进童话大道,城堡之路,文化之旅,旅途空间不断变换,所行之处皆成风景。不仅如此,火车、飞机、轮船带来的空间转换,也常常让车站、机场、码头成为旅欧途中观察、感悟社会人生的窗口。李永华的系列散文《到基辅去》,之一写捷克通往基辅的科林小站,站台见闻与心理感受生动真切;之二写乘坐国际列车见闻,从环境氛围到各色人等,以及从不报站背后的欧洲习惯,细致入微的笔触中不乏文化底蕴的发掘;之三写基辅,由火车站,至地铁、街头、教堂、商店、修女院,作者的跟踪探访中,得出了基辅的整体印象:基辅“是辽阔、大气。犹如一位历史老人,正注视着乌克兰的崛起。”⑤由此可知,旅欧途中的空间转换和人生位移,往往带来旅途地景和心灵风景的双重改变。
另一方面,欧华作家的旅行书写,更多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感情感、生命哲思和人生感悟,它不仅仅是在路上的风景揽胜,更是心灵之旅的开启与扬帆。赵淑侠《独登雪山》,在永恒的阿尔卑斯山面前深感过客人生的渺小,也更加珍惜雪山周边世界的人间温情。黄世宜借印在钞票上的梅杰克作品《行走的男子》,抒发在《没有钟表的瑞士》的生命感慨与时间之思,文笔老到犀利,颇具语言的穿透力;赵曼的《世界人印象》,则一反欧洲过客的形象,她以“世界人”的理念和姿态,游走在欧洲的城堡、博物馆、书廊、咖啡馆,她期盼“世界人的天空,永远是蓝蓝的,日子是轻快的、生活是悠游自在的、生命也永远是风华正茂的!……世界处处都有我的家,都有我所熟悉的地方和亲友,于是这世界成了地球村,我再也不想分国界你我。”⑥走世界,看世界,写世界,拥有世界,赵曼表现出一种新的人生愿景和文学天地。
二、以文化之眼看欧洲
欧华作家看欧洲的第二种角度,是以文化之眼看欧洲,在深入欧洲的过程中,更突显中西文化相遇中的欧洲经验,多了一份历史反思的精神。
旅欧华文作家多有良好的知识素养和学科背景,他们在古老的中国文明和欧洲文明中穿行,分散在欧洲诸国生存打拼和文学笔耕,感受着现代化与地球村的时代潮流,多重文化境遇的碰撞与交织,身份认同的尴尬与调适,让他们既有不同文化之间的矛盾、冲突以及文化乡愁,也有新移民文化张力下的互看、互动、调适乃至认同,由此形成欧华作家创作的丰富面貌。
以文化之眼看欧洲,欧华作家无可避免地首先遭遇中西文化的碰撞问题。以他们所拥有的中华文化背景,以他们在欧洲打拼、生活多年的经验,欧华作家再看欧洲的时候,并非匆匆掠过、稍纵即逝的欧洲掠影,而是“包含了作者们‘东方渐进西方的人文态度,让原本的‘纯粹欧洲呈现出‘非·常欧洲的另一番风情与趣味。”⑦丘彦明《东方渐进西方的人文态度》、王双秀《东方西方》、莫索尔《东方是东方西方是西方》、郭凤西《比华二代的中文教育》、麦胜梅《作客的底线》、赵淑侠《恕道与中国文化》、俞力工《文化复兴与告别朦胧》、朱文辉《与同此心 心同此理》、李永华《耶诞节的雪》、霍学刚《漫谈东西方观念的差距》等作品,从跨文化语境出发,探讨中西文化的差异与调试,以自看、看他、互看的眼光来表现欧洲经验,世事观察真实客观,文化表情不卑不亢,传达出花果飘零、落地生根的新移民文化精神。颜敏如的《向东走?向西走?》,对当初“向西走”的台湾留瑞女性疲软的生存现状,发出一连串尖锐的质疑:“如果当初的西行是个目标清楚的动力发展,相较之下,现在的安适可否称得上是生命的慢行或停滞?”⑧在她看来,此种现象并非因为女性在两种文化之间摆荡形成,而是关涉华人社会对自身文化的深度反省。
欧洲在历史上发生的数度战争,特别是两次世界大战的结果,既让这片土地留下灾难性的创伤记忆,也在其中交织着民族英雄的征战历史。在欧洲行走的欧华作家在这里与历史相遇,往往引发人生的惊异与沉思,对欧洲战争文化的探寻与反思,自然吸引了欧华作家的关注目光。
迟元莲的《巧遇拿破仑》写到,在德国与比利时边境的荒凉之地,居然有一座“拿破仑旅馆及餐馆”。旅馆客人吃饭的餐厅,就是两百年前人喧马嘶的马殿,兵败之后的拿破仑,曾在这里上演困兽犹斗的场景。在作者的想象中,英雄末路的历史得以复活。而同样富有历史感的写作,在郑伊雯《追寻德国古老英雄史话》,对条顿族历史功绩的重温,也有一种追根溯源式的寻找。
走在欧洲这片历经战争磨难的土地上,面对“二战”留下的创伤和遗址,欧华作家不断地叩问历史,反思人类史上的灾难和恶行,书写笔触明显深化。迟元莲《寻找历史的影子》,对“二战”问题有着热切的关注;林凯瑜《奇迹之都》写到,“二战”中的波兰首都被打成平地,但克拉科夫这座城市却奇迹般地保留下来,成为战争中不可预测的幸免于难。作者访问这座城市时颇多感慨,融入了自己对战争与和平的内心感悟。
余泽民近年来创作的一系列散文,直面“二战”的历史、灾难及人性,执着于战后反思的社会命题,显示出深刻的历史忧患精神。《有记忆的城市》写负载了沉重历史的都柏林人,以在首都心脏地带建造两万平米的“犹太人大屠杀纪念碑”,来表示对历史的忏悔和反省。《墙的诉说》,将东德/西德所经历的冷战时代,柏林墙所见证的历史变迁,真实地还原出来。《柏林墙:流亡和记忆》作为反思“二战”历史的长篇散文佳作,特别融入了对告密者的真相揭示和灵魂拷问,让我们看到了纳粹大屠杀时代令人惊悚的社会氛围和人性变异。
穆紫荆的《一路艰辛有谁知》,则以立足当下的观照视角,表现“聚焦二战紀念地共享和平环球行”系列活动之“单骑送铁证万众倡和平”的壮举,将李永华(老木)、胡忠旭、关绍基等勇士为社会担当、为历史见证的拼搏事迹记录下来,让世人铭记昨天的“二战”惨痛,珍惜今日的和平幸福。穆紫荆不仅是这次活动的文学记录者,也是身体力行的参与者;所有这一切,都浸透着反思“二战”的忧患情怀,以及对和平年代英雄情结的致敬。
欧洲一向重视自然伦理与生态平衡,高山森林草地如画,海洋湖泊河流绵长,优美的自然环境引人入胜。20世纪60年代以来,生态思想在西方空前活跃,生态学研究几乎波及到所有的人文社会学科领域,生态伦理、生态整体主义等理论,从各种角度阐释和演绎着绿色思维的理念。面对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当下社会,有感于现代化进程中自然环境保护的迫切性,欧洲不断推广绿色生活理念,形成社会和公民共同打造自然环境之美的共识与行动。欧华作家对生态文化的关注,近年明显地呈现上升趋势。
《欧洲绿生活:向欧洲学习过节能、减炭、废核的日子》,是欧洲华文作家协会编辑的一本散文集,它热切地传递绿色生活理念,强调从身边做起,从自我做起,每个人都是环境保护的志愿者。透过《丹麦的绿色愿景》(迟元莲)、《谈环保、忆瑞士》(赵淑侠)、《漫谈比利时人的绿色理念》(郭凤西)、《变绿的德国》(于采薇)、《绿色的理念》(老木)、《风,美在于变成能源》(麦胜梅)、《绿色平原和白衣巨人》(高蓓明)、《乡野社区化和都市丛林化》(朱文辉)、《一幅更美丽的风景》》(穆紫荆)等篇什,欧华作家从人类的衣食住行、生存环境的感受,到与大自然万物相处的观察,多方面表现了环保意识、绿色见闻以及全社会的生态认同行动。不仅仅这种生态散文集的出版,绿色生活理念还渗透在欧华作家的日常写作中。丘彦明《大西洋中的“花之岛”》,高蓓明《丹顶鹤》,会心于大自然万物的千姿百态,写出生态和谐的缤纷之美。特别是朱颂瑜近年来的一系列散文,诸如《把草木染进岁月》、《大地的英雄》、《欧洲人的板蓝根》、《邓村的竹子江湖》、《大地之子穿山甲》、《榅桲考》、《蛙声善引》等,从鸟兽虫鱼到花草植物,从绿色景观到自然万物,以充满关怀的女性之眼看世界,透过素朴、灵动、细腻的艺术之笔,极言生态之美和环保效应,专心致志地做大自然的文学义工。
三、以生活之眼看欧洲
欧华作家看欧洲的第三种角度,是以生活之眼看欧洲。本着融入欧洲的文化态度,多方面书写华人在欧洲的真实生活,以及华人眼中的欧洲文化风情和社会人生世相,欧华作家的笔触有了近距离的在地感。
对于欧华作家来说,多年在欧洲打拼,他们逐渐改变了过客心理,也不再把欧洲当成人生停歇的驿站,而是融入欧洲的大街小巷,走进欧洲的百姓人群,与这片土地有了接地气的生活,日子与日子接壤,人与人心碰撞,用一双中国人的生活进行时的眼睛看欧洲,这使他们的欧洲经验,“即非旅人眼中瞬间的欧洲印象,而是久居欧洲融入生活之后的深刻体认与省思”;⑨欧洲对于他们,也不再是一味仰视的神秘的欧洲传说,而变成了身在其中、现身说法的异国生活。
融入欧洲的在地观察,也让旅欧华文作家发现了看欧洲的多种方式。不仅仅是古老的历史,辉煌的建筑,标志性的人文景观;也不只是教堂、神话传说、英雄史诗,还有许多影响了欧洲人性格的文化因子、民间习俗,更切近欧洲人的生活底蕴与人生面相。黄雨欣《给维勒夫妇当助手的日子》、《柏林地铁亲历记》,林凯瑜《我的波兰生活》,王双秀《英伦新事》、穆紫荆《邻居》、《苹果的启示》等作品,都显示了日常生活的欧洲经验侧写。丘彦明的散文集《在荷兰过日子》,不是浮光掠影的荷兰印象,也非旅游书和网站搜寻来的观光资讯,而是作者“在荷兰过日子一些小事小物的亲身体验,轻松度日的过程与体验”。“虽是个人生活经验,却是借此方式来呈现荷兰人的文化与荷兰人的生活。”⑩在她笔下,郁金香、木鞋、风车、乳牛构成的荷兰风景,与花园种植、穿鞋乐趣、风车观赏、奶酪饮食等日常生活融为一体,让人“能从另外的层面感受郁金香、木鞋、风车等的荷兰民族象征、传统、环境维持的特色”,{11}作者也在自身对荷兰生存的认同与融入中,找到了返璞归真的人生“桃花源”。
在欧洲的日常生活里,欧华作家真实地感受到,“葡萄酒是液体的欧洲文化,喝葡萄酒则是一种生活艺术,不仅要有感觉,还要有修养。”{12}丰富的酒文化习俗背后,连缀了欧洲悠久的酒神崇拜传统。俞力工的《漫说葡萄酒与酒文化》,透过奥地利的酒庄、酒节、酒街,发掘了欧洲的品酒文化风尚。郭凤西的《丹麦的啤酒城》,从啤酒大王的企业格言和生产境界,感知其追求尽善尽美质量的啤酒精神。余泽民的《欧洲醉行》一书,更是欧洲酒文化书写的集大成者。无论是从希腊神话、宗教传统探寻欧洲酒文化的源头,还是透过琳琅满目的酒类品种、不同国家风格各异的酒馆景观,以及酒与政治、艺术、历史、民间百姓友情的因缘,“欧酒”如同路标,带你走进欧洲的文化,了解酒的传说、酒的艺术、酒的风俗、酒的趣闻轶事,还有饮酒的各色人等。
走在欧洲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咖啡馆代表了融入欧洲人血液與性格的一种生活方式,也提供了欧洲在地风情和人际交往的一种文化标志。“咖啡馆是欧洲城市的眼睛,清晨,要等他睁开眼,一个城市才开始清醒。”{13}余泽民的《咖啡馆里看欧洲》一书,写活了无处不在的咖啡馆文化。自16世纪咖啡从阿拉伯传入欧洲以来,“欧洲人的一生从小到大都沉浸在各色各样的咖啡杯里,欧洲人的空间从家庭到社会都弥漫着咖啡的苦香。”{14}作者透过大量生动有趣的历史传说和丰富多彩的咖啡馆风景描摹,将咖啡馆文化的诞生、传播及今昔对比,与欧洲现代社会的发展、世态风情的演变结合起来,将作家自我成长的个人经验强烈地带入流浪欧洲的咖啡岁月,咖啡馆的历史与故事就不再是史料的铺展,全然变成了鲜活的生命。作者毫不夸张地告诉世人,“咖啡是欧洲历史发展的催化剂,咖啡馆则是欧洲文化的培养皿、欧洲艺术的调色板、欧洲革命的策划地、欧洲生活的万花筒、欧洲风情的博览馆。”{15}
从爱情、婚姻与家庭的窗口,观察欧洲人及旅欧华人的情感认知方式和日常生活形态,其中包含了丰富的社会生活观念和人生变化信息。欧华作家或通过自身的异国婚姻体验,或通过周遭环境中的异国婚恋现象,透过夫妻、家庭的最小社会细胞,来看中西文化相遇后的种种情态,让世人获得了解欧洲婚姻文化的途径。迟元莲《我的丹麦婚姻》,郭凤西《两个洋女婿》,多从中西文化融合与调适角度描写异国婚姻之风趣美好;张琴《异情绮梦》,状写西班牙的跨国婚恋现象;特别是倪娜的系列散文《德国的女人们》,写出形形色色的婚恋冲突与悲剧,多侧面透视中西文化之间的矛盾和差异。
不仅如此,欧洲各国独特的本土文化,在欧华作家的在地观察和描写中,也有着活灵活现的表现。从高丽娟的《伊斯坦堡香料市场炫目醉人》,感受土尔其人独特的香料市场;透过郭凤西《西欧人的度假狂潮》、晓星《闲话欧洲的度假中心》、丘彦明《旅行,度假!》,领略欧洲人享受生活的度假理念;欣赏老木《圣诞节的雪》,感悟在心的是欧洲的圣诞节情怀;看李震的《奥地利人的鸡蛋情结》,奇特的风俗令人耳目一新。事实上,当欧华作家走入日常生活,变换角度看欧洲的时候,即会获得“欧洲的另一种色彩”。
总的来说,以行者之眼、文化之眼、生活之眼的多重角度看欧洲,这其中包含了旅欧作家丰富的文化表情。这双看欧洲的眼睛是中国人的眼睛,它是从巨大的母国文化背景出发,在居住国感受与书写欧洲文化,无论是两种文化的矛盾、冲突,还是全球化视野下的沟通与融合,东西文化之间的对比贯穿始终,中国文化的巨大参照系无处不在。
旅欧作家看欧洲角度的变化,与其闯天下的人生跨界、看西方的文化跨界、回望故乡与落地生根的精神跨界,可以说是密不可分;多重的、反复的跨界,让旅欧作家面对全球化趋势下的中西文化大背景,所产生的差异书写、陌生化书写、你走向我我走向你的互看书写,有了最大的挑战性和可能性。在某种意义上说,世界华文文学正是产生于这种自觉与自发的反复“跨界”之中,如果没有跨界,可能就没有世界华文文学。
多年之前,在海外华文作家稀少的年代,走在欧洲的天空下,欧华文学的开拓者赵淑侠期盼能看到中文写作,天空中飘来一片纸,她都希望上面写有汉字。而如今,欧洲的天空下,走着这么多奋发有为的华人,活跃着这么多在生存打拼中坚守文学梦想的欧华作家。他们在用中文讲述旅欧华人生活故事、播撒中华文化的同时,也有机会、有自信、有能力地近距离地书写欧洲,以丰富的文化表情,多角度地认识欧洲的文明底蕴和社会样貌,并从中西文化的互动中汲取新鲜的力量。经历了如此人生历练与文化省思的欧华作家,走在欧洲的天空下,用中国人的眼睛看欧洲,而此时,欧洲不再是个传说。
① 赵淑侠:《行万里路胜读万卷书》,麦胜梅、王双秀主编:《欧洲不再是个传说》,广东旅游出版社2014年版,第3页。
② 俞力工:《西游记行》,麦胜梅、王双秀主编:《欧洲不再是个传说》,广东旅游出版社2014年版,第7页。
③ 麦胜梅;《眼底下的风景》,麦胜梅、王双秀主编:《欧洲不再是个传说》,广东旅游出版社2014年版,第9页。
④ 丘彦明:《一个书的城市——荷兰戴芬特》,麦胜梅、王双秀主编:《欧洲不再是个传说》,广东旅游出版社2014年版,第125页。
⑤ 李永华:《到基辅去(之三)基辅》,麦胜梅、王双秀主编:《欧洲不再是个传说》,广东旅游出版社2014年版,第110页。
⑥ 赵曼:《世界人印象》,丘彦明主编:《在欧洲的天空下:旅欧华文作家散文选》,台北,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2008年版,第87页。
⑦⑨ 丘彦明:《东方渐进西方的人文态度》,丘彦明主编:《在欧洲的天空下:旅欧华文作家散文选》,台北,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2008年版,第20页;第20页。
⑧ 颜敏如:《向东走?向西走?》,丘彦明主编:《在欧洲的天空下:旅欧华文作家散文选》,台北,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2008年版,第188页。
⑩{11} 丘彦明:《后记》,《在荷兰过日子》,新北市,印刻文学生活杂志出版有限公司2012年版,第262页;第262页。
{12} 余澤民:《匈牙利酒乡的红与白》,《欧洲醉行》,山东画报出版社2010年版,第44页。
{13} 余泽民:《我的咖啡馆初夜》,《咖啡馆里看欧洲》,山东画报出版社2007年版,第17页。
{14}{15} 余泽民:《后记·一个嗜咖啡馆癖的真面告白》,《咖啡馆里看欧洲》,山东画报出版社2007年版,第225页;第226页。
(责任编辑:黄洁玲)
The Three Angles, with Cultural Expressions, from which Europe is Viewed: Fragmentary Thoughts on the
Writing of Prose by European-Chinese Writers
Fan Luoping
Abstract: The contemporary writing of European-Chinese prose is a gathering of multifaceted angles and cultural expressions in which European-Chinese writers observe Europe and write about it. They do this with eyes of a traveller at close quarters, discovering, recognizing and enjoying the landscape, human and natural, of Europe as they write about the impressions of their travels; they do this by walking right into Europe, seeing the European experience in which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meet, with their cultured eyes, and deepening the spirit of their reflections on the history; and they do this also by integrating with Europe in which they look at the cultural conditions and social aspects of Europe with their living eyes, writing about the lives of the Chinese sojourners in Europe from all perspectives and highlighting a sense of living locally. The change over the angles with which Chinese writers sojourning in Europe write about Europe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ir border crosses in life across the Western cultures, looking back towards their homeland and taking roots spiritually wherever they are.
Keywords: Writing about Europe, the eye of a traveller, the cultured eye, the living eyes, cultural expressions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