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时空·身份·性别——评王艳芳《异度时空下的身份书写》

时间:2023/11/9 作者: 华文文学 热度: 16397
李雍

  时空·身份·性别
——评王艳芳《异度时空下的身份书写》

  李雍

  王艳芳教授的香港女性小说研究专著《异度时空下的身份书写》以“身份书写”为切入点,将香港女性小说作为一个独立而开放的研究对象进行整合研究,从城市身份书写、历史身份建构、文化身份想像与主体身份消解四个维度予以深入剖析和论证。该著作既是对香港女性小说文本的独到解读,也是对其香港身份书写的理性阐释,性别视角的在场进一步提升了香港身份认同研究的客观性和思辩性。

  异度时空;身份书写;香港女性小说;性别

  不觉间香港回归已经将近二十年。一百五十余年的殖民历史,独特的地理、政治、人文因素,使得香港文化呈现出一种混杂性,其身份认同更是混乱杂错。作为香港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香港女性小说,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取得了斐然成绩,但其研究却没有得到足够重视。相对于台港,内地的香港女性小说的研究更显薄弱,不仅整体性的研究较为匮乏,既有的研究成果也多集中于个别作家。如何厘定当代香港女性小说的价值?如何辨析文学书写中的香港身份认同?香港女性小说与香港身份认同之间的关系究竟如何?这些都是学界亟需解决与思考的问题。正是从现实的“不足”和“需要”出发,长期致力于中国女性文学研究的王艳芳教授找到了一个研究香港女性小说的全新的切入点“身份书写”,花费数年时间,推出专著《异度时空下的身份书写——香港女性小说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对香港女性小说中不同层面的差异性身份认同进行了全方位的剖析和探究。

  首先,“异度时空”概念的提出。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百多年的殖民历史以及混杂的文化空间等诸多历史与现实因素,使得香港的身份认同表现出某种焦虑,正是这样一种现实存在,香港文化身份想像遂呈现出其特殊性。著者从香港身份认同的两个重要维度:空间与时间分别展开对香港女性小说的讨论,在从空间维度探讨了香港女性小说的城市身份书写以及从时间维度梳理了香港女性小说的历史身份建构之后,在该书第四章提出了“异度时空”这一重要概念,希图在空间与时间的立体交叉点上,剖析香港女性小说的文化身份想像问题。具体从五个逻辑层次入手,一是以陈宝珍《找房子》与施叔青“香港的故事”等作品展现“夹缝人”的现实生存困境;二是以钟晓阳《腐朽与期待》、《遗恨传奇》等作品剖析“老灵魂”的人格类型模式;三是以钟玲《碾玉观音》、李碧华《潘金莲之前世今生》等作品阐释生死轮回式的情爱理念;四是以韩丽珠、谢晓红的后现代作品表现暴力与荒诞的书写所传达出的生存超越意识;五是以李碧华《青蛇》、黄碧云《创世纪》等作品分析论证香港女性小说的诡异叙事。

  该著作认为:“所谓‘异度时空’,是现实人群和现实生存场景之外的地方,是人的正常触感所无法觉知的化外地带”,“‘异度时空’是香港文化身份想像的特殊创造,时空生存与身份认同的局促和困顿使香港女性小说的人物和叙事纷纷溢出现实场景,藉由人鬼相杂和阴阳不分的鬼魅世界,委婉地传达了身份认同的焦虑与困惑。”独辟蹊径的“异度时空”既成为研究香港女性小说文化身份想像的重要概念,形象阐释了这种处于时空交叉点上的独特文化现象;同时也成为研究香港女性小说独特文化身份认同的合适角度。香港文化在时空上的尴尬与混杂,使“异度时空”成为其文化身份想像的独特创造,它以“夹缝”为现实根源、以“老灵魂”为人格模式、以“生死轮回”为情爱观念、以“诡异”为叙事风格,加上荒诞暴力的后现代书写,共同构建了一种瑰丽与神秘的文化存在。它超越现实世界又连接现实世界,成为著者打开香港女性小说研究之门的钥匙,也成就其香港文学研究的“一家之言”。

  其次,同一性基础上的差异性身份阐释。既有的香港女性小说研究成果表现出研究主题的相对雷同,难以充分阐释作品中的多元文化内涵,在一定意义上消减了文学作品所阐释的意义空间。同时,身份认同本身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具有不确定性,随着时空的变换表现出某种差异性。此外,作为身份认同理论的两个关键词,同一性与差异性的能指和所指也非一成不变,而是表现出一种流动性,从现代到后现代,身份认同也逐渐从同一性走向差异性。解构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德里达用差异性来阐述他的解构思想,受到解构主义影响的女性主义理论亦强调同一的相对性与差异的绝对性。因此,差异性研究为认识世界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而女性书写的叙事特征也使得女性写作中的身份问题千差万别,纷纭复杂。对同一性基础上的差异性的强调,成为该专著又一个重要的学术创新尝试,也成为其开展身份认同研究的重要理论依据。

  为了强调差异性,著者有意打破了作家作品本体论的既有研究模式,以作品的共同性聚积,意在充分表现空间/城市、时间/历史、异度时空以及性别文化上的差异性,从而客观和全面展示书写者的个体差异。比如,论述到香港女性小说的历史身份建构时,涉及到钩沉历史的怀旧故事、还原历史的殖民岁月、拆解历史的飞毡传说、埋葬历史的家族传奇以及重构历史的烈女记忆,认为这些作品通过差异性历史书写,共同参与到香港历史身份的建构中来。而身份认同所具有的叙事性、想象性与关系性亦即差异性等特征,也与香港女性小说在多个层面实现了共鸣。作者认为:“女性写作中身份书写的差异性不仅表现为同一文化模式下不同的认同取向、同一国别中不同的文化和族群意识思考、不同国别中不同文化板块下的身份选择,而且表现为在任一不同的话语环境中每一个体对自我身份的迷茫与困惑”。正是这种差异性建构了香港身份认同的开放格局,从而使得这一命题具备研究的活力和深度探究的可能。也正是通过对此差异性的强调,著者实现了对香港女性小说中身份认同的多元化阐释。

  再次,多重研究方法下的整体性考察。由于内地对香港女性文学研究的相对滞后,加之中原文化心态与学术传统的影响,使得香港女性小说研究的方法表现出某种较为单一的状态,故而无法深刻剖析香港文化的多元样态与丰富内涵。加之身份认同本身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它具有跨学科的属性,与心理学、文化学、社会学、哲学和人学等学科都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关于香港女性小说的身份认同的研究,著者采用了多重研究方法,如后殖民主义、新历史主义、通俗文化理论、消费主义、新叙事理论、性别文化理论等,从不同的角度对香港女性小说的身份认同问题予以多维度的剖析和探究。

  总之,该著作以“身份书写”为研究出发点,对香港女性小说进行整体观照,将香港女性小说的身份书写具体归纳为城市身份书写、历史身份建构、文化身份想像与主体身份消解这四个逻辑层次,并且每一层次都由多部具有代表性小说的相关论述构成。如,在香港女性小说的城市身份书写部分,以《我城》揭示城市意识的萌生,以《浮城异志》表现城市意识的辩解,以《失城》展现城市意识的解构,通过这三个逻辑层面表现香港城市身份的书写历程。这是一种对香港女性小说的全面观照,此整体性的研究观念无意于构筑一部香港女性文学史,而在于以小见大,窥探香港女性小说对香港身份的多元化阐释。著者在该书附录中所倡导的“文学史视野下两岸四地女性文学整体观”也正是这种整体性研究观念的体现。多重视野下的整体性观照,显然为香港女性小说的研究开拓了新的路径。

  当然,该专著写作的立足点是以性别视角对香港女性小说中的香港身份认同问题予以全面的考察,然而读完全书,却并没有关于香港身份认同的确定而统一的答案,强烈的感受到的则是著者对女性主体建构香港身份行为过程本身的充分肯定。原来,著者在从空间、时间、时空交叉点上的异度时空等视角梳理香港城市身份认同、历史身份构建以及文化身份想像等“身份谱系”后,继而从性别文化的立场重审整个香港女性小说,阐述香港女性小说主体身份从认知到建构再到解构的全过程,其中涉及“妓女”形象所隐喻的性别寓言、“丑怪”男人象征的父亲权威、抗衡异性恋霸权的越界畸恋、疾病书写中的生命思索以及“媚行者”言说的自由悖论等精彩备至的分析。故此,该专著的学术思辩性还在于,香港女性小说的身份书写不仅再现女性不断摆脱奴役的努力,而且还原了女性主体逐渐显影的过程。最为重要的是,作为一种性别主体的建构行为,香港女性小说在实现对男性权威话语肢解的同时,还将性别主体关于自由的探索和言说推进到前所未有的精神和哲学高度。

  (责任编辑:黄洁玲)

  Time and Space,Identity and Gender:On Writing and Identity in an Alien Space by Wang Yanfang

  Li Yong

  Writing and Identity in an Alien Space by Professor Wang Yanfang is a treatise on women’s fiction in Hong Kong that,by starting from the point of‘writing and identity’,engages in a comprehensive study of women’s fiction in Hong Kong as an object for independent and open research,with an in-depth analysis and argument provided along the lines of urban writing and identity,construction of historical identity,imagination of cultural identity and dissolution of subject identity.The book not only provides a unique reading into the texts of women’s fiction in Hong Kong;it is also a rational interpretation of writing and identity in Hong Kong,whereby the presence of gender perspective further elevates the level of objectivity and critical thinking in the research of identity in Hong Kong.

  An alien space,writing and identity,women’s fiction in Hong Kong,gender

  I207

  A

  1006-0677(2016)2-0127-02

  李雍,南京林业大学家具与工业设计学院助教,文学硕士。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