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奈飞(Netflix)拍摄的《新美猴王传奇》通过“转文化”传播,在海外获得了较好的口碑与影响,这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与借鉴。中国文化如何更好地走出去?在文化交流与传播中如何减少中国文化的流失、折损,使其呈现更丰富的内涵与更鲜活的魅力?文章从内容融合、语境融合、渠道融合、文化共荣等方面提出了思考与建议,以期抛砖引玉,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提供更多新视角、新思路、新举措。
关键词:转文化 文化杂糅 《西游记》改编 走出去
《西游记》作为中国文化最优秀、最经典的IP之一,全球对其影视改编与游戏制作一直没有停歇。2018年奈飞(Netflix)拍摄了新版西游故事《新美猴王传奇》,在海外获得了较好的口碑与影响;2020年奈飞推出该系列的第二季,成为《西游记》IP的海外最新版本。
类似《西游记》的海外传播,中国故事、中国元素被改编、被借用,在世界上已是屡见不鲜。比如,1998年美国迪士尼公司选取中国的木兰从军故事,拍摄动画版《花木兰》,在全球斩获票房3亿美元[1];2004年迪士尼再拍动画版《花木兰Ⅱ》,延续辉煌;2020年迪士尼更是拍摄真人版《花木兰》,并挑选我国女演员刘亦菲饰演花木兰,虽然其票房收入不是很理想,但在全球引发的关注与传播却很火热。此外,梦工厂动画公司以中国功夫和熊猫为元素拍摄《功夫熊猫》系列动画电影也在全球引发收看热潮,分别拍摄于2008年[2]、2011年[3]和2016年[4]的三部系列動画电影,在全球斩获票房18亿美元[5],可谓口碑与票房双丰收。
中国文化如何更好地走出去,在文化交流与传播中如何减少中国文化的流失、折损,使其呈现更丰富的内涵与更鲜活的魅力,是我们当下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本文尝试从“转文化”视角,结合《新美猴王传奇》在海外的传播实践,探讨中国文化如何更好地走出国门,走进世界。
一、《新美猴王传奇》“转文化”传播
“转文化”传播是对跨文化传播理论的反思和创新。“转”就是指在两种或多种文化的对话和交流中,产生了文化之间的转型和变异。[6]“转文化”着重描绘的是文化交流中的混杂性、过程性、生成性和对抗性。[7]因此,在以“后西方、后秩序、后真相”为特征的“新全球化时代”,“转文化”传播更适用于阐释当前国际形势下文化之间的杂糅和碰撞。《新美猴王传奇》就是当下文化场“杂糅”的产物。
1.《新美猴王传奇》传播概况
《新美猴王传奇》由澳大利亚广播公司奥斯卡最佳影片《国王的演讲》制作团队投资拍摄,美国奈飞出品,由澳大利亚ABC电视台、新西兰电视台(TVNZ)及奈飞播映。该剧于2018年播出第一季,共10集。剧集播出后,在海外受众中获得较好评价。于是在2020年,第二季上线,同样是10集。据互联网电影资料库(Internet Movie Database,简称IMDb)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1月30日,《新美猴王传奇》第一季共有4077位观众打出了6.5的评分,其中19.9%的观众打出了10分的评分。第二季均分7.6分,其中给出10分的占总人数的22.9%。[8]从评分来看,该剧得到了大部分海外观众的认可与肯定。
《新美猴王传奇》在国内的评价与海外有较大差别。在豆瓣上,截至2021年11月30日,共有710人参与第一季的评分,均分5.5分,其中有19.4%的观众打出一星,有10.6%的观众打出五星;第二季的评分还暂未生成。从《新美猴王传奇》在全球的传播概况来看,对于之前没有接触过《西游记》或中国文化的海外受众来说,这部剧的故事和人物设定都在其文化接受范围内,尤其是该剧中的魔幻色彩和“英雄主义”十分符合海外受众口味。作为借用中国文化元素拍摄的英文剧集,该剧是较为成功的。当然,这部剧在国内的评分不高,但评价也相对较为客观,几个主角的性格表达,孙悟空的桀骜不驯、猪八戒的憨厚善良、沙僧的忠诚勇敢也算较为充分地还原了原著。
2.互联网时代的“模因”显现
“模因”又被译为“迷因”“迷姆”等。在互联网语境下,“模因”被视为一种由互联网用户传播、模仿和转化的流行文化单位,即基于互联网和社交平台所创造、模仿、共享和流行的一种文化体验或产品。[9]《西游记》IP的流行,就是基于互联网“模因”形成和扩散的。
在影视业并没有如此发达的早期,《西游记》的对外传播主要依靠译本,即将《西游记》原著翻译为各国语言在当地传播。由于语言有不同语境的差别,《西游记》的原著内容和人文精神很难在译本中得到较好表达,这导致中国文化在输出与传播过程中出现“流失”与“变异”。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与影视制作水平的提高,《西游记》逐渐由小说翻译走向影视化呈现。海外最早拍摄西游系列IP电影的是泰国。其在1975年利用西游系列IP,拍摄了讲述中泰神猴交战的电影《哈努曼大战孙悟空》。[10]泰国文化和中国文化的结合使该部电影的内容充满异域风情,对泰国观众来讲新鲜感十足,因此受到泰国观众的喜爱。日本在1978年为庆祝中日邦交正常化,拍摄了长剧集《西游记》,这部《西游记》增添了多种新式文化元素以及中国文化以外的文化内容,将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生动、立体地展现在观众眼前,剧中奇幻的特技也为剧集本身增添了奇幻色彩。虽然该剧并未在我国取得较大反响,但在日本、英国等国家颇受好评,该版《西游记》也成为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和地区所接触和认可的第一部西游剧集。[11]在这之后日本又相继拍摄了多种版本,在日本国内都取得了不错的收视效果。
《西游记》IP的流行正是基于影视制作水平的提高和传播媒介的发展,西游系列“模因”在互联网时代显现。奈飞版《新美猴王传奇》便是结合自有的互联网平台和较高影视制作水平,面向全世界观众传播的一部基于“模因”内涵的作品。虽然《新美猴王传奇》在互联网影视平台的播出版权只限于奈飞,但奈飞平台是面向全球用户的,这有利于《新美猴王传奇》的世界传播。
3.“文化杂糅”的增稠与稀释
“文化杂糅”是“转文化”传播的核心特征之一。《新美猴王传奇》展现出了明显的“文化杂糅”。在“文化杂糅”的过程中,文化的增稠与稀释不可避免,但更重要的是要关注“文化杂糅”的过程中哪些被增稠,而哪些又被稀释了。[12]《新美猴王传奇》在情节、人物、场景等多方面都有“文化杂糅”的显现。
首先,在四个角色的设计上,《新美猴王传奇》中,唐僧和沙僧均为女性身份。前文说到,1978年的日版《西游记》受到世界大部分国家的欢迎,在这个版本中,饰演唐僧的演员为女扮男装,因此女性饰演唐僧或者“女唐僧”便顺延在后续日本和欧美各种版本的《西游记》中。这就是文化的“稀释”与“增稠”,“稀释”是指对某种文化的淡化,“增稠”是指对某种文化的强化。女性唐僧稀释了我国“佛初不度女人出家”的古语以及我国历史高僧的形象定势,却增稠了日本对唐僧的想象和文化赋予。唐僧的俊俏外表和儒雅气质与日本男人崇刚尚武的性格差异很大,且唐僧的形象特点和内涵与日本传统女巫较为相似,因此日本基于本土文化,选择女性来演绎唐僧。沙僧的女性角色设定也与中国不同,在原版《西游记》中,沙僧是一个忠厚、善良、老实、默默奉献的男性角色,这比较符合中国封建文化的本质特征。[13]而在《新美猴王传奇》中,奈飞通过女性来演绎和阐释这个角色,更加符合西方观众的审美接受及其渐兴的“女权主义”。
其次,在情节上,《新美猴王传奇》采用了西游故事的剧情大纲,但具体剧情和原版《西游记》有较大差别,取经变成了送经,求佛变成了拯救世界,唐僧与孙悟空的师徒关系更是演化为男女亲密关系等。这些情节的改变也体现了“文化杂糅”,其中中国传统对佛教文化的信仰被稀释,而西方文明中“拯救世界”的“英雄主义”被增稠。“文化杂糅”就是这样一种文化和文化之间碰撞、结合甚至对抗的过程。不过《新美猴王传奇》的“文化杂糅”还处在较低层次,是单向的文化互动和融合,即单纯的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杂糅;深层次的“文化杂糅”应实现文化的“活化”,在双向的互动中形成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文化形态。深层次的“文化杂糅”,不能增稠太多,也不能稀释太多,“度”的把握与拿捏应恰到好处。
4.作品的“在地”呈现与传播
《新美猴王传奇》的“在地”呈现表现为两个方面,其一是将传统西游文化嵌入播出地的在地语境;其二是作品呈现基于“在地”载体。
首先,传统西游文化嵌入在地语境,其实就是上文所提到的“文化杂糅”。在“转文化”传播时代,一个外来文化传统或要素要被当地文化所接受,都要经历这样一个“文化杂糅”的转型过程。与“麦当劳式”跨文化传播不同的是,《新美猴王传奇》并没有将西游文化进行所谓的完全本土化落地,而是结合当地文化对西游文化进行在地语境改造,它融入了西式且现代化的表达方式和西式浪漫主义,如唐僧帮孙悟空找到金箍棒时,孙悟空用亲吻的方式表达了感谢;又如原著中的剧情线为唐僧带领三个徒弟前往西天取经,路上要斩妖除魔,克服九九八十一难,而该剧用西方文化重新阐释中国经典,将原本复杂的故事改编为少女唐三藏和三个“堕落之神”抵抗混乱的恶魔世界,恢复世界平衡与和平的西式“英雄主义”剧情。虽然不能把这部剧完全当作中国本土的《西游记》来看,但该剧的西式表达也展现出中国文化的深厚与包容。总体来讲,《新美猴王传奇》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定程度的折损,但在实践层面促进了海外受众对中国文化的认知。
其次,《新美猴王传奇》的导演和演员都是欧美人,台词的设计也都是基于英语语境。虽然选取了中国故事作为背景,但其改编、制作和播出完全基于欧美语境,不仅在澳大利亚ABC电视台和新西兰电视台播出,也在奈飞平台面向全世界播出,播出平台的“在地”属性,使得《新美猴王传奇》更易传播、更易被当地观众所了解和接受,这对中国文化走出国门、中国文化产品走向海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中国文化走出去如何创新传播
在“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领下,中国文化如何更好地走出去?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内容融合:故事实现多元与深层杂糅
近年來,中国开始尝试“文化杂糅”式的对外传播,比如央视与捷克合拍系列动画片《熊猫和小鼹鼠》,中美合拍电影《长城》等。这类将不同文化元素融合于同一作品以及不同国别团队共同制作的“文化杂糅”产品,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传播,但由于“文化杂糅”还停留在较浅层次,只是将两种或多种文化进行简单嫁接,其效果还不是非常理想。2018年中国音乐选秀节目《中国有嘻哈》开始在深层“文化杂糅”方面做更多探索,该节目的参赛选手植根并成长于中国文化环境,同时受到美国说唱文化的影响,在追求自由、随性的美国说唱文化中展现出中国文化中的侠义气节与地方特色,这使得其不仅受到国内青年的喜爱,也成功走到海外,受到当地民众的认可[14],传播效果明显更胜一筹。
在对外传播中享有盛名的日本动漫、韩国偶像剧,大多以流行文化推动其传统文化的传播,中国文化的世界传播也可以借鉴日、韩以流行文化带动传统文化传播的思路,即借助深层次的“文化杂糅”内容,实现对外传播的多元化,传统与当代结合,经典与时尚结合,推动中国文化不仅走出去,而且走进海外受众心里。
2.语境融合:中国文化嵌入“在地语境”
目前中国文化走出去大多采用“以我为主”的策略,由于缺乏对海外受众的充分了解,有时不能准确把握不同国家的文化传统、价值取向和接受心理,导致中国文化走出去容易陷入自说自话、一厢情愿的尴尬境地。
以中国的抖音和微信为例,这两个在国内火爆的社交应用软件在向海外做市场扩张时,抖音取得了较为明显的业绩,而微信却显得举步维艰,不太顺利。抖音海外版本在海外市场改名为TikTok,并把中国互联网文化基因与当地文化进行深度融合与创新,打造出适应当地用户接受习惯偏好与实际需求的新形式,得到海外受众较为广泛的认可与使用,引发了下载热潮。[15]据海通证卷的互联网周报显示,2021年上半年,TikTok在美国和英国的每用户月均使用平均时长已超过YouTube,全球使用时长居于前列,在社交应用中下载量全球第一。根据数据统计机构 Sensor Tower的统计,2021年上半年,TikTok(包括国内的抖音)是全球下载量最高的非游戏应用,获得近3.83亿次的下载量。[16]而微信海外版基于对国内版本的复刻,单纯把应用文字从汉语转化为当地语言,没有充分考虑落地国的文化背景与接受习惯,在海外市场遭遇冷遇,使用者大多集中在海外华人圈层,并没有深入走进海外市场和受众群中。当然,微信在海外市场受阻、受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上述只是原因之一,而TikTok更多以短视频的形式来传播,短视频目前正处在全球流行的热潮中,这可能也是其更受全球受众欢迎的原因之一。
所以,中國文化要成功走出去,首先,需要充分考虑目标国家受众的偏好,以目标受众接受的叙事方式来构建中国文化对外传播作品,甚至可以在保持中国文化内涵的同时,充分考虑不同受众的文化审美与精神需求,生产出海外文化环境下的异域版本文化产品,力求在生活层面和情感层面触动海外受众,甚至是进入海外受众的日常生活、情感生活,用这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加强海外受众对中国文化的认同与接受。
其次,要立足于“转文化”传播理念,尝试与当地文化对话、杂糅,并运用本土化叙事方法增强中国文化在当地的亲和力与感染力,从而减少文化差异乃至文化对立,激发海外受众的情感共鸣。只有将文化产品深刻嵌入到在地文化的语境和需求中,将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核融入到当地文化中,才有可能真正实现多种文化的对话交融以及中国文化在他国的落地与传播。[17]
3.渠道融合:多主体多平台广泛传播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发展,各类新兴媒体不断涌现,人们利用社交媒体进行信息交流与互动,文化传播之间的时间和空间界限被打破,这给文化的跨国传播带来新的方式与机遇。由于中国缺少在国际上具有超强影响力和话语权的媒体,导致中国文化对外传播主要依赖海外媒体和海外社交媒体平台的报道、传播,议题设置往往是被动的,传播内容和形式也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造成中国对外传播影响力受限。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打造具有强大引领力、传播力、影响力的国际一流媒体。中国文化对外传播既要“造船出海”,创建拥有自身特色和传播体系的媒体平台,又要“借船出海”,依靠海外著名的社交平台和网站,积极构建中国的国际形象,传播优秀中国文化。首先,传播矩阵的打造要注意主体的多元化,实现以央媒为代表的国家队、以传媒集团和企业为代表的社会队、以“李子柒”等为代表的名人队和以广大群众为代表的人民队多元合作与融合,形成上下贯通、官民结合的传播矩阵。[18]
其次,对于海外互联网和社交平台的使用,一定要结合在地语境,可以利用海外关键意见领袖(KOL)的影响力,打通对外传播的内部通道。在海外网站和平台进行文化传播时,要注重当地用户的文字使用习惯和表达方式,避免自说自话,要形成中国声音、中国故事的“本土化”表达。
再次,利用互联网和社交平台打造“模因”产品,借助互联网渠道,将在海外受众中具有较高认知度的一些中国象征符号打造成具有新媒体特色的“模因”产品,这将提高中国文化的传播度和接受度。比如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访美,中国设计的充满西式幽默风味的系列政治漫画,在国内外均获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
4.文化共荣:互动传播形成文化共同体
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目的就是要让世界了解中国,认识中国,扩大中国文化的传播力与影响力,维护和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同时,中国也一贯秉持“拿来主义”,吸收一切优秀文化成果为我所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不同文化要做到交流、共荣和共赢,即构建“人类文化共同体”。文化共荣对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具有促进作用。在传播中国文化的同时学习和传播他国文化,实现两种乃至多种文化的互鉴、互惠、共荣、共生,才能提升所在国的传播积极性与海外受众对中国文化的认同与接受。
歌剧《图兰朵》就是文化共荣的一个很好例证。这部用西式歌剧演绎中国故事的优秀作品,得到了全世界很多受众的欢迎与喜爱。虽然这部歌剧的原版内容蕴含着极为浓厚的东方主义色彩,但西式歌剧和中国故事两种文化之间的互荣成就了两种文化之间的共赢。中国著名导演张艺谋从中国人的视角,重新演绎这部以中国故事为蓝本的西方歌剧,并取得巨大成功。他用中国式生与死的哲学以及爱情思考赋予这部西式歌剧新的内涵,让西方观众感受到中国文化的深刻内涵。张艺谋版本的《图兰朵》做到了把外国人觉得好的东西当作原材料,由中国人来制作,成为一个真正的中国故事。
如果说《图兰朵》是用西式歌剧演绎中国哲学,那么《三体》就是用中国哲学演绎西式科幻。外国人常常难以接受中国文化,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中国文化的内涵过于深厚,缺乏情境感受的外国人很难理解。对比中国和海外的文化产品我们会发现,中国常常在讲历史,而国外常常在讲未来。对未来抱有期待的中国人能够接受国外文化的传播,但外国人由于历史和知识的缺乏常常难以吸收中国文化,《三体》是一部将中国文化嵌入西式未来科幻文化中的作品。刘慈欣将中国的历史和哲学观念写在这部小说里,不管是对秦始皇及其三千万士兵的恢宏描写,还是对“黑暗森林法则”的哲学参悟,都在科幻的情境下体现出中国的历史文脉和哲学观念。《三体》能够让外国人在他们一手打造的科幻文化体系中,学习和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并乐在其中。海外流媒体巨头奈飞在2020年9月宣布将联合《三体》三部曲的版权方三体宇宙和游族集团共同开发英语剧集《三体》,并选用了实力强大的制作团队,2021年10月导演、演员均已确定,开拍在即,[19]可见文化共荣能够带来显著的文化传播效果。
三、结语
“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提到,要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和多层次文明对话,利用网上网下,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中国文化只有真正走出去,才能用中国故事传达中国力量,用中国精神鼓舞世界人民。
《新美猴王传奇》在海外广受关注与好评,《西游记》《花木兰》海外改编与传播获得成功,《三体》和中国网络文学在海外广受欢迎,这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提供了参考与借鉴,提供了新视角、新思路、新契机。我们要创新思维,创新理论,创新实践,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文化。
[作者单位:许阳阳、余人,广东财经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网络传播学院(合署);张成智,河北大学外国语学院]
赞(0)
最新评论