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在第二届世界华文文学教学工作研讨会上的致辞

时间:2023/11/9 作者: 华文文学 热度: 13154
饶芃子

  各位专家、各位老师:

  今天,“第二届世界华文文学教学工作研讨会”在风景如画的武夷山开幕了。朋友们克服三伏天的酷暑,几经周折从各地前来与会,在此,请允许我代表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向大家表示热烈的欢迎!本届会议是由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和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暨南大学出版社、《台港文学选刊》杂志社协办,福建省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会承办。会议所在地的东道主福师大文学院的师生和《台港文学选刊》的朋友,特别是杨际岚主编和袁勇麟教授,为做好会前的各种筹备工作,克服了许多困难,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尽心尽职,为大家提供了如此美好的对话平台。现在我建议,让我们一起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届教学工作研讨会,是紧接着“第三届全国高校教师世界华文文学课程高级进修班”之后召开的。这两个会议的主题有非常密切的联系,一是请专家来为学员讲解刚刚出版的教材;一是由来自各方的学者和高级进修班的学员一起研讨教学问题,内容衔接,形式互补。由于专家们在“高级进修班”要讲解的内容很多,没能与学员就讲解的问题展开对话,但相关的一些问题,在本次会上将会继续探讨,可以说,研讨会是进修班的一种深化和提升。

  自2003年11月在徐州师大召开第一届教学工作研讨会以来,五年多的时间过去了,我们非常高兴地看到,徐州会议上提出的学科命名、学科理念、教材建设等问题,学界同仁已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有的还得到初步的解决。从整个领域的学科化进程看,也有了不少新的成果,学术影响正在日益扩大。正如我前天在“高级进修班”开幕式上的致辞所言:现在国内的人文学界,特别是中国文学所覆盖的各个文学学科,海外华文文学已“广为人知”,还进入了国家学术管理高层的视野。据我所知,在“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中,都有本学术领域的若干项目立项。

  事实上,我们对这一领域教学问题的关注和实践,并非徐州会议之后才开始,早在1991年香港岭南学院现代文学研究中心和暨南大学中文系在暨南大学召开的“海外华文文学机构负责人联席会议”上,就有学者提出如何进行学科建设问题。十几年来,在学界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全国已有70多间高等院校在本科开设“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课程,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一些大学还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和文艺学硕士点、博士点设立这方面的专业方向,培养了多名的硕士生和博士生。南京大学等还在中文系一级学科设立了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博士点。所有这些,都是有目共睹的。

  但是,海外华文文学的学科建设,必须面对自身的特殊状况,那就是:从学术和教学的发展上,我们走的是由“上”而“下”而不是传统学科所走的由“下”而“上”的道路。我国以往各传统学科的确立,基本的途径都是先有教材或相关教科书,在本科专业开课,成为本科专业的一门稳定的课程,经长期教学实践,有一定的学科基础和条件之后,才得以建立硕士点,直至有高层次、前沿性的学术成果和影响,再申报和建立博士点,培养该领域的高端人才;与此同时,成立各种相应的研究机构,举办国内外高层学术会议,逐渐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学术圈子。这是过去许多老学科所走的路。然而,我们学科发展的途径不是这样,是先由学者倡导,在国内召开全国性/国际性学术研讨会,发表和出版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学界形成一定的影响,然后依托相关学科招收高学位的硕士生、博士生,并召开各种类型的研讨会,举办讲习班和高级进修班,培训大专院校专业师资,在一些高等院校开出选修课、公修课,直至学科各方面条件相对成熟,为了适应更大范围的教学需要,才编写出专业的教材。正是这种由“上”而“下”学科的特殊发展道路,致使时至今日,在各大学中文系本科的二级学科中尚处于“无名”状态。因此,如何将原先这种“蘑菇型”的状态转变为“宝塔型”,为学科的发展建立更为稳固的基础,就成为我们今天要去面对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根据国际学科史所提供的经验:一个学科的成熟,除了有自己的学术队伍和丰硕的研究成果,有自己的学术组织和专门的刊物以外,还必须自觉进入大学,自觉地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具体而言,就是要让知识从社会进入课堂,又从课堂流向社会,做到课堂与社会互动,相互沟通而实现其人才培养的承传关系。所以,课堂教育是学科发展的土壤,也是培养人才、使其得以承传的园地,而教材是课堂的产物,是课堂设置的必备条件,课堂教学离不开教材,为了适应教师课堂教学的需求,教材既要符合课程设置的要求,也是学科成熟和稳定性的表现。所以教材编写是学科水平的集中表现,它既要说明是学科如何存在、如何发展的过程,也要展现其意义与学理,即作为一个学科的建立的必要性、特殊性和科学性,包括重要的理论问题、区域状态、文学特色与方法论等问题。

  正是从这一基点出发,缘于学科建设的迫切和大学本科教育的需要,由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主事,并邀请学界对相关区域熟悉和有研究成果的专家,通力合作,组织编写出《海外华文文学教程》(一册)以及与之配套的《海外华文文学读本》(四册),并且得到“暨南大学海外华文文学与华语传媒研究中心”的支持,将其作为重点课题立项,由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以推动学科的发展。

  现在,这套教材已经正式出版了,这是本届教学工作研讨会的一个新的标志性成果。当然,我们深知,任何教材都是在学科建设过程中经过众多学人努力探索和学术积累的结果。学科的建设是渐进、长期的,因而,教材的建设也是动态的。每一个学科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会有新的成果出现,教材的修订、更替,也是一种必然的现象。因此,这套教材的编写和出版,也只是这一学科正在建立的教学链条中的一个环节。

  按我国现行的学术管理体制,一个学科的建立即意味着在很大程度上进入国家社会科学的学术管理体系,在这一体系框架中获得它的学科“身份”,有独立的学术位置。也就是说,进入国家教育管理体制,就是在学术上得到国家的承认。

  现在,在国家教育部的管理体制中,我们尚处在“达而未达”的状态,但我们正在进行的各种学科化的工作,就是要寻求这种学科意义上的认可。使这一领域及其有关成果在学术界能产生更广泛的影响,使更多的人意识到其存在的意义和人文价值。为此,我们还必须在原有基础上更自觉地努力,从各个方面进一步加强和促进学科的建设。下面就这一问题,谈几点自己的看法,供大家参考:

  第一,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重视三十年来学科的理论资源和学术资料的搜集与整理,总结学术经验,深化学科的基础理论。学科建立靠的是实力,高质量、高水平的学术积累是实力的核心。一个学科的积累应是多层次、多方面又自成体系,既要形成体现本学科基本特色的知识谱系和学术平台,又要整合各种研究成果使其能够构成一个富于本学科特征的宏观系统。

  第二,要有一批从事本学科研究的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以自己的创造性研究成果,获得学界的普遍认可,并因其成就突出获得相应的学术地位。

  第三,要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在国家高等教育体系中获得承认,还要在各大学本科教学上加以推广。目前开课的学校还不普遍,课程的设置在已开课的各个学校当中发展也很不平衡,还得配合这次教材的出版和使用,大力加以促进。

  第四,加强学术交流,不断扩大学科内部和外部的联系,主动、自觉与其他学科互动,借鉴多个学科的成果和经验,以提升自己。

  朋友们,我们虽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学科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是一个现实的问题,已经过去的30年,充满艰辛,面对未来,虽然充满挑战,但也充满希望!让我们一起携手前行!

  最后,预祝本届研讨会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二○○九年七月二十五日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