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进考,男,1951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为农业部专家指导组顾问,河北省小麦育种首席专家。2022年8月,获评“中国好人”(敬业奉献)。他扎根辛集市马兰农场四十八年,致力于小麦育种与推广工作,带领团队选育节水品种,提出小麦节水高产育种理念,创新育种方法,培育出高产、节水小麦品种近三十个,五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他先后荣获何梁何利奖、首届庄巧生小麦研究贡献奖;获国家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全国优秀农业科技工作者、燕赵楷模等荣誉称号。
6月的颜色,在华北平原是最美的金色。
此时,一望无际的平原已经变成了金色的海洋,那壮观的场面——成排成列的联合收割机在田间纵横吞吐着,从河南、山东一直向北,向北。成千上万吨小麦源源不断地收入粮库,运送到面粉企业、食品企业,加工后摆上千家万户的餐桌。
小麦和水稻是中国人的两大主粮。而十四亿人口一天就要消耗掉十多亿公斤粮食,这是一个多么巨大的数字!如果我们缺了粮,靠任何外力都是无法解决的。
而令我们国人深感幸运的,是一大批以民族大业为己任、几十年如一日拼搏奉献的农业科学家们,以超常的智慧与辛劳付出,培育出高产种子,使我国水稻和小麦两大主粮的亩产量连年保持世界之最。中国人可以自豪地向全世界宣布:我们已经将饭碗牢牢端在了自己手里!
水稻专家袁隆平的名字早已扬名世界,而小麦专家郭进考的名字知道的人不多。他和他率领的科研团队,默默付出,为我国小麦稳产高产,为打造我国粮食金饭碗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022年6月,郭进考团队培育的小麦创高产的好消息接踵而来——6月10日,邯郸市大名县,郭进考团队培育的“马兰1号”小麦亩产实测达八百六十一点三五公斤;6月13日,辛集市马兰农场,“马兰1号”实收小麦亩产八百二十二点七五公斤!
两天后,在邢台市南和区闫里村五十亩小麦高产试验田,郭进考选育的小麦新品种实测亩产达八百六十三点七六公斤,再次创下河北省小麦亩单产新高!
郭进考致力于小麦新品种培育四十八年,现为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河北省首席小麦育种专家,全国小麦专家组顾问。他获得荣誉无数——国家级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何梁何利基金奖获得者……日前,他又荣登2022年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获得“中国好人”(敬业奉献)荣誉。
寻找那粒最高产的种子
郭进考皮肤黝黑,一头灰白杂乱的头发,一双似乎永远睁不开的眼睛,满脸刀刻般的皱纹与沧桑。由于一次面部中风留下了后遗症,使得他本就不算英俊的脸庞又增加了几丝不和谐,半边脸和嘴角有时不听使唤地抽动。张口说话,他吐出的是极为浓重的乡音,若是没人介绍,你肯定以为他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就是这个自嘲“不是好农民,不配叫专家”的小麦育种专家,率领石家庄市农林科学院一支科研团队先后培育出节水、优质、高产小麦品种三十多个,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四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一项。
他带领团队培育的小麦品种推广到八个省份, 累计应用面积达四点二亿亩,增产小麦一百零五亿公斤,节水一百二十五亿立方米,创经济效益上百亿元。“冀麦26”“冀麦38”“石4185”“马兰1号”四个品种分别于1988年、1998年、2004年、2021年跨过亩产五百公斤、六百公斤、七百公斤、八百公斤四道小麦高产大关,一再创造河北小麦高产纪录。
郭进考多年担任石家庄市农林科学院院长,却没有一点架子,在科研人员心目中,他是一个不修边幅,不摆架子,不说客套话的领导和专家。一看到小麦,就像着了魔似的一头钻进麦田不出来。
2007年,郭进考当选为党的十七大代表,从北京开完会回到石家庄那天,农林科学院全体职工都聚集在大门口,翘首以盼。结果,一等不来,二等不来,郭进考竟然“失踪”了!不知是谁说了一声,“没准儿郭院长进麦田了。”一句话提醒了大家。郭进考随后果然从小麦实验田里走了出来,裤腿和一双皮鞋上沾满了泥巴。
郭进考出生在河北新乐市,从小生活在农村,他深刻领教了“吃不饱”的滋味。1973年,石家庄市农林科学院的前身——石家庄地区农科所成立,刚从石家庄地区农校毕业的郭进考分配到这里,定岗在小麦育种室。四壁透风的办公室,几张破旧的办公桌,几十亩漏水漏肥的河沙地。迎接郭进考的,是全省条件最差的一个地区农科所,他所在的小麦组的全部“设备”,就是一把木尺和一台小天平。
那时,河北的小麦亩产量不足二百公斤。郭进考暗暗立下志愿:一定要培育出最高产的小麦种子。他和同事三下山东,四奔河南,五上黄土高原,拜访了四十多位育种专家,搜集到八百多份育种材料。
一个小麦新品种从做杂交到选育成功通过大区试验,至少需要十年时间。十年间,郭进考像呵护婴儿那样,不顾风吹日晒,雨淋暑蒸,精心照料这些“种子选手”。为了得到一手数据,他起早贪黑,亲自下田整地、施肥、播种,直到收获、脱粒。
他告诉我,他和他的团队每年要做几百个组合,要选三千株母本,并在每一穗上留二十个小穗,再去掉每个小穗上的三个雄蕊,这十八万个雄蕊如果有一个没去干净,就可能失去成功的机会。然后,再搜集选定六千株父本上的花粉,一株株为去雄的麦穗授粉。为了防止串粉,每个麦穗都要套上纸袋。他们就是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从成百上千个原始材料选配杂交组合,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
功夫不负有心人。多年的心血,终于结出了丰硕的果实。1990年,新培育的“冀麦26”横空出世,亩产达四百多公斤。1996年,“冀麦38”创下亩产六百三十一点三四公斤高产纪录,令河北小麦一举跨入“亩产千斤”的新时代。特别是“冀麦26”,成为黄淮麦区的主要推广品种,是河北省推广最快、种植面积最大、经济效益最好的品种。
寻找那粒最耐渴的种子
在河北省辛集市马兰农场的一块麦田里,有一个深二点五米的深坑,这个坑中有标尺,清晰地展现小麦根部往下一层层的土层和沙层,专供科研人员观察节水小麦的根系。人们还可以沿着台阶走到坑底,仔细观察,那细如头发丝的麦根竟然扎入沙土一人多深!可见这块麦田强大的根系“吸水”能力。二十世纪末,华北地区水资源匮乏,而在农业生产中,小麦是“用水大户”。按照农民的种植习惯,小麦从播种到收获要浇五至六次水,都是采用大水漫灌式。但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河北地区连年干旱,地下水连年下降,农民打的水井从几十米深到几百米深,华北地区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漏斗。
“绝不能再伸手向子孙后代‘借’水!”“让每一滴水生产更多的小麦。”郭进考在全国率先提出节水小麦育种理念并开展研究。他发现北方一种草特别耐旱,经过仔细观察,这种草的根系特别发达,能够扎到很深的深土层,这使郭进考受到启发,能否把草的抗旱基因通过杂交传给小麦,让小麦也长出一样的根系?于是,他将草与小麦杂交,从小麦的根系入手,解决小麦抗旱节水这个世界性难题。
苍天不负有心人,在郭进考的不懈努力下,“石家庄8号”“石麦15”“石麦22”等节水高产小麦新品种接连问世,这些抗旱品种一个生长周期只浇一水,亩产就超过了五百公斤!“一水过千斤”的梦想终于成为现实。
在地头,郭进考给我算了一笔账,河北小麦种植面积是三千五百万亩左右,如果每亩地少浇一水,全省就能节省水十五亿立方米!
寻找那粒最抗病的种子
郭进考是第一个将北方冬小麦移植到海南进行适应性研究的科学家。水稻、棉花、玉米、大豆、谷子,这些农作物在海南开展南繁育种都取得了成功,能否在海南三亚这个热带海洋性气候地区进行冬小麦选育,增加北方冬小麦的适应性和抗病性?十年前,郭进考开始把目光瞄向海南三亚。他在石家庄农林科学院位于三亚市崖城区的南繁基地选择了两亩地作为试验田。每年,从11月开始,他把在北方栽种、分蘖并春化的小麦秧苗带到海南三亚栽种,至春节前收获小麦后又飞回河北种植。
在他的小麦南繁基地,每一垄小麦都拴着一个小纸牌,上面写着编号。试验田里,不同的小麦表现差异巨大,有的长得健壮高大,有的很矮,但是分蘖出更多的穗,也有的发生黄叶枯死的情况。郭进考说:“我就是要把表现最优异的小麦选出来,再到北方培育。这片麦田如果能够选育出一粒优异的种子,我就知足了!”
2022年春节快到了,北方还是一片白雪皑皑,而海南的小麦已经成熟了。听说他要收获小麦种,我急忙赶了过去。那天,三亚的气温达到三十五摄氏度,在阳光直射下,皮肤感觉像灼烤一般。只见郭进考右手持剪子,左手拎着一个白色的丝网袋。他先将麦秆上挂的小纸牌放入袋子,然后将麦穗剪下来放入袋中。我端着相机拍摄了一会儿,感觉热得受不了,蹲到一旁棉花地里躲避阳光。而他却一刻不停地忙碌着。时间已近中午,郭进考把一袋袋的麦种拎到地头,一屁股坐在土埂上,一边擦着脸上的汗一边大口地喝水。
郭进考的海南小麦选育实验引起了国内专家的关注,2022年元旦过后第二天,中国工程院院士、植物种质资源专家刘旭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小麦遗传育种专家许为钢两位国内顶级专家一同来到小麦南繁选育试验田考察。两位专家对郭进考的这一具有开创性的实验给予了肯定和好评。
2022年春节,已经是我同郭进考等南繁专家在海南一起度过的第五个春节。每年除夕,我们都聚在一起包饺子、贴春联、放鞭炮。郭进考平时不苟言笑,深入接触后你会发现他也是一个幽默有趣的老头儿。在三亚,我去田里看望他,临近中午他时常不让我走,要一起吃饭,且每次都要叫上他的老同学、棉花专家赵国忠。在路边的大排档,两位农业专家一人一盘炒河粉,再加几条炸小鱼,几个小菜。有一次郭进考忍不住唱起《四度赤水出奇兵》,只唱了“横断山,路难行”六个字,下面的词就忘了,赶紧求助一旁的赵国忠 :“下面的词是什么呀?”直叫人笑得肚子疼。
郭进考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小麦育种之中,经常在麦田里和实验室里度过一整天。从地里回到家中,他先把当天的育种记录填写在电脑上。而在他的电脑旁,除了那一摞小麦观察日记本,就是一堆药,有西药,有中药,有降血压的,有降血糖的,也有治感冒的、消炎的。看来,吃药也是这位古稀老人每天的“必修功课”。
往年,老伴儿都会陪着郭进考到海南。2021年,他们的第二个小孙子降生,老伴儿忙着照看孙子,脱不开身,他独自一人来到海南。壬寅年来临前,腊月二十八那天,我书写了一副春联给他送去。他非常喜欢,立马搬来梯子贴到大门上。第二天,我再登门时,竟然已经是铁将军把门了。此时,微信里传来他的语音:“我已经乘飞机回石家庄,要抓紧时间,把刚收的麦子种下去。”
他家大门上,刚贴上的春联熠熠生辉:“北育南繁精选一粒种,春华秋实助农再丰收。”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