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民歌是千百年来燕赵大地广大人民群众特定生产生活方式和思维审美方式下的精神创造,是河北劳动人民思想感情表达的一种艺术形式,也是他们乡土情感、亲和力和自豪感的有形凭借,是最具中国特色、河北特点的文化名片之一。河北民歌歌体类型多样,区块特征明显,音乐语言简明洗练,音乐形象鲜明生动,表现手法丰富多样。它源于人民生活,反映人民生活,又广泛深入地作用于人民生活,在传承中不断得到加工。近百年来,河北民歌保护在基础文献挖掘整理、非遗名录普查登记、经典作品的传承创新及动态保护等方面都取得了不小成就,但因受现代生活方式转变、地方性语言淡化、传承人流失以及流行文化、外来文化冲击等各方面影响,活态传承土壤变薄、演唱和创作人才短缺、民歌传唱氛围不浓、创新支持机制不健全和推广平台缺乏等传承制约因素仍然存在。
2013年9月7日和10月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演讲,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即“一带一路”倡议。这一倡议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致力于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彰显了增进不同文明互学互鉴的中国智慧和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中国担当,也为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与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在这一历史机遇面前,保护、传承与合理科学地开发利用河北民歌这项燕赵儿女自己的文化艺术,不让河北民歌失去它赖以生存的土壤,是加快发展区域文化旅游产业、打造地域特色文化品牌的重要依托与强力支撑,也是深化对外交流合作、推动河北文化走出去的有效措施和重要抓手,对全面、深入提升河北文化的美誉度、形象力、影响力与竞争力,尽快实现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的实质性跨越,都具有重大影响和深远意义。
一、积极对接“一带一路”国家倡议,加强河北民歌的域外传播
“一带一路”是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合作共赢之路,映射出中国共产党人对人类发展和命运前途的担当。河北张库大道作为草原丝路和中蒙俄万里茶道的重要路段,是清代以来沟通欧亚大陆最主要的商贸大动脉和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世界文化遗产,也是目前世界上最为庞大而又最具影响力的文化线路之一。河北与丝路文化的联系源远流长,由此丰富了当地的音乐文化内涵,带来了许多艺术新起色。我们需要根据河北民歌的特点和现实情况,积极对接“一带一路”国家倡议,有针对性地做好“走出去与请进来”的双向交流,加强河北民歌的域外传播。其一“走出去”,了解他者对河北音乐的兴趣与诉求。在以往对外交流的歌曲选择上,我们更加注重的是展现本省民歌独特的一面,但筛选的视角则是从局内人认知进行的,对于沿线的广阔天地了解有限。如果能够通过网络会议、田野实践等方式走进沿线各地,将有助于我们了解民间音乐的实际情况。此外,倾听当地艺术家、学者、普通民众对河北民间音乐的诉求,将为我们找到更加符合当地人期待的河北民歌。
其二“请进来”,让沿线地区的民间音乐和学术成果走进河北,通过演出、学术汇报等方式展现当地民间音乐的生存现状和传承方式。近距离地聆听当地民间音乐,除了可以让更多的教师、学生以及普通民众直观地感受不同民族的音乐魅力外,那些从事相关教学、研究的从业者将从学术的角度为我们介绍当地音乐的传承方法和文化特征。虽然我省民间歌曲等非遗的传承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由于高校的专业音乐教育植根于西方音乐体系,对民间音乐的教学、发展工作仍旧处于探索阶段。那些以往被西方话语掩盖的声音将为我们的教学、传承带来更多的启发。
二、树立文旅融合发展理念,推动民歌传承市场化
民歌作为重要的区域文化资源,是一种潜在的区域文化软实力,理应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特别是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和支撑。河北民歌这一区域文化,形式多样,共分为劳动号子、山歌、小调、花会歌曲、儿歌、叫卖调、风俗歌七大类型。河北民歌区块特征明显,可分为冀西北(张家口)、冀东区(唐山、秦皇岛)及冀中区(除张家口、唐山、秦皇岛以外的所有地区)三个特征区。旅游与文化相生相伴、相互交融,要树立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发展理念,将民歌与文化旅游有机结合起来,不仅可以引领新的生活方式,而且有利于提升地方文化形象、打造地域文化品牌。平山的沉浸式实景音乐剧《团结就是力量》《阎三妮民歌》,根据邯郸涉县传统民歌改编的歌曲《摘花椒》,弃渔从游的北戴河渔民创作的新渔歌等,在提升民歌传承广度和发展区域文化旅游方面,都是文旅融合、相互促进的生动实践。应积极出台支持民歌走向市场的文化政策,培育优化民歌产业化发展的区域性市场环境;扶持民歌演唱类型的文艺团体在大型文艺会演和电视节目中亮相,推动其逐步进入主流演艺市场。以民歌为依托开发可搬上舞台、走进广场的旅游产品,进行生产性保护;培植旅游景区的常态性演出节目,打造民歌与旅游、民俗融合的地方特色演艺品牌。大力建设文化馆、文化广场、休闲公园等公共文化设施,鼓励和扶持民歌演唱类型的群众文艺团队开展各种大赛、会演活动,投入资金为群众文艺团队购置必要的服装、道具、乐器和音响设备等。三、吸纳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拓展民歌产业化发展融资渠道
民歌产业化能以地方特色树立地域文化和经济发展“名片”,参与拉动内需、推动国民经济增长和转型升级。河北民歌资源极其丰富,区块特征明显,完全依赖政府资金难以实现很好的保护与传承,理应吸纳社会力量参与,积极开拓民歌产业化发展的融资渠道。完善相关奖励、补贴政策,给予税收、信贷方面的政策倾斜,引导和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及个人捐赠或共建相关文化项目,参与河北民歌产业化发展的资金扶持;拓宽融资渠道,鼓励包括民间协会、民营博物馆、基金会、企业等社会力量在河北民歌传习场所和资金上给予扶持;鼓励社会力量成立专门的公司,打造河北民歌传承基地,从事河北民歌产业涉及的影视、音像、出版、网络、广告、咨询、旅游、娱乐等;采取“放开经营、多元开发,谁投资、谁受益”等旅游发展方针,鼓励企业或社会组织以冠名方式赞助、支持、参与河北民歌会展会演活动,打造知名公益性文化活动品牌。加强民歌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增强河北民歌自身造血活力,形成活态传承的良性机制,并成为其得以实现市场化、产业化以及更好地传承发展、融入现代社会生活的有力支撑。大力弘扬乡贤文化,鼓励乡贤回归发展民歌保护与传承事业,使乡村文化传统得以可持续性发展。四、实施民歌进校园工程,构建河北民歌的教育传承体系
大力推进民歌进校园,以民歌传唱、分享、教学为切入点,营造全社会学民歌、唱民歌的热潮。各地中小学校特别是农村中小学,可结合本地实际,将富有地方特色的民歌融入艺术教育教学之中,开发出适合本校特点的艺术教育校本课程,借此发展中小学校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校艺术教育。建议教育和文化主管部门加大政府购买文化服务力度,共同组织河北民歌进校园活动,将民歌传承保护与中小学校艺术教育有机结合;邀请民歌艺术家赴农村学校流动教学,有效解决农村音乐教师不足问题,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质量。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聘请民间歌唱家进课堂教学,向学生们传授当地特色的民歌,鼓励学生参与地方民歌的拯救和传承。加强民歌进校园问题学术研究,推动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有机结合。着力加强民歌进校园课题的理论研究。组织演艺、文化、教育等领域专家,对将河北民歌纳入学校教育的可行性及具体措施进行深入、细致研究,对民歌进校园的学习内容和课程设置进行科学规划,对民歌艺术教育的教材编制与师资培养作好顶层设计,鼓励基层探索。同时,积极开展民歌进校园活动的实践研究。相关职能部门应根据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发展实际及民歌艺术生态、民歌进校园开展实际搞好实践研究,建立良好的信息反馈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与不足,总结推广好先进经验。
重视学校对民歌创作与演唱人才培养的作用,完善民歌人才培养结构。省属高校特别是艺术类院校,可以根据实际设立“河北民歌传承驿站”。驿站可采取“流动站”的工作模式,不断把具有精绝技艺的民间歌唱家请进驿站,进行口述史访谈、录音录像,举办公开课、技艺传承与展演、学术讲座、研讨会等活动。同时,积极开展相关课题研究,关注濒危乐种、珍奇乐种的传承人,将他们直接请进驿站,及时进行抢救、保护、传承,并直接应用到“河北民歌传承班”的教学中,实施活态传承。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