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从散文集《一方阳光》看王鼎钧与兰陵

时间:2023/11/9 作者: 华文文学 热度: 13677
刘红林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江苏南京210013)

  我该读中小学打基础的年龄,遭遇文革,历史和地理学得都不好。兰陵这个地名,听说过,也知道它是个有文化积淀的地方。仅此而已。对一个你不曾到过、也没有亲友的地方,了解它的兴趣,只能通过书本或其它媒介激发。“兰陵笑笑生”写过《金瓶梅》,可他究竟是谁,无人知晓,《金瓶梅》对我的魅力,也远不如四大名著来得大,因此也引不起我深究的欲望。李白的《客中行》绝句“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我喜欢,背过,但李白到过的地方太多了,留诗的地方也太多了,去庐山,去桃花潭,去蜀中……处处听人道李白,就连我生活的南京,也有一首《金陵酒肆留别》,被今人贴在最醒目的地铁车厢里。我想只要不是专门研究李白的学者,不可能有兴趣将他笔下写过地方一一了解清楚。

  还真的是王鼎钧的散文集《一方阳光》,让我关注古镇兰陵。

一、足迹遍天下,心灵还故乡——王鼎钧散文流露出的家国情怀

生于1925年的王鼎钧,14岁因战乱离开家乡颠沛流离,24岁流落到宝岛台湾,44岁移民美国。少小离家,半生去国,身体的距离渐行渐远,而他的心灵却不曾离开故乡半步。

  我没见过王鼎钧,更没有去过他家,但我知道,无论是居住台湾还是居住美国,他的书房,墙上一定有一幅中国地图,只要在家,他天天都看到它,可还是会常常有意地去“读”它,而且,一读就是“一上午”。他说,《中国在我墙上》:

  你用了三页信纸谈祖国山川,我花了一个上午的工夫读中国全图,中国在我眼底,中国在我墙上。山东仍然像骆驼头,湖北仍然像青蛙,甘肃仍然像哑铃,海南岛仍然像鸟蛋。外蒙古这沉沉下垂的庞然大胃,把内蒙这条横结肠压弯了,把宁夏挤成一个梨核。……

  相信国人大都看过中国地图,可记不得还有谁能“读”出这样的境界来,可见作者在这张图上用心之细,用情之深。在几十年隔绝的日子里,在没有可能还乡或者不敢还乡的岁月中,王鼎钧就是用这种读图的方法实现精神的和心灵的回归故土。

  有意思的是,作者面对一整张中国地图,第一眼看见的,是山东。从山东省临沂市苍山县兰陵镇走出来的王鼎钧,最熟悉这头“来自洪荒的骆驼”①是再自然不过的事。然而,中国实在太大了,浓缩在一张小小的地图上,哪里能够看得见骆驼颔底的那座城那个镇,更别说镇上那一围黑灰色的四合房,以及房门内那小小的一方阳光。在空间的距离和时间的距离共同作用下,他不再能够找到它们。于是,王鼎钧还有另一种还乡的方法,那就是写作。他在远隔重洋的书桌前,用笔执着地探向“吾乡”,将兰陵的地理风貌、历史掌故、风俗民情、文化积淀如数家珍,娓娓道来,远胜过历史学家刻板的陈述。于是,读者也跟着他走近了兰陵,了解到兰陵的美丽富饶,历史悠久、名人辈出、文化灿烂,堪称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从王鼎钧散文中,我们看到,兰陵四周都是肥美的平原,是“诸峰向三角地集中,路经兰陵东郊,在相互拥挤中遗落了一座盆景”②,非常适合人居,是“天造地设的家园”③;兰陵在战国时代就光耀史册,垂名千古,它曾为晚年的荀卿提供了著述的环境,荀卿是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文化和先秦诸子百家的集大成者,在历史上被称为“后圣”,其著作《荀子》是中国文化的经典之一;兰陵还是萧氏家族的郡望地,其后裔在南北朝时期建立的萧齐、萧梁政权统治江南,出了多位皇帝,在中国封建文化历史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一章;兰陵更是美酒文化的发祥地,酒香馥郁,名扬古今。

  王鼎钧用深沉又带有隐痛的情感,精湛又能曲尽其妙的语言,讲述着故乡的故事,似有一种无形的魔力,能让读者与他一起沉溺于其中,诵他的故土,敬他的乡贤,继而与他同饮失乡的苦酒,又期盼能听到还乡的跫音。然而,多情的读者们失望了,这位以“煮字疗饥”,暂慰思乡之痛的作家,竟断然宣称“不敢还乡”。是年深日久乡愁淡薄了吗?不是,正是缘于对故乡的深爱,才不敢再离别几十年后重新走近它:

  故乡已没有一间老屋(可是为什么?)没有一棵老树(为什么?)没有一座老坟(为什么?)老成凋谢,访旧为鬼。如环如带的城墙,容得下一群孩子在上面追逐玩耍的,也早已夷为平地。光天化日,那是一个完全陌生的村庄,是我从未见过的地方。故乡只在传说里,只在心上纸上。故乡要你离它越远才越真实,你闭目不看才最清楚。……光天化日,只要我走近它,睁开眼,轰的一块,我的故乡就粉碎了,那称为记忆的底片,就曝光成为白版,麻醉消褪,新的痛楚占领神经,那时,我才是真的成为没有故乡的人了。④

  可见,王鼎钧不敢还乡的缘由是因为珍藏着旧时的回忆,害怕走近真实的已经变味了的故乡。也不只王鼎钧一人有这样的恐惧,余光中写于1988年的诗歌《还乡》有相似的境界:“纵使我一步就跨过大半生/跨进运河边江南的小镇/跨进电影里民初的院落/草长如忘,苔深似锁,只怕是/找得回蒲扇也找不回萤火/找得回老桂也找不回清芬”。王鼎钧只是更为执着罢了。不过,他又承认,人不能真正逃出他的故乡:

  任你在邻国边境的小镇里,说着家乡人听不懂的语言;任你改了姓名、混在第一大都市的一千万人口里;任你在太湖里以船为家、与鱼虾为友,都可以从你的家乡打听到你的消息。有一个村子,村中原来的居民全部迁移了、流离了,村中换尽与他们素不相识的人家,这些后来的住户竟能说出原有住户的行踪。原有住户尽管到了天涯海角,尽管和昔日历史斩断了关连,也像有什么灵异祟附着他驱使着他,非向原来生长的地方挂个号留句话不可,即使那村子已经成为一片禾黍,地上的石头地下的蝼蛄也会对着来此寻亲访友的人自动呼叫起来。⑤

  于是,他虽有怀疑但还是宁愿相信“那个传说”:人死了,他的鬼魂要把生前留下的脚印一个一个都拣起来,为了做这件事,他的鬼魂要把生平经过的路再走一遍。这旅程的终点,当然是故乡⑥。文章的语气很平和,但深埋其中的痛,读者不难体会出来。

二、兰为王者香,君子德行广——兰陵传统对王鼎钧人格文品的塑造

据说,兰陵这一地名为屈原所拟。兰陵在夏、商、西周时代为 国所属;春秋时代, 国弱小,无力阻止淮夷人北犯,依附于鲁国,称次室邑;后楚越争霸,鲁国衰微,楚占有次室60余年。时任楚怀王左徒的屈原受命联齐抗秦,特意拜访孟子,孟子向他讲述了君子德行与治国的“王道”理论,而在次室开创楚国的王道乐土,正是当时屈原所追求的理想。他为这片热土起名“兰陵”,“兰”为王者、圣者,“陵”乐土,“兰陵”不仅是王道乐土,更是精神的圣地。“兰”为兰草,几千年来,中国人一直把兰草奉为高洁人品的象征。春秋时代,孔子自卫返鲁,隐谷之中见香兰独茂;喟然叹曰:“夫兰为王者香,今乃与众为伍,譬贤者不逢时,鄙夫为伦也。”⑦孔子的好友左丘明也说:“兰有国香。”⑧这就是兰草与君子德行、治国王道的内中联系。

  兰陵也并非虚有其名,那里的确是礼仪之邦,民风淳朴,自古以来就是圣贤辈出的地方。王鼎钧在散文中带着孺慕的情感,细数他的前辈乡贤。比如,散文集《碎琉璃》中,《吾乡》写汉代的疏广、疏受叔侄,“知足不辱,知耻不殆”,轻财尚义;《荆石老师千古》写荆石老师三兄弟,学识渊博,既不废传统的知识分子操守,又勇于接受新事物,以身教与言教,开“吾乡”风气之先,培养了许多出色的人才;《白纸的传奇》写作者可敬的父亲,当年在上海一军阀手下当秘书。北伐中,军阀被国民革命军击败,“一个庞大的集团山崩瓦解之日每个成员当然手紧最重要最有价值的东西”,“父亲的那些同事分头逃亡,有人携带了经手的公款,有人携带了搜刮的黄金,有人拿走了没收的鸦片,有人暗藏银行的存折”,而父亲则打算什么都不带,后来看到了不值钱也没有人要的白纸,“做一个读书人他异常爱纸”,为了让将来也会爱纸的孩子开怀大笑,他带了一箱纸回家。母亲并没有因为箱子里不是金条或珠宝而失望,她打开箱子,看了,抚摸了,对父亲说:“这样清清白白,很好。”

  不只是兰陵儿女如兰德馨,外乡人到兰陵来,也有不同寻常的建树。赵人荀卿先后两次任兰陵令近20年,晚年辞官定居兰陵,著书讲学,逝后葬于兰陵。荀子是古代思想史上的一座高峰,他的贡献是划时代的。荀子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在思想信仰上,反鬼神,反天命,主张人最为天下贵,水能载舟,水能覆舟,这种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的“人本观”弥足珍贵。他的“群居和一”的和谐观,以道义为先、明荣知耻的荣辱观,把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结合起来“隆礼重法”的治国观,“省工贾,众农夫”,“轻徭薄赋,计利而益民”的富民强国政策,至今仍然是治国安邦者的必修课。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论,强调人性中丑恶的一面必须加强修身才能克服,对重整儒家典籍有相当的贡献。冯友兰有诗赞曰:“荀卿唯物贯天人,一鸣压倒百家音。俱为新朝开道路,商君新书兰陵文。”(《咏史二十五首》)王鼎钧承认兰陵人很爱荀卿,“否则荀卿不会把自己的著述自己的子孙都交给兰陵”⑨,但毕竟年代久远,不如现代的“好官”范筑先给他的印象更为深刻,难以磨灭。范筑先(1881-1938),山东馆陶(今属河北省)人,著名民族英雄、抗日烈士、爱国将领。范筑先任临沂县助长的时候,真正是一位施行仁政的王道思想的现代典范。王鼎钧总结他的优点,一是不要钱,二是不怕死,“岳飞曾强调‘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怕死’。范筑先先生一身兼具这两个条件,超过岳武穆所悬的标准”⑩。兰陵人能在这样的好官治理之下为民,也是风水有灵,三生有幸。

  王鼎钧承认,从荀卿到范筑先都对他有很大影响,汉代二疏更是他少年时代的偶像,父母在他世界观形成中的作用更不用提了。兰陵传统,或曰兰陵精神、兰陵风骨,打下了他一生为人处事的基础,也是他性情、文品的塑成之源。

  我并不熟悉王鼎钧本人,只看到过一些零星的介绍,知道他胸怀坦荡、忠厚谦和,保留着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君子风范,但又长于接受西方现代文化精髓。这种既传统又现代的思想基础、行为准则,的确起源于故乡兰陵。他在散文中说:“近代的兰陵很闭塞,很保守。可是放足、剪辫子,写白话文,兰陵都有及时开风气的大师。南下黄埔抗日,北上延安革命,闭门研读《资本论》,都有先知先觉。”?有了“可是”后面的作为,前面的那句“很闭塞,很保守”就不是贬义词,而是坚守传统道德规范的代名词。

  王鼎钧被公认为大师级散文家,尔雅出版社称他为“华文世界里写得最好的作家之一”,而他从不张扬,没见过他似别的“大家”那样,满世界地讲学演说,受人顶礼膜拜。他从不以“大师”自居。他活着,为的是“他受过的苦,后人不必再受”?,他写作,是以“写出全人类的问题”的胸襟来关注人生,让人们能有更好的生存环境。他随时防止因为自己的成功使别人受到挫折,“无论我们的地位多么低微,都有力量伤害别人”?。“兰有剑气,不能伤人”是王鼎钧信守的准则。

  兰陵风骨是王鼎钧德行的基础,一直影响着他做人行事的原则。

三、学问贯中西,源头是兰陵——兰陵文化在王鼎钧散文中积淀

王鼎钧内外兼修,学贯中西,体现在文学创作上,就是其散文知识面广,学理丰厚,饱含着对人生、社会、历史的深刻认识,同时又有丰沛的艺术含量,形式多变,风格多样,在文坛上独树一帜。这样不凡的艺术成就,当然与他“经历七个国家、看五种文化、三种制度”的人生阅历有关,却也不能否认兰陵文化在其中的奠基作用。

  兰陵文化属齐鲁文化,而齐鲁文化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与精华所在。尽管王鼎钧后来不断迁徙,出入不同的文化空间,但早在幼年时期,中国传统文化就已深入他的血液和骨髓,“成为他感观其他文化的思想底片,他的散文,无论是审美理念还是整体风格,无不流露出鲜明的中国传统文化烙印”?。

  在创作观念上,他以儒家的积极入世、有所作为的理念,始终坚持文学的教化功能,直面现实人生。他有很大一部分作品是饱含着巨大的悲愤痛谴战争,控诉时代车轮碾压下的生灵涂炭,民不聊生。他也大量抒写亟待解决的社会民生问题,强烈关注小人物的生活状态。他还热衷于展现“仁爱”、“孝道”伦理原则下的童趣、母爱和亲情,并在现实处境中对传统家国重新审视,写刻骨铭心的乡愁情怀,体现崇尚气节的精神境界以及仁德为本的礼治之道。他更执著地探索人生和人性,倡扬“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和刚毅进取的人生观,鼓励人们在逆境中磨练意志,积极奋起。这样的作品,的确有“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的作用。

  在写作手法上,王鼎钧能用浅近的语言表达深远的寓意和切实有力的辩证思维,文字简炼如诗,却又得到排山倒海、阅兵方阵似的驾驭,在闲话家常般的讲述中托出了汪洋恣肆、突兀峥嵘的想象和戏剧性的情节张力,读者在其中“发现了出入于魔幻和现实空间的广阔世界,发现了将民族审美心理推向阳刚之极致的艺术境地”?。

  王鼎钧这些思想上艺术上的突出成就,尤其体现在晚年的作品中,用台湾著名散文家张晓风的话来说,是“拿青春和性命换来的”(《风雨阴晴》序),也是他学贯中西,撷取各种文化之长加上自己的创造才能够达到的。然而,追根溯源,曾经的“文学小草”还是萌发、成长于兰陵。

  王鼎钧散文多处提到族中师长在他成长的阶段所给予的悉心指教。他曾跟王氏家族的最后一位进士衍公(王思衍)的儿子疯爷研习唐诗,从中感受到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尤其是王思璞(荆石)老师在写作上的真知卓见,使他终身受益无穷。关心民瘼的荆石老师最反感“为赋新诗强说愁”式的写作:“文章不是坐在屋子里挖空心思产生的,要走出去看,走出去听,从天地间找文章”,“天下这么多人你不看,这么多声音你不听,一个人穷思冥索,想来想去都是别人的文章,只能拼凑别人的文句成为自己的文章,这是下乘。”?他告诉学生,白话文学的根源不在书本里,在生活里,在你每天说的话里,不仅如此,在大众的生活里,在大众每天说的话里。他还强调,文笔一定要简洁,并反复训练学生。王鼎钧后来悟道:

  回想起来,大老师提倡质朴,反对矫饰,重视内容。他朝我这棵文学小草不断的浇冷水,小草受了冷水的滋润,不断的生长。这一番教导对我的影响太大,太大了。?

  王鼎钧这棵“文学小草”的启蒙,最早的应该是来自于母亲。幼年的时候,在封建大家庭中倍受压抑与磨难的母亲,以她的慈爱与智慧,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儿子。母子俩常常相守在祖屋门内那一方冬日的阳光里,母亲做着针线活,儿子的工作则是读《三国演义》之类的书给母亲听。如果儿子念了错别字,母亲会纠正,如果出现了生字——母亲说,一个生字是一只拦路虎,她会停下针线,帮儿子把“老虎”打死。儿子发现:“母亲的兴趣并不在乎重温那些早已熟知的故事情节,而是使我多陪伴她”?。即使母亲不是有意训练儿子的读书和识字能力,客观上也培养了儿子的兴趣,为日后他走上文学道路打下了最初的基础。母亲还在那一方阳光里,给儿子讲述民间故事。这些故事善恶分明,充满爱和献身精神。王鼎钧散文常常在不经意间随手拈来一个他家乡的传说,就能平添作品的艺术魅力,这自然是得益于母亲及其他长辈在他幼时所给予的这种教诲。

  一个外乡人要了解本地,自然要通过亲历或者读书看报观影视,了解本地的地理环境、人文历史、风土人情、人物特征,等等,这些,王鼎钧散文用高超的文学手段,形象化地告诉了读者,至少是1949年以前的上述内容。但同时,外乡人也会从本地的杰出儿女身上领悟本地民众的文化修养、风骨才情。正因为如此,王鼎钧本人及他的文学创作本身,典范一般地向世人展示出兰陵的不同凡响。

  ①②③⑨⑩?王鼎钧:《吾乡》,见徐学编《一方阳光》,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

  ④王鼎钧:《大气游虹·水心》,见徐学编《一方阳光》,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96~97页。

  ⑤王鼎钧:《人,不能真正逃出故乡》,见徐学编《一方阳光》,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

  ⑥王鼎钧:《脚印》,见徐学编《一方阳光》,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172~173页。

  ⑦蔡邕:《琴操·猗兰操》。

  ⑧左丘明:《左传·宣公三年》。

  ??王鼎钧:《唯爱为大》,见徐学编《一方阳光》,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年1月版,第143页。

  ?王云芳:《鼎鼐调和的别样滋味——论王鼎钧散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革新》,《当代文坛》2009年第4期。

  ?黄万华:《文学史上的王鼎钧》,《中国和海外20世纪汉语文学史论》,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9月版。

  ??王鼎钧:《荆石老师千古》,见徐学编《一方阳光》,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

  ?王鼎钧:《一方阳光》,见徐学编《一方阳光》,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18页。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